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教文化>>正文内容

阿拉善左旗广宗寺佛乐面临后继无人困境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4日
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殿堂内无数盏油灯如星星般闪亮,喇嘛们诵经念咒,乐师奏响广宗寺佛乐,悠扬而雅致的音乐在寺内飘荡,让前来还愿的人忘却寺庙外的纷繁俗世。这是200年前,坐落于阿拉善左旗境内贺兰山脚下的广宗寺举行佛事活动时的盛大场面。

  相传罗桑图登嘉措是一位精通佛学、技艺精湛的活佛,在1770年入京拜谒时,被悦耳迷人的宫廷音乐所吸引,便请求学习。但因“宫廷密乐不可外传”的严律,他的请求被拒绝。于是,罗桑图登嘉措靠记忆,熟背乐曲,回到阿拉善后,便开始在寺庙乐队中编排演练。清新悦耳的宫廷音乐,融汇蒙古族民间音乐,加之用蒙古族乐器演奏,独具特色,迅速被僧侣和民众所接受。广宗寺正式将这些音乐列为宗教活动仪式的伴奏音乐。后来,又将其固定为每年农历5月7日-18日庙会必演曲目。

  3月1日,阿拉善盟文化体育处原副处长哈达向记者介绍,广宗寺佛教音乐由《吉森佐》、《万宁化》、《南塔观吉》、《柳查宁》、《贵图莫尔》、《巴布尔》、《央嘎尔》等组成。乐曲共七首,由于当时传承人未能全部记忆,故将第一首曲目放到第八首重演。当时演奏的乐器有二胡、四胡、云罗、梆子、鼓、三弦、扬琴、竹笛、碰铃等,乐队由10-20人组成。广宗寺佛乐是内地(宫廷)和边远地区(寺庙)文化交融的产物,也是阿拉善蒙古族音乐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精华所在。

  广宗寺建成至今已200多年,寺庙佛乐一直没有曲谱记载,历代只靠口传心授。“文革”中,广宗寺被彻底摧毁,僧侣被遣散,寺庙活动中断20多年。1980年,在政府有关部门的资助下,部分信徒自发建寺。到1985年初显规模,广宗寺的佛乐传承人当时只剩加木苏、罗布桑、伊希巴拉登,而且都已年过七旬,无力演奏,虽恢复了佛事活动,但佛乐却因没有继承人而一直中断。

  许多专家和文化工作者对广宗寺佛乐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深感忧虑。阿拉善盟广播电视局总编室主任那日苏说,1985年,蒙古族作曲家哈达,在田野调查中无意间欣赏了广宗寺特有的古老音乐,面对有着200多年历史、堪称“音乐化石”的广宗寺音乐,他不由惊异了。于是,他立即搬到寺庙里,与老艺僧们生活在一起,向他们潜心学习,进行口述记谱整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乐谱。如今共有4名传承人,他们在寺庙中又培养了2名年轻的乐手。时至今日,广宗寺仍不能组织起自己的乐队来演奏。

  面对广宗寺寺庙人员老化、人力不足、佛乐后继无人的境况,有识之士呼吁,要采取措施,让广宗寺佛乐得以传承。

标签:困境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