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社会万象>>正文内容

李哲:法海事件引发道德大反思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2日
来源:凤凰华人佛教   作者:李哲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凤凰佛教编者按:如果有人问,“法海事件”对中国社会意味着什么?社会学博士李哲的回答堪称正解。他指出:“法海事件”,在数千万网友的热议声中,无疑是时下佛教界乃至大众舆论界最为聚焦的话题之一。它状如一束投射在暗室中的光柱,照见当代中国思想界的各种尘絮飞扬,照见人性中的各种沉渣泛起,也照见经济飞腾、人心蒸腾之后,徐徐拉开的社会道德大反思序幕。“法海事件”引发的这场道德大讨论,是如此典型的一场“草根运动”。没有官方文宣介入、没有水军推波助澜,它完全是当今中国道义滑坡、怆然触底后的剧痛,所引发的自然条件反射。这场“草根运动”,展现的是一片值得珍惜的民意!

  李哲博士全文如下:

  “法海事件”,在数千万网友的热议声中,无疑是时下佛教界乃至大众舆论界最为聚焦的话题之一。它状如一束投射在暗室中的光柱,照见当代中国思想界的各种尘絮飞扬,照见人性中的各种沉渣泛起,也照见经济飞腾、人心蒸腾之后,徐徐拉开的社会道德大反思序幕。

  我们今天所要进行的反思,是一场“否定之否定”的反思。第一重否定,是人们对人性受到压抑的严肃年代的批判和挣脱。然而开了禁的时代,却逐步衍变到了拿禁果当甜点、把遮羞布当正装、将欲态百出演得肆意忘我。所以今天,代表着道德反思的第二重否定的例句是:XXX,有人喊你把节操捡起来!

  在社会学上,从秩序的现代主义过渡到无序的后现代主义,究竟是更多元更自由了,还是更迷茫更错乱了,一直是个得失不明的问题。有着浓郁后现代色彩的“法海事件”,是否能启发我们何去、何从?

  “法海喜欢许仙”:怎么轮到你来会心大笑?

  “70后认为法海为了收妖而为难白蛇,80后认为法海喜欢白蛇而为难白蛇,90后认为法海喜欢许仙而为难白蛇”。这段调侃不陌生吧?

  而让人颇有陌生感的是,面对这样一个桥段,什么时候轮到了全民都来会心大笑?这里要讨论的是,这个对大部分人来说子虚乌有的欲望和审美,是如何被建构出来、泛滥开来的?

  同样可以对比,偶像剧把爱情的模板人为建构成撕心裂肺、死去活来之状,雷峰塔陪葬式的情节才算过瘾。而细水长流、岁月静好的情感,被年轻一代视为无聊、弃如敝履。这种“被虐狂”一族的养成,谁来负责?

  当极端成为常态、当重口味变成家常菜,你是否也暗暗惊讶,这个时代的走向为何如此不着四六。中央的反腐口号提得好:把权力关进笼子,把欲望套上笼头。如此,或许可以期待有出路。

  毁三观、反毁三观、反反毁三观

  毁三观—负面;反毁三观—正面;反反毁三观—无赖逆袭?

  这绕口令一样的表述,本身就是人们道德立场的无原则缠绕。“法海事件”里,反反毁三观的代表性语录,无疑是那句不知好歹的“我就是要贪恋红尘,我就是要戏谑佛教”。早已有正气网友,以一句铿锵的“你的自由止于我的鼻尖”予以回应。

  “反反”这一叠加词,不仅和“毁三观”是固定搭配,和“三俗”并用也成为了习惯用语。看客已经难以分清其中的是是非非。然而这些反反复复的纠缠,无非是当事人面对质疑,心有不甘,非要争个智商高下、辩才优劣。怎么就不比比美德几何、善良几分呢?何苦硬要把一个真善美导向的价值体系搅乱,让众人活在一个分裂错乱的情境里?

  文艺创作:如果不为大众负责,请做回宅男宅女

  吃喝拉撒,即使领导也要亲自出马;文艺创作,却不见得人人都要亲自出手。你唱我们听、你跳我们看,足矣。这说明,文艺创作不是一个人的游戏。

  文艺创作暗含的潜台词,就是一定要有受众。即使梵高和巴赫这样的大师,面对生前的冷清,也一样会感到落寞。搞文艺,哪怕再小众,也期待引起共鸣、得到认可、具备影响力。

  然而在以市场论高下的当今娱乐圈和媒体界,文艺创作有观众缘,就有资金链;抓得住眼球,就掏得到荷包;雷得倒众生,就占得住市场。如此一来,部分文艺创作者便不惜高调行恶,打着多元主义的旗号,用边缘与恶搞的娱乐形态强占收视制高点。当真是只为自己的荷包负责,不为受众的脑瓜负责。

  《道德经》一语中的——“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公众人物面对无辜受众时,如果不能洁身自好、利己及人,不妨做回宅男宅女,倾力自娱自乐。

  道义底线:触底反弹、民心所向

  “法海事件”引发的这场道德大讨论,是如此典型的一场“草根运动”。没有官方文宣介入、没有水军推波助澜,它完全是当今中国道义滑坡、怆然触底后的剧痛,所引发的自然条件反射。这场“草根运动”,展现的是一片值得珍惜的民意!

