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性空法师: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四章 苦圣谛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01日
来源:   作者:性空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性空法师: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四章 苦圣谛

 

  5.Idam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m ariya-saccam‖‖Jāti pi dukkhā jarā pi dukkhā vyādhipi dukkhā maranam pi dukkham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āyāsā pi dukkhā‖appiyehi sampa-yogo dukkho piyehi vippayogo dukkho‖yam pi-ccham na labhati tam pi dukkham‖samkhittena pañcupādānakkhandhā pi dukkhā‖‖

  诸比丘!苦圣谛者,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悲忧恼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略说为五取蕴苦。

  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苦」?《俱舍论》提到良医喻⑴,良医要先知道什么是病?病就是「苦谛」,病生起的因缘就是「集谛」,病的痊愈就是「灭谛」,治疗的过程就是「道谛」。

  为何称苦为「圣谛」?因只有圣人,能彻底了解、洞察苦。《俱舍论》提到圣人都喜欢苦谛,所以称为「圣谛」。为何圣人会喜欢苦谛?在巴利文里,苦是dukkha,du是不好,kha是虚空,所以苦称为「不好的虚空」;乐是sukha,su是好,kha是虚空,因此乐称为「好的虚空」。依佛教来说:一切苦、乐、不苦不乐受都不是真实的,如同虚空般没有自性,不论好或不好的感觉,都无法让我们满意。这个了解很重要,如此才知道圣人为何欢喜苦谛,因为圣人了知圣谛,不管好、不好,可意、不可意,皆不执取一切苦乐、一切的受而成为圣人。为何圣人会欢喜在苦谛?为何圣人会了知所有的受犹如虚空?此可参考《多受经》⑵,从不执取受的了知中,帮助我们了解四圣谛。

  不执取受

  在《多受经》中,建筑师五支⑶和尊者优陀夷对「受」有不同的看法:一个认为佛说苦、乐二受,另一个认为佛说有苦、乐、不苦不乐三种受。阿难听到二个人的对话后问佛:「受」到底是二种或三种?佛说:我是依不同道理来说「受」,受有二受、三受、六受、十八受、三十六受乃至一0八种等多种不同的受,这都只是方便的说明,告知众生不要执着受。

  修行者要舍受才能成道,如离开欲界粗劣的受,才能成就第一禅定较微细的离生喜乐⑷受,于此则观欲界的受为粗;第二禅定因产生定生喜乐⑸,则视初禅受为粗;同样地,入第三禅定,离喜乐定的安乐(离喜妙乐)⑹,则视第二禅定的受为粗;同样地,入第四禅不苦不乐受(舍念清净)⑺,此「受」不是不乐,而是更高、更微细的「舍乐」,则视第三禅受为粗。若入无色界定⑻,其受更微细,如第二无色界定会视第一无色界定的受为粗;虽然无色界定都是舍受、都是乐,但第三无色界定的乐则比第二无色界定更微细;第四无色界定又比第三无色界定有更微细的乐。第四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定可说是世间最微细的乐,有没有比第四无色界定更高的乐?如果能成就观禅,修禅定自在,就能实现灭尽定⑼,在灭尽定中完全没有受,佛说明这才是最高、最微细的乐。所以,多种不同的受都是佛为了引导修行者不执着受的方便施设法。如果对受有深刻地了解,才能知道为什么圣人能欢喜于苦圣谛中。

  若想对苦谛有究竟的了解,可以由五蕴中来体察「受」,不管什么受——苦、乐、不苦不乐,都不能让我们满意。因此,苦谛可译为「不满意谛」。若真正深入了解苦谛,就不会执着各种受而能够「舍」,因为了知不论是「好的虚空」,「不好的虚空」都没有自性,也不会去争论佛到底是说明二种受或三种受;不仅能不执于「受」,连「色、想、行、识」乃至所有的法都不执着。由于佛及佛之后的圣人对不执受有彻底的了解,也能彻知与观察苦,而欢喜安住于苦之中,因此是为「苦圣谛」。

