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因明>>正文内容

关于密乘与佛祖的逻辑推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法之伟岸,在于端直无私而普济于群伦,密乘之高胜,在于速超坻劫而即身成证悟。
  但不知从何时,佛教界内外关于密乘到底是不是纯正的佛法,亦或是否是佛祖所宣说,竟成了众说纷纭,争执不下。本文就结合经论的记载再加事实的逻辑推导,来论证这一在公元六,七世纪突然出现的佛教宗派,究竟是不是确定的正统佛法。
  众所周知,密乘,也即密教,密宗,真言宗,金刚乘,是以速超佛地,即身成佛为口号和最高殊胜证取的佛教大乘宗派,它的根本修行方法是:身结密印,口念真言,心观本尊,三密相应而求即身成就。在三密中,意密是要点,而口密是关键,不念真言咒语修三密无益。而对于真言咒语以及密乘是否是正统佛法,还有其功用地位如何,大致观点有五种,本文一并来论证——:一,佛教是没有咒语的。二,咒语与密宗是佛教从婆罗门教信仰中融合摄取而来的。三,咒语的作用是应当肯定的。四,咒语是诸佛菩萨修证果德的精华。五,真言宗密乘是佛法的高级阶段,是从佛传来的纯正佛法。
  第一,二种观点,很明显,既然如是,那么密乘也就不是佛法,不是佛教,最多只是后人增添篡改出来的佛教。第三,四,五种观点,一说有些功效,一说功效显著,一说高级佛法。我们来逐条论证。
  佛教没有咒语的观点,大概是源出于原始经典《阿含经》中的佛祖的两段论述:一个是《长阿含经.梵动经》中,佛说“.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为人咒病。或诵恶咒。或诵善咒。或为医方.针炙.药石。疗治众病。沙门瞿昙无如此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咒水火。或为鬼咒。或诵刹利咒。或诵象咒。或支节咒。或安宅符咒。或火烧.鼠嚙能为解咒。或诵知死生书。或诵梦书。或相手面。或诵天文书。或诵一切音书。沙门瞿昙无如此事。”另一个是在《中阿含经.多界经》中,佛说“阿难。若见谛人生极苦甚重苦。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思.不可念乃至断命。舍离此内。更从外求。或有沙门.梵志。或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咒。令脱我苦。是求苦.习苦.趣苦.苦尽者,终无是处。”。
  那么,佛祖的原意真的是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们所理解的那样吗?我们来考诸原典,梵动经的讲说缘起是:佛游化舍卫国时,有一个梵志善念及其弟子梵摩达,常在佛后跟随而行,善念以各种手段毁谤佛,而梵摩达则以各种方法称赞佛。佛告诸比丘,对善念不得怀愤恨心,对梵摩达那样的赞美也不要心存欢喜庆幸,不能沉溺于那样的赞美之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此是小缘威仪戒行。凡夫寡闻。不达深义。直以所见如实赞叹。
  原来,佛很明了,梵摩达称叹赞美的原因,是佛祖的高尚德行和严慎戒律这些凡夫所看到的外在行为表现,而这些外在的只是“小缘威仪戒行”,只是对佛之伟大的肤浅认识,于是,接着佛祖就讲说了那些凡夫眼中的“小缘威仪”的各个方面,目的是为了说明佛和佛教之所以伟大,主要是他的无上真理和崇高悲心。所以,我们从经文可看出,佛说的“沙门瞿昙无如此事”,指的只是在那些不了解佛祖的人看来,佛本人不持咒语,而并不是佛祖认可说:我的确不持咒语,或我的佛教的确没有咒语,佛并没有这样说。
