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性空法师: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五章 集圣谛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01日
来源:   作者:性空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性空法师: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五章 集圣谛

 

  6.Idam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samudayam ariyasaccam‖‖Yāyam tanhā ponobbhavikā nandī rāgasahagatā tatra tatrābhinandinī‖seyyatīdam‖‖Kāmatanhā bhavatanhā vibhavatanhā

  诸比丘!苦集谛者,即:渴爱引导再生、伴随喜贪、随处欢喜之渴爱,谓:欲爱、有爱、无有爱。

  苦的因——集谛

  医生治病首先要了解病因,知道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做有效的治疗。知道苦,那要探讨造成苦的原因,再用正确究竟的方法,出离苦迫。那苦因是什么呢?

  渴爱引导再生(tanhā ponobbhavikā):意思是「爱」、「渴爱」,引导我们走向再生。Donobbhava是再生,ponobbhavika是属于再生,有爱就会继续轮回。

  伴随喜贪(nandī rāgasahagatā):指「欢喜」是和「贪欲」的法一同生起。什么是爱的缘?爱的缘就是「受」,不管什么受,如果有执着,它将会变成再生的缘。不要认为只有乐受是再生的缘,苦受也是再生的缘,不苦不乐受也会变成再生的缘。这些受只要和无明、爱在一起,都会成为再生的缘。佛在《有明小经》清楚地说明:假如乐受和贪欲随眠在一起,就成为未来轮回的缘;假如苦受和瞋随眠在一起,就成为未来轮回的缘;如果不苦不乐和无明随眠在一起,就成为未来轮回的缘⑴。所以,假如「受」有贪、瞋及无明的染,就会继续轮回;如果没有三毒的染,才不会再轮回。对于未来苦果的因,也就是执着的部分,由于「爱」是最明显、最容易被观察的法,因此,佛特别以「爱」的道理来说明再生轮回的缘。

  随处欢喜之渴爱(tatra tatrābhinandinī):这是说明不管爱的对象为何?有爱就会继续轮回。佛用很多方便来说明这个道理,如六种爱的生起:眼睛爱看好的色尘,耳朵爱听好声音,鼻子爱闻好香,舌爱尝好味道,身体爱触舒服的触,意爱想好的法等六种贪爱。另外,经中也提到有一0八种爱是我们未来存在的缘,有内六根、外六尘十二种,这十二种又各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变成三十六种,此三十六种又有三种爱:欲爱、有爱、无有爱,总共有一0八种爱。佛以多种不同的「爱」来说明我们未来存在的缘,如果有任何一种爱,众生就会继续轮回。所以,「渴爱」是苦因。

  欲爱(kāmatanhā):主要是指对五欲的执取,爱着色、声、香、味、触。

  有爱(bhavatanhā):爱是我们存在的主因,它和「常见」的随眠相应,是对有(存在)的执着。除了欲界众生有存在的执取,色界众生也有,只是欲界不如色界微细,所以色界天人看到欲界众生,会觉得我们很粗劣;如同我们看到没人要的小狗、老鼠般,觉得这些动物是很粗劣的生命体。

  无有爱(vibhavatanhā)如果不喜欢我们的存在,也是一种爱,这种爱是和「断见」的随眠在一起。

  在《谛分别》(Sacca Vibhahga)中,佛陀从五个方面来解释集谛⑵:<

  (一)爱欲(tanhā)是集谛。

  (二)十种烦恼:贪、瞋、痴、慢、邪见、疑、昏沉、掉举、无惭,无愧是集谛。

  (三)一切不善法是集谛。

  (四)一切不善法及能造成投生的三善根(无贪、无瞋、无痴),是集谛。

  (五)一切不善法及能造成投生善法,或一切不善业力及能造成投生的善业力都是集谛。

  在《相应部&#8226;因缘品相应》中,佛陀说缘起法也是集谛,因此无明、爱、取、行、业都是集谛。简单的说:一切不善业及能造成投生的善业都是集谛⑶。

  既然集谛包括了一切不善业力及能造成投生的善业力,为什么佛陀在本经只说爱欲是集谛呢?我想佛陀是从最明显容易了解的部份说明,只要业力还有爱欲伴随,它就还会结成果报。

  不管什么爱都是未来轮回的缘,阿罗汉、佛完全了解这个道理,所以在六根对尘境时,能不断地舍而得以脱离轮回。假如不能舍,一定会有未来的存在。若要了解某人是不是阿罗汉,可依「舍」来判别「舍」不是舍受,是「行舍」⑷。阿罗汉还是会有高兴,但此时已经没有乐受的贪欲随眠;当苦受时,还是会痛,但没有瞋的随眠;不苦不乐受时,没有无明的随眠,没有昏沉、掉举,这就是「行舍」。因阿罗汉有行舍,当他死的时候,他的心就没有「行」——福行、非福行、不动行⑸,所以阿罗汉死后不会再有未来的存在。