  第一圣谛是「此是苦」,而不是「我受苦」、「我很苦」。这个道理很清楚,对于苦我们是如实的去认知它,看清它们的本来面目;所以应向内观察,不执不取。只是看着身心所感受到的痛苦,并把它们视为「苦」,而不是个人的不幸;也就是只把它看作是「苦」,而不要习惯性的对它起反应。因为只有苦的生灭现象的呈显,没有受苦的「人」存在。如果我们起反应了,即是在种苦因,那我们的苦也就会连续不断再发生。所以如果把苦看成:「我吃了很多苦,我为什么要受这么多苦?我觉悟了,我不想再受苦了」;这种不是「苦圣谛」,是「我苦谛」,「我」也就继续受苦了。要很清楚明白这个道理,如此才能认清苦的真相,和从苦中解脱的方法。

  八苦释义

  苦圣谛里提到八种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悲忧恼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略说为五取蕴苦⑽。

  生(jāti)、老(jarā)、病(vyādhi)、死(maranam):生是苦,生是此身的开端,离开母胎是生,刹那、刹那生灭也是生,这些都是苦。每天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苦受,最明显的苦就是看到生时是苦,病时是苦,死时或看人死也知为苦,佛就是因为看到这些人生的真相而决定出家,修行,脱离人生的苦迫。

  愁悲苦忧恼(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āyāsā)、遇怨憎者(appiyehi sampayogo)、爱别离(piyehi vippayogo)所求不得(yam piccham nalabhati tam):愁悲忧恼,身心不安,没有人可以替代。遇怨憎者,不喜欢见到的人,却偏偏遇上,甚至要朝夕相处,真是令人痛苦啊!爱别离,亲爱的人却要分开,不管生离或死别,那是令人最心痛的事。所求不得,所谓「求」,就是在找寻什么,想要得到什么。因为「求」是一种爱,当我们努力于某个目标却得不到时,就会有苦受。这些都是苦的呈显中最普遍的现象,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很容易看到。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身心相续中看到这些苦,若修行有进步,也能看到别人身心相续的苦。大家都有苦的经验,唯有修道才能超越这些苦。

  五取蕴(samkhittena pañcupādānakkhandhā):以上所说的八种苦,都是为了让我们了解究竟的苦——五取蕴⑾。佛不说五蕴是苦,而说五取蕴是苦,因为多次连续的爱,产生强烈的「取」,执着在五蕴上,生出无边痛苦。五蕴是什么?五蕴就是我们的世界。依佛法的观点,世间等于五蕴,没有五蕴就没有世界。「世界」巴利文叫做loka,经中说lujjeti lujjeti iti loka就是连续不断破坏的过程,也就是世界、五蕴的意思。由于它们不断地生灭破坏,若执着它们就会产生各种苦。

  依照佛教,有四种取⑿——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因为执着五蕴而有这四种取,能不去执着五蕴,才不会有四取。执着在五蕴就是苦,如果能不执取,才能看到苦如同「不好的虚空」,才能解脱生、老、病、死的苦。要如何解脱呢?我们都有生,就不免要死,唯有解脱,才能不生。既然生在这世间,就无法避免老、病、死,若有智慧能看到刹那、刹那生灭变化的苦,能不执着这些连续破坏的过程,便不会有愁悲忧恼、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苦。因此,当我们的五蕴不再是「取蕴」时,就能解脱所有的苦。

  再释三种苦

  佛教强调这世间所有的经验都是苦,如经上所说:有生、老、病、死、愁悲苦忧恼、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这些是日常生活中可经验的苦,因为面对不可意的境界,所产生逼恼身心之苦,这称为苦苦(dukkha-dukkha)。

  第二种是坏苦(Viparnama-dukkha),这是指面对可意境时产生快乐、舒适的感受,当可意的境界坏灭时,所生起逼恼身心之苦,这是在生活中所能感受到的无常变化之苦。有情众生和经验的外界,都不停的变化,如果想一直抓紧它们,不能接受它们的变化,便有无穷的苦恼产生。

  第三种苦是行苦(sankhāra—dukkha),这是指无常的苦,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生灭,迁流变化,有智慧的人看到了真相,所感受到无常逼恼的苦。没有智慧的人有苦,因不了解苦谛而有执着;有智慧的人也有苦,但由于他们了解苦谛,就能不执着苦。「苦」是不断地受到无常的逼迫,所以无常就是苦,这是圣人所了解的境界;没有智慧的人,不能了解这个境界。

