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十七)~A 《长寿王本起经》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0日
来源:   作者:界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十七)~A 《长寿王本起经》

 

漫说《长阿含》(十七)

(卷十七)

《长寿王本起经》

  说法地点:拘舍弥(乔赏弥)、护寺林

  参加人员:阿那律等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看见拘舍弥比丘们之斗诤事,而教诫之以忍辱行。说唯有忍,始能止静。佛陀并说长寿王与长生童子行彻底忍辱之行之事。又提及佛至护寺林,转往般那蔓阇寺林中,为阿那律等三尊者讲说疑患,乃至不观察色恶等十一患就是失定、光明之因,必须修习三定,乃至广无量定,精勤修道品,始能得证阿罗汉。

  这部《长寿王本起经》,读起来有些吃力,一是它的篇幅比较长——似乎可以收集《长阿含》里面去,而且在经文的下半部分,其理论性较强,如果将它们一一弄懂,需要动些脑筋。而且,更重要的是,我读了全经后,不禁在思索一个问题:这部经典的中心思想,就是“忍辱”二字,提倡非暴力,这也是整个佛教的核心理念之一。佛经通过昔时长寿王以及长生童子的一些故事,从而说明忍辱是完全可以战胜武装暴力的。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去延续,那么在经文的后半部分,就涉及到所谓修行中的“十一患”的问题。这个“十一患”,与前面所提倡的“忍辱”理念,二者是何种关系呢?这是我必须要思考的内容。我个人觉得,如果按照经典的思路,泛泛而谈,只是费点笔墨和时间而已,却并不需要动脑子。如果要从一些杂芜的现象之中,找寻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揭示出佛陀向我们所传递的各种讯息,这就需要一定的思考功夫。当然,我也不是说我的思考功夫有多么高深,但是我觉得在允许的范围内,作些自己独立的思考,这是完全有必要的。有关长寿王的故事,如果扩展起来,我认为可以拍成一部电影了。若是真的拍成电影,在当今社会,恐怕上座率并不是很高,因为它宣扬了一种崇尚忍辱退让的宗教思想,估计未必合于时宜。而对于修行者来说,忍辱却是一剂不可或缺的治心良方。有道是“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春日才看杨柳绿,富贵还同九月霜”;“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其实,如果真的从这生死的角度来讲,那么什么名利呀,荣华富贵啊,佳人才子啊,全都是虚假空相。我们常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话说得很轻巧,大家都会讲,而且这个道理都懂。但是一到事情头上,往往就把道理抛在了脑后。不要说别人,就单说我自己吧。虽说从去年开始,几乎每天在与《阿含经》打交道,讲如何修行,讲如何息心静虑,只管自己的份内事,但是每当名利当前,总是难以割舍。有时为了一点蝇头小名小利,穿梭于人群当中,乐此不疲。总之一句话,说时容易做时难!

  我现在分三部分,分别叙述分经的相关内容。

(一)浅析本经说法因缘

  关于本经的说法因缘,在经中交待得比较清楚,就“拘舍弥诸比丘数共斗诤”。就是说,本经说法的缘起,是因为拘舍弥这个国家里的比丘,因为意见不同而出现了争吵。当然,至于发生争吵的具体原因,由于我本人掌握资料的欠缺,对此并不是很清楚,但是争吵的性质似乎很严重,而且争吵的范围也在持续扩大,导致了很多僧团的前后加入。根据我的推测,当时争吵有不断升级的迹象,最后双方大打出手,终于酿成了流血事件。

  拘舍弥这个国家位于中印度,是历史悠久的古国。《大唐西域记》卷五叙述其国势,称:“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土称沃壤,地利丰植,粳稻多,甘蔗茂,气序暑热,风俗刚猛。好学典艺,崇树福善。伽蓝十余所,倾顿荒芜,僧徒三百余人,学小乘教。天祠五十余所,外道寔多。”拘舍弥作为古印度有名的都市。《罗摩衍那》以其为拘舍国的王子科珊巴所建。

  拘舍弥这个国家的比丘争斗由来已久。那么,导致争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我想,不仅是见解的不统一,很可能是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匀,或者由于一些恶行比丘的既得利益受到了侵犯,因而所起的争斗。我们在《杂阿含经》卷二十五(以后将详细记述)中,便可以见到当时比丘僧团的大致情况。在该经的“640”经中,有这样一段话:

  时,诸比丘大得供养。诸比丘辈食人信施,而不读诵经书,不萨阇(不谛实)为人受经。戏论过日,眠卧终夜。贪著利养,好自严饰,身著妙服,离诸出要、寂静、出家、三菩提乐。形类比丘,离沙门功德,是法中之大贼,助作末世坏正法幢,建恶魔幢,灭正法炬,燃烦恼火,坏正法鼓,消正法海,坏正法山,破正法城,拔正法树,毁禅定智慧,断戒璎珞,污染正道。时,彼天、龙、鬼神、夜叉、乾闼婆等,于诸比丘所生恶意,毁訾诸比丘,厌恶、远离,不复相亲,异口同音:呜呼!如是恶比丘,不应于如来法中。

  上面一段经文里所叙述的事实,就是发生在拘舍弥这个国家。比丘们之间的争斗,原因是出自于大家不守戒律,贪图利养所导致。而当时有一位很讲戒律清修的罗汉,名叫修罗他。由于他为国王说法,引发了国王大规模的供僧行动。后来,修罗他被一个上座恶行比丘所杀害,遂引发了大规模的争斗和报复行动,最终导致了该国佛法的灭亡。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事实上在原始佛教时期,甚至佛陀尚且住世之时,佛教内部就由于见解与利益之争,大家多有争斗。而且这种争斗,越到最后,就越呈现出表面化和白热化的趋势。最后,大家都平息不了纷争,只好请世尊出面。佛陀抵达拘舍弥之后,就把举国境内具有一定威望的比丘悉数召集起来——自然也包括那些争斗者在内,然后作重要讲话(佛教一般称“开示”,或“垂示”)。

  佛陀在本经中,第一句话就告诉大家:“比丘!汝等莫共斗诤!”那么为什么不要斗诤呢?佛陀说了一颂:

  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

  就是说如果用斗争的方法来解决斗争,那么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怎样做才是上策呢?就是要忍让、忍辱,这才是各种解决方法之中最最尊贵的方法。

  从这首颂当中,我们似乎可以领略到一些真理。联系到现实情形,当今有些西方国家高举反恐大旗,主张以牙还牙,以武力全方位打击恐怖份子。结果怎么样呢?恐怖份子是不是就彻底绝迹了呢?我看未必,他们只是暂时避开锋芒,潜伏下来等待时机而已。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定会卷土重来。因此,最好的反恐法门,还是主张和平与忍耐为上策。中国有句古话,叫“冤冤相报何时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佛陀到拘舍弥国进行调解之后,效果怎么样呢?从经典中我似乎隐约地看到,效果其实并不怎么好。僧团比丘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故在经文中,世尊在说了有关长寿王的故事后,“不悦可拘舍弥诸比丘所行威仪、礼节、所学、所习”,然后他说了一番颂,便“以如意足乘虚而去”。看来有些事情,并非人力所能解决。佛教讲缘起,我想拘舍弥国的诤斗事件,也是该国佛法从此走向衰靡的主要因缘吧!(未完待续)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