  「行舍」就是「心不偏」,因阿罗汉、佛的心不偏,所以能解脱。为什么心会有偏?因乐受时,有贪欲的随眠生起;苦受时,有瞋恚的随眠生起;不苦不乐受时,有无明的随眠生起。当有贪、瞋、无明的因缘时,心就会偏。

  要彻底了解苦谛,就要了解苦的因、苦的缘。什么是苦的缘、无常境界的缘?就是集谛。如果能了解集谛,就不必继续在无常境界中。为什么未来会继续在无常境界里?因我们不但有五蕴,还有五取蕴。阿罗汉、佛虽有五蕴,但没有五取蕴,所以不会继续在无常境界中,因他们没有爱取,而终止了所有无常的逼迫。<

  渴爱即是集谛

  为什么未来能继续存在,继续受无常的压迫?因我们有「渴爱」,因为渴爱所以行「取」。爱、取是靠「无明」而生,而无明也靠爱、取而生。因有无明、有爱,所以受到无常境界的逼迫;如果没有无明、没有爱,就不会在无常的境界中,不会继续受无常的逼迫。

  爱、取、无明的生起靠什么?要靠「业」。有无明才有业,有业才有无明。因为有无明,所以有「行」,有行就有轮回的心,有轮回的心就不能和所有的经验,也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分开。无明、行、业、爱、取,都是未来存在的条件。未来有无明、行、业,是因现在有爱;爱是未来存在最特别的要素,但爱不会自己出现。佛清楚地看到:爱和无明、行、业、取一同生起,所以众生会继续轮回。轮回心的特别条件就是爱,如果没有爱,才能去掉无明和业。了解这个道理,未来的心就不会继续存在,因它已经没有爱、没有行。有爱,所以「行」会继续存在,如此世间心——有行的心,也就继续存在。

  佛陀说:我们不断地轮回出生,是因过去有无明,无明的生起是因为有爱、有取,由于有过去的无明、爱、取,所以「有行的心」也就继续地存在。如果想解脱,就要去掉过去无明、行、业、爱、取的果,也就是「现在的存在」。所以,此生不断地受到无常逼迫,就是因为有过去业等感得的果。我们若能去掉现在的爱、取,就不会继续在无明、有行的心中,也就不会继续收集「业」;因此,能够去掉爱,也就能避免未来所有存在的条件——无明和业。所以,佛说集谛是以爱、取为主。由于无明生起要靠爱,业则靠无明;有无明就有业,有业就有无明。所以有无明、业,就一定有行,有行是因为没有去掉爱;没有去掉爱,就不免继续受无常的逼迫。

  现在身体存在的缘,因有过去的业,而未来存在最重要的因缘,就是现在的爱。因此,梵文《俱舍论》引《缘起经》说明:现在的身体是因有过去业,而未来的身体是因有现在爱;此经是用「身体」的存在,让我们了解缘起相互的关系。佛在不同经典提及许多方便说明:如果能去掉爱,就能去掉未来的苦、未来的集、未来的五蕴、未来的世界。五蕴就是我们的世界,《俱舍论》第一品及其他经典也有提及:苦、集就是我们的世界⑹。巴利文「loka」,就是不断受到无常的逼迫,也就是「世界」的意思。因此,佛说明苦谛、集谛就是我们的五取蕴、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缘起。佛教相信世界不可能只有一个缘,它是由很多很多缘的聚合。所以,在五取蕴里,一切法都是缘起法。

  以下翻译梵文《俱舍论》所引用的《缘起经》(梵pratītyasamutpāda-sūtra):

  佛说:诸比丘!

