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正文内容

照琳法师:菩萨的行持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3日
来源:微信公众号【广州光孝寺】   作者:照琳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1月12日,照琳法师为大众阐述菩提心的含义,如何发起菩提心,开示四摄六度等菩萨道的行持方法,令大家对大乘佛法的修学有了更深理解。

 

发菩提心之殊胜难得

 

今天我们讲的主题是“菩提·行愿·菩萨道”,菩提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一个简称,翻译过来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心是希望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化导众生的心。所以《现观庄严论》非常明确地标示了菩提心的两个特质: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

菩提心是菩萨乘的根本,有了菩提心你才会上求佛道,不畏众苦地度众生。如果没有菩提心,不悲悯众生的话,是没有办法不断前行的,走着走着就累了。包括佛教中的圣弟子,比如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之前都是发过菩提心的,但为什么行持过程中又变成声闻弟子呢?就是因为菩提道太难了,会有退失菩提心的可能。

有一则公案可能大家都听说过:过去,在雀离寺有一位证得阿罗汉果的长老比丘。一日,他带着弟子——一位年轻的沙弥一起进城去办事,沙弥背着行李跟在长老的后方。

行走间,沙弥心想:“人生世间无不受苦,欲免此苦,当兴何等道?”于是思惟:“佛常赞叹菩萨的殊胜,我应当发菩萨心,广度一切有情。

 

方才起这个念头,老比丘以他心通照知沙弥已发菩提心,功德无量,于是告诉沙弥:“让我来背行李吧!”于是老比丘从沙弥手中接下行李,还让沙弥走在前头。

行进间,小沙弥又起了一个念头:“修菩萨行,利益众生实在是不容易!求头与头,求眼与眼,这么困难的事情,我实在是办不到。还不如证得阿罗汉果,做个自了汉,远离世间的疾苦吧!

老比丘知道沙弥退失了菩萨心,于是对沙弥说:“还是你背行李,走在后方吧!

就这样,一路上来来回回换了三次,沙弥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师父一下背行李走在后方,一下子又换自己背行李走在后方呢?

 

等到休息时,沙弥合掌请示老比丘其中的原由。

老比丘说:“你三次发起利益众生的菩萨心,功德广大不可思议,胜过三千世界成阿罗汉者,所以理当由我来背行李,走在你的后方。但是你也退失菩萨心三次,所以当你退失菩萨心时,当然是沙弥为师父背行李。这就是为什么我又让你背行李,走在后方的原因啊!

 

所以说二乘弟子对发菩提心者是非常尊重的,发了菩提心才能成为菩萨,才能最终成就佛果。菩提心是诸善之王,如何发起菩提心呢?《劝发菩提心文》里面讲:必有因缘,方得发起。菩提心不是无缘无故能发起来的,有十种因缘可以让你发起菩提心。哪十种因缘?一是念佛重恩,二是念父母恩,三是念师长恩,四是念施主恩,五是念众生恩,六是念生死苦,七是尊重己灵(尊重自己的性明灵觉,难得生而为人且听闻佛法,应珍惜因缘),八是忏悔业障,九是求生净土故,十是为念正法得久住。

四摄法

四摄法是菩萨所修行之道,是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的四种方法。包括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摄法是摄受人、亲近人的最善巧的方法,引向解脱的最佳的权宜之计。《华严经》:“若能成就四摄法,则与众生无限利。

布施摄】即以无所施之心施受真理(法施)与施舍财物(财施)。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教。

 

你要摄化他人,必须自有方法。你将财力、学力、体力帮助他人,对方受了你的恩惠,对你自然发生好感,愿意相信你所说的话,听从你的建议。而且你说的是合情合理的正法,他也乐意接受。

爱语摄】就是根据众生的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爱语可以理解为善软之语,绝不是阿谀奉承、媚惑人心之语。对人常说欢悦赞叹之话,看见别人伤心时则说安慰之话。让别人信赖,广传善法善行。别人失意时,给他一个柔软语、爱语、鼓励的话。

利行摄】是自己做的事情,使人得到好处,便是有利于行。父母教育子女,注意子女的身心利益,自能获得子女的孝顺;老师教导学生,如处处为学生的利益着想,也必能得到学生的信仰;长官能顾到部下的利益,也会得到部下的拥护;菩萨能随顺众生,为众生的利益而做诸善事,自然也会得到众生的感荷,而来服从他的化导。

 

同事摄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去共同做事,共同担任工作,共同生活,共同甘苦。菩萨为了方便度人,示与各阶层的人共同生活,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感受别人的感受,苦其苦、乐其乐,共同任事,潜移默化,借此令别人多亲近自己,借机会再传善法善行。观音大士三十二应身,地藏大士和弥勒大士的化身千百亿,都是菩萨示现和众生同事的模样。

 

 

慈悲喜舍

四无量心,即是慈、悲、喜、舍四种发心。为什么叫“无量”?因为所缘的众生无量无边,没有人我差异。当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时候,对每一个人,甚至整个国家、整个世界的众生,不管是人类还是其他的有情,都希望他们离苦得乐,所以名为无量。《涅槃经》:“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四无量心,不仅是我们需要去做,佛陀也在行持。

什么是“慈”?慈是愿人得乐的意思。菩萨的慈悲与凡夫的慈悲是不一样的,凡夫的悲有一种感情在里面,菩萨也有感情,但这种感情是无染的,菩萨在看到众生受苦时产生的更多的是一种承担和勇敢,这与凡夫会产生的哀痛是不一样的。

