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问答>> 藏传佛法>> 道前基础>>正文内容

生西法师答:如何打破我们固有的概念和执着?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3日
来源:   作者:生西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生西法师答:如何打破我们固有的概念和执着?

 

  生西法师:所应恩亲养,当由汝供给,

  彼今已自立,不喜岂反嗔?

  颂词的意思和科判相应。“所应恩亲养”:对你有恩德的亲人,本来是你应该亲自来供给他们财物、利养等等。“彼今已自立”,现在他通过自己的力量获得了财物、利养。“不喜岂反嗔”?你不但不欢喜,反而对他自己获得生计产生嗔心。

  下面进一步分析里面的含义。“所应恩亲养,当由汝供给”是通过世间的比喻来说明意义。“恩亲”怎么理解?“恩”为恩人,“亲”就是亲人,比如说,谁对我有恩我应该报恩,报恩就通过自己的财富、力量和各种方法来报答对方。还有父母,因为对自己有生养恩德的缘故,我也应该亲自去供给种种所需,恩亲也可以这样讲。“恩亲养”,就是我对所有的亲人、恩人,都应该亲养,“亲养”也可以理解成亲自去供养,自己亲自去做的意思。

  “彼今已自利”,本来这一切都是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去做的,但是如果有哪一位亲人恩人,他没有依靠你的能力,通过他自己的努力、福报,已经独自获得了谋生的物资,那么我们应该替他高兴,因为本来是你应该去给予这一切的,在他自己获得的时候,按理说,你应该非常欢喜才对,更说不上生嗔了。现在,本来是你自己应该独自供养、亲自供养的对象,他已经独自获得了利益,你为什么还对他产生这么强烈的嗔心呢?其实产生这么强烈的嗔心是不对的,完全是非理作意,这是它的比喻。

  实际的意义怎么理解呢?怎么对照呢?就是说:一切众生,就是我们所应“恩亲养”的对境。从哪个方面来体现?第一个恩人,就是说我们要对一切众生修大恩,无始以来,众生对我都有很大的恩德,尤其是要和母亲联系在一起,思维念母。在七重因果教授中就有这种观察的次第,第一个修法是念母,然后是念恩、报恩。我们首先要把一切众生观想成对自己很有恩德的亲人,尤其是母亲。这当然有很大的必要,因为我们的心有一个特点,修菩提心就是抓住、利用了这个心的特点,引导我们修菩提心。这个特点是什么?对于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就很自然地愿意对方获得快乐,离开痛苦,哪怕是成佛的果,我们也很愿意让我喜欢的人、亲近的人获得。不是亲近的人,可能我就不愿意他们获得。利用这种心态,我们把所有的众生观想成我们的母亲。这样观想并不是毫无根据,因为无始以来因果关系错综复杂,所有的人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都对我有恩德。我就利用这一点开始观修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他们在做我母亲的时候,就像现世的母亲对我一样,如是地疼爱和抚养。以现世的母亲为比量,无始以来的众生在做我母亲的时候,都是如此。当然个别情况除外,绝大多数母亲对自己的子女都是非常疼爱的。

  我们通过观修,首先建立一层这种关系,通过长时间观修之后,我们认同了一切众生是我母亲,也认同了他们对我有恩德的这个事实。观修要达到什么程度?就是要达到——我对现世母亲的这种感情,对一切众生也要培养出来。培养出这种感情之后,我们就修持悦意慈心,因为他是我的亲人了,所以就很容易对对方修持悦意慈心。看到众生的时候就很欢喜、很高兴,很愿意他获得安乐,很愿意他离开痛苦。七重因果教授修到第六重的时候叫做殊胜作意,殊胜的作意是什么?就是修到认为一切众生都是我的父母,我要愿一切众生能够离开痛苦,愿一切众生能够获得快乐之后,接着发愿:一切众生、一切老母有情离苦得乐的事情,由我一个人成办,我要亲自挑起这个重担,这就是殊胜作意,发起了救度众生的责任感、利他心。再进一步修到第七重教授时发愿: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我要成佛,这时发愿成佛的心态,是真正以利他为前提的、很真实的菩提心。修菩提心的过程就是这样的。

  之所以说“所应恩亲养,当由汝供给”,是因为我们发菩提心、修菩提心的体系就有这种特点,要对一切众生观悦意慈,对一切众生要了知他们是我们的恩人、亲人,我应该给他们提供离苦得乐或者成佛的利益,我应该一个人来成办,有这种殊胜的观想,恩亲可以从这个方面了知、体现。发菩提心的时候,一切众生我一个人来承担,殊胜作意中就有这么一条。

  严格来讲,我发了菩提心,一切众生的利养都应该由我一个人来供给。比如说,其中一个很具体的众生——当前我面前这个所谓的怨敌,他已经自利了,通过自己的福报获得了利养、财富,我们发菩提心的时候并没有把这个怨敌排除在外,所以其实当前假立的怨敌他不需要你的帮助,自己已经获得了自利,获得了利养,那么按理来说我应该高兴,为什么“不喜岂反嗔呢”?不但不高兴,反而还嗔恨,这就不应该了。

  所以说我们就应该反过头来观察,其实我是不应该这样做的。尤其是当我们生起很大嗔心的时候,通过这个方法的简单思维就可以强制性地压制嗔心,就是说:其实我是不对的,我是发了菩提心的人,我怎么生起这么强烈的嗔恼心呢?我愿对方痛苦,不愿对方获得利益的心态不对。这时就可以压制住烦恼,一次、两次成功压制,就可以让修安忍的心逐渐生起并强烈起来,这个方面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在修菩萨道的过程当中,我不愿意我的怨敌受到恭敬和利养的实际原因是什么呢?有时就是被概念害的,什么概念呢?就是这个怨敌的概念。为什么说怨敌是个概念呢?同一个人,我对他的看法好,他就变成我的朋友,看法不好,他就变成我的怨敌。其实怨敌本身是个内心安立的概念而已,在佛法的很多理论和观想中,就说怨敌真正伤害你可能就只有一次——某次因缘他可能骂过你、打过你或者伤害过你,就一次而已,在一生的绝大多数时间当中,他其实并没有对你作伤害,他还要睡觉,还要做很多事情,很多时间中你们根本碰不到面。如果我们把这些客观的因素加进去观察,其实这个所谓的怨敌对我们作的伤害是很少的。但是因为我们抛不开这个怨敌概念的缘故,一辈子都受它所困,一辈子都觉得这个人是我的怨敌,想起来就气,其实很多问题是自己给自己造成的。如果把这个所谓怨敌的标签、概念抛弃之后,并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怨敌存在。

  所以说,这个所谓的、我们不高兴的怨敌或在修菩萨道的过程当中迈不过去的坎,就是个概念而已。此处我们只是用怨敌的概念来说明问题,还有很多其他所谓的概念,我们生活在概念当中,如“亲人”,或者“我”等等,其实一个个观察下来都没有实质,全都是自己的概念,自己活在概念当中,被很多概念所困扰。我们要通过学习佛法来打破这些固有的概念和执著。当然最细微的概念是用空性、无二慧、无二取的智慧打破的,一切起心动念都是分别念而已,全都是无自性的,安住在空性当中,一切概念自然就化解了,我们就现前了实相的证悟。

---------------------------------------------------------

更多生西法师问答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