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昌义法师:精进念佛七开示 二七第三天(2009年)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0日
来源:   作者:昌义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昌义法师:精进念佛七开示 二七第三天

 

  诸位菩萨:

  修道的人不能增长道义,原因是没有认识自己,所以要发心明了自心。我们自己没有力量,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所以要发心以佛所教导的方法来明心、来祛病,来降伏我们的习气、毛病。修行的人最怕的就是随着自我,任由它去发作,道心时有时无。每一个学佛的人,不能说完全没有道心,道心是有,关键是把持不住。古人常把修道的人做一个比喻:放牛的人赶一群牛,不让它转过身吃庄稼,一吃庄稼就下了道了,也就犯了错误了;它一转头,就给它一鞭。修行人要长期自我觉醒,不让他下道,动一个不良的念头,就要给他一鞭,把念转过来。长期要想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现在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又皈依了三宝,作为三宝的弟子,要以了生死为大事。

  出家人更是要以了生死为主。我们出家是很不容易啊!每个出家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因缘。有的是父母都信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佛门来出家;有的是家里刚开始不同意,后来没有办法,才勉勉强强地同意;有的家里干脆就是不同意,是跑出来的。种种因缘不同,但是一个方向,都是为了修行。人各有志,人各有缘,自然来到了佛门,把头剃掉了,现了僧相,僧相是清净无染之相,是大丈夫相,就要学大丈夫,要做大丈夫的事情。我们所在的环境逼迫着你要往前走,为什么呢?因为大众的眼光在看着我们。不要说在整个大环境的社会里,就说我们现在的念佛堂,我们坐在这里能懈怠吗?能失威仪吗?那是不能的。我们对面这么多居士在干什么呢?他们是在修行,边修行还要边监督我们,所以要自我检点、不能懈怠。这就是说在大环境逼迫之下,没有办法,得好好去修行。习惯会成为自然,不发心强迫他发心,发心长久了,就会很自在。

  在社会上有很多不懂佛法的人,做出来种种的错事;我们现在懂得了佛法,就不能再受业果的牵制而犯错。要多学古人怎么样修行。现在我们在念佛堂里,时间久了,难免腿疼腰酸,精神打不起来,这是凡夫的一个通病,是一种疲劳的现象。但是我们要用一种精神来提醒它、支持它——为了了生脱死啊!这个假体,它吃不住这样不习惯的动作,为什么叫返妄归真呢?它叫假体,也就假在这里,它不是真的呀!所以我们要有一个精神,不要娇惯、放纵它,要有一个精神来支持它——要了生死。这最上的思想理念一发出来,自然而然就能坚持下去了。不管是在家还是在道场里修行都有这样一个过程。

  我们要多学古人。过去古人读书,为了考取功名、荣宗耀祖,很发心,头悬梁、锥刺股就是众所周知的故事。在晚上学习容易瞌睡,光线也暗,不像现在灯光明亮,过去点的是香油灯或者蜡烛。有钱的人家才点的起蜡烛,没有钱的就点香油灯。还有穷人趁着晚上月亮的光来看书学习;还有的人在下雪天,利用雪的反光,映着纸看书。这都是好学好精进的人。这些典故留下来教化后人不要懒惰,这是讲世间上的事情。我们要了生脱死,是超越世间的事情,作为佛子还学不了这种俗子吗?了生死,这是大事!

  静坐的时候,靠墙坐的不要太靠得紧,靠紧了就容易瞌睡。瞌睡也有一种因缘,躺在床上容易睡着,坐的时候,你有靠的地方也容易睡着,所以不要靠。靠还有容易生病,还不是一般的病,这叫百脉不通。我们背后有一个大动脉,静坐的时候是加速血液循环。所以靠,容易睡着,又容易生病,修行的人不可不知。瞌睡起来了,用精神来支持它,我们要学古人怎样用功。另外,我们生死未了,如丧考妣,要加功用行。瞌睡来了不要紧,把眼睛睁开,静坐也可以睁开眼睛,只要你不东张西望就行。静坐的时候昏沉了,把眼睛睁开,把腰直一直。什么叫用功呢?用功的方式就是这样,能把精神提起来就行。

  经常要提醒自己多学古人。宋朝的时候有个宰相叫裴休,很了不起,是一个大护法居士。身为一国之相,对于佛法是非常地明了,他官做到了相位,后来竟然把他的儿子送去出家。你想一想,如果是不懂得了生死之法,不懂得人生虚幻,他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儿子送去出家呢?他做了这么大的官,他还没办法让儿子去做个小官吗,对不对?裴休很了不起,他看透了世间是虚幻的。

