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三十七课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10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三十七课

 

  其实,我们不懂世间的乐并非真乐。这种乐只是跟苦相对,只是从我们心上的习惯比较而来。认为适合我的心,就是乐,一定要求到;不适合我的心,就不乐,务必要远离。像这样人心假立、观待境缘而现的假相,当然不究竟。今天是乐,明天就苦。有了是乐,没有了又是苦。这已经陷在苦乐的妄执里了。

  在缘起上,既然我们认定“适合我的心才是快乐”,那么得到它时,我们会感觉一阵满足,以为真的得到了乐。而相反的方面就是:当我们要失去的时候,会一阵恐慌,会忧虑担心,会紧张、会焦虑、会患得患失。也因此我们把心中假立的乐执为实有,它就是苦的根源。

  假如你不认识这是自己的心假设的,却非常当真,而且有意识地往里面钻,那就被套牢了,这就是作茧自缚。因此《涅槃经》中用功德天和黑暗女一直不离开的比喻来警示我们,乐和苦从没离开过。

  人们都不清楚这样的苦乐是自己心假立出来的,并不真实。这样立了某一种显现是乐,一旦失坏了,心就一定陷于苦恼。所以世俗中的乐和苦是一直相连的。你要想不苦,就不要立什么乐,不要入那个圈套,你才不受困扰。

  就是你不要计执这个是乐,那个是苦,这适合我,那不适合我。像这样的二边都要离开。心一点不随这些苦乐戏论转,也就超然物外了。这时候本身就是乐,还要求什么呢?

  千千万万的人都陷入了心不断假立苦和假立乐的错乱当中,天天都是如此。唯一是这一个无明让我们的心不断地产生取和舍的冲动。我们始终没有反省到,这一切其实只是由自己的心立出的,反而成了这内心戏论的受害者。

  怎么识破虚假的乐

  比如某一种世间的法,你的心认为它是好,这就是把本来没有的假相,假立成了一个实在的好的东西。然后你的心自然会发生求取的冲动,而且得到它时会生起虚假的乐。看到:这就像在梦中捡到了黄金,手里握着黄金感到快乐那样。无论黄金怎么好,得到怎么有实义、怎么有一种快乐的心,这一切都仅仅是内心的假立而已。所谓乐的戏论就是这样。

  以拥有手机的乐为例,大家这样观察自己的心先是怎么假立的,后来又怎么让自己迷失。首先要看到手机只是很多因缘假合出来的,根本没有自性。也就是除了只是假相之外,得不到什么真东西。接下来回顾:当初我们的心刚看到手机的时候,心里在叫:这么好的东西!太高级了,能随便拿着打。这时已经把本来没有的事执成实有了。我们就开始幻想:什么时候我能拥有一部手机,那该多好!走路可以打,坐车也可以打,随时随地可以打,这有多潇洒!这也只是当时的心做出一个虚假的设立。它一起来时,我们没认到它是假的,就这么糊涂过去了。恰恰在这里,自己入了一个骗局。被骗的因已经在这里潜伏了,后面就有事情发生。等到手里握着手机的时候,就出现了欢喜。这就是自我欺骗真正开始了。这样起欢喜的时候,谁也没发现它是当初那一念挑起来的假心。但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这一念欢喜是假的,而当即空掉呢?反而不断地随着它转,不管在路上打、车上打,都有意地表现成很高兴的样子,这不是自己骗自己吗?这不是假来假去吗?当初除了心里一念分别之外,在手机的假相上没有什么乐可得,而自己却这样假立了,得到时就认为终于得到了,这样表现欢喜,也只是心的一个虚假的表态。

  现在到了关键处了。我们要反思:这样的乐是自性的乐,还是假立的乐呢?自性的乐指它本身就是乐,如果有了它,就不会成为苦。假立的就是由自己的心假想出来的,没有什么实际的乐。看到它只是由自己的心那么定了一下,做了一个设定,就知道这是假立的。关键要看到当时只是一个遍计的心,要找它,什么也没有。或者说只是一念那么认为,什么也没有。但我们就在这里被蒙骗了,以致于发生各种各样的虚假的心情、心态、苦乐感受,其实都是虚假的心。

  比如没有起刚才的那种心的幻相或者认定,那拿到手机就跟拿一块石头一样,没有这样那样的心情和表现。所以那些心全是自己的心做的一种假的表态。如果觉得它非常干扰人,带着它就跟锁链一样锁住自己的心,就觉得是个累赘,哪里会拿着它欢喜高兴呢?这种讨厌的心,也是由自己这么认为而现出来的。我们的心全是这样假的,要这样多多地观察,来看清这整个虚假内心领域里的真面目。