世人多只知自求快乐,忘掉别人的痛苦,但修习慈无量心的人就不同,他不但求自己的亲人得到快乐,乃至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要得到快乐,还要脚踏实地,去帮助他人得到快乐,即无量的“慈”,能给的众生得乐。

什么是“悲”?悲是一种悲怜他人受苦的同情心,平常人只知自求解除痛苦,不顾别人的痛苦,但这种悲无量心则相反,只知救拨别人的痛苦,却忘记自己的痛苦,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是悲心似海的宏愿,为的是拨人之苦,即是无量的“悲”,能拨无量众生之苦。

 

修习慈悲能获得种种功德,但是菩萨在修行时并没有想去获得功德,其实这些功德都是福利,只要你行菩萨道,种种功德会自然而然显现出来,你不需要去求。佛陀因此也特别强调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也是大乘之根本。

什么是“喜”?喜就是欢喜,眼看别人能够离苦得乐,顿生一种无限喜悦的心情。世人只为自己得到快乐的事情,或其亲人得到升官发财,而生欢喜心,很少见别人乐事而生欢喜心的。且有一部分的人,还存在幸灾乐祸的心理,见人快乐,心里则闷闷不乐,见人受难,心里则暗暗欢喜。但这种喜无量心则不同,不但见人得乐而生欢喜,就是冤家敌人,能有欢乐的事,也同样表示无量欢喜。

我们常说的喜是随喜,别人能做的事我们帮着一起做叫随喜,别人能做自己不能做,但能生起欢喜赞叹心,也是一种随喜。随喜非常重要,功德也非常大。佛陀曾讲过,别人做的善行,我们做不到,我们心生随喜的时候,功德同样大。当然,前提是你的随喜心是真的,而不只是嘴上说的。

 

什么是“舍”?舍有很多种,大致有两点,第一是在行慈悲喜的时候,舍而不执著,不要有自己在行“慈悲喜”这种想法。无论做任何善事,也要把为善的怡然自得之心舍掉。第二是在你行“慈悲喜”的时候,不分缘起,不要你跟这个人关系好,就多说两句,关系不好或者不认识就算了,这是不行的。舍是舍掉一种分别执著的观念。

六度波罗蜜

六度是六种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六度包括菩萨所修的一切行门,由于具体行门很多,所以也称为六度万行。

一、布施度

又称为檀那、布施波罗蜜。指把自身所拥有或所知道的施予他人。除了财物的布施 (财布施) 外,还包括佛法的传扬 (法布施) 和消除恐惧 (无畏布施)。长养慈悲心,能度悭贪。

二、持戒度

 

常称为尸波罗密,或尸罗波罗密。尸罗源自梵语,只要能够让人熄灭贪、瞋、痴等三毒,防止为恶,遵行善道,让身心都能得到安乐的良好行为,都可称为尸罗。尸罗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道德守则,遵行尸罗,断恶修善,可以让人得到身心安乐,得到好的果报,并且有助于修行,因此,无论是出家众或是在家人都应该遵守。

三、忍辱度

忍有忍耐、谅解、忍受等意思。佛教中,忍可分为生忍、法忍二者,大乘佛教则加上无生法忍。指菩萨能忍受一切有情侮辱而不生瞋业,以及外界的寒热饥渴等。可度瞋恚。

四、精进度

指身体力行善法、勤断恶根。包括身精进与心精进,精进修持其余五度。精进是由于对善业的希求,产生一种向上的力量,具备勇敢无惧的特质。对治懒惰松懈。

五、禅定度

 

是修行禅定的行为,常简称为修禅、禅修。禅定是由梵文禅那(梵Dhyāna)的简称“禅”,与三昧(梵Samādhi)的汉译“定”组合而成,属于梵汉合体而创造出的名词,用来指称进入禅那三昧的修习方法。有安住静虑、引发静虑、成所作事静虑三种。

六、般若度

般若,意为智慧、洞识、超越之智慧。修行般若以破除无明,远离烦恼,对治愚痴。有缘世俗谛慧、缘胜义谛慧、缘饶益有情慧三种。

 

六度分有“事六度”和“理六度”,也是“事修”和“理修”两种。事修和理修是著相与不著相而言的。事修即是所作所为的善法皆念念在心,便是著相而修了,这样叫做事修,是修世间善法,可得到世间善报,是不能出世间的。理修是指所做为的善法,以“三轮体空”作观,不著于“人、我、法相”,是名为理修,这是出世间的。无相修的善法,能够了生死,证涅槃。达到理修才可以说成是修波罗密。因菩萨行者修此六度能以观照的功夫,而达至波罗蜜之究竟境界;否则只能称之为“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法而已,不能称度,将来只不过得到人天有漏的福根,就不能到达涅槃的彼岸了。

何谓“三轮体空”?

能施者,所受者,以及所施之物,谓之“三轮”;行施后,此三轮相,不存于心,名叫做三轮体空。此三轮体空,亦是因以“观照”的功夫,观到三者的“本性”的性质皆无所得,所以会达到三轮体空的无相之境,得到无限的功德。

 

六度皆是有三轮,修六度者,应当要知道“三轮”原是空的,不著于法相,乃合于“般若”。因此,行者所修六度,不执著“人、我、法相”,才可算是波罗蜜,始能得到彼岸,这便是“理六度”了。若果执著“人、我、法相”而修,将来就一定只是得到人天的福报,终是不能超出三界的。

 

标签:佛教入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