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正文内容

李显成:生活中的禅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22日
来源:菩萨在线   作者:编辑:妙若 责任编辑:李蕴雨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禅在当下(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慧德)
 
    时下,的确科技发达,物质丰富,社会和协,人民安居乐业,可谓民富国强,欣欣向荣,这是它可喜的一面。按理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愈高,其幸福的指数也应愈高才是,但事实则不然。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人们在享受由科技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人们心里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笔者曾亲耳所闻,亲眼所见,近十几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几乎每日每时都有)因心里承受不了生活的压力,情感的纠葛,病痛的折磨,竟选择了坠楼,跳河,服毒等极端行为来结束了自己那短暂的生命,每当见闻这些惨剧发生时,不由自主地悲从中来,真叫人痛心疾首!更莫说还有好多因烦恼、浮躁等处于轻生边缘的心里疾病者,这着实令人担忧!(笔者之爱女,也曾因经济,情感等方面出现过一度精神失常,忧郁寡欢,行坐不安,甚至有多次轻生的念头,后因学佛参禅而逐渐好转,所以本人对此体会尤深)。这不仅给无数家庭带来了阵痛,也给社会造成了不必要的危害。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对物质、情感、名誉等过分地追求它的完美所致。殊不知山谷易满,欲壑难填,越是向外求取,越是得不到满足。所以,伟大的佛陀教我们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一个人的幸福与快乐并不完全取决于外在的条件(当然,也离不开外在的条件),而是取决于他内有的心态,所谓心宽遍法界,心窄不容针。有的人虽然很富有,但也未必就快乐。相反,清心寡欲,知足则常乐。
 
    如当年台湾的圣严法师和弟子们初到美国建立道场时,每天吃的是垃圾食品,用的是垃圾器具,睡也在垃圾处,但每天都快乐着。又如儒家的孔子,以及他的学生,每天过着箪食、瓢饮,居陋巷的清贫生活,他人不堪其忧,自己却不改其乐。这也可见圣贤们那忧道不忧贫的悲世情怀。人生在世,事与愿违十有八九,如果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刻意地追求物质上个人的享乐,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得不偿失,犹如醉酒(心里不健全)者开快车,急功近利,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心性的修养,刻不容缓;人生的改造,切勿等闲。若果生活中有了禅的相随,人生则会大有改观,说不定还另有洞天福地。一个懂禅的人,无论周遭什么样的环境,心地总是一片阳光。不管是风吹浪打,还是闲庭信步,时时处处都是那么的超然、自在,正如《坛经》中所说随所住处恒安乐。所以,禅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今天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恰如一剂根治心病的良药,既使人们一面能健康的成长,愉快的生活;一面又不失为国家、社会积极地创造更大的财富,实现自利利他的人生价值,这样岂不美哉!下面便是笔者从禅的体、相、用,这三个方面来加以略说。
 
    一、禅的体——离言绝相
 
    禅,全名禅那,汉译静虑。也就是一种定心之法,在古印度把它称为瑜伽。禅在中国,自达摩初祖到六祖,特别是六祖惠能可以说是把它发挥到了极至,推向到了高潮,也形成了中国本土佛教的一大特色。禅,用六祖惠能的话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如从它的体上言,也就是一种超越文字语言,远离名、相、分别,即离言绝相的实相般若(根本无分别智)。欲得实相般若,须先明了法不可言说、不可分别之理。凡人都要开口说话,分别彼此,难道说禅者就不开口说话,做一个聋哑人吗?这倒不是,《坛经》中分明已言:分别一切法,不作分别想。《维摩诘经》亦言: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胜)义谛而不动。只不过禅者了知一切法(事物)本无名言,亦无名言可说。为了随顺世间,虽然在言说与分别,但内心清净,不起执著,因为种种名言(相)皆属虚妄。如一初生婴儿,本无有名字,为了方便称呼以及区分他人,于是父母或他人借用文字符号来假安立一个姓、名、字、号,然此名、字等并非本人。又一人可有多名,但由五蕴和合相似相续之根身唯一。因此,名与人是两回事,名为人取,人由缘生,两者各不相干。又比如缘生法的饭可吃且能饱肚;水,可喝且能解渴。而文字语言上的饭却不能吃;水亦不能喝。这也是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所说的名唯名,事唯事的差别。缘生诸法,本身无常,何况所假安立之名呢?是故《转有经》亦言:由彼彼诸名,诠彼彼诸法,此(法)中无有彼(名),是诸法法性。由此道理,种种名言,皆为假施设,故不可说,不可说。但凡夫之人不达离言法性这一道理,于是执名为实,依名取相,起颠倒见。为破此执,所以佛陀常言:吾说法四十九年,未曾说一字(义谓在他说法四十九年中,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皆巧借文字而假安立,不是诸法的本来,故说而没说)。
 