  我们安不了心的原因

  这里的要害处,就是要分清真、妄。只要我们还分不清真、妄,就没有出头的日子。我们的心不断地产生妄想,只要不知道它只是假想,就会不断地跟着它乱动,这样怎么安得了心呢?只要没看清它是假的,就还会一直想方设法满它的意愿,也就会一直不断地往外奔波、为它办事,这样就永远没办法安心。按这样发展下去,就算你再过无数辈子,还是没办法安心,肯定还是老样子,还是一个痴迷的追求者。

  只有见到这只是妄想,才真的放下了。这个心是假的,没有要安的对象,就安完心了。我们没看清心是虚假的,一直听这个妄心的话,它说要达到什么标准,我们就按这个想法去做,时时都是做它的奴仆。它说什么就做什么,它要什么就求什么。它怎么认为,全相信它的。这就让我们无数世都在受苦,连一分一秒的安闲也没有,完全成了无止境的狂奔,实在太累人!看这世上的人,不是一个个被它搞得精疲力竭吗?不是一个个都在喊苦吗?累吗?郁闷吗?……大好的天真佛,就这样在本来没苦当中,饱受幻苦。

  世间无真乐

  在这从始至终的过程中,自己被驱使着去追求时一定是苦,在得不到满足时一定是苦,害怕失去时一定是苦,希望破灭时一定是苦……像这样不计其数的苦,都是随自己妄心这样那样的假立而涌现出来的。种种世间的乐,只是在显现一个个假相时生起的错觉,完全是幻受,没什么实际的东西。就像梦里傻笑那样,哪是真实的乐呢?

  不断地妄想、求取,会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苦。而我们死死地认定幻相的拥有是乐,心就没办法不追求。这注定了我们不断地向外追求,也就不断地落空,再造出无数的轮回幻剧。这里能尝到的只有各式各样的苦味,一点真乐也不会有。所以一概是苦,不必幻想还能得什么乐。

  自从我们迷失了本性,认了这一念妄想是真实,那就有了一切祸患的总根子、一切苦的总根子。就是它使得我们没办法安心。

  大家要这样反省:我不认得本性,偏要在外面找一个虚假的,这不是苦事吗?本来没有法,却把空花执成真实,然后向着它不断地攀缘逐取,这不是疯了吗?而我自从这样迷掉之后,陷在这种错乱里的一切事,无论是怎么成功、失败,如何快乐、悲伤,完全是苦的自性!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迷梦,不断循环的错乱运动。而这从因到果之间的一切事,只是妄动、妄现而已,哪有实义呢?

  这样,你能认识到自己的心向外攀缘、追逐假法是一种苦,自己就会一次性全部认定,这当中发生的任何大大小小的事,任何成功、失败,任何得失、计较,种种的苦乐舍受,完全都是苦。就像心疯掉以后,心里的任何执取、感受,无论是傻笑还是嚎哭,或者念念叨叨,全是病全是苦那样。在正常人看来,无不是苦的样子。

  这样,只要你生起了法无我,或一切法不可得的定解,就一定会有洞彻世间万相的眼光,不会再认为世间法里还会有一点一滴的实义。你时时都要记得现前的处境是在梦里,你一忘记就又完全被骗走了。大环境里好像什么都蒸蒸日上、飞速发展,有各种惹人心醉的高级享受、男欢女爱,或者种种所谓成功的喜悦等等,都是虚诳的假相。这里的种种执著、追求,都是苦的。人们背离了本性,只在虚假的幻相里找意义,只为了满足自心的假相而奔驰。它的结果是繁衍了无穷无尽的轮回。

  烦恼与苦

  广义地解释,任何一种妄动、逐取都是烦恼,全是不寂静相,全是苦的。凡是迷失本性而起的妄动、妄现,就用一个“恼”字表示,也就是错乱了、疯了、不住本位了。因的状态叫烦恼,苦的状况叫苦恼。

  这里要在最细的地方辨认。就是:心妄动以后都是苦,没妄动才是乐。认识了这一点,大家会懂得真实的乐是不观待的,不是由心假立出来的。我们要的是永远不失坏的乐,这就一定是本性的乐、无为的乐。它超出了相对苦乐的范畴,称它为大乐。用“大”字表示不是心假立出来的乐。

