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缘众生>>正文内容

陶熔:夜读琴史有感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2日
来源:觉之路博客   作者:陶熔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春来再下江南,暂时放下了北京纷扰的尘事。江南的宅子里,无电视无宽带,唯有琴书相伴。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几乎是此番情景的写照了。随着年龄渐长,越发不喜欢功利性的事情,比如功利性的交友,功利性的学习。觉得如果一个人事事功利性,似乎会缺少很多生活的乐趣。当然了,这也是我的一番臆测罢了,子非鱼,焉之鱼之乐?

  今年元旦的时候在南京古旧书店买了本宋代朱长文著的《琴史》, 直到这次来无锡才有闲暇细细阅读。读到师旷抚琴与晋平公这一段,充满了神话色彩。晋平公欲听师旷抚《清角》,师旷曰昔者黄帝以此曲大合鬼神,今君德义薄,不足以听,听之将败。晋平公则强求之,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之。一奏则有白云从西北起;再奏之,风至而雨随,飞坠廊瓦,左右皆奔走,平公恐惧。晋国大旱,赤地三年。这个故事在《韩非子·十过》里也有所载。看来德不配位的观念古已有之,甚至如果德行不够听首琴曲都不配。国君强听之则会举国大旱三年。依此理论,似乎如今天灾频发有了罪魁祸首了。

  虽然是一个不是很真实的故事,但是于今仍不失启迪。欣赏古琴曲,需要有颗淡泊宁静的心,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意气相投的琴师抚之。尚需要清风明月,焚香品茗。于今物欲横流的世界,这几点简直是奢侈至极的事情了。某名师常说今人的福报不如古人,我原来深不以为然,现今深信。比如,古人很容易就在到饥来吃饭困来眠的禅宗境界。而现在的人呢?都市里有几个不是千般计较百般思量愁肠百结的难以入眠?简单的一餐饭,也会因为在哪吃吃什么与谁吃而赋予了太多的功利色彩。

  曾经有一次去北京龙泉寺听法师开示过,我们众生喝的一口水吃的一口饭都是需要福报的,如果没有了福报,这一切都无法得到。比如饿鬼道的众生,几百年里连浆水的名字都听不到,又是何等的苦楚?所以为了能抚琴听琴的福报,我们还是好好修行吧!与我的诸位琴友共勉之!

访问作者的博客:http://club.fjdh.com/19041/viewspace-168934.html

标签:佛缘众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