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正文内容

像树一样生活——印度教以及佛教中的分享理念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0日
来源:菩萨在线   作者:善知识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19世纪的缅甸,英国官员菲尔丁·霍尔在享用了一顿乡村餐馆的美味餐点之后,习惯地要求结帐。但他发现,他所用餐的地方并非什么“乡村餐馆”,而是一处把他当作贵客来免费招待的普通民宅。霍尔先生并不知道,这些心地单纯的乡民们仅仅只是在贯彻佛教中一条最为基本的伦理诫命而已——五条件的给予、供养和施舍。
  事实上,对于一个佛教徒来说,无私的分享是所有佛教修行当中最为基本的一项,任何进一步的佛教修行活动都是以此为基础而展开的。如果说一切宗教部可以从他们的故事和传说当中窥见其要义和诀窍的话,那么充斥在佛教文学中的类似于上面那则的小故事便很好地说明了佛教中“分享”这个概念的重要性。
  佛教认为,“布施”这种基本的生活态度乃是对抗“我执”——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偏执的障碍——的最好方法。因此,布施的修行在佛教中被广泛提倡,并且被看作是一种最为基础的出世的行为,无论是居士还是僧人都应该奉行。
  佛经中曾经有这样的描述:“当有人走来向你祈请索要你拥有之物时,无论他要求的是你的金钱,你的名誉,你的子女,乃至于你本人,你都应该好像将一整壶水泼翻在地上,点滴不剩,永不收回那样的去给予,去满足他的要求。”(《本生经入门》)
  从本生经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任何教导的第一步总是要求人们去怜恤贫穷,无条件地招待客人,以及供养出家人。印度教中也认为,馈赠食物是一种尤其殊胜的美德,因为“生命是靠食物维持,食物就是生命,因此馈赠食物就相当于施予生命。”
  好客永远是被提倡的,客人无论来自何方、是什么身份都应该被热情欢迎。哪怕是穷困潦倒、贫贱低下的人来做客,主人也应该张开双臂。
  在永恒的经典《薄伽梵往世书》中曾经述说了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当克利须那神和一群极其饥饿的朋友在一处时,那些朋友们对他说:“哦,克利须那,就好像你为我们驱赶走困扰我们的恶魔一样,也为我们解除那痛苦的饥饿吧!”
  始终满足众人愿望的克利须那回答道:“请到附近那些高贵的婆罗门修行升天的圣殴中去,告诉他们是我命你来的,请他们给你们一些米饭食用吧。”
  于是那些年轻人遵从克利须那神的教导,来到了寺院当中,向僧人跪拜,要求道:“尊敬的上师,真谛的修行者!我们都是主神克利须那的忠实仆人。他现在感到饥饿,叫我们来向你们寻一些食物。”
  克利须那神屈尊派他的明友们来请求食物,但这些僧侣们却并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正在无知地举行着繁琐而劳累的例行宗教仪式,并为自己肤浅的理论知识而感到沾沾自喜。
  年轻人失望地回去,将事情告诉了克利须那。克利须那大笑着说:“那就去那些婆罗门亲爱的妻子们那里,向她们要求食物吧。她们一定会满足你们真心的要求。”
  于是,那些年轻人们之到那些虔诚的妇女那里,恭敬地行礼道:“您好,善良的太大们。主神克利须那派我们来,寻求可以解除我们饥饿的方法。”
  这些婆罗门的妇女们一听说主神就在附近,且给子她们供养食物的机会,便立即端来了华丽而丰盛的食物,并且如同江河汇人大诲一样聚集到克利须那身边,虔诚地仰视他,真心地信奉他。
  克利须那先是命他的伙伴们享受盛宴,随后加入了宴会当中。
  后来那些僧倡们终于意识到自己做出了多么愚蠢吝啬的举动。他们懊恼道:“唉;我们错待了化为人类形体的主神,我们那些知识,那些信愿,那些高贵的出生统统白费了,因为我们的骄傲使得我们不能够分辨出凡人形体中蕴藏的神性啊!”