  媒体人白岩松警策道:“我们现在拥有全世界最高的道德期待,但是却拥有不断突破的道德底线”。

  在中国,挑战道义底线的成本很低。高调戏谑信仰,借以吸金赚名,不用向谁交代、也不必有所忌惮,效益远高于一本万利!

  在中国,挑战道义底线的成本很高。抹黑传统信仰、消解文化自信、破坏社会整合,这样的损失恐怕不是一个皱眉咧嘴、巴结观众的跳梁小丑担待得起的!

  文化自觉:自信、自警、自觉觉他

  当型塑大众舆论与认知的主要力量——娱乐圈与媒体界,陷入市场利益不能自拔时,作为受众的自发的文化自觉意识,将成为我们文明与民族的救命稻草。

  五千年璀璨文明,若仍要通过尽数家珍、历历举证,来唤醒我们对自家文明的自信与自重,多少让人感到心酸。文化自觉对当代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证自明!

  文化自觉有三层。第一层,觉知到自家文明与传统的可贵,拒绝妄自菲薄,重构文化自信。第二层,警惕对传统与文化的悄然腐蚀或公然解构,避免有人盗用文化之名、行愚乐与攫利之实。第三层,自觉觉他,作为草根代表,让我们为整个民族与同胞的道义底线,勇敢发声、坚定守护!

  宗教信仰:对宇宙和生命最究竟的追问

  “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到哪里去?”两千五百年前苏格拉底提出的上述问题,人类一直在孜孜以求、从未放弃,

  我们大部分的人生,深陷在无意义的忙乱里,深陷在被外在建构出的期待与恐惧里。你是否曾在内心留一份空间,沉静并勇敢地思考自己生从何来、死亡何去?不遇挫折、不遭风雨、不逢生死,我们永远只会麻木地看风花雪月、看人情冷暖,转眼之间老之将至。

  宗教信仰之所以值得尊重,是因为众多或睿智、或朴素、或高傲、或苦难的灵魂,将全副身心托付。之所以神圣,是因为其对永恒价值、宇宙实相、终极关怀、生命归宿的探求,完整了我们作为一个区别于动物的人,所应有的生命高度。

  各宗信仰,并不是把人套在一个封闭的意义系统里,自说自话。对比当代的理论物理、各宗哲学、精神分析学等等,你会发现宗教与它们探讨着同样的主题与兴奋点。但更为卓越的是,信仰不仅回答得更为究竟圆满,还为你展现了一副生命安顿之美。

  不要想当然得给宗教信仰下定义、贴标签。忙乱的间隙,拨开媒体与娱乐圈设置的重重混乱与迷雾,怀揣些许敬畏,关注一下信仰究竟在说什么,关照一下自己的生命实质与未来走向。

  娱乐至死:勿越雷池、伤人害己

  组织行为学上曾有个经典案例。某个白人学生在斯坦福大学校园的墙上,写了一些戏谑黑人的歧视性言辞,立刻在该校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激辩的双方,一方拿言论自由说事儿、一方拿人权平等说事儿,胶着对峙、水火不容。校方最终的处理结果其实并没有被关注,被关注的是,整个轰动的事件为“种族”这个主题域贴上了标签:此为雷池、切勿擅越!

  类比“法海事件”我们可以意识到,避免“娱乐至死”的第一步,是明白有些禁区不要闯、有些主题不要随意发挥!这也是娱乐圈道义底线的题中之义!

  《娱乐至死》的作者尼尔•波兹曼,准确而无奈地预言了我们这个时代:经由电视和网络,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媒体人梁文道也不无哀悼地表示,现代人日渐反对任何有智慧的人和事,脑子只要稍微转得复杂一点,就是深奥,就是沉闷。不娱乐、毋宁死!

  要重点批判的,如果说是“娱乐至上”,不如说是警惕“愚乐至上”、以及“被愚乐至上”。为了避免毫无怨言、无声无息地退化为一个感官物种,我们今天就来集体发声!

  中国文化:心性文明,必将重返世界舞台

  历史前进到今天,繁盛的物化文明,在我们这个蓝色星球铺展蔓延。梁漱溟先生曾有个类似的判断:西方的“物”化文明是实际上原始的,中国先秦以来,文明步伐已先期跨入第二期的“心”性文明时代。

  物化文明,凭借不断向外攀援、徒填欲壑,来压服生命不可承受之轻。而心性文明,则籍由向内安顿、通达无为之妙,来达至生命潜力的全面发展。赛程未半,未可妄谈胜负。

  当然不可否认,在当下以财富和军事力量为参照系的时代,物化文明暂驻优势。美国的经济强势,使其有自信将所谓“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四处贩售,让好莱坞建构出来的价值体系横行于世。然而时至今日,作为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文化也必将伴随着经济的崛起而声名鹊起、身价倍增。在中国文化对外输出、重返世界舞台的当机,让我们唤醒文化自觉、守护道义底线,共同见证这个时代的到来!

-------------------------------------------------------------------------------------------------------

扩展链接:

法海事件始末

更多法海事件相关文章

---------------------------------------------------------------------------------------------------------

标签:法海事件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