    在《金刚经》中亦言:说法者,无法可说。为了让众生更加明白法不可言说、不可分别的这一道理,于是佛陀晚年又在灵山的一次法会上手拿鲜花左右摇晃,良久无语,他人不解,唯有迦叶尊者心领神会,破颜微笑,与佛心心相印。这时佛陀便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无相实相,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嘱咐摩诃迦叶,摩诃迦叶也因此而成为了佛陀座下禅法的第一继承人。《维摩诘经》中文殊菩萨问云何入不二法门?维摩诘大居士默然无语,这时文殊菩萨叹言:善哉!善哉!维摩诘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后来印度第二十八代祖师达摩来东土传法即将涅槃时,召集众弟子在一处说:谁得法旨,将传衣钵,时有门人道副、道清(尼)、道育等都从文字语言上作了一一的回答,当轮到慧可(又名神光)时,默然无语,只向达摩祖师顶礼膜拜,然后依位而立,这时达摩说:他人只得吾之皮、肉、骨,唯汝得吾之髓也。便传衣钵,成为中国禅宗二祖。由此可见,禅,非文字语言所能诠表,这也是诸法实相者,不可以言宣的道理。如果我们说它是个什么,也就著了法相,即弥勒菩萨所说的增益执;若果说它不是个什么,也就著了非法相,即损减执。是故禅中就有开口必错,动念即乖。佛法妙理,非关文字之说。也只有远离了文字语言的执著,方可见法真实义,成正等觉,正如《深密经》云:诸圣者以圣智圣见,离名言故,现正等觉。 
 
    禅到深处,虽离名绝相,不可言说与分别,但为了随顺有情,又不得不言说与分别,是故我佛如来,不厌其烦,苦口婆心,为众生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所讲内容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其目的就是想通过种种文字语言,方便善巧引入不可言说之境。因此,文字语言犹如指月之指,过河之船,仅为方便,是故不可守指忘月,不达究竟;过河至岸,船当应舍。若有深达此理者,方可入实相般若。有了般若智慧,至少在现实生活可获得这么一大好处:不再被世俗的名、言、相,所束缚。如遇别人的嘲笑、讥讽、挖苦、辱骂等不生烦恼,不增怨恨,为什么呢?因为种种名言皆非实有,既然不实,为何还被它动荡其心呢!所以,他人非我,我不非他人。若有他人非我,我可视它如《四十二章经》中所说逆风扬尘,尘不至彼,于己毫无所伤,内心如如不动,自然转苦为乐,一笑而过,对他人不仅不生憎恨,反生慈悲以拔济。
 
    二、禅的相——如幻非真
    
    禅,又是一种超越生死苦海,脱离六道轮回的观照般若(后得无分别智)。欲得观照般若,须先达缘起性空这一中道了义。佛陀在《大般若经》中说:若知缘生,则知法性;若知法性,则知空性;若知空性,则见导师。龙树菩萨在《中论》中也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却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义谓宇宙间万事万物皆由因(根据)缘(条件)具足而生,有因无缘诸法不生,有缘无因诸法亦不生,无因无缘更不可生(绝无本有独立之事相)。如人吃饭,能吃饭的人(由色、受、想、行、识五蕴聚集和合而假有)是因,所吃的饭(由大米,水,灶具,餐具,燃料,并经过一定的时间加工而成)是缘,若离开了各种因缘,哪还有个实在的我在吃实在的饭呢?若人喝水,能喝水的人是因,所喝的水(由氢和氧和合而生)是缘,如果两者分开,哪还有个实在的我在喝实在的水呢?因此,法一定是由因缘所生,就是能生法的因缘,也仍然是由因缘所生。所以,龙树菩萨又言: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然复当知,缘生诸法,虽然客观存在,幻相宛然,但它自始自终都是生灭不停、变化无常,如人有生死,物有成坏,花有开谢,草有荣枯等等。法随缘生,亦随缘灭,于一切法中,无有一定法可得,是故说一切法皆空。若有深达此理者,当下就见性证真,生观照般若。有了般若,便能于现实生活中左右逢缘,随遇而安,不管是身处逆境也好,还是时逢顺境也罢,了知法无定法,事无常事,是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等一味,常处定中。 
 