  现在要记住:“一念妄动之后的全是苦”。而我们一下子入了梦,但那最初一念的妄动没能看清,然后就完全迷失在梦境里了。在这梦里还可以打各种各样的妄想,可以在子虚乌有上建立各种意义,分别心就这样不断地运作起来,层出不穷地立出很多概念、意义,从心上自然出现一道一道的程序,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心作为编程师,虽然是假的,但一经设立之后,我们就按那样自己变、自己缘,自己作各种判定、安立。这些做得越来越多时,我们就越来越迷失,认不清生活只是一种假相。原本的真实就一点不明了啦!这幻梦里的一切,本是自己心的安立,也全都当真了。在这里面,我们的心把那些苦很重、难以接受的,就叫做苦;把苦受有些减轻的、没有原先大苦状态的,就叫它乐。心里非常沉重、受到禁闭、非常不情愿的,就叫它苦;而对适合自己心意的、心里舒服的、很欢喜的,就安立它是乐。

  这就到关键点上了。大家要看清,刚才说的都是那个迷梦里的事,因为这只是在对着种种假相时,自己的心做这样的设立,连那个心都是假的,所以它设立的并不是真正的乐。而在这里妄动追求,也不会带给我们真正的安心。因为从源头上这已经是不安定的动乱了!如果对这最初一点看不透,这一念迷进去之后,我们就陷入了世间的缘起链。就是一念无明而入了行的冲动,也就有识、有名色等等,虚假的十二缘起就虚假地运转了,它让我们一再地沉迷。

  讲到这里,希望大家在这个问题上反复观察。它的重要性超过了世间一切学问。如果你是有智慧的人,能对这最初的妄动看透彻,这里的事不必多说,当然全是迷乱、全是苦、全是轮转。如果不懂这一点,那要完全看破、放下就很难。

  正因为不懂这个错乱缘起,人们就很难看清世间快乐的真相。因为我们就只认识苦苦,像是世间的成功、种种令人心醉的事、种种快乐享受、种种欲望的满足,我们会很难认同这些是苦。就是因为我们不懂这一切是错乱中的事,就像疯子不觉得自己疯了那样。世人不明白这种错乱是苦,偏偏以苦为乐,每一种希望都以失望告终。因为你把假的当成真的来追求,怎么可能如你的愿呢?可怜的是,天下的众生包括小蚂蚁、小蚊虫在内,天天都在追求自己想要的乐,为此发出了无数的行动。但如果没把这个乐搞清,就一直把乐建立在虚假的名利、爱情和感官享受上。这是一个总的、根源上的错误。如果我们还在按这条路走下去,那决定只有饱尝苦了,不必异想天开,认为这里还可能有一点真实受用。

  这样讲解之后,大家会意识到这个问题太大了。它困惑了我们无量世。自从我们迷失本性之后,就把虚幻妄相的拥有当作是乐,这本身是一个大谬论。这里一定要好好想一想,这是发生无数错乱的总根子。再不抉择清楚,就还会让我们无数次地妄动。既然是虚假的,怎么能拥有?既然还在向外逐取假相,怎么能安心?既然自陷错乱,哪是真安乐?想用执取假相的方式来求得安心,完全是南辕北辙。我们被心骗了!

  佛来世上,就是让人觉悟到什么是究竟的安心法。因为世上的人求安心,走的都是苦的路。我们人都在求满足、求安心,到底达到什么标准才安心?要知道,希望者还是我的心,不是别人。安不安,全看我的心怎么认为。心里觉得满意,就可以。心不满意,就是还不行,还要求到那个标准,非要达到那个标准,心里才满意。所以,根本不是由外在来定,而是由你的心来定。比如赚钱,赚到一千块,你就安了吗?这只能由你的心来定,你的心认为一千块够了,就够了;你的心认为一千块太少,一万块还不够,那也是你的心认为的。

  实际上你的吃穿住行、名誉地位,方方面面全是你的心认为怎么可以,就可以了。你要认为还不行,就还不行。没有别人在立,只是你的心在立。这就是自心“假立”的意思呀!还不懂吗?你的心认为这还不够,它就驱使着你追求更高、更多、更好的。结果你就被这个心骗掉了,其实这个心只是个虚假的想法而已。而全世界的人都被它骗掉了。不是被别人骗掉了,是被自己骗掉了,骗得够惨的了!

