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岩洞老人颤抖歌讲记(五)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1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岩洞老人颤抖歌讲记(五)

 

  丙六、劝老僧

  体衰具心老僧人,修持三学抛崖下,

  观汝黑财养家眷,宛若后世定相逢。

  这是讲到老僧人,虽然身体衰了,但内在还是有心的。既然还有知苦知乐的心,为什么把修戒定慧这样最具大义的事全部扔到悬崖下呢?看你拿着黑财养活自家的人,就好像来世一定会相聚一样。

  我们人都在生死的大河里漂,就像在湍急的水流中有很多漂浮的草木,它们被大水冲着往下漂,前面的顾不上后面,后面的顾不到前面,是这样毫无自在地漂流。同样,世上的人各有各的业,虽然以业缘暂时聚合成一家人,但哪里能永远相聚呢?这口气一断,就你死你的、我死我的,各自被业牵引在六道里。所以有的升天、有的做人、有的堕恶趣,再想见面就遥遥无期了!现在有什么必要贪著不舍,结生死业缘呢?

  出家本来要超出三界的家,要全力以赴地修戒定慧。既然已经辞亲离爱,哪里能又入世俗的家呢?既然已经放下了世间事业,哪里能再经营世间法呢?不然出一家入一家,哪一天解脱呢!老僧人忘记了自己出家的目的和所为,把修持三学的事抛在悬崖下,然后做个形象僧人,到处做做经忏佛事,得到的黑财用来养活俗家的亲属。像这样忘失出家的本分,就像没心的人一样。

  总之,这都是不认识世间是无常、是苦的过患。人的颠倒习气不下一番苦功是很难转变的。前行修心的基础没打好,在观念和心态上没发生根本的转变,心确实处处都是颠倒的。

  下面讲一个公案:

  有一位僧人继祖,中年出家。到宁波阿育王寺燃指供佛。又去高旻寺习禅。他平时修苦行,饮食粗劣毫不介意。可惜贪心没有除净,常常以经忏的收入作为个人积蓄。他师父生前多次告诫过他。他把所得的积蓄拿给儿子买地、买房子。不到几年,家产还是一无所存,儿子媳妇先后死亡。他自己弄得疾病缠身,一度垂危。后来住茅蓬,因为多病,发愿朝普陀,供养僧众结缘。又把修建的小庙卖掉,用这笔钱放瑜伽焰口。但他舍了以后又放不下,心绪起伏不定,病也时好时坏。有时平地跌倒,神志不清,甚至切齿怒骂,偶然流露一两句,都是说的从前营谋失败因而抱怨别人的话。他的神经错乱还是小小的业报。过不了几年,胸部生了一个突出的疮,痛苦而死。这还是眼前的业报,死后堕地狱的恶报就更严重了。(《释门法戒录》)

  丙七、劝名僧

  声名赫赫诸长老,行为效仿俗官员,

  似与威名阎罗敌,对战当能降伏彼。

  佛教界中名声显赫的长老们,被世间法弄得迷惑颠倒。自己的行为效仿世俗官员,为求得名利,彼此勾心斗角、你争我夺,就像世俗官员那样拉拢关系、打击对方。或者为了求得名闻利养,乍现威仪、邪命说法,以种种方式宣扬自己。在掌握权力时,侵占三宝财物,大量挥霍信施。或者做种种事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希求更多的人拥护,想占有更大的地盘、更多的徒众等等。像这样,有成千上万的徒众、有各种名誉头衔、有各种享受,这些都聚在这些长老的身上,全是世间八法。

  这样的人好像跟阎罗王当场对战都能胜利一样。他是威振一方,阎罗王是威振三界,能不能战胜阎罗王呢?实际上不可能!

  下面看几则事例:

  清朝有位长老,死后被青面鬼用铁叉刺入脖子,挑在肩上,送到一处像衙门的地方。两边台阶下的人大多带着枷锁。上面坐的像是天官,很森严。一个拿本子的人用笔判决说:“长老某僧在寺院担任监院时,曾经侵占十方常住财物,私送人情,拖去受罚。”鬼卒就用铁叉挑着他走了,不知去向。(《舍利瑞应集》。摘编自《释门法戒录》)

  还有南北朝时,有位僧人死后在阎罗殿里看到融觉寺的昙谟最法师,他在世时讲《华严经》和《涅槃经》,领众一千人。阎罗王呵斥说:“你在僧众前讲经,心里怀有人我,以骄慢凌驾他人,在比丘中是第一粗行。”说完,叫人押付给主管者。这样就来了十个穿青衣服的,把他送进黑门。

  南北朝,有位白塔寺沙门道昶,在经管寺院财物时,任意侵占使用。有一天大白天,忽然有几个冥府官员走进他房屋,把他拖在地上,要砍他的脑袋。他惊恐万分,大叫饶命。官员狠狠地警告说:“把你屋里所有的财物,全部用来归还寺院,可以饶你的性命。”他叩头发誓说:“一定照办!”说完马上敲钟,集合大众,施舍自己全部财物,建造佛像和供斋。

  冥府官员三天后果然又来了,见他只剩一衲一钵,没说什么就走了。从此他勉励修持,终于成为高僧。(《梁高僧传》。摘编自《释门法戒录》))

  丙八、劝世人

  今时大地凡愚众,无余舍弃诸善法,

  好似地狱全毁坏,不然决定皆疯狂。

  当今时代大地上的众生把五戒十善全部抛弃,就好像十八大地狱、无数小地狱一夜之间全部毁坏一样。在人们的观念里,好像没有下地狱这回事。所以感觉非常自由,可以无忧无虑地随意而行。

  但是杀、盗、淫、妄、不孝父母、不敬三宝等的大恶业,每一样都是堕八寒、八热、近边、孤独等地狱的因。如果这所有的地狱都已经毁坏,这样做可以不下地狱受惩罚。但实际上,在21世纪的今天,地狱依然存在,因果律依然存在。如果是这样,还每天无所畏惧地大造地狱业因,那就等于每天都在自己心上安置地狱种子,最后让自己身陷在地狱中受苦无穷,这不是疯狂的行为吗?