    又,法从缘生,虽然客观存在,且假名安立,但它的实质是相有体无。如人处睡梦中,分明也见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花草树木,禽兽虫鱼等各种自然现象;也见有吃饭穿衣,行住坐卧,婚丧嫁娶,升官发财等各种人文情景,并一一执为真实,于是心随境转,当梦见可乐境时,则心生欢喜;梦见苦厄境时,则忧伤哭泣.......一旦觉醒,方知梦中所有,如鸟飞空,无迹可寻,正如玄觉大师所说:梦中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但凡夫有情不明此理,以为白天所见所闻绝对真实,殊不知这种颠倒见恰如梦中人执梦境为实一样。为了破这种执着,所以佛陀在《金刚经》教我们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无量寿经》颂中亦言: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禅者好比梦觉之人,了知白天所见所闻与夜梦中所见所闻完全一样,皆是心识所现的一种影像,于此中,求其实我实法,无有是处,当体即空。既然是空,哪还有个实在的我呢?既然没有个实在的我,又有谁在受生死等众苦呢?既然无我无苦(法),还有什么看不开、放不下、过不去的坎呢?懂得这个道理,当下就能获自在、得解脱。解脱不是要去自杀,死了之后才是解脱,那样仍无解脱,因为今生未受完的业,在来生还得要受。解脱是在烦恼的当下,所谓烦恼(不实)即菩提,生死(如幻)即涅槃。所以,一个懂禅的人,纵然遇有逆缘恶境,也不会妨碍其心。
 
    三、禅的用——唯识
    
    禅,又是一种唯识。佛家常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义谓境虽似一,但随人不同的认识而所现的境有别。比如唐时有一青源唯信禅师,初参禅俗见未破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次悟真空时,则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后真俗圆融时,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河水,但因认识的不同,所变现的境界也就不同。这也正是《解深密经》中所说的我(佛陀)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之义。昔又有一太婆,每天总是哭泣没完,晴天时为大儿的雨伞不好卖而哭,雨天又为二儿的布鞋不好卖而哭。有一禅师得知情况后,便对太婆说:我有一方法能令您天天都会笑着过日子。太婆好奇的问,有什么方法?禅师回答:很简单,当晴天时就想到二儿子的布鞋好卖,当雨天时就想到大儿子的雨伞好卖,您还会哭吗?太婆一听,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呢。经禅师的点拨,太婆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其境地也就截然不同了。这就是法无定法,境由识变的道理。笔者之恩师,世界盲人第一佛学家唐仲容先生,出生在四川巴中农村,十六岁那年,因劳累过度,导致双目失明,在此期间,也曾迷茫、自卑过,甚至有几次都想自杀,却被家人发现后经多次劝阻,才未酿成大祸。某一日,当静坐思维时,突想到古有左丘明也双目失明,且能著书立说,津梁后学。猛然有省:他能成功,我又为何不能?儒家孟子有言: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如是。于是转变认识,发奋自学;树雄心、立壮志、博群书、通五明,受尽各种磨难与困苦,最终成为赫赫有名的佛教唯识学派一大家。这也为我等后学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笔者未学佛以前,也是一位心无理想、胸无大志,不学无术之人,成天以抽烟喝酒、唱歌跳舞等为乐,后受恩师的影响,于是发心学佛追往圣,改天换地做新人。以前的种种快乐,在今天看来,不屑一顾,甚觉愚昧无知,后悔莫及。所以,一个人的认识正确与否十分地重要。同样一件事,关键看你怎么认识,如果认识得正确,其言行也就正确,此人就伟大;若果认识得不确,其言行就不正确,此人就藐小。就拿学佛一事来说,众生成佛与否,也是由自己的认识来决定,只要我们信有能,认认真真做到:学佛之所学,做佛之所做,证佛之所证,成佛又有什么难呢?相反,则一事无成。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说得好:吾心信其行,虽移山填海有之难,但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行,虽折枝反掌之易,但终无收效之期。只要懂得唯识这个道理,禅又何尝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也可以说,它就在我们不经意间的吃饭穿衣,工作学习等一切现实生活中,一面积极有为,行难行之行,忍难忍之忍;一面观法平等如梦幻,是心识所现的一种影像,了不可得,内心来个如如不动,当下就是禅(定)。正如《证道歌》中说: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样一来,也就无所畏一切外在的逆缘恶境了,相反,逆缘恶境还成为我们能动性的增上缘,由过去的被动变成了今天的主动,由原来的消极变成了现在的积极,人生也因此而精彩。这就是禅的妙用。同时也可以看出自六祖惠能以来的禅法是积极活泼,乐观向上的,绝非空心静坐,百物不思的死禅憨定。
 
    禅,不仅能将我们的生活变得有趣味,而且更能使我们的人格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胸襟得到开阔。人生若有禅相随,处处充满喜和乐,实在是妙!

标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