  刚才这些道理,大家要反复地观察,看看是不是这样。这里没什么固定的事,你认为好就好,认为不好就不好,认为行也就行,认为不行也就不行。全是自己的心假定的。要看清这里的假想、假立,这里的事件全是假的,这里的经历全是虚假的想、虚假的行、虚假的受。

  它只是我们心里的一念假想,但又坐在我们内心的指挥中心。它是很有性格的,无始以来养成了种种的性格,就只是一系列的实执、爱憎。它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宣言,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态度,也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号令。它说够了,就算够了。它说还不够,就还不够。它说现在暂时还行吧!就表示它还没彻底满意,还没达到它的理想。一看到别人有更新、更好的,它马上就眼红,说不行,我还要更新、更好。这里一定要看透,一直是它在奴役你呀,使你像奴隶一样为它办事,所以人都很苦的!

  无论哪种标准,都只是我们的心假立的。比如一些现代女性,她看了很多爱情小说、很多浪漫的爱情电影等,她的心假想一定要达到这种标准才行,结果现实中没这个标准,她就永远成不了家。人都看不懂自己的心,不知道这一念心设定的全是假的,就放不下这设定的要求。

  这世上的事到底要达到什么标准,才能使人心满足?社会学家也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将来还会继续讨论。到底到什么标准,才能使人的心满足,其实这本来没定义的,因为全是由自己的心假定的。无论怎么成功、怎么享受,你的心都可以不满足。只要它不满足,就还要像奴仆一样为它服务。

  就像顶生王,已经成了转轮王还不过瘾,还想到天界去发展。到了天上,已经跟帝释天平起平坐还不满足。觉得两个人当皇帝,总不如一个人当好。

  所以,世上的事是没底的。你要看破它的话,其实就只是一念心的假想,但世上的人没智慧,看不懂这一点,怎么说也放不下。如果彻底看见这一念假想心的虚妄,心就转得过来。这里要的是把自己的心全盘看破,把以往随妄心做出的一切行为全部看破,一直要看到这仅仅是一种迷幻,什么也没有为止。只要对这一念假立的妄心看破了,在这个总根子上破掉了,那一切问题就顿时没有了。就会发觉原来只是自己的一个妄想,这样听任它,怎么能安心呢?看到一切只是个假的,也就安了,没事了。

  世间策略的错误

  怎样寻求离苦得乐?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一切众生界永恒的主题。千百年来,多少仁人智士都关注这个问题,都想为人类提供一个方法。但议论纷纷,终究得不到一个究竟。如果你能认得一念无明的妄动是苦,你就知道这一切议论没有什么意思。无论召开多少次会议,聚集多少专家,研究这方案、那方案,问题是这一切方案本身对乐的定义已经错了,然后在这个定义下提供的各种策略,一概都是错误。这是千篇一律的错误逻辑,先以自己的心立出一个乐的标准,再说出追求到它的方法,之后鼓起人的干劲,去更多、更好、更快地拥有他的所爱。根源上这是以假为真、捕风捉影,当然求乐的结果是深陷苦海。

  懂了根本,再观察差别

  世上的人奔波一世,无非想求个安心的路子。愚痴的人都迷失在各种细节里。智者先在根本上认识了心的体性,这上面的千差万别就都知道了。比如听到一句话说“这是心假立的”,他就全明白了,无非是假立这个那个,分出了千差万别。其实,在什么上都是一个理。但一般人要讲很多例子,才会逐渐开窍。(所以我鼓励大家要多讨论、多讲演、多观察这些地方。这是大问题,透彻了就有极大的利益。)

  现在就来观察,我们内心是怎么作的假立,又怎么让我们不安心。要观察到:就是这个“假立”,恰恰是不安心的根源。比如化妆,在你心里立了一个标准,没化到那个标准,肯定你不安心。比如只描了左眉,没描右眉,这时把你拉出去,那会特别恐慌,因为你认为这很难看。或者你的心还没达到满意,就还会继续化,一直化到你满意为止。这个满意就是你设立的。像这样,天天都会不安心,天天都要来一遍化妆。天天都演一次——从不安心到所谓的“安心”。你心上这样的假立,就成了制造你内心无数恐慌的根源。其实,没什么心,才是真安心。

