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港澳台>>正文内容

觉者的跫音——惟觉长老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2日
来源:中台世界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此简陋茅棚为灵泉寺前身

从一位潜迹山林的苦行僧,到高树法幢的大善知识;

从初次的二十人禅七,到今日的千人禅七;

从独居简陋茅棚,到筹建千僧道场;

从1987年,出家弟子四人、在家弟子三百人,

到今日,出家弟子一千多人、皈依弟子遍及海内外。

惟觉长老的殊胜法缘,被许多人视为传奇,

而沉寂已久的中国禅宗也因之重兴,

影响了整个台湾的佛教界。

这一位重振宗风、以禅法接引广大群众,

进入佛法堂奥的当代禅宗大师,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惟觉长老

1981年代初期,台北县万里乡芥子山区,有一位貌似庄稼汉的僧人,独居在简陋的茅棚,衣破衲、食粗蔬、勤修苦行,过着刻苦朴实的隐居生活。

后来由于产业道路的兴筑,过路的游客发觉这世上竟然还有这样坚忍实修的苦行僧,于是开始向这位器宇超凡、气定神闲的修行人请教佛法,从而大为折服。逐渐地,访客成了皈依弟子,请法者络绎不绝。

这一位隐居荒野山林的实修行者,经由弟子的口耳相传,声誉日隆。这便是惟觉长老开始度众的因缘,长老的出现,真可说是龙天拥出。

祖庭振宗风

十方大觉禅寺,乃禅宗开台重镇。位居基隆,踞山面海,清净绝尘。开山祖师灵源长老,乃一代高僧虚云长老嫡传法脉。1953年,应请来台,发愿致力于弘化度众,并屡兴戒会,弘传毗尼,利乐有情,遂令十方大觉禅寺名动诸方。

精进策初心

惟觉长老躬逢其时,三十余岁前后,在大觉依从灵源长老剃度出家,字号知安,法名惟觉。在十方大觉寺,他发大愿心:每天凌晨两点钟,当僧众们还在养息时,担任香灯职务的他,便已经起来整理大殿,内外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僧众们午后养息时,常独自留在大殿礼佛,不稍休息;乃至于在园头繁重的劳务上,仍精进不懈,总见他头戴一顶斗笠,视线不超过一公尺的范围,收摄六根,专心用功。如此不断精勤努力,遂深契实相念佛,禅净一如的至理。

闭关住茅棚,深深海底行

由于修行上的进境,长老决定闭关专修,更上层楼。遂离开了十方大觉寺,先后到过宜兰吉祥寺、新竹圆明寺、香港大屿山等地闭关。70年代末期从香港返回台湾,住在台北县的石碇、平溪,有时也到台北市信义路的一处讲堂授课。后来几位居士发心在万里灵泉寺的现址买了一小块地供养他,于是,长老盖了一间简陋的茅棚,继续他的清修生涯。

1985、1986年间,阳明山国家公园内兴筑了一条产业道路。恰好,这条道路经过茅棚的前面,长老独居用功的情形才逐渐被过路的游客知晓。据一些最初接触长老的弟子们说,当时长老看似庄稼汉,朴实厚重,生活很刻苦,身上穿的是缝缝补补的破旧衲衣,日常佐餐的是自己种的辣椒、地瓜、地瓜叶及自制的泡菜。居士们看到长老日子过得这么艰辛,有时候会带些食物供养长老,但长老都不吃,原封不动的摆在桌上好几天。

这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坚忍修行的师父!许多路过的访客深深受到感动,于是开始向长老请教佛法,或是人生的问题。他们发现,长老真是智慧如海,总是给他们非常圆满的答案。逐渐地,访客变成了皈依弟子,再经由弟子的口耳相传,长老的名声一天天的传播开来。