  依照佛教的看法,我们出生就一定有苦,连佛都有苦,因他也出生在这个世间。无常是苦,而五蕴的变化就是无常,因为执着无常、执有五蕴,所以众生都有苦。实现道的人——佛、独觉、阿罗汉,他们也有身,有身就有苦,但他们彻底了解中道,因此虽有身的苦,却没有心苦,而凡夫众生因未彻底了解中道而产生心苦。

  要好好地思惟「苦」,才能了解佛教真正的意思。如果能见到苦的真谛,就能见到集、灭、道的真谛。如果还没有实现见道,还没有实现解脱的所缘,就无法深入了解苦谛的真义;若能实现见道,看到解脱的境界,就能以无漏、清净的法眼来了解苦;由于憍陈如能以清净的智慧眼了解佛所说的苦,所以他对苦谛有深彻地了解。

  佛开悟后循序渐进地教导五比丘,由于比丘们之前已累积波罗蜜,加上不断用功地观苦而实现清净法眼,在听闻《无我相经》(Anattalakkhanasutta)后,达到阿罗汉果,完全离开心的苦⒀。没有实现阿罗汉果的人,不能完全离开心的苦;所以,不管是菩萨或是尚未实现阿罗汉果的声闻,仍会有心的苦。为什么?因苦的因、苦的缘,就是第二圣谛——集,也就是爱。声闻或菩萨在实现见道后,还有微细的爱,如果有微细的爱,就会有「取」,有取便会产生苦。

  「爱」是「取」的因,有「取」就有五取蕴,五取蕴就是我们存在的原因;如果我们没有五取蕴,就没有未来存在的条件。阿罗汉、佛虽然有「蕴」,但没有「取蕴」,由于他们没有爱,所以没有「取」——执着,因此只有现在的存在,不再有未来存在的因缘。虽然,我们有现在的存在,如果能不再执着,也能像佛、阿罗汉般不再有未来存在的因缘。

  无常之苦为存在的真相

  什么是现在存在的真相?连续不断地无常就是我们现在存在的真实经验,但普通人看不到这个真相,唯有圣人能观察到这个存在的真相。这个连续不断的无常逼迫称之为「苦」,在这个不断生灭的逼迫中心就是我们存在的漩涡,也是我们解脱或轮回症结的中心,也就是我们的「心」。要能看到这个症结,必须有清净眼。什么是清净眼?憍陈如如何能实现清净眼?当他实现见道时,深入地了解存在的漩涡,因此他的心能转向解脱,看到没有存在漩涡的解脱境界。他是用什么看到没有存在漩涡的境界?是用「心」看到!

  心是存在漩涡的中心,就是我们存在的种子。佛教认为没有生死轮回的中心,但众生因有执着而有了轮回。心是轮回的种子,假如心有执着,表示心有田,也就是有轮回。什么是轮回心依存的田?心依存的田就是心的「行」⒁,如同种子没有田,就不会长大;同样地,假如心的种子没有依存在「行」的田,也就不会发芽、成长⒂。因此,佛说:「心」是种子,而心能继续存在的缘就是有轮回的心,此轮回心存在的缘就是「行」。在轮回里所有的真相、所有的法都是缘起法,轮回的心也是缘起法,它不能别缘而存在,它的缘就是色、受、想、行等其他诸蕴。因此,轮回的心、有行的心是不能自己存在的。

  无常是一种苦、束缚及逼迫,因此轮回的心将连续不断地受到生灭的逼迫。为何会遭受无常的逼迫?因心不能自己存在,要靠它的田——「行」而生,如果没有依存的田,轮回的心就不能存在。心是刹那、刹那不断生灭,它是不断受无常压迫的中心,其他色、受、想、行诸蕴也随着心不断地受到生灭的压迫。要了解在这个存在的漩涡里,所有的法都和心一起生起,所以也不断地受到生灭的逼迫。由于佛了解这个真谛,所以能实现苦谛;我们也应了解这个道理,才能真正了解苦谛。

  离苦的方法

  既然了知苦,看清楚了苦的真相,那要如何离苦呢?当然离苦是属于道圣谛的内容,不过我想在这里先说重要的概念。「苦」是我们的共业,人在过去受苦,在古印度受苦,在现在的台湾受苦,未来也会继续受苦。不管走到那里,处在什么环境,都会感受到苦。或许有些人能够「吃苦像吃补」地享受苦;大部份的人感受苦、认知苦后,都会想办法脱离苦迫。方法五花八门,那一个方法适合、恰当,能够真正解决问题?有没有共通的理则,指引我们朝向「离苦」的彼岸?