  懂了这个例子,各种生活内容都是这样的。你会全部懂得你的心,你的生活到底在干些什么。你会明白为什么我想达到安心,却怎么也无法安心。比如我要达到穿什么品牌的衣服、裙子、鞋子,戴什么帽子才安心。哪晓得这就是让你无数次不安心的根源。如果还执迷不悟,那将继续无数次恐慌。因为你的心这么设定了,然后紧执不放,当然一没达到就恐慌。比如衣服旧一点,款式土一点,或者稍微没搭配好,你马上就慌了,必须得整好才能亮相。时时都紧张,一年四季不断地换衣服,换好了心才安。你已经被吊在这上了,稍微一变,你就必须采取行动来维护,叫你不动也不可能。如果还穿那种过时的衣服,你能安吗?有点脏、乱、差,你能安吗?比不上别人时,你能安吗?想要穿更新、更好的时,你能安吗?你的心在不断地假立,这就是造成无数恐慌的根源。

  又比如这一世演了做母亲的假戏,你开始心里想:我的孩子天天待在我身边,我就安心了。你的心这么假立,就成了无数恐慌的根源。只要这个孩子一有走动,一没打电话,你的心就慌起来了。他要有个闪失,你简直就没办法过了。或者他出家当和尚,那是一想就哭,认为永远离开了。一想,心里就纠结,因为达不到你的标准。你时时想,就时时苦了。

  再说,我们要发多少财才安心呢?自己会定一个财富标准。你认为“要达到中等以上的标准,我就安心了”。其实这一念的设定正是不安心的根子。因为你已经被吊在心假立的标准上了,只要还没达到就不安心,一降下来就有失落的苦。或者看到别人更圆满,你就眼红。是这个心的一念假立,让你用一次又一次地行动来寻求财富,也就为了这虚假的财富奔波一世了。要看到这只是心立出来的,这只是一个分别。你见到这个分别是假的,没了这心,也就安心了。

  应成派的意思就是不立什么,没什么定义,也就超出一切世间心的假立了,心就不安自安。而一认同心的假立,就成了作茧自缚。所以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见到本来没有事,就乐得快活。不认识这只是妄心,就被骗得团团转,天天都在做它的奴仆,来满足它的假立,这样永远没有安乐时,永远是没完没了地营作。

  其他的电脑、手机、小车、房子……你的心已经认定这是自己身份的象征,而且这念心认为自己是很有身份的人,那什么东西拿出来都得符合这个身份才行。你的心这么假立你自己,而你又信以为真,这就成了无数不安心的根源。它造成了你从里到外的一切表现,一切配套设施都必须符合这个身份才行,连一个说话的词语、表情、姿态,连说一个“OK”的语气,都一定要符合你这个“上层人士”的标准。这样你就深深地沉迷在妄想的幻影里。这里,除了心的假立操作之外,有什么真实意义呢?我们就这样沦落成了一个“假人”,我们就只是在无数戏论里不断地做来做去。心什么时候安过?还有这种种的心,就没办法安。看到了本没有心,就开始安了。

  学道是为求究竟

  人不是单单只求善知识给自己决定,也应当自己来一个决定。很多人都是依赖,你给我决定就好了嘛。其实自方也要有主动力,自身上的主动力能发得出来,效果就好。

  你得自己问问:“我究竟为什么事来学佛呢?”回答:“我是要为求个究竟,因为这个世上的事不究竟。”就是世上的事得不到个什么究竟意义,我的人生抓来抓去的时候总是落空,总是在外面去求,求来了还是一场空。这就是我们的心得不到一个安心处。所以,我就要求一个究竟的事,要把这个事情彻底让它了当,把它给办完,给它办到最妥当。没用的事情全部一笔勾销,真实的事情就真正求到它。我们有这样一个心。

  这个心是一个很正常的反应。我们的心一直在迷茫当中到处摸索,还是不了当、不落底。因此我们还在寻求。实际上这个好不好呢?它是最初的动机,相当重要。也因为这个动机,我们要求道,求一个彻底的道。

  世尊当年示现也是去求道。因为他也是觉得世界上生老病死解决不了。这些世间法求的话不究竟,到头来还是没解决问题。所以,他要彻底解决问题,这叫求究竟。所以就是要抛弃世间的事去求道,求道的时候,当时外道诸师各有各的法门,他们有一定境界,他也一个个去修过,他就是很敏锐的意识到这些都不究竟,这是他的高明之处,所以他全部都舍了。他认为这不是道,并没有心安。不了当的他都不要,他就是要求道的根本。最后见到明星而大悟,这个时候他就见了,真正的彻底了,这就是究竟义。

