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教文化>>正文内容

比乾隆御碑还早77年的石碑 在角落里无人识(图)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栖水溥济禅院碑记”原碑

  14日,热心读者吕先生向导报新闻热线反映,在“塘栖文苑”内的绿地角落里,有一块清代康熙年间的石碑,是“溥济禅院碑记”,而“溥济禅院”是古镇塘栖的著名寺院之一。因此,这块石碑是塘栖古迹实物史料,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吕先生希望加以保护利用,发挥它的文化价值。

  吕先生说,明清时期,塘栖佛教盛行,寺观林立。当时,镇上较出名的有大善寺、清流寺、资庆禅院、绿野庵,还有位于镇上横潭之侧的“溥济禅院”也十分有名。清康熙二十三年正月,萧山人周之麟撰写了“溥济禅院碑记”,他是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的进士,曾任佥都御史,太常卿,通政使。书写碑文的也是萧山人,是时任上海知县的任辰旦。

  近日,天气晴好,吕先生在塘栖会友,在闲聊中偶然得知,在“塘栖文苑”内的绿地角落里有一块清康熙年间的碑石。前去查看后发现,这块碑应是康熙二十三年周之麟撰写的那块“栖水溥济禅院碑记”之原碑。

  据说,此碑是十多年前乐苑小区建造幼儿园时挖出来的。当时也没人认真研究其身世。一直放置在“塘栖文苑”平房边的绿地角落里。

  此碑立于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74年),而“乾隆御碑”立于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比乾隆御碑立碑早77年。它是承载着塘栖古镇历史文化的珍贵文物,能完好保存至今,应是十分幸运的。

  因此,吕先生等人呼吁,希望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将其妥善保护。今后可将其安放于乾隆御碑公园或在原址附近修建碑亭,给它一个合适的场所,供人参观,了解塘栖历史。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