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教文化>>正文内容

慧崇法师:人之所以迷茫,在于不知真理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7日
来源:   作者:慧崇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人之所以迷茫,是因为不知道人生的路该怎么走。茫茫人生路究竟该怎么走,那我们就要了解宇宙人间的真理。

  真理,又可叫作真谛。佛陀告诉我们有四真谛。如经中说,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

  四真谛就是四种真理:一、苦圣谛;二、集圣谛;三、灭圣谛;四、道圣谛。

  ㈠、     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

  ㈡、     集谛:说明烦恼是苦的根源。

  ㈢、     灭谛:说明解脱自在与证果。

  ㈣、     道谛:说明离苦的道路。

  一、苦谛有三苦以及八苦二种方面的描述:

  ⑴、     三苦:

  1、     苦苦:有情众生身心受苦时所感到的苦。

  2、     坏苦:短暂的快乐,失去时所感受的苦。

  3、     行苦:一切有为的事物迁流变化苦空无常不得安定的苦。

  ⑵、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总之就是五蕴炽盛苦。【增壹阿含经四谛品】中说:“彼云何名为苦谛?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是谓名为苦谛。”

  二、集圣谛是讲烦恼是苦产生的原因。

  有三种烦恼:贪欲:过分的贪婪。

  嗔恨:生气、发脾气或暗藏在心中的怨恨。

  愚痴:不识道理、不知真理。

  三、灭谛:是断除了烦恼,没有了众苦,解脱自在与证得常乐我净的道果了。

  四、道谛:指离苦的方法道路。有三十七道品。又名三十七品,三十七分法,三十七菩提分法。道者能通的意义,到涅槃的方法道路,有三十七种。有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四念住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用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四念处对治我们认为世间常、乐、我、净的四颠倒。

  八正道就是:

  一、正见──正确的知见,就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正思──正确的思维。

  三、正语──正直的言语。

  四、正业──正确的行为。

  五、正命──正当的生活,正当的职业。

  六、正勤──正面的勤奋努力。

  七、正念──正确的起心动念。

  八、正定──正确的禅定。

来源:慧崇法师博客 http://club.fjdh.com/html/52/38452-203954.html


 

标签:慧崇法师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