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K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8日
来源:   作者:界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K

 

  1074经叙述频婆娑罗王与佛陀的一段因缘故事。

  熟悉印度历史的人对摩揭陀国以及中兴国主频婆娑罗王的故事应该十分了解。摩揭陀国位处中印度,位于恒河中游南岸地区。我们有时讲“佛法难闻,中国难生”,这里的“中国”,主要是指中印度,即以摩揭陀国为中心的广大地域。频婆娑罗王在位时间应该是公元前六世纪后半叶,从岁数上讲,似乎比佛陀稍稍年长一些。在频王在位时,摩揭陀国已经是十分强大,成为当时十六大国的中坚力量。首先我们应该承认,频婆娑罗王对于佛教贡献巨大,他与拘萨罗王的波斯匿王,都是佛教史上著名的大护法。但是他的儿子阿阇世却有点问题,据载他一直想早点继承王位,与佛教的阴谋家提婆达多沆瀣一气,将频婆王囚禁而死。据说阿阇世王最后也成了虔诚的佛教徒,并坑杀了一部分犯上作乱、谋杀目键连、阿那律的外道分子。可是从现在有一些材料来分析,阿阇世可能是为了自己统治政治的需要,在信奉佛教的同时,很可能也成了耆那教、婆罗门教的积极庇护者,以达到势力均衡。到了公元前三世纪的阿育王,则又成为佛教史上少有的大护法。关于佛陀与频婆王的初期相识乃至交往,我在鄙作《走近佛陀》小集子中,对此曾作些浅略的描述。

  从本经所描述的事件来看,应该是佛陀成佛之初形成的经典。经中如此描述:

  “一时,佛在摩竭陀国人间游行。与千比丘俱,皆是古昔萦发出家,皆得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善解脱,到善建立支提杖林中住。”

  在这段经文中,值得注意的是“萦发出家”四字。萦发大约就是将长长的头发盘绕在头顶上,可以断定这些比丘们在出家前乃为萦发外道无疑。至于为什么要把头发盘绕在头顶之上,看来一时还难以搞清楚其中原委。此时佛陀住于王舍城外的支提杖林之中,而王舍城外的竹林精舍此时好像还没有兴建。频婆娑罗王在这个时候,对佛陀只能说是“久仰大名却未曾谋面”。当听说佛陀在自己统辖内游行度化,于是就往诣世尊所,恭恭敬敬地去拜见佛陀。经中说“除去五饰,脱冠却盖,除扇去剑刀,脱革屐。到于佛前,整衣服,偏露右肩,为佛作礼,右绕三匝,自称姓名”,可以说对佛陀是恭敬有加,十分难得稀有。

  当报上姓名以后,频婆娑罗王与他带着那班文武大臣便分别入座。而在佛陀的座下弟子中,有一位名叫“郁鞞罗迦叶”( 优楼频螺迦叶)的尊者。这位迦叶尊者以及他的两位兄弟,在成为比丘前名气可大得很,曾经是拜火教的总头领,手下竟有一千多名忠实教徒呢!而且迦叶三兄弟,在整个摩揭陀国,都是十分吃得开的,上至王臣下至平头百姓,对他们都是敬重有加。然而这位迦叶老兄怎么跑到佛陀座下来了呢?难道是来与佛陀交流思想、甚至是来为佛陀作开导的?对于这一点,不用说诸位王公大臣,就连频婆娑罗王本人,也是满腹狐疑:“为大沙门从郁鞞罗迦叶所修梵行耶?为郁鞞罗迦叶于大沙门所修梵行耶?”究竟谁是老师谁是学生,一下子谁都闹不明白。

  对于诸位王臣们心之所念,佛陀心里跟明镜似的。于是佛陀转脸问郁鞞罗迦叶:“你为什么要舍弃原先的事火而皈依我呢?你给大家说说吧。”于是迦叶回答道:“钱财等滋味,女色五欲果,观排外未来受,斯皆大垢秽;是故悉弃舍,先诸奉火事。”说明迦叶兄弟已经认识到五欲的过患,而且事火教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还是礼随佛陀出家修道比较稳妥,既可以远离五欲,重要的是还可以求证涅槃,这才是正当之道,是值得去努力学习的。几番对话之后,佛陀予以总结:“善哉汝迦叶!先非恶思量,次第分别求,遂至于胜处。”并说:“汝今,迦叶!当安慰汝徒众之心。”随后郁鞞罗迦叶施展种种神足通,作“种种观化神通”后,“稽首佛足,白佛言:‘世尊!佛是我师,我是弟子。’”如此一来,“摩竭提婆罗门长者作是念:郁鞞罗迦叶定于大沙门所修行梵行。”

  此经的重点说明了什么?佛乃为世间一切导师。我们世间一切人,无论是伟人名人还是千古圣贤,抑或是拥有无数个“大师”头衔的“划时代人物”,甚至是菩萨与罗汉,在佛陀面前,大家都是学生——永远是学生。(9.21.)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