灵泉寺

由于因缘逐渐具足,慕道求法者日渐增多,长老有感于机缘成熟,因而应请创建了灵泉寺。1987年有四个人出家后,成为灵泉寺的第一批僧众,请法供养的在家居士也有两三百人。长老慈悲,亲自带领弟子,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翻盖一间小小的玉佛殿,举办了灵泉寺第一次的“禅七”,参加的僧俗弟子约有二十多人,此次极小规模的禅七,揭开了中国禅宗的新史页,1991年11月,一连四十九天无间断的七期禅七,震撼了海内外佛教界。

长老应机施教,禅法极为活泼圆融,并无固定形式,往往一棒一喝,一言一举,乃至一默一止,都可使学人受益良多。在禅七中,长老开示数息、参话头、中道实相三个法门,以指导学人禅修,直契心性。长老躬亲主持禅七近百次,亲炙学人逾数十万人,涵盖行政、工商、教育、司法、文化、科技、艺术、医学、传播等各界。海外僧众及居士返国参加者亦不乏其人,并恭请长老前往美加主七。近世以来,禅法隐没,禅师难遇,长老以禅七指示禅修之正途,由是扬声海内外,普传心法。

除了禅七之外,长老也常应各界之邀请,开示佛法。每年的无遮法会、弘法大会,吸引成千上万的社会人士前来听闻佛法,许多人在长老慈悲、智慧的摄受下,蒙获法益,踊跃布施房舍供作道场,接引初机,对于转移社会风气、净化人心发挥莫大的功能。

中台山

由于长老高树法幢,大振宗风,缁素闻名前来参访、皈依、受戒甚至剃度者急遽增多,灵泉寺现有道场空间早已不敷使用,亟待另觅新址扩建,尤其是晚近以来,世衰道微,人心沉沦,以弘扬佛法来转移风气,净化人心,益显重要与迫切。长老有感于弘法之任重大,乃决定于南投县埔里镇,兴建规模宏伟之新道场──中台禅寺,以此接引更多学人,济度更多众生。“迢迢弘法路,常游无疲厌”,正是长老最好的写照。只看到长老日夜奔波,宵衣旰食的辛劳,弟子们请长老稍作休息,他老人家总是说:“这是我该做的。”

中台禅寺建设完成,长老法缘更见殊胜广远,各界显达素仰长老智慧德行,来寺拜会者络绎不绝。久闻中台禅寺禅法及建筑之美的参访团体,更遍于各阶层。

而多元的法会活动,更显示了长老弘扬佛法,不辞劳苦的菩萨愿行。一如长老常提示四众弟子:“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为修行方针,救护众生之本愿;在长老的身教、言教中,无一不是佛法的真实体现。

普台教育

为培养学养俱佳的下一代,贡献社会,服务人群,中台禅寺开山方丈惟觉长老积极创办普台国小、国中、高中。历经六年寒暑精心规画,小学部已于2004年正式开学,国中部自2006年招收七年级学生,普台高中也于2009年8月落成开学,实践普台国小、国中、高中“三学一贯”的全人教育理念,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以培养才德兼备的社会栋梁。创校开学以来,普台学子于各方面展现出丰硕的学习成果,深获家长及各界的肯定。

中台山博物馆

文物,是佛法递代千古相承的历史见证,为推广佛法艺术化、保存传统文化,中台禅寺自草创时期,即致力中台山博物馆之筹备,除了将佛教艺术发扬、弘化,更进一步保存、修复整理佛教文物,行历二十余载。在十方善信的期盼与护持下,中台山博物馆于2009年10月3日隆重开馆,藉由佛教文物的展示,增进大众对佛教历史文化的认识,进而于佛法生敬信心,植下生生世世的菩提道种。


惟觉长老(资料图)