  什么究竟义呢?就是本性是究竟义。就因为他的那种求,在还没见到的时候,一直还在困惑当中,在不安定当中。这个心在求道的时候,还没有回归本源,就一直在妄动,一直在不安,等到他一见到了本性,就开始歇下了,得真正的休歇了。

  最初的时候,你就忘记了自己,在外面不断地流浪,那是一种往外的流浪。但还是老有一种要回来的心,想找回真实的自己、找到本源,这个叫求道的心。实际上,他还是想彻底地回归的一个意思。

  有这个心就开始在寻觅,你开始为这个而努力,以这种愿驱使你去修行,最后回来了,见了本心了,这个是本来的菩提心。这个东西就叫它究竟义。凡是在外面求的全是假的。回来之后,就归家稳坐、万事大吉,一切都圆满,这就叫到达了圆满。这个到达并不是说原先不圆满到圆满,只是回归,见到本自圆满。这样心才能歇下。

  你要说有为的道,你永远制造、制造、生产、生产,搞一个、再搞一个。搞完了之后,你发现还不了当,你发现并没有求到究竟义。因为它是一个缘生的法、是个假法。这样追逐的话,终究落空。但是看到了自己的本性,这个时候就真的歇下了。

  所谓的学道为的是这件大事,其他无非是帮助你往这儿靠近。所以我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回到本心,我们找回自己。真正找回了才能够真正地歇下,真正地安心。在找回来之前,一直都是在一种妄动,一种向外的奔驰,一种逐求当中,这种东西就叫流浪。

  这样的话,现在无非是两件事:一、你要知道客尘是虚假,在这里面总归是落空。所以,在这里你首先就要决定,我外求的任何一切的法,这样去抓就是错乱,而且抓不到的,抓完了也是徒劳自苦。世界上的人天天追求,一到了晚上也非常劳累,可是他们一辈子真正求到了什么呢?什么也没求到。所以,你首先要知道,向外逐求是一个错误,这叫背觉合尘。这个上面没有意义可得的。尽管世界上的人怎么去安立各种意义,自以为有什么意义,实际上就像狂花、像水月那样的没有意义。

  第二,你要决定的就是“自性”,就是你的本性它是本来的意义,所以叫它本来义。这个就是究竟义。意思就是,它是本来圆成的无为法,就像金刚一样从来没失坏过。这是最大的宝藏。有无量的功能妙用,能做最不可思议的事业。这是最大的意义,最大的富足了。找到这个之后,你就歇下来,没有什么要想的了。这样才能彻底地了手。不然的话,不可能有休歇的时候。不论学到什么时候,你也还没有完成。

  如何才究竟

  刚才就说到了,我们首先问:“什么是究竟义?”世间上一切一切苦乐的事,像妻财子禄这些终究是不真实,过眼成空、昙花一现。

  这还只是在我们面前出现的幻影,实际上我们就在世俗谛里面去看,它也只是现一个刹那,因为它是缘起的法,不是自身成立的。所以,以缘起力假的显现一下,往后它没有理由再现的。所以,它们都是转瞬即逝,就是空花影现。所以,你就是没办法依靠它,你没办法保持它,一刹那就没有了。即使努力地用因缘现前了它,也只现一刹那就没有了。世俗谛当中,就叫做刹那灭,叫做无常性,叫做没有而现的虚相。但这还只是世俗谛看一个妄相的问题,如果你胜义谛中看它根本就是不可得的。那么它就像翳眼,眼睛有眩翳,见一个空花那样,更加是什么意义也没有。

  所以,我们现在迷就迷在以为眼前的事是真实,而且能够抓取到、获取到它,能够保持住它,或者以为上面真的有这样那样的意义。这就是我们的迷失。因为这一念的迷失,我们的行动完全错误了。我们在这个上面起了惑业苦的轮转。基于一念入迷,认眼前的相为真实,这个就是错乱的源头。从这个源头,发生了各种的惑业苦,这就是错乱的发展、错乱的后续,从这里会辗转不断地陷入到错乱的缘起当中。这种就叫做生灭缘起,或者所谓的流转的情况。都是基于一念无明而来的。虽然是这样流转,真实中并没有发生过,所以说十二缘起支也是本来没有的。既然本来没有无明、行等,那么什么无明灭、行灭等等,也只是观待流转立出来的,所以还灭也是本来没有的。意思是,你应该彻底决定真实中没这些法,它只不过是一个错觉而已,你寻找它时,是什么也得不到的。

