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宗派法门>> 净土宗>>正文内容

慕印居士:净土教义篇 心要,境要,法门要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0日
来源:   作者:慕印居士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慕印居士:净土教义篇 心要,境要,法门要

   佛说阿弥陀经,在藏经中有多部注解。有唐窥基法师的《弥陀通赞》,新罗元晓法师的《阿弥陀经疏》,宋元照律师的《阿弥陀经疏》(即灵芝疏)宋孤山智圆法师的《阿弥陀经疏》,明莲池大师的《莲池疏钞》明幽溪法师的《弥陀圆中钞》以及蕅益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印祖于这些注解中,独推崇弥陀要解,以为尽善尽美,超前贤而杰出的著作。赞叹说:“蕅益大师,弥陀要解,理事各臻其极,为自有此经以来之第一注解。”称要解者,谓言不繁而理著,得其紧要也。略说之,不出三要。一者,心要。二者,境要。三者,法门要。

  言心要者,破妄缘之妄心,立即境之真心。要解说,“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际。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是也。要解教相中说,“一切诸佛之心要”,后文又说,“此经独诠无上心要。”为什么说弥陀经是无上心要呢?因为心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竖横交彻,即法界体。法界无外,无量。今弥陀彻证心体寂而常照,即无量光。彻证心体照而常寂,即无量寿。所以说,这部弥陀经独诠无上心要。又,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亦即是无上心要。为什么?因为能念佛之心,体即法界。《净土生无生论》说,“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此经极赞持名妙行,不藉劬劳修证,一日或七日功成。即脱苦域而登宝所。圆证阿鞞,一生补佛。所以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也是无上心要啊!

  言境要者,破缘影之妄土。破斥末世积迷之人,以为唯心无境。唤作唯心净土,大错特错!今立即心之实境。要解说,“一切庄严,即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变。佛心生心,互为影质(净境)。”要解又说,“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严四种净土,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凡圣令往生也。”可见心境不二,或心即是境。大师又说,“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以阿弥陀佛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何尝说净土唯心无境。须知一切境界,皆唯心现。极乐净土,亦唯净心所现,净业所感。故立即心之实境。

  言法门要者,谓净土一门,三根普摄,上至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至逆恶凡夫亦得预入其中。信愿行三,缺一不可。“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以满所愿而证所信。”此法门要也。

  明白心要,能生真信。明白境要,能启切愿。明白法门要,能立实行。此三要,举一即三,全三即一。一三圆融,不可思议。以能念之心,不可思议,即佛故,心要也。以所念之佛,不可思议,即心故,境要也。念一声不可思议,百千万亿声,声声皆不可思义,心佛不二故。法门要也。故释此阿弥陀经,题名曰要解。

返回目录

-------------------------------------------------------------------------------------------------------------------------------

更多慕印居士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