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缘众生>>正文内容

浅醉闲眠:永福寺,那静静飘落的黄叶......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2日
来源:觉之路博客   作者:浅醉闲眠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竹杖临峰顶 蒲团坐树荫
白云秋补衲 清涧夜调琴
最羡峰头石 嶙峋阅古今

这是一首张以诚题永福寺的诗。
我们一行40多人,跟随法师去杭州及几所寺院参学、行脚。当行脚至灵隐寺西侧石笋峰下时,见一新修的寺院端然座落,上书“永福寺”。踏上古道,漫步前行,只见古木参天,林荫蔽日,丛篁野卉,境幽景深。道旁一块路牌,记述着永福寺的前世今生。
原来,永福寺的历史非常悠久,自东晋慧理禅师开山至今已有1600余年。后晋天福二年,吴越王建普园院又名资岩寺。北宋大中祥符元年,正式敕赐额为永福寺。现在的寺院是2004年正式重建的,已对外开放。
永福寺历代高僧辈出,尤以明末清初的心越禅师为著。心越禅师工书画篆刻,善琴道。他东渡扶桑,传授佛法和中国古典艺术,复兴琴道,被日本奉为“曹洞宗寿昌派开山祖”、“篆刻之父”,及“近世琴学之祖“,影响极为深远,达至今日。
“结庐松柳之间,闲云封户;徙倚青林之下,花瓣沾衣。芳草盈阶,茶烟几缕;秋色满眼,黄鸟一声。“这一席话,用来描写永福寺目前的景韵,当是十分的贴切。
拾阶而上,穿院落,行数百步,岚辉映合,林木杂迷,山草茂密。逾弯西折,便见一院门,素雅俨丽,原来是迦陵讲院到了。
迦陵讲院是永福寺的法堂及佛教音乐厅,是寺里宣传弘扬佛法之地,犹如西方极乐世界的迦陵频伽神鸟,故名迦陵讲院。
该院落的主殿为梵籁堂,远远的正对着大门。院内右厢建筑为文景阁,左手依山势而下是艺明斋,另有福泉茶院是禅茶交流会馆。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颇具西汉建筑的遗风,沉淀着自然古朴的气息。
大家走得累了,在台阶和低栏上席地而坐。微风轻拂,云烟侵骨,山房小窗之下,花木扶疏。梵籁堂后是起伏的山岗曲折而悠长,岗上灌木杂树,蔓草藤葛交织。众人闲闲的坐着,人在这里,心也在这里,我们觉照着周围的一切,觉照着自己的心念,喜悦、安详与和谐充盈在彼此之间。
偶尔,一回首,我见到一副绝美的图画。
古雅典丽的大门,直直的敞开着,一眼望去,宛如一个宽大而瑰丽的镜框。镜框中,一片一片金黄的落叶正翩翩飘落,舒展而优美。它们静静的舞蹈着、无所依凭的、就那么淡淡的无助的、向下飘落、飘落……
这是美丽秋日的一天,野果子在轻轻的低语,横斜的影子伸臂想拖住时光的双足。
落叶,在那门框中,不断的、不断的、缓缓落下……
是一声伤感的叹息,是无人和吟的小诗,又仿若一场无望的爱情。
我看着这一幕,久久不语。
泰戈尔说: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很喜欢这句话,直感它有一种音韵上的精致,进而觉得这是一种生命的境界。
然而,当我在这个午后目睹落叶离枝的情景时,我没有去想泰戈尔的诗句,我直接的想到了无常。
一切皆是缘起,一切皆是无常。天地万物,一缕花香、一声笛鸣、碧云天黄叶地、人的心情和青丝,凡此种种,哪一样不是因缘生因缘灭?哪一样不处在无常之中?都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啊。
注视着落叶,我振作起来,将心力慢慢集中,告诉自己,生命就在当下为我所拥有:清风、白云、溪流、小野花。我在这儿,大家在这儿。这么想着,那份怅然渐渐淡去,褪色成一枚小小的记忆。佛陀说过,生命只有在当下才是美丽的,才是有意义的。
叶子落了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曾鲜活的在时空中生存过。当它还在树上时,我们真实的感受到它的存在,并为它赞美;而当它离开时,我们也明了这是一种生命的必然,我们仍然微笑并感动,因为它直到离开,还为我们奉献上如此曼妙的舞姿。
体会到无常,就会加倍的珍惜生命。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如此珍贵,不能让它白白空过。直到有一天,当生命里所有的烦恼和凝涩都转化为悦耳的和音时,我们才能向着那优昙花盛开的彼岸,泠然飞越生死的海洋。
出迦陵讲院,拾阶而上,至福原禅院。再往回折,于古树疏影中右转向上,大雄宝殿巍然耸立。此处是本寺的一个制高点,有一平台,可远眺西湖美景。站在平台上,凭栏临谷,山风拂面,秋阳微曛,极目远望,西湖如一玉带隐约可见,好一派“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的景致,令人尘心顿息,直觉自己就是这山中的一滴水,一颗果子,一粒沙尘,我与它们无二无别。这么想着,便微微笑了起来。


访问作者的博客:http://club.fjdh.com/36889/viewspace-163100.html

标签:佛缘众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