  【印度哲学的方法——修定】

  古印度的瑜伽师、修行者、仙人,他们相信心若有境界⒃,就一定会受苦,为什么会受苦?因为不了解「心」是主人。若心能变成主人,能观自己,才能解脱苦,意思是说心仍有境界,仍受外境影响就会轮回。若能实现心的自在,心就能成为主人而解脱,所以在佛出生前,印度相当发达的哲学概念就是:如果能了解心是主人,我们就能了解解脱的境界,而要实现解脱,条件是一定要修定。

  佛开悟前曾向当时最有资格指导禅定的老师学习,经验那时代所有定的境界。不过,他对心中有定即能解脱的说法并不满意。就他亲身经历:在定中虽能去除烦恼,但出定之后烦恼仍会现起。「定」并不能去除心中所有微细的烦恼种子,不能借由禅定得到究竟解脱。

  【佛教的观点——无我】

  佛开悟实现中道时,知道如何完全断掉烦恼的种子。当能完全断烦恼种子,就不再轮回,不会继续在五取蕴中。佛实现苦谛,发现在五取蕴里没有主人,如果有主人的概念,就无法完全解脱。因为,不管主人的概念是什么,只要还有最微细的主人概念,都是心的苦、心的缚、心的漏、心的忧、心的结。若要真正的解脱,就要完全去掉主人的概念,体证无我的真义,如此才能了解真正的苦谛,断真正的集谛,实现真正的灭谛,修真正的道谛,实现中道的内容。

  【行中道以彻知四圣谛】

  为何佛先教中道,才教苦、集、灭、道四谛?因有中道才能彻底去掉主人的概念,体证无我。所以,佛解脱后,先教比丘们中道的内容。佛因实现中道,彻底了解苦谛而解脱。所以,中道不仅靠对苦谛的了解,也靠对集谛的了解。有中道,才能对四谛真正了解,如此才能完全成就道,能成就道,是因为真正的了解灭谛,在灭谛中,不可能有任何主人的概念。若要成就道,第一要先了解苦谛,了解苦谛才能了解集谛、灭谛、道谛。如果没有了解「苦」,不可能看到集谛、灭谛、道谛;没有了解「集」,不可能看到苦谛、灭谛、道谛;没有了解「灭」,不可能看到苦谛、集谛、道谛;没有了解「道」,不可能看到苦谛、集谛、灭谛。四圣谛的了解是无法分开的,但唯有在「见道」时,才能真正清楚地看到苦、集、灭,道四圣谛,同时出现在一个心的过程中。

  我们若要实现无量心,没有邪执的心,应该实现中道。对中道要有彻底的了解,条件是必须要见道;如果没有见道,不能真正看见解脱的所缘,也就不能洞察四圣谛彼此的关系。能见道,就能看到四圣谛同时现起,当四圣谛一起出现时,就不可能有主人、我的概念,这才是真正解脱的内容。所以,现观的过程就是了解四圣谛的过程。有我的概念,心就不能实现真正的解脱境界;没有我的概念,心才能实现解脱境界。佛在《转*轮经》中说明为什么离开苦行?因为苦行无法达到解脱,佛依中道实现了解脱。此时,已没有任何主人的概念,所以能远离所有的限制,远离苦、乐行二边,究竟出离苦。

  印度哲学认为解脱境界就是定,有真正的三昧,就有真正的解脱;但佛以为只有「定」不可能有真正的寂灭,如果不了解中道,就没有真正的解脱。有中道,才能了解苦、集、灭、道,所以佛离开苦行,因为他知道苦行不能实现解脱的境界,唯有靠中道才能实现。因此,不论我们修什么行,如果没有中道就不能实现解脱的目标。

  结说苦圣谛

  在苦谛里,所有世界的经验都在五蕴境界中,一切的所缘、一切的心都属于五蕴,在五蕴里不管什么经验,都是苦谛。因此,没有五蕴的境界,才会有真的解脱。南传阿毘达摩《分别论》(vibhanga)说明这个道理:「如何为苦耶?是余之烦恼,余之不善法,三善根之有漏,余之有漏善法,有漏不善法之异熟,以所有法之作无记为非善非不善,非业异熟与一切之色。是言苦⒄。」意思是:我们的世界以及各种不同的经验都在五蕴当中;在五蕴里,一切都是无常的经验,不管我们生起什么色、受、想、行、识,都包含在无常之苦中。如果要超越无常,必须超越五蕴的境界。

