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教文化>>正文内容

皇帝钦定住持的山东灵岩寺

       

发布时间:2007年05月07日
来源:生活日报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千佛殿


墓塔林


千年古树


辟支塔


祖师塔


慧崇塔


宋代彩色泥塑罗汉

  目前,灵岩寺遗址发掘的消息已经传遍济南,转轮藏、孔雀王殿两大殿遗址何时重现于世令人兴奋,灵岩寺这座千年古刹也再度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近日,记者乘车来到长清区万德镇,对这座山东最大的古代寺院进行了拜访。
  东晋始建已然走过千年
  3月27日下午,记者从灵岩寺第一道山门——灵岩胜境坊进入灵岩寺景区,灵岩胜境坊处建有一个牌坊,牌坊上“灵岩胜境”四个大字为乾隆亲笔题写。进入灵岩寺景区,向东遥望,会隐约发现山巅上有岩石突兀,形似一老僧,身披袈裟,手拄禅杖,在山路上行走,后面跟着一群信徒,这就是朗公石,是灵岩寺的奇景之一。
  崇兴桥是进入景区后跨过的第一座桥,宋代由灵岩寺高僧仁钦创建,后被山洪冲毁。从崇兴桥南望,峭壁上有一圆孔,大如车轮,似明镜高悬,皓月当空,这就是颇具神话情趣的明孔洞。
  沿路乘车继续前行,在灵岩寺停车场东北侧,有一单孔曲拱石桥,桥头古柏葱郁,一对松树翘首以待,该桥名为对松桥。从对松桥南去,有一东西大溪横隔,南岸嵯峨幽僻,形似抱厦,有水自峭壁间滴沥,取名“滴水崖”。
  灵岩寺的山门是金刚殿,现为清代遗物。天王殿是二山门,因殿内有护法四天王而得名。再往前行,是寺院中的正殿——大雄宝殿,该殿内塑有释迦牟尼佛像和菩萨像,是寺中僧人活动的主要场所。五花殿遗址位于大雄宝殿以北,宋代由琼环长老创建,后毁于火灾。在五花殿西侧,有一千年古树叫“摩顶松”。
  大雄宝殿的殿后是千佛殿,是灵岩寺的主体建筑,也是寺内保存最完好规模较大的一座古建筑,因殿内供养千佛而名,殿内有著名的四十尊彩色泥塑罗汉像,著名的千年古树——汉柏就在千佛殿东侧。
  据介绍,灵岩寺初建于东晋,兴于北魏,盛于唐宋,于世已有1600多年。明清以来,灵岩寺的建筑不断被翻修、改造、增减,使灵岩寺既保留了北朝、隋唐和宋明的皇家风采,也处处可见特色浓郁的地域民间文化情调。
  一山美景首推辟支佛塔
  在天王殿北面院落两侧,是平面方形的钟鼓楼,宋代由妙空和尚营建,现存为清代遗物。大雄宝殿西侧为鲁班洞,实际上是一座石砌拱券式门洞,为早年寺院的山门。
  在千佛殿东侧石崖下,有卓锡泉、双鹤泉、白鹤泉三泉,泉水涓涓,汩汩作响,注入池中,宛如明镜,池中倒映的苍松翠柏给人以满园春色的感觉,因三泉相隔甚近,素有“五步三泉”之称。在千佛殿的东北侧,是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的御书阁,唐贞观年间由慧崇和尚创建。相传此阁曾供奉唐太宗和宋太宗、真宗、仁宗、徽宗等诸皇帝所赐御书,后因兵乱被焚,只剩空阁。
  在千佛殿的西北角,一座巨塔扑入眼帘,这就是灵岩寺的标志性建筑——辟支塔,辟支塔也就是辟支佛塔,佛塔起源于印度,是用来藏舍利子和经书用的。该塔塔身为青砖砌就,下三层为双檐,塔檐与塔径自下而上逐层递减,收分得体。塔内一至四层设塔心,内辟券洞,砌有台阶,可拾级而上。
  从辟支塔往西走不远,便是墓塔林,这里是灵岩寺历代高僧的墓地。塔林中有北魏、唐、宋、金、元、明遗物,现存墓塔167座,规模可与嵩山少林寺的塔林媲美。
  由灵岩寺院盘山而上不远,便到来到一处晶莹剔透的泉水前,该泉叫做甘露泉,是寺内最大的泉水之一,雨水季节泉水自泉眼的石龙口中喷出很远,有“活水源头”之称。
  过甘露泉沿石阶攀登,可见名山石室,西侧有岩石遮蔽的石台叫做可公床。在可公床的上方是白云洞,洞高3米,主洞进深约7米,洞壁上镶嵌着乾隆皇帝御碑七方。
  由于地质作用,灵岩山山势险峻,山上的岩石形态各异,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观。除了朗公石、明孔洞、黄茅岗、可公床外,还有巢鹤岩、悬星岩、一线天、黄岘山、凌霄峰等景点。
  据灵岩寺景区管委会副主任米勇介绍,灵岩寺在鼎盛时期重要殿宇有36处、亭阁20余处、禅房500多间,僧众2000余人,寺院占地4000余亩,像待挖掘的转轮藏这样的大殿有近20座,可惜现在只剩下了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殿和御书阁等5处大殿。
  三大高僧悟就钟灵毓秀
  米勇介绍说,灵岩寺始建于公元351年,到了唐代,灵岩寺与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南京栖霞寺和湖北江陵玉泉寺并称为全国四大名刹,成为黄河流域最负盛名的佛教圣地。隋唐朝代的皇帝们封禅泰山时,几乎都要到灵岩寺“驻跸”几日。宋代是灵岩寺佛教事业鼎盛的时期,仅住寺僧人就有五百之众。自宋至明(1070-1644)的近六百年间,灵岩寺的住持和尚始终由皇帝钦定,由此可见,灵岩寺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灵岩寺建寺至今已逾千年,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佛寺之一。其间,僧人们创建了寺院,寺院也造就了一代代名僧,有记载的名僧共有30余位,而有三位高僧最为有名。
  东晋时期,高僧朗公来到琨瑞山建立佛教道场后,与在此隐居的隐士张忠过从甚密,常应张忠之邀,为大众讲说佛经。传说,朗公讲到绝妙之时,群山为之感动,岩石点头称道,猛兽纷至伏听,鸦雀无声,见此情景者告诉朗公,朗公说:“此乃我所解化,山有灵犀,不足为怪”。灵岩由此而得名。为更好地传扬佛教,朗公在灵岩山又“别立精舍数十余区”,建立了一所新寺院,这就是灵岩山下佛教道场的开端。
  法定是北魏僧人,正光初年(520年)来到灵岩,先到方山之阴建静默寺(唐更名为神宝寺),后于方山之阳重建灵岩寺(今甘露泉旁)。朗公所创寺院在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灭法时被毁。传说法定来灵岩寺,前有青蛇引路,上有仙鹤飞鸣,左右还有两只老虎为之驮经。因此,在不长的时间内,信徒云集,空山绝谷矗立起一座规模壮观的佛寺大刹,被誉为灵岩开山第一祖。目前,千佛殿内有其塑像。
  慧崇是唐朝僧人,唐贞观年间将灵岩寺由甘露泉西迁建于现址,对灵岩寺发展颇有贡献,在灵岩寺历史上与朗公、法定齐名,寿近百岁,葬于灵岩寺塔林,其墓塔尚在。

标签:灵岩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