  眼睛是有因、有缘!什么是眼睛的因、眼睛的缘?业是眼睛的因、眼睛的缘;

  业是有因、有缘!什么是业的因、业的缘?爱是业的因、业的缘;

  爱是有因、有缘!什么是爱的因、爱的缘?无明是爱的因、爱的缘;

  无明是有因、有缘!什么是无明的因、无明的缘?不如理的作意为无明的因、无明的缘⑺。

  《俱舍论》说明:「业」(kamma)即是「生」,就是存在的现象。「爱」即是「起」,就是再生的过程。梵文注解说明:业种是有分别的,好像小麦的种子,麦种长大后会长出小麦,不会长出芒果树;而取就是爱,爱如同水,所有的植物,不管小麦、芒果、菩提树种子都靠水而成长。所以,一切存在的缘就是因有「爱」水的灌溉而出现⑻。

  结说集圣谛

  我们了解苦谛是缘起法,苦最明显的缘起就是无明、行、业、爱、取。所有的烦恼、有漏法,都是苦的缘起、苦的因缘;在众多因缘中,佛是用「爱」来说明集谛。「爱」、「烦恼」并不会自己生起,一定有相应法。轮回、五蕴、世间所有法都是有因有缘的,因此它们来时不可能单独来,一定会有许多朋友相伴跟随。

  在这些惑苦中,「爱」说明苦,说明五取蕴。在苦的众多因缘中,有智慧的人能看到苦最明显的缘就是「爱」,有爱一定有无明、行、业、取,这些都包括在苦的因缘中。

  佛说我们身体上最明显的缘就是「业」,业是我们现在的苦;而「爱」是未来存在最明显的缘,这个特别的缘很容易看得到,如何能看到?因为「爱」是「欢喜受」的意思。《杂阿含经》说明:对「受」欢喜就会出现爱,之后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所有的苦⑼。我们未来存在的重点是「现在的爱」,若有修行就能知道苦是因为有执着,而执着起于有「爱创」,所以我们会继续存在,继续有轮回心的相续。同样的道理,佛在《正见经》说明「四食」:段食、触食、意思食、识食的缘是爱,爱的缘是受,受的缘是触;在缘起的相互关系中,以「爱」说明集谛,因为有爱、有取,所以有了未来的存在、未来所有的苦⑽。

  【注解】

  ⑴「于乐受是贪随眠随使之,于苦受是瞋随眠随使之,于不苦不乐受是无明随眠随使之。」《中部经典二&#8226;有明小经》,《汉译南传大藏经》,页24。

  ⑵《分别论一》,《汉译南传大藏经》册49,页111。

  ⑶参阅《转正*轮》,页27。

  ⑷指身、口、意三业精进,舍离昏沉、掉举,心不躁动,住于寂静,心保持于平等、正直的状态。

  ⑸「福行」指行招感人、天善果的十善:「非福行」指行招感三恶道苦的十恶罪:「不动行」指修招感色界、无色界果的有漏禅定。因阿罗汉的心识不再有此三行,因此不再启动三业。

  ⑹「有漏名取蕴,亦说为有诤,及苦集世间,见处三有等。」《阿毘达磨俱舍论》卷1〈分别界品〉,《大正藏》册29,页2上。

  ⑺另可参《杂阿含》:「何等为眼因眼缘眼缚?谓眼业因、业缘、业缚。业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为业因业缘业缚?谓业爱出、爱缘、爱缚。爱有因有缘有缚,何等为爱因爱缘爱缚?谓爱无明因、无明缘、无明缚。无明有因有缘有缚,何等无明因无明缘无明缚?谓无明不正思惟因、不正思惟缘、不正思惟缚。」《杂阿含经&#8226;第三三四经》,《大正藏》册2,页92中-下。

  ⑻可参汉译《俱舍论》:「何法名生?何法名起?界趣生等品类差别自体出现,说名为生。若无差别后有相续,说名为起。业与有爱如其次第为彼二因,譬如种子与谷麦等别种类芽为能生因,水与一切无差别芽为能起因。」《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2〈分别贤圣品〉,《大正藏》册29,页116上。

  (9)「于所取法随生味着、顾念、心缚,其心驱驰,追逐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杂阿合经&#8226;第二八四经》,《大正藏》册2,页79下。另可参《相应部经典二·因缘相应55-57》,《汉译南传大藏经》,页105-108。

  ⑽「若圣弟子知食、知食之集、知食之灭、知食之灭之道。如是者,圣弟子具正见……其四种者:第一、或粗或细之搏食,第二、触食,第三、意思食,第四、识食。依欲之集而有食之集。依欲之灭而有食之灭。……圣弟子如是知食、如是知食之集、如是知食之灭、如是知至食灭之道,彼舍贪随眠、除去『予有』之见慢随眠,舍无明,而令起明,于现法为苦灭。」《中部经典一·正见经》,《汉译南传大藏经》,而61-62。另可参《中阿含经·大拘絺罗经》,《大正藏》册1,页461下-462上。《杂阿含经·第三三四经》,《大正藏》册2,页94上-中。

返回目录

-----------------------------------------------------------------------------------------------------------------

更多性空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