惟觉长老略志

■1963年,于基隆十方大觉禅寺依灵源长老披剃出家。

■1964年,于基隆十方大觉禅寺圆受具足戒。

■1970年初,潜迹台北县万里乡山中茅蓬,保养圣胎十余年。后经诸方大德殷请济世,就地辟建灵泉寺,弘化一方。

■1973年,于新竹圆明寺闭关。

■1991年底,于灵泉寺举办四十九日精进禅七,为台湾佛教界之创举,禅门宗风自此蔚然而兴。此后主持海内外禅七,迄今已达数百余期。

■1992年,于台中德基关房闭关二个月,闭关圆满,将关中观行所得,以《梨花偶成》诗四首,开示弟子修行的次第。

■1993年,成立中台佛教学院,培育僧才,成就法门龙象。于各地普设精舍,广开禅修课程。于加拿大潘桃市(Pentincton)主七。

■1994年,中台禅寺动土。于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举办弘法大会,开示“禅与现代人生”。后于Cal Poly大学举行禅一。于纽约庄严寺主持禅七。

■1995年,晋山十方大觉禅寺住持。

■1996年,为贺伯台风赈灾托钵募款。

■1998年,筹办普台国民中小学。于基隆十方大觉禅寺传授如来三坛大戒暨在家菩萨戒会,并托钵募款捐予基隆市政府。

■1999年,于九二一大地震时成立救灾总部及赈灾分部,动员僧俗弟子全力协助灾后之救援赈济工作,赈灾义举获内政部颁奖表扬,并荣获1999年度好人好事代表。

■2000年,创办中国世纪佛教协进会。于花莲瑞穗关房闭关六个月。创办普台高级中学。

■2001年,普台国民中小学举行动土大典。中台禅寺落成启用暨佛像升座开光洒净大法会,举办“世界宗教文化交流研讨会”及传授如来三坛大戒暨在家菩萨戒会。并成立“世界宗教和平联谊会”。举办多场两岸、国际性座谈、研讨会。应邀至美主持禅七。组成“中台禅寺宗教艺术文化参访团”至大陆进行参访交流。荣获“八十九年度捐资兴办公益慈善、社会教化事业绩优表扬”。响应政府投入纳莉台风赈灾行动,并获台北市政府表扬。

■2002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佛指舍利莅台,于中台禅寺供奉长达十天,联合南投县各界举办“迎奉佛指舍利祈福大法会”。为华航CI611班机罹难亡灵,举办诵经超荐法会。中台文教基金会获选为“台北市九十年度服务学习楷模”。

■2003年,为令SARS疾疫早日消弭,举办防疫消灾祈福平安法会。捐赠埔里镇公所行动图书车。举办“企业界经理人禅三学习营”。

■2004年,启建“四十九日药师法会”,虔求国泰民安,世界和平。赴美弘法,主持休士顿分院普德精舍、硅谷分院太谷精舍洒净暨佛像升座大典。响应敏督利台风暨七二水灾赈灾活动。于南亚海啸灾难时,发起劝募捐款活动协助灾区。

■2005年,普台国民中小学落成启用。将中台禅寺住持重任交予弟子见灯和尚。捐款赈济美国卡翠纳飓风灾区民众。

■2006年,应四川大学邀请演讲,并受聘为名誉教授。兴建中台武术馆,发扬武禅一如的精神。

■2007年,兴建中台山博物馆。普台高中举行动土大典。兴建普仁联合诊所,嘉惠乡里。

■2008年,捐款赈济四川五一二大地震灾区。至民国九十七年止,海内外精舍分院达一百零八家,遍布美国、澳洲、义大利、日本、香港、泰国、菲律宾等地。

■2009年,捐款赈济莫拉克风灾。普台高级中学落成开学,圆满普台“三学一贯──小学、国中、高中”全人教育愿景。中台山博物馆落成启用。

曾任

十方大觉禅寺知客

香港东林念佛堂副寺

新竹圆明寺住持

台北圆明讲堂住持

中台禅寺住持

中台禅寺开山方丈

中台禅寺导师

中台男众佛教学院及中台女众佛教学院导师

普台国小、国中、高中创办人

中台山博物馆创办人

中华民国大专青年禅学会导师

社团法人中国世纪佛教协进会理事长

标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