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缘众生>>正文内容

黄威南:甚么是“爱”?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14日
来源:觉之路博客   作者:黄威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听说过这么一句西洋俚谚:“最好的香味是面包,最好的风味是盐,最好的爱是孩子的爱。”

  面包可以解除饥饿;盐可以增添食物的美味;爱,能抚慰人生的苦难,庄严生命的风姿。许多人不断地在寻找爱、渴望爱,学习着、求问着:到底甚么是爱?人的生活基本上就是爱的接受与爱的付出:正面或反面、明确或迷惑、直接和间接。体会爱、感受爱,让我们觉得满足和平安。人的一生,可以说就是爱的实践。

  佛经中大智慧的文殊菩萨亦被称为“文殊童子”――所谓“童子”,就是孩子。从这个称呼中我们可以感受得到:菩萨的心是赤子之心:单纯、专一、赤诚。因为单纯,所以精粹;因为专一,力量统一,焦点明确,目标集中,所以心是稳定的。平静的水面可以映照风景,清净的心可以明鉴事物。当一个成人在万丈红尘中变得迷惑而不辨方向时,往往可以让他找回自己不慎失落的善良本质。

  最近,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内容是许多不同的孩子对“爱”的解释――据说这是一群专家对一些4 到8岁的孩子提问:“甚么是‘爱’?” 后所获得的回答――童言稚语,单纯自然,在我这年近中年的人读来,感觉温馨,也颇有感触,乐意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自己得到的一些启示。

  “我的祖母因为得了关节炎而不能弯腰给自己的脚趾涂指甲油了。所以祖父就帮她涂指甲油,一直到后来祖父自己也得了关节炎时,他还是这样做。这就是爱。”这是 8岁的丽贝卡亲眼见证的爱。我不禁想起一句中国人的俗话:“少年夫妻老来疼”;也想起《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说要退隐江湖为赵敏画眉的那一段。多少风雨后,真情只是淡。看遍千帆之后,我们总是蓦然惊觉:原来耐心、守候,几个经年累月保持不变,日日重复的简单动作,才是生命中最安稳的依靠,最平静的惊心动魄。平凡最难,因为人心总是躁动;坚持最难,因为我们总爱游荡。

  4岁的比利说:“如果一个人爱你,他唤你名字的方式是不同的。你知道:你的名字在他嘴里是安全的。”记得以前很喜欢一首闽南语歌曲,台湾歌手潘越云唱的一首情歌:《若我轻轻叫着你的名》,每一次脑海中回荡着她唱起那一句:“若我轻轻叫着你的名,就是心内欢喜的源泉”时,心中平静安稳;每一次看见书橱或桌面上入睡的猫儿时,心中就浮现这么一个句子:“因为有爱,如此安心”。(后来我还画了这么一幅猫儿入睡的涂鸦,上面写上这个句子。)这位小男孩真可说是我在异国的知音了!

  “爱就是你出去用餐时,把自己的薯条都给了一个人,而不要求他把自己的给你。”说这话的克莉丝只有6岁――她是天使或是菩萨?原来就在麦当劳或其他某间快餐店中的某个角落,某个孩子和家人或朋友的聚会中就有着“无缘大慈”的天然流露……原来十万亿佛土的距离,会心不远……

  “爱就是累的时候让你笑起来的东西。”4岁 的泰利一定是在下班后刚回到家的爸爸脸上或是刚从忙碌的厨房中走出,手上端着热腾腾的饭菜的妈妈嘴角发现了这个关于爱的蛛丝马迹!也许……也许,亲爱的佛陀也会对着这个可爱的孩子拈花微笑吧?

  “爱就是当我妈妈为爸爸煮咖啡时,在端给他之前先尝一尝,来确保味道是好的。”7岁的丹尼为我们揭开了世界上最好喝的咖啡背后隐藏的巨大秘密。您享用过这样的一杯咖啡(或其他饮料)吗?或是…喝过太多而忘记了细细品尝?

  6岁的倪卡像个小小大师,他教导我们:“如果你想学习更好地爱,就应该从你讨厌的朋友开始。”他的话让我想起了《活在感恩的世界》这首歌:“感激伤害你的人…”只是我不禁这样自我反省:如果我还在他的身上贴着“讨厌”的识别标签,如果我还把他的所作所为视为对自己的一种伤害的话,我会爱他吗?爱与恨之间的距离究竟有多远?从讨厌到关心,从伤害到感激,是一种甚么样的转折?所谓“宽恕”――看得更宽广,有一个更大的视野,有一份超越出来的胸怀,我们的“心”才会“如” 意…所谓“原谅”,是因为看到了事情的本质,才会有一种“原来如此”的谅解和宽舒吧?

  7 岁的诺依告诉我们一个发现爱的秘诀:“爱就是当你告诉一个人你喜欢他的衬衫后,他就天天穿着。” 我们总是祈求地久天长的人际关系,却总是不耐烦于日日夜夜点滴的经营。看看微细的雨滴,感受雨丝的绵密延续,了望不见边际的大海,思考雨滴和海水的关系,我们会发现:永恒的起点原来就在每一个眼前。

  “白头到老”是我们对许多新婚夫妇的祝福语,但是,当离婚成为电视剧甚至生活中越来越频繁出现的情节时,那句“因误会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的俏皮话似乎就成了一个解嘲式的答案了。海誓山盟,转眼劳燕分飞,这是个令多少成年人“剪不断,理还乱” 的感叹?一个小小孩子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令我们蓦然惊醒!6岁的汤米说:“爱就像一个老太太和一个老头子,即使他们已经相互非常了解了,他们还是朋友。” 这句话揭示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奥秘:所谓“了解”,其中是多少矛盾冲突后的互相包容、体谅?当我们读到报章上一些令人感伤的家庭悲剧新闻时,心中是多么祈盼他们也能听到这段话,并且体会到个中的意味呢!

