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正文内容

只管耕耘 莫问收获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3日
来源:菩萨在线   作者:编辑:果信 责任编辑:李蕴雨 返回菩萨在线首页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我是从学习气功开始走上学习佛法道路的,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了。记得最初我是从气功杂志上看到:无论是人或其它动物,在生时到死后它的总重量要减少十几克。这就是灵魂,已被多次科学实验所证明的。后来我又从一些书籍中看到关于死亡并非终点的报道。特别是对濒临死亡人的采访、调查,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也对周围亲戚朋友中因煤气中毒而昏死过去几小时又复活过来、有一位朋友的外婆在乡下死去了五天后也复活过来等事情进行了了解,听他们自己叙述当时死亡时候的感觉、情景基本同书籍报道的情况相同。这些事实例子使我相信佛教的理论是存在的。

  从93年开始我接触了藏密气功,跟随老师去了山西省五台山,青海省塔尔寺、夏琼寺、白玉寺,四川省色达县、甘孜县、新龙县等处,亲自听闻了藏传佛教,遇见了几位像米拉日巴那样在山洞里、在简陋的土屋里闭关修行几十年而很少被人知道的修行人,我同他们一起生活总共有半年多时间,在开法会时他们坐在台上很庄严地向我们讲经、传法、灌顶,平时与我同吃、同住、同生活。我观察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处理世间事务的态度,很受教育,佛法是门科学。这是我开始学习佛法的因缘。

  认识了佛教是门真科学,这是人生的幸福。学佛念佛,以致成佛这是人生的真正追求。而一切贪心、自私自利心、淫欲心、嗔恨心,执著于虚假的我,都是六道轮回的根本。只有息灭掉贪嗔痴,认识到世间的一切都是假的, 都应该放下, 才能逐渐地显露出自己的真心(佛心)。只有坚持佛法,认真修持才能对宇宙人生有一个真正的了解,生活才能感到幸福,烦恼才能减少,对社会对人生无所求,才能清净自己这颗纷乱的心,从妄心、假心中找到自己的真心。实际上真心、假心原本是自己的同一颗心。

  “只管耕耘,莫问收获”这是学佛人的基本态度,而现在许多学佛的人,只是把它当作口头教条,所以学佛、说佛的人很多,但真正修行上路、入门的人很少。因为这些人发了大愿,有了很强的出离心,闻到了真法,遇到了真上师,对世间物欲自然退减,心中不再向外寻求,有了自己的修持境界,自性之外的一切事情都不再去理会了。

  而眼下有些人对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还有不同的看法。吃荤、吃素还争论不休。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佛人能否发心真切起修。这就好像说我们中国是东方的一条巨龙或说是东方的一颗明珠,其实不管说是巨龙还是明珠,都是在说一个中国。南传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其实只是名称和下手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目标都是一个。

  其实真正修持方法,是越高层次越简单,越修越明了,越修越心无所求。因此对修持的方法不必太执著,当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总的说来,佛经有千经万论,佛法有八万四千门。无非是在讲种种无明,驱役众生,造业不休,无有了期,自作自受,自寻烦恼。无论是顿悟法门、渐悟法门,也无非是要你看破、放下,是要唤醒你的本具觉性,这也是佛菩萨苦口婆心宣讲的智慧。

  读经主要是懂些教理,但真能搞懂教理还要从实践中来,譬如观心得明自心,念佛渐入一心,有了体会,再看经研教,便成了自己的宝贝,否则总觉隔靴搔痒,还是别人的。

  我们凡夫,无始以来,无业不造。今依仗佛法,能逐步消除。在转化无始业识的过程中,当然要有一番奋发砥砺精神,所谓: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因此,必须发大菩提心,立坚固愿,不作诸恶,力行众善,净化身口意三业,如能依法修持,日久功夫纯熟,本具佛性自然会显露。

标签:佛教入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