  而在《多界经》中虽然佛说持咒脱苦终无是处,但是我们要注意这句话前有一句“舍离此内,更从外求”,那么结合这段前面的一句经文“阿难。若见谛人故害父母。杀阿罗诃。……出如来血者。终无是处。若凡夫人故害父母。杀阿罗诃。…….出如来血者。必有是处。阿难。若见谛人故犯戒。舍戒弃道者。终无是处。若凡夫人故犯戒。舍戒弃道者。必有是处。若见谛人舍离此内。从外求尊.求福田者。终无是处。若凡夫人舍离此内。从外求尊.求福田者。必有是处”。也就是说,如果明白了真理的人舍弃了我的佛法,从别人那里寻找世尊(佛),寻找福田,是一定不会有这样的事的。如果是不懂真理的凡夫舍离了我的佛法,从别人那里寻找世尊,寻找福田,是一定会有这样(舍弃佛法)的事的。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舍离此内”的“内”,指的是“佛法”(内道)。而我们知道,婆罗门教四部《吠陀》中,有一部是专门收录佛陀时代之前,印度土著达罗毗荼人咒语的《阿闼婆吠陀》,那么,“更从外求”,无疑指的是《阿闼婆吠陀》和其他的外道咒语。也就是说,佛祖说的是:持颂婆罗门和外道的咒语,想要脱离这些痛苦,终无是处。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佛祖并没有说过佛教和佛法中没有咒语。那么,在原始佛典中,佛祖有没有讲说过咒语呢?是讲过的,而且至少有两次佛使用讲说了咒语,一次是在《长阿含经.大会经》中,佛结了多个咒语,一次是在《杂阿含经.二五二经》中佛向舍利弗说了毒蛇护身咒。
  在大会经中,来了众多的天神,包括地居鬼神,四大天王,释梵诸天和他们的眷属等,佛并没有讲说什么经法,而是结了多咒,目的是“降其幻伪虚妄之心”,也就是说,佛要降伏天人天神们.对本质是幻化不实的鬼神天界的虚妄执着之心,不讲经法,是因为这些涉及到一整套佛法世界观,不是短时间能讲明白的,而佛居然用咒语的方法来达到直接改变天神们心态和他们世界观的目的,可见,这咒语,一出手就作用非凡。
  那么,在阿含经中,只有这两处佛用到了咒语,而大量的秘密部经法出现的时间却是在公元三世纪以后,因此,几乎所有的教外学者都认为这些经典是佛教和婆罗门教同化融合而产生的。换句话说,这些不是佛所讲说。他们的依据大概有两点,一,找不到公元一世纪以前的大乘和密教部的梵文文字佛经。二,他们认为佛经在开始的时候是口头传播,到了公元前一世纪时才开始用文字书写记录佛《阿含经》。根据他们的这两个观点,和上面已论证过的那个误解,很容易使他们联想到秘教部是后人假托伪制而来。学者们这观点估计出现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再加上密教经典中有很多神奇现象让人匪夷所思,所以这观点就连佛教界内部很多学者也信以为真。难道事实真是这样吗?很可笑,历史有时会被偏见蒙蔽。首先,他们的第二个观点就是受当时考古资料的限制而得出的错误结论。他们的依据,一,能找到的古印度最早的文献记录是阿育王碑铭,时间是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在位是公元前273—232年),因此他们认为在此之前印度没有书写的佛经。二,古代来中国的早期佛教传法者文献多记录为“颂出”经典,所以他们认为此前佛经是口头传承。但不要忘了,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白马驮经就传来了贝叶经。那么,真的没有比阿育王碑铭更早的文字记录了吗?非也,根据现在的考古发现,已经找到了孔雀帝国创建者旃陀笈罗多的私人教师考底利耶所著的一部《Arthashastra》[政治经济理论],孔雀帝国创建于公元前322年,而旃陀笈罗多是阿育王的曾祖父,即是说,这本书的写成年代比阿育王碑铭早半世纪(见1988年版《全球通史》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著)。而且,这部著作不可能是碑刻,只能是贝叶经,因为著作内容很多篇幅很长,到哪里去找那么大的石碑或崖壁?并且,著作中提到首都华氏城吸引国内外学生的教育制度是闻名于世的,那么,既然集体教学已很发达,便不可能还只是依靠口头传受和耳听记忆来讲课学习,此点无须论证。据文献记载,佛祖少年时代精通四部《吠陀》,而且那个时代吠陀经典很流行,结合上面考古发现,我们可以确信,至少在佛陀时代贝叶写经已经很流行了。贝叶写经保存期比不上竹简和泥板(楔型文),所以,佛陀时代没有贝叶经留存是很正常的。再说,四阿含经总共约200万字,每天记颂1000字,得不停背上六年,还有律部,试问,有几个人忍受的了这样费力又枯燥漫长的折磨时光,所以,认为佛经是口头传承,公元前一世纪才成书是很可笑的。