“在我的钢琴演奏会上,我在舞台上非常害怕。我看着台下的所有观众,看到爸爸对我招手微笑……我不再害怕了。”8岁的欣蒂自述了一段自己从恐惧无助中消除怖畏,转而生起信心的经历。还有甚么是比“爱”更巨大、更有效的力量呢?

  当我们面对艰难困苦时,当我们身处危险恐惧中,甚么才是我们的救助?〈普门品〉中有一首赞叹、叙述观世音菩萨种种功德的偈颂,其中有这么一段:“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我们知道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用现在话说就是一位具有无边爱心的大菩萨;因此我们也就知道:观世音菩萨的力量就是大爱的力量。

  《悲华经》中赞叹佛陀“等心一切,如母爱子;摄取众生,犹如慈父”。当欣蒂看见爸爸的微笑,心中的恐惧消散,生起的是甚么呢?爸爸的招手、微笑传达了甚么呢?是甚么力量如此神奇速效?我们是否通过慈父的招手微笑看见了佛陀的身影、领略菩萨的慈悲大爱呢?曾听说过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位念佛人,很想要亲眼见一见阿弥陀佛的慈祥容颜。可是不管他怎么努力观想,都无法在自己的心中拼凑出一张佛陀的面谱。於是,他去请问一位高僧大德:“到底要怎样才能让阿弥陀佛的无边相好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呢?”高人回答他说:“你能观想出自己父亲的样子吗?”念佛人激动而又充满感情地说:“父亲自小疼我、爱我,养育、教导我,在我长大后依然惦记我、牵挂着我……他的音声、容貌深刻烙印在我的心目之中,没齿难忘!怎么会想不起呢?”高人点点头,指点他:“从此以后,你就将自己的父亲观想成阿弥陀佛吧!阿弥陀佛的样子就长得和自己的父亲一模一样!”这位念佛人听话照做了。当然后来也获得了成就。

  经有明言:诸佛“如母爱子”、“犹如慈父”,不识父母、不敬双亲,如何见佛?

  《妙法莲华经》卷7〈25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漫漫人生路,谁是我们生命中的“施无畏者”?谁就是观世音菩萨!让我们接受观世音菩萨的救度,也成就“如是功德”,把这份爱纳入心中,好好珍惜,好好发挥,圆满自己、成就自己,做一切众生心目中的“施无畏者”。所谓“若有见闻者”就是任何一个自己见到、听说的生命;所谓“一切众生”,就是在身边生活着的家人、亲友,路上擦身而过的行人,报章上读到的新闻主角,异国、异地受灾受难的黎民,和自己同住一国、互相比邻的百姓,脚底下的蚂蚁,抬眼望无边星际中未知的他方世界无量生灵……太多、太多的服务对象,服务的下手处却是自己一身,就从庄严自己一身开始,所谓“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无量无边的功德都从改正自己的缺点开始。

  4岁的媚丽安在寻常容易被忽略的家中角落发现了一份无怨无悔的爱,她用无限喜悦的心情诉说着:“爱就是即使把你的猫关在家里一整天,回来时他还是舔你的脸。” 通过小女孩单纯的叙述,我们可以感受到现场的温馨,也分享了这分爱的喜悦――一份与生俱来,人人皆可享有的喜悦。不要为爱设定条件,因为那会让爱被界限、被隔绝,让爱窒息。爱如流水,千变万化、随处流动,柔软却难以被斩断,生机勃勃,生生不息。把爱困住,无异于把自己困住。爱是心与心的交流:关在家里的猫知道自己是安全的、温暖的,因而知道自己是被爱的,当主人回家时,他就用爱回报――用他所能做到的最亲密、热情的动作去爱护自己的主人。无常变化的人世间,还有甚么比相亲相爱更美好温暖的事物吗?幸福人生的钥匙藏在那里?极乐世界的通道又在何处?那一句万德洪名的奥秘,冷暖自知。

  “我知道我姐姐爱我,因为她把旧衣服都给我了,只好出去买新的。”姐姐把自己最喜欢的,穿过的美丽衣服给了4岁的罗兰,就像妈妈把自己放进口中尝过的,确定不会烫到小宝贝薄薄的嘴唇的牛奶或羹汤用汤匙喂入孩子口中的心情一样――那是爱,无价的爱。

  “只有当你真的爱一个人时,才能说?我爱你’。并且如果你真这么想,你就应该多说?我爱你’。大人们总忘记这一点。”8岁的杰希卡提醒“健忘”的大人们:爱不是一种造作或掩饰,也不是寄托或麻醉,亦不该是一种换取任何事物的手段――因为那会让我们自己受到伤害,我们会毁灭自己!为什么要剥夺自己的幸福舒畅呢?为什么要扭曲、污染自己?

  如果,我是说:如果说,您还是要问“甚么是爱?”或问:“爱,要怎么说、怎么做?”就让我告诉您最后一个孩子的故事:

  一位上了年纪的先生,最近刚刚失去了妻子。孩子看到这位住在自己隔壁的先生在哭,就走进他家的院子,爬到他的膝盖上,坐着。妈妈问他对这位邻居说了些甚么,小男孩说:“没说什么,我只是在帮助他哭泣。”其实爱并没有一些人想象中的那样复杂而艰难,因为爱是我们内心真实的感受,只要让他自然流露就好。

访问作者的博客:http://club.fjdh.com/8192/viewspace-142748.html

标签:佛缘众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