  这样抉择来抉择去,就是说你的心彻底歇下,不要再妄加分别执著。日常虽然在自己心前还会有这些显现,但是对它的态度,就是尽管现,心里无动于衷,了不在意。所以只是幻影而已,你心里对这个不去执著,也不以为它有什么意义。你已经看穿了它的时候,不是自身认为它有什么意义。什么样的东西都不著这个法见,不认为真有什么法。

  但是也要知道,不是落于断灭。如果落于断灭,就是你自己立了一个“无”,而且你有意地住在这个“无”上,显然你就落入断边了。你先前没有这个想法,认为一切都是有,但是自从说了这个“有”没有的时候,你自己的心里又在意了,自己有意识地认一个“无”,那就落于无边了。意思就是说,刚才虽然说到了没有,而你的心态上是什么也不立,不去管有也不去管无,这样的话才对。那么对这个事情,你也不要著有,也不要著空。这两个都是你自己有意识起心这么认为的。

  总而言之,你起心去取著它,只是自己的心在闹。如果识破了这一点,你的心就不会去搞这个了,什么法见也不立了。在你自心上不立法见,对方说什么,你也可以跟着他随便地说,但是你心里丝毫不认为面前真有什么法,不管是佛、是魔、是染、是净、是这、是那……总之就是不立法见。

  这样的话,你就不会著在虚相上面。一著在上面,你就痴迷了。所以,这是以“无住”为宗,任何处都像水中按皮球一样,它不会停在任何一点上,这就叫“无住”。那么这样在你日常做任何事情时,这就叫妙道,叫中道。他不会傻傻地认为这是实法,也不会有意地偏空,事情来了用一下做一下就完了,不会有意识地粘在上面。

  这样的话,你一念的起心取境就已经迷掉了。那个时候就已经发生了错乱的妄动。这是由于无始的著相的习性所致。因为你的心常常觉得没什么抓的时候,就好像猴子蹦蹦跳一样,他总得要抓一个什么。这是一个习气问题,他还不习惯,因为已经抓了无数世了。不给他抓,他心里不适应。

  就像一个工作惯了的人,你叫他好好休息,他还没这福气享受,总得这儿做做、那儿做做,停不下来。干活的人,干了一辈子,身体停不下,总得要做个什么。知识分子总得要看个什么、研究个什么,不然就没办法过。这就是著境的习气太强了,一下子停不掉。真的能停下来,也就好了,安稳了。所以,道不是外求什么。道就是不必求真,只须息妄。你能把妄息掉了,真实是本有的,还求个什么?没有什么外求的。但还没证到时,我们就往这上走,就假立成“求道”。

  所以,我们学佛要决定的就是这两件事,没有别的。你一个要知妄,一个要知真。所谓知妄,就是知道“相”是空的。为了让你趣入这一点,首先针对世俗谛的假相或者错乱,就要指出常、乐、我、净都是不对的,让你的心能够脱开一些,不是那么重的执著习气,你才有希望回归本性。前面要修加行、修四种厌世心等等,来破除常、乐、我、净四颠倒心,就是因为你对这世间迷得太深了,所以首先从世俗谛里面下手。真正来说,就是面前现的相它是个空花,它是不可得的,那么这样你就决定了客尘。认定了客尘之后就不妄求,歇下这个妄心。其次要说的就是你的本性,它里面什么都圆圆满满、现现成成,所以你不必妄求,你要回来。

  这样,这两个决定了之后,那么你学佛最初的路线已经端正了,按这条路走下去不会出错,没有什么迂回曲折。不然的话,跟你随便说一条路,这里有一些是错谬的道,有一些是远道、缓道、劣道、迂回的道。错谬的当然是外道、邪道、各种世间的道。而劣等的就是小乘作意,只为自己求解脱的作意,它就叫劣道。缓慢的道,它就告诉你怎么样自身是一个成佛的因,而不是本来成佛。那么这样的话,我们通过有为的造作,一步一步把它造出来。这就是慢的道。

  首先要决定好道方面的差别,然后直接走到一个究竟的道当中,就能够一步到位了,而且不会有错误,会更简单。这就是学佛最初要有这个决定,非常重要。

  再强调几句,讲法无我总义的时候谈的都是大问题,像生死问题、苦乐问题、追求问题,都是关系到我们一生一世,甚至生生世世的生活、修行道路问题,也决定了我们的前程。所以,这个是我们自己的事,是每个人切身的事,并不只是一种学校应付考试,或者只是敷衍了事听两下。如果你意识到这个问题很重大的话,就会知道这不得不反复地研究。不然在这上面一出了错,那就会出无数的错,会导致你浪费无数的精力和时间,反而造的都是毫无意义的事。