即使是认为那时是分部记诵再汇总结集,也是很没有根据的,一,研究表明,《波罗提木叉〉(别解脱)是佛陀所制的成文法典,佛陀住世的时候,有半月诵《波罗提木叉》的制度,可见早就有了集子。二,就算每人记诵一万字,要两百人才能汇成四部阿含,而学者们认为四阿含经是在公元前4—前3 世纪编辑成的,又认为 在第一次结集时四阿含经的内容就已基本集出。如果如此,那么,这次结集的经法就需要那五百阿罗汉商量协调,至少抽出一二百人,协商好谁背诵哪一部分,以后再结集时,再由这二百人各自的传人合到一起全部背颂出来,且不说这种传经方式太玄虚且在任何文献记载中都不存在,而且就从一个人那时为了追求信仰解脱而出家,,却要找到至少几十个传经人才能学到一少部分教法这是多么的荒诞(细想确实如此)这一点来说,我们就可以看出分散记诵再口头结出全集这观点是无稽而不可能的。所以,唯一的答案就是:佛的时代已有了贝叶经,佛经在佛灭度后第一结集时(或不久)已经整理成为贝叶经文。虽然也这只我的推论,但却是唯一符合实际的结论。
  那么,密宗佛经是佛所说吗?综上两个论证,我们可以大胆的说,这基本是不成问题的。一,佛的时代就可以贝叶写经,那么佛灭后传承者马上或很快记录成经文,是顺理成章。二,每一部密宗佛经包括藏密佛经据记载都有传承人,从佛一代代传承而来,并非无凭无据。三,密宗修法功效殊胜是教内公认,决非伪造杜撰可以想象。四,吠陀经典中的各种咒语是婆罗门教咒语修习的根本典籍,这些咒语的功效究竟如何还是个疑问,佛教又怎么会把那些无名无姓的婆罗门教徒念颂的“编外”咒语(就算有的话)“融合”过来,这岂不是很可笑吗?而且,还有更加明显的一个事实。我们可以计算一下:杂阿含每篇经文很短,大部分经文佛陀只需要几分钟或一.二十分钟就可讲说完成,就按每日一经。增一阿含有些经讲了一日有些两日。中阿含基本上每经一日。长阿含除游行经和世记经外,其他经按一日或两日说,那么,按总共讲了一年来记算。可以算出,四部阿含共耗去佛祖前后大概七年的时光。那么,佛祖成道后共四十五年时光,这七年在其中显然比重太小了。因此我们可以毫无疑问的说,大乘和密乘经是佛所讲说,在逻辑与事实上是没有问题的。
  密乘经出现较晚的原因,按藏传的说法是,早期佛教行者多为小乘根器,到了印度佛教中后期,密乘根器的学佛者才大量涌现。按我的理解,还有一个原因:密宗功效殊胜神奇,是佛陀教法的高级内容高级阶段,如果出现过早,会违背客观发展规律,导致佛教过早衰落。
  那么,我们又如何看待密法中的乐空(男女)双运呢?其实答案很简单,不管考诸经典,还是结合佛祖密意,还是对照佛法正理和戒律,修双运都只是夫妻间的事;与婚外异性修双运毫无疑问是奸盗邪淫.是破密乘根本戒。理由如下:一,不管是密宗大德还是道教宗师(许旌阳),都强调双修是有大功大德者才可,需要有足够的资格。什么是大德?定是指高尚的德行。与并非是自己妻子(丈夫)的人发生性关系(双修首先是一种性行为),与社会败类何异,又有哪里高尚有德?二,就算声称自己修双运是为了修法.不为淫欲。我们也可看出这说法多么虚伪:不为淫欲你和你妻子修就行了,找别人干吗?找再冠冕堂皇的理由,也遮盖不住这是奸人妻女的淫恶行为。或者,这不过是用自己的感觉骗己也骗人,完全是一种贪淫;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出了一些无耻之徒借口双修奸淫少女的恶劣事件,这种事件如果不赶快制止,恐有可能会坏了佛教名声和清誉。三,藏密(包括唐密)中双修有严格的规定,第三级灌顶完满后,方可双修,而我们知道,对于真正的藏密灌顶,不受菩萨戒,是不会授予初级灌顶的,更别说第三级灌。而不具备根本五戒则一定不能得菩萨戒。而根本五戒又怎么会允许与非婚异性有性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只有夫妻才可以修双修。上面的论述只包括结婚的人,对于没有结婚的人,我们结合佛教根本法则可以认为,如果真的有机缘有必要,那么必须要有忠实诚挚的忠诚爱情。
  汉地佛教在俗家修行者中早已认可了藏密,但在寺院方面很多不能接受,我想大概是由于男女双修问题的障碍,现在把这一问题论证全面,正可以拨乱反正,澄清教法,恢复佛教清白端正的宝贵作风,让藏密教法能够得到汉地僧俗的广大认可,是很值得做的工作。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