  送儿子出家的时候就说了这么几句话:“含悲送子入空门,朝夕应当种善根。身眼莫随财色染,道心须向岁寒存。”就是说虽然我看透了世间虚妄不实,总归还有点凡夫的念头,“含着悲”就是不忍心把儿子送入空门。既然我把你送去修行,你一定要好好地修行,多种善根,不要被世间的财、色、名、食、睡所迷惑。出家不容易啊!出家是做大丈夫的事情,为一切众生服务,你不好好修行就不行,所以道心须向岁寒存。“岁寒存”,岁就是长时间的意思,一岁一岁地过去了,就是说每一个时间里,都要懂得不要贪,不要贪吃、不要贪睡、不要贪玩。“寒”就是比较苦的意思,要在艰苦的环境下磨练自己,在家里是相爷的公子,出家后就不能像在家里一样。裴休的儿子后来成了大名鼎鼎的法师,他也是有一个好的爸爸;再一方面自己有一定的缘分、悟性。修行靠自己是一大部分,别人帮忙是一部分。

  我们修行人经常有一些同参道友在一起,干什么呢?不是互相吹捧,吹捧就葬送了前途,要互相找毛病。进入佛门要上恭下敬,对师兄要恭敬,对师弟要教训。古时候出家是很讲究的,先进山门为长老,他比你一脚先踏进山门,就早进那么一时,他就是长老。在佛门里一切平等,就是在僧腊和戒腊上面有长晚之分。后来的必须要恭敬这些长老大德,如果你不这样,后来的人是成不了的。因为凡夫的习气会生起来,降伏不了习气,我们出家就是白白地把时间浪费了。上不能报答师长、父母之恩,下不能普利一切有缘的众生,我们就惭愧至极了。修行要把精神提起来,长期反观自己的一切动作、作为、念头,常在身、口、意上观察,依法来对照。身体上犯了些什么毛病,还是威仪上不对了,还是戒律上有了差异,口业上面是哪一些问题与法不相应,要当下悔改。

  静下来的时候,就要观我这颗心怎么样?你从早到晚是平静的,还是有一些波浪,波浪是由何而起,要把这种习气、毛病的根源查出来。你要是任由他,比如说凡夫谁也有一点脾气,你要任由他触境生嗔:不对心就发脾气;不顺耳的就生嗔恨心;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安排你做了,马上就来劲——这就叫随着自己的一种坏习气转。我们要转境界。为什么佛陀教我们要明心呢?这明心叫菩提心,发菩提心要明心。

  我们每一天生活在黑暗的环境里,你这个心不明,认假为真,认我为大,任我说了算,这就是一种极坏的毛病。一个家庭不和,常闹意见,就是每一个家人在“我”字上作怪,都要“我”说了算,时间一长就不会和睦,就要闹矛盾。一次、两次是个小问题,长期摩擦,这就是一种坏的境界、坏的环境。在这种坏的环境里,你别谈修行了,家里的生活你就不会顺利。古人说:家和万事兴,家不和做什么事情都会失败,所以修道的人更是要和合共住,与道才能相应。与所有的人要和合,与自己更要和合。怎么和呢?眼、耳、鼻、舌、身、意,让它们要和合共处在一个善的环境里,让它们紧密地配合好,那才能说是修行。

  我们要长期明心,以明心来持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这就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心佛本自一体,如果你的心上有了障碍,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虽然是万德庄严的佛号,可是我们心上沾不到多少功德。为什么呢?你的障碍太大,给你好东西你往外推。修行的人要扫除心上的障碍,持念这一句佛号方能得力,一句弥陀与我们清净无染的这颗心——也就是这一尊佛,才能感应道交。

  在日常生活里,长期要管住自我、观察自我、教育自我。往往人不懂得什么是忠言,忠言都是逆耳的,而不愿意听的人,往往都是走下坡路的。所以要反过境界来,凡是愿意教育我的人,是我的善知识;愿意找我毛病的人,是我的大恩人;愿意帮我改换境界的人,对我有无量的恩德。我们要具这种心来对待环境、对待自己,这就是对我们的道业负责任。

  修行人无论是出家、在家,方法是一个,病都是同样的病,想祛病都要用这种方法。不然的话永远与道不相应,我们只能说是一个什么呢?冒充的佛弟子,与佛的法不相应。所以要踏踏实实地痛改毛病,踏踏实实地与众善知识在一起,以六和敬来净化自己这颗不清净的心。长期这样下去,我们念佛、修行,就与道相应了。希望我们所有的菩萨要真发菩提心,明了自我,去除毛病,你才是真道人。好了,念佛吧!、

返回目录

-------------------------------------------------------

更多昌义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