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发愿实修>> 体验心得>>正文内容

对往生四因的体会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13日
来源:智悲佛网   作者:轮回中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通过《藏传净土法》的学习,才知道往生极乐世界,需要精勤修学往生四因。惭愧的我,以前念了大半辈子佛,连往生四因都不知道,更惭愧的是这往生四因竟然出自于我经常念诵的《佛说大乘无量寿经》,这才深深体会到三界怙主、我等慈父、轮涅自在王法王如意宝的金刚语:闻思修是佛法命根!

  下面想谈谈对此的粗浅认识,以此作为对上师三宝的法供养以及自己往生净土的资粮。

  一、明观福田

  我认为,明观福田可分初善的前行、中善的正行、后善的结行,前行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对上师三宝是众生最殊胜的福田产生定解,《无量寿经》的教证“闻我名号,至心信乐”就是描写净土行人此时的心态。

  正行是在“佛于昼夜六时中,慈眸恒视诸有情”的作意下,一天二十四小时,身口意三门始终不离阿弥陀佛及其极乐净土,正如古圣先贤所说的“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须臾不可离”。

  正行要着眼于可操作性,那就是一个“观”字,用自己至诚之心与阿弥陀佛道交感应,不仅仅是嘴巴!在这个过程中,要逐渐获得如同阿弥陀佛般智悲双运的境界,这是后行,也可以说是效果,着重在一个“明”字,是一种明清的智慧与悲心,而不是一种糊糊涂涂的状态。

  大恩上师在《藏传净土法》中说“观想佛陀,所积资粮不会耗尽,善根不会虚耗”,另外,上师还在微博中开示过,当前念佛之心就是佛心,这是直接能与佛陀相应的门径,也是甚深修行窍诀。

  明观福田的违品是疑惑,无与伦比的莲师曾说:“具诚信者得加持,远离疑惑成所愿。”所以,一定要通过系统闻思,去除疑惑,获得对阿弥陀佛的定解,全知麦彭仁波切说过“定解犹如明亮灯,能灭颠倒分别念,于此应当恒勤修,若离复依观察引”。

  此外,明观福田也是一种积资净障的途径,佛经云“何者作意佛,佛安住彼前,恒时赐加持,解脱一切罪”,《华严经》也说“闻见供养彼等佛,无量福德将增上;断诸烦恼轮回苦,此善中间不穷尽”。

  二、积资净障

  《佛说阿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可见广积资粮何等重要!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云:“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

  忏悔要具足四对治力,其中依止力特别强调要以深解信皈依以金刚萨埵佛尊为首的三部佛、五部佛、千部佛乃至无数诸佛坛城的主尊,对于净土行人而言,最主要是要依靠阿弥陀佛的威德力。《极乐愿文》云“阿弥陀佛及佛子,加持净化我相续”,《观无量寿佛经》云“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忏悔目的是为了尽虚空的一切众生解脱罪业,获得最究竟的安乐,愿自己身口意一切勤作皆当不离菩提道,这里又涉及到发菩提心。

  三、发菩提心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没有菩提心,就是魔业,更谈不上大乘!《无量寿经》强调三辈往生都须发菩提心,《观无量寿佛经》净业三福也强调发菩提心,《极乐愿文》说“成佛后如无量光,仅闻名号熟解众,化身无数引众生,无勤任运利有情”,可见发菩提心,何等重要。

  省庵大师云:“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彻悟祖师秉承净土宗的传承,提倡“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彻悟大师文集》云:若不念普度,唯求自利,则理有所亏,心有未安。况大心不发,则外不能感通诸佛,内不能契合本性;上不能圆成佛道,下不能广利群生。无始恩爱,何以解脱。无始冤愆,何以解释。积劫罪业,难以忏除。积劫善根,难以成熟。随所修行,多诸障缘。纵有所成,终堕偏小。故须称性发大菩提心也。

  四、发清净愿

  往生四因最后一个是发清净愿,将所有善根回向自他一切众生往生净土,阿弥陀佛在因地对此描述为“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大智度论》云“福德如牛,愿如御者”。《宣说文殊刹土功德经》云“诸法因缘生,住于意乐上,何者发何愿,将获如是果”。

  发清净愿,就是将所有善根,回向愿生彼国、花开见佛!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净土教言》说“首先了知往生的功德和能够往生的道理后,日夜不断生起信心、发起精进并将一切善根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若能如是行持,上等者今生便能亲见导师阿弥陀佛并得授记”,魏译《无量寿经》云“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以上这些教证都充分说明,发清净愿至关重要!

  五、四因归纳为两因

  关于往生四因的归纳,全知在《净土教言》讲到:忆念阿弥陀佛与欲求往生极乐世界此二者最为重要,其助缘为积累善根与发无上大乘菩提心二者。全知在该论中通过辩论证成“仅仅依靠信心和希求心就能往生”;无独有偶,净土宗九祖藕益大师也一再强调“往生与否,全由你信愿之有无”,《弥陀要解》云“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愿所有众生都能行持往生四因,最终往生净土,以此报答传承上师、诸佛菩萨的浩瀚功恩德!

  作者:轮回中

  2011.11.1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