  苦不是连续不断地受到苦受,而是指连续不断地受到无常的逼迫,如果有任何「我」、「主人」的概念,就无法离开无常的逼迫。佛以为即使修持甚深的禅定,还是不能离开苦,不能了解没有无常逼迫的境界;唯有实现中道时,没有「我」的概念,才能了解无常、了解苦的缘而离苦,经验没有无常逼迫的境界,也就是涅槃的境界。当我们见道时,虽然了解苦、集谛,但仍不够完全,唯有实现阿罗汉果,才能深彻明了。大乘佛教强调阿罗汉虽能了解苦谛、集谛,能离开心的苦,但只有佛彻底了知苦、集、灭、道四谛的境界,完全了解缘起,所以佛具有一切智⒅。

  简单地说,我们经验的世界就是五蕴,五蕴无法离开无常,时时受无常的逼迫,就是苦圣谛。

  【注解】

  ⑴「谓良医经,如彼经言:夫医王者,谓具四德能拔毒箭,一善知病状,二善知病因,三善知病愈,四善知良药。如来亦尔,为大医王,如实了知苦、集、灭、道,」《阿毘达磨俱舍论》,《大正藏》册29,页114上。

  ⑵《中部经典二》,《汉译南传大藏经》,页149-154。另参《杂阿含四八五经》,《大正藏》册2,页123-124。《相应部经典四•般奢康伽》,《汉译南传大藏经》,页285-290。《相应部经典四•比丘》,《汉译南传大藏经》,页290-291。

  ⑶五支(Pancakanga),为建筑师之名;汉译阿含中,则是「瓶沙王」(Bimbisāra)。

  ⑷这是离欲界后所生之喜乐。

  ⑸由定而住于殊胜的喜、乐。

  ⑹因已远离二禅的「喜乐定」,但仍存有自地的妙乐,称为「离喜妙乐」。

  ⑺因舍前地的喜、乐,心达到安静、平等、舍的清净境地。

  ⑻无色界定有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四种。在此定中,对欲、色等已无想念。

  ⑼又称灭受想定。定境中心流相续中断,心、心所暂不生起。唯有证得四色禅及四无色界禅的阿那含与阿罗汉才能入此禅定。

  ⑽八苦:或作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五盛阴苦。《中阿含经•分别圣谛经》,《大正藏》册1,476中。

  ⑾「烦恼名取,蕴从取生,故名取蕴,如草糠火。或蕴属取,故名取蕴,如帝王臣。或蕴生取,故名取蕴,如花果树。」《阿毘达磨俱舍论》卷1〈分别界品〉,〈大正藏〉册29,页2上。

  ⑿取为烦恼之义,四种取是指将三界中的百八烦恼,分为四种类别。「欲取」:指对欲界五欲之境所生起的贪执。「见取」:将邪心分别之见执为真实。「戒禁取」:执着非正因、非正道为正因、正道。「我语取」:缘一切内身所起的我执。参阅《佛光》「四取」,页1704。

  ⒀参阅帕奥禅师讲述,《转正*轮》(高雄市:净心文教基金会,民91年),页125。

  ⒁行(sankhāra)有多种意义,大约可归纳为三方面:(一)由因缘条件和合所产生的事物,即所有的有为法。(二)业;指行为,动力。(三)指心所,广义的说是除了受想以外的心所,狭义说是指「思」心所。

  ⒂「言业者行及有也。经:识者以种子性为因,业者以田性为因,无明及爱以烦恼性为因,此四明作用也。言识者以种子性为因者,为烦恼及业所熏之识,能为后有名色等因故也。言业者以田性为因者,此业能于种子之识而造作故,言无明及爱以烦恼性为因者,虽有其业,若无烦恼,不受后有故。」《大乘稻秆经随听疏》,《大正藏》册85,页554中。

  ⒃心有境界是指心有外境的经验,如心有桌子、椅子等概念的经验。

  ⒄《分别论一》,《汉译南传大藏经》册49,页109。⒅梵语:sarvajña,音译萨婆若,了知内外一切法相之智。《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大正藏》册30,页498下。

返回目录

-----------------------------------------------------------------------------------------------------------------

更多性空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