  我的这个讲稿你们要多次地看,三遍五遍地看,里面有很深的意思,你听一下不一定领会得了。如果你已经懂了,那没什么可说。如果你跟我的这个认识还有相当差距,那就要知道这里面的话是必须你自身反复地观察、体会,才能吸收得到,才能变成你自己的见解,每一个都是相当重大的事。

  所以这一次,我也是就这个最重要的事,契合到我们人生修行上非常关键的问题,也是直接来讲的。所以,这里大家要展开讨论,把自己的心力发出来,不断地去拓开它,不断地去认识它,这样你会越辨越明了,越思维越清楚。但是你坐在那里是不行的,坐在那里就很难打开。也不要等到以后。其实也没什么以后,因为什么事都是一时的机缘,你错过这个时机,等到以后再来就相当难了,因为因缘很难积聚啊。

  打个比方,我以前讲过诸行无常、有漏皆苦,作过非常细致的抉择。有些人在这个时候他能跟上,按照这个去观察体会,细无常、有漏皆苦、行苦、五取蕴苦等等的问题,他就会有相当的通达。再以后我要讲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只是一笔带过,或者只是很简略地说两句,不可能再按原来那样讲,因为精力有限。

  同样在这次讲法无我的时候,我也是花了很多心血。如果你们能够仔细地去研究它,把这些问题搞透,那对于你的人生来说,会有极大的帮助。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能马虎,如果我不强调的话,大家只是听听而已,效果很差。比如说,要好多次,要五次、七次,而你只耳朵稍微听一下,连百分之五的量也达不到。这样过去了,始终都是这个样子,这样很难开出见解,因为见解开要很多因缘。

  什么叫开?首先肯定是自己糊涂迷惑,一定要在一定因缘下,忽然间就像绳子解开了一样。你开的时候当时你的心就知道,心就是开的,忽然间就明朗了。当然这个是思慧上的小事情,不值一提。但是我们现在是需要这个。你要不断地开,不是开一次,这是很多次都开,不断地开,心里有一种豁然开解。这样很多次之后,你的见解就能真正地确立了。

  现在我们要有一个真正的学的态度,学什么?就是学我讲的东西,不然你来学什么呢?种点善根当然也行,但不是这里正规的要求。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也会主动地提出问题。不然的话,大家也没有办法,很多时候很被动,自己不能开展。

  就像我们今天讲的,我给大家提一点问题,大家可以记下来。比如我们要问自己,所谓苦乐的戏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苦乐都是戏论?我们世俗里认为是乐的,为什么佛法里认为是苦?我们求乐犯了什么原则上的错误?这样一直错下去,会导致什么结果?而且要结合到我自己的人身,就是从这一世来看,我从小到大是怎么过来的,是怎么一路迷失掉的?我最初在什么点上就已经入了迷惑,之后又怎样不断地发展?(这思维得越细致越好。)当前我这个心它是真的吗,假的吗?为什么说它是个假的?我是怎么被自己的心骗掉的?所谓的“我一直不安心”的根源在哪里?

  我前面已经举了几个例子,你应该举一反三,你可以从自己怎么读书、求职、求财、追求享受、情感等等,我这里是怎么假立,又怎么被自己骗掉的?什么事情只要经过七次,就会有效果。为什么呢?因为你第一次的时候,它打不开。就跟走路一样,第一步会走得很笨拙,但是你只要不断走下去,就熟了。因为现在你对这个事情非常生疏,因为这是你从来没听过的事,所以你要多次地观察、认定它。一旦你有了七次以上的认定,那你的观念就会开始转变,开始意识到这里面有大问题。只有这个见解上一转,那么你的行为才可能调整。

  所以,现在关键就是要竭尽自己的力量来思维观察,个人的力量不够,志同道合的几个人可以聚在一起,互相讨论。也就是要通过大众的力量,把智慧激发出来,把见解开出来,抉择出来,这相当重要。

  这些问题都是最大的问题,所以都需要去讨论、去抉择、去讲演。你越是在这些问题上能够否认掉自己过去的颠倒的见、行为,你就越是进步得快。

返回目录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