  这个简短的故事有着极其深远的含义——它警示我们,令我们明白当某天你有幸能够为某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时,那很有可能是某位神只亲自对你进行的祝福和试炼。所以常言道,“一个客人身后跟着所有的神,当客人被招待好了,神灵也会满意;若客人失望离开,神灵也追随而去。”
  在梵文中,客人这个词是用“atithi”表示的。“tithi”意为“约定”,而“a—”的前缀表示否定。所以,客人,就意味着不期而至的人,不需要事先的约定,也可以随时上门来打扰。
  “一个客人是一个通往天堂的机会。他得到满足,则所有的神灵都会得到满足。”(《摩诃婆罗多》:14.92)薄伽梵歌中给我们指出了如此简单的通往天堂之路——无需苦修或强求,就可以得到机会,去主动履行一个人天生的职分。
  人生在世就是相互依存,我们并非一个又一个孤立存在的元素,而是纽成同一根绳索的细细织线。印度教和佛教的经典都有强调了这种依存关系的相关观点和内容——并且强调了这样的相互依存并非只是出于人们生理的需要,而是更深层次上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的相互依存并非只是彼此之间的迁就和融合,更是在这个缓慢但稳定的过程中人们心灵深处被逐渐培育出来的“出世”的倾向。这里的“出世”指的是一种对于物质的抛弃,也是一种通往涅槃或解脱的初步基础。
  实际上,“给予”这样的品质是佛陀在他前生无数世的菩萨行生涯中,在他抛弃了一切执念之后和到达涅槃的顶峰之前,一直贯彻不栘的最基本的德行之一。最为典型的故事,是当他招待一位不远之客时他一无所有于是用他自己的血肉来做了菜肴。在《本生经》中,这个故事名为“萨沙本生故事”(第316篇);里面提到那一世佛陀转生成为一只兔子,它没有能力为来访的婆罗门提供任何其它的招待,于是跳人火中,把自己烤熟来供养那位行者。后来那位行者才展露出真容——原来他是一位来考验佛陀修行决心的神只。
  类似的故事还有《所垢本生经》中十比王的故事。十比王将他一切的身外之物都施舍了出去,当他见到周围有许多蚊虫飞舞时,于是端坐不动,任凭蚊虫叮咬,用自己的血来供养这些生灵。这本经书中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佛陀将自己供养给一只急需饲育自己幼仔的母虎。类似的其余故事在佛经中随处可见,未成佛的佛陀一次又一次将自己的身体部分或全部地施舍出去,供养各种生灵。
  在古《禅定三昧经》中。佛坨的大弟子阿准询问佛,为何一位菩萨在将自己的肢体割下来供养他人时,会感觉不到一丝疼痛呢?
  佛陀解释道,正如世俗的人在自己身体发烧痛苦的时候,也一样会去享受欲望的快感一样;菩萨对世人的大慈悲和对“菩提”(精神觉醒)的大爱。支持并鼓舞他们去行使如此无畏的行为。
  施比受更有福。菩萨在他咬佛前的干百世轮回当中;一次又一次地修行着所谓的“布施波罗蜜”(即通过布施而得度彼岸),最终在慈悲喜舍中得到了无上的磨炼,才能做出如此无畏的自我牺牲。当这种施舍、给予的行为被深深植入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之中,乃至成为人的第二天性之寸,克利须那将这种无私的慈悲比喻为“像树一样的生活”:
  “看一看这些被神灵保佑着的树吧!它们生存在世,一心只为他人谋求福祉。它们直面着种种严酷的环境,狂风暴雨,严寒酷热,却始终如一地保护着我们。树的诞生是世上最有福之车,因为每棵树都将自身毫无保留地献给一切生灵。那些走向树寻求庇佑的人永远不会失望,王如贫困的人从大施王那旦永远不会空手失望而回。树的各个部分,叶、花、果、树荫、树皮、树根、木材或芳香,都对他人有用之汲。存在这个世界上的生灵如此之多,但只有那些将自己所有的财富、才华、言行举止都奉献给有益于众生的福利事业的人;才算是成功地活着。”
  《摩诃婆罗多》教导我们:哪怕是敌人向你走来,也请拥抱他们。“当你的敌人抵达你的门廍时,他应该被恭敬地招待。就如当伐木工人拿着锯子走向一棵树的时候,树并不会拒绝为他提供清凉的荫庇。”
  《人菩萨行论》,印度佛教大师寂天(公元685—763)撰写的一本世界宗教史上的经典著作中,用韵文的方式指出了菩萨修炼至于佛地的各种方法。在这本书中指出,“菩萨”是那些对于个人欲望和执着已经完全解脱,对于众生的福祉却有如同父母对子女般大慈悲的人。关于这个概念,《薄伽梵住世书》里有一段十分美好的叙述:
  人们有权拥有那些足够以维持生命的资源和财富。占用额外资原的入,便是这个世界的小偷。应该受到惩罚。人们应该将野兽、骆驼、驴、猴子、老鼠、蟒蛇等爬行动物、鸟类以及蚊虫看作自己的子女,当它们闯入你的房屋或者田野开始寻找食物时,你不该赶走或者厂扰它们——就如同你不会赶走自己的子女一样。
  这有点儿类似圣雄甘地提出的“托管人”理念,任何人拥有他维生之外的富余财物寸,他只是这些财富的“托管人”而已,当他意识到达一点,并明智地邀请所有股东来共享这财富寸,他的“托管人”职责便告一段落了。
  《人菩萨行伦》中还提出了更深一层的看法,那便是对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强调。这样的思考可以有效地帮助“无我”和“慈悲”概念的提升:“想要被拯救的人们可以去修行的至高秘仪便是——去交换自己和他人的地位。”
  在这种高尚理念的指引下,这些无私的分享行为并不要求任何的回报。同样的,对于那些创造了我们的神明来说,我们也无需回报,只需要说一声感谢就足矣。克利须那说,那些需要回报的分享行为,不过是商业交换而已:“只爱那些爱你的人——这样的厂算是完全建立在自私的基础上的。这样的给予回报的相互交换行为里面,并没有心的参与,也没有‘法’的参与;而纯粹只是基于个人兴趣而已。而真正的爱,就好像父母对子女的爱那样;不求回报,充满悲悯。这样的爱里面才蕴藏着纯洁无站的‘法’。”
  所有这些例证都说明了,印度教和佛教提倡的这种分享的理念,并不仅仅是财物捐赠或者慈善行为,而是一种对于生命与生命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觉醒,把自己所能获得的一切都拿出来分享的决心。而对待客人的盛情招待,也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性的礼貌,而是对于这种觉醒的表达——哪怕是那些日复一日钻研吠陀经典的学者,若他不能欢迎他的客人,那他的一切学术和修行生活都只是白费;如果农人想要将收获的食物敬奉给上天,那么请先把它们敬奉给那些饥肠辘辘来到你家门口的路人。
  和给予的行为同样重要的,是这种行为中体现出来的态度,以及这种态度给客人带来的感受。在梵文中,用来表示“施舍”的词是“D昌na”,它的原义是分享、沟通、告诉、还债、恢复和增加。印度的传统医学中有关于“整体康复”的理念,其中提到了四种食物危害健康的情况:
  (1)时间的危害——食物被放置了过长时间导致变质。
  (2)味觉的危害——食物失去了它本来的味道。
  (3)外在的危害——食物被不干净的手所触碰,或是某些飞虫在上面停留过。
  (4)感情的危害——食物被恶意地或是冷漠地烹制,这样的食物本质上乃是毒药,在四种危害中最为严重。
  在佛教伦理中也是一样,决定某种行为根本性质的是它的心理动机,是潜藏在行动背后的意图和目的。原始佛教中的经典《事论》中认为,施舍并非只是一种和给予或者给予物有关的行为,而是一种关于慈悲、宽容和大度的心理状态,所以,被施舍的东西本身是否昂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在你所拥有的全部财产中所占的比例,这才是这样东西是否“足够”的关键。
  兰帝天王的故事中就有一段这样的插曲:当这位君主施舍完了他昕有的财富之后,他不得不过着艰苦的日子,甚至于连续四十八天都没有一口水喝。在第四十九天的早晨,他终于得到了一顿香喷喷的美餐。当全家人坐下来开始分享他们的美餐寸,一位修行者来到了他们中间。国王一家将一切生灵都看作是神的化身,他们立刻恭敬地邀请这位修行者加入他们,一起分享这顿美食。在他们快要吃完这些食物的时候,另一个陌生人敲响了他们的房门。他是一个低贱的首陀罗种姓,是这个社会中底层的百姓。但国王一家仍然和他分享了剩余的食物。再接着,一位陌生人带着他的措犬前来敲门,要求给自己一人一拘都提供食物。国王忠实地向着那化身为拘的神明鞠躬,满足了他们的要求。最后当只有水剩下的时候,一位守墓人也到来乞求食物。国王用仅存的水满足了他的要求。在一切的一切之后,国王说:“我从未向万能的神明要求任何法术神通。我更想要的是与各种各样的人相处,亲自去体验他们的痛苦,消除他们所承担的不幸。最后当我把水给这位不幸的人喝以后,我的千渴、饥饿、疲倦和悲伤全然地消除了。”故事的最后,神明亲自在国王一家面前现身,赐福予他们,并赞美了他们的全部牺牲。

标签:佛教入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