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学会宽容与忍耐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5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学会宽容与忍耐

 

  ——大四班:义相

  学习佛法,首先我们应当要能学会宽容与忍耐。所谓“忍”字头上一把刀,一时不忍,则有可能拔刀相向,而生出祸端,到时候后悔则为时已晚。佛言:“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人生处世,接人待物,千万莫因“小不忍则乱大谋也”!凡有种种祸端亦是我们因一时不能容忍所造成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宽容和忍耐,遇事当冷静处之,则会化干戈为玉帛。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宽容和忍耐能化解戾气,成就自己既定的事业,即便遇难也会呈祥;宽容和忍耐,乃是趋吉避凶、万事大吉的圭臬,处世保身的灵丹妙方!

  再者,我们学习佛法要能够做到遇“事”即来即去即消化。在这方面,印光大师曾经给我们做了一个最好的榜样和表率。不管你是谁来向我讲闲话、说是非,看似他老人家也在听你喋喋不休地讲话,也会“嗯、嗯、嗯”不停地在回应你。其实,你哪里知道他老人家是在心里默念佛号,只是每念十句就“嗯”一下。所以,他老人家能够做到当时听了就消化掉了,更不会对自己造成丝毫的影响,既没有消减和停顿念佛的功夫,而又护了当事人的心,真是一个两全其美且值得我们学习与效仿的好办法。你能说祖师大德为我们所示现的这个“容忍”妙方不高妙吗?

  我们之所以接人待物不能够宽容和忍耐,都是无始劫乃至今生所带来的无明烦恼习气使然,在不知不觉中被贪(贪婪)、嗔(嗔恚)、痴(愚痴)之毒所害、所驱使。往往烦恼来时,就怨天尤人,而不能以智慧善观,这样反倒会更加烦恼,而于事无补,就像火上浇油、头上安头。如果我们能冷静下来,善观缘起而顺其自然,观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缘生缘灭,如幻如化无一实法可得,亦无有实体的存在,这些种种烦恼事岂不是亦没有它的实体存在,都是眼前的假象而已,那我又何必跟眼前的这种假象过不去,被它所迷惑呢?!这样的智慧观照,纵然有再大的怒火也是生不起来了,那么所有的烦恼自然也会烟消云散,化干戈为玉帛!

  学会宽容和忍耐,我们要学习焚化炉那样的精神,无论你什么垃圾和废物,都能够被接纳和宽容,最后皆一无所剩的焚烧殆尽。试问,还有什么不能容忍,令你愤怒而想不开?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还有甚诀可以躲得?”

  拾得云:“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偈曰:老衲穿纳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看看这两位菩萨是何等的一种境界!而反观我们自己,难道不令我们生起一点惭愧心吗?!

  所以,我们无论何时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时反观自己,遇事要能以空性的智慧来善观,不要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我们要学会做焚化炉,而不是做垃圾桶,在日常生活中,更需要训练我们的心力,平时把那些听进来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接受到的一切垃圾废物,都能立刻用空性的智慧把他焚烧掉,从而保持一颗学习佛法的清净心。

  总而言之,我们要能学会宽容与忍耐,包括对这个时代,对周围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法都要能够宽容和忍耐。不要看什么都不顺自己的心、如自己的意,其实那都是自心所产生的种种分别妄执。所以,只有宽容与容忍,才能让我们看到世间的种种苦相,才能让人谦虚,谦虚才能让我们具足弟子相,而只有具足弟子相才能够让佛法入心。

  以我个人学佛的体会而言,“宽容与忍耐”,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缺一不可的。宽容和忍耐,就是我们成就世出世间善法的最好助缘。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