  《居士传》里写了一位活阎王的事迹,就是明朝居士徐成民。他是江南太仓人,18岁时,在崇祯六年六月十二号夜里,梦到天帝召他到忉利天。天帝指示他宿世的因缘,让他管理第五殿阎罗王的事一百天。

  从此,他每夜坐在堂中作呼叱的声音,好像官府断案一样。他父亲听到声音,起来察看,只见一个王坐北朝南,旁边站着一列判官、狱卒,面目狰狞。仔细一看,朝南坐的王就是他儿子徐成民。第二天天亮,就问这是什么缘故。徐成民如实回答,这样就让他搬到庙里住。

  他的兄弟和远近好事的人拿着纸笔,偷偷伏在墙壁后,记他判案的语言,得到九十多条。当时判决非常精严,造什么业就判什么罪,所以见到的人身上都汗毛竖立。

  徐成民自己说:冥府里的罪人,合计四天下,动不动一天就有上万,除了交付给有关部门分别处理之外,我亲自审问的每天晚上都有上千人。牢狱有十八种,刑罚分一万条,受各种各样的刑,按照本人造了什么罪,就受什么刑。这个刑比人间就多得多了!正受刑时,叫号声充满耳朵,眼前看到的都是凄惨的景象。诸佛菩萨和历代祖师时时来救拔,但如果宿世没善根,即使当面开示,也麻木不觉知……(《居士传》)

  所以要常想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不虚,常常想到堕在地狱里是何等的痛苦。想一想,每天不间断地遭受三百根锐利尖矛同时刺身的苦,能不能忍受呢?如果不能忍受,就不能疯狂地造地狱业因。不然业力成熟时,阎罗王和狱卒没有情面可讲,到时只有自己去受惨烈的果报,连佛菩萨也难以救度。所以,如果造恶的话,今天还是人的身体,明天就会成为地狱中燃烧的干柴,能不心惊胆战吗?

  乙三、结劝分四:一、劝此生勤善 二、劝奉行师教 三、劝速度生死 四、劝坚持三学

  丙一、劝此生勤善

  善缘具足诸男女,心应冷静殷重思,

  此生若不勤修善,未来遇法当极难。

  所谓善缘具足,就是指得到了暇满,自己心里有诚信佛法的善根,外在又遇到了善知识等助缘。像在座各位,今生能皈依三宝,发心学佛,就是具足善缘的人。所以对自己这一生要很珍重,因为在自己身上已经出现了能成办一切暂时、究竟利益的机会,不论是心里具有的善根,还是外在依止的善知识、所学的法门,比起世间狂热造恶的人确实要好千万倍。在这样的五浊恶世,能有这样的善缘确实非常难得,所以要懂得珍惜。怎么珍惜?首先心里要冷静下来,很殷重地考虑这一生怎么来过。现在已经有了极好的修善法的机缘,如果还不精进修,那来世能不能再遇到殊胜的法呢?有没有这样修法的因缘呢?应该说非常困难!

  下面讲一则事迹。这是讲明朝居士马邦良,他考中进士后,做了丹徒县的县官。后来又迁到甘肃做官,因为父母的丧事回到故乡,住在慈山僧舍,每天拜阿弥陀佛求生西方。

  有一次,他去苏州见座主王荆石,到一个寺院拜佛。在称佛名时,止不住流泪。当时的举人黄钟和他朋友来见他,问道:“你信佛念佛怎么这么真诚?”

  马邦良说:“人身难得,正法难遇,佛怎么能不信呢?我念佛怎么会不真诚呢?佛法利益人天,如果不是前世种过善根,多数都会生起怀疑诽谤。一失人身,受苦无量。每每想起,痛彻心髓。”

  两人说:“你说人身难得,举目就是三人,再加上左右这些人,不都是人吗?”

  当时是夏季,马邦良扇子一挥,苍蝇到处飞动。马邦良问:“是苍蝇多?还是人多?”两个人很长时间没有话。

  马邦良说:“以前我曾经奉上帝的旨意,掌管第五殿阎罗王的事。每天夜晚,坐在阎罗殿上,簿子堆得像山那么高。亡者的三尸神自己讲他身口意造的业,根据律法断案,千百人中不失人身的才一两个。而且阳间最重的刑不过一死,阴间受罪,痛极了就死,死了又复活,怎么造业就怎么受罪,绝没有侥幸能轻一点或重一点。只有信佛念佛往生极乐的人,不走冥府这条路。这样的话,佛可以不信吗?念佛可以不真诚吗?”两个人听了毛发都竖起来。

  这样结合在净土法门上说,今生已经遇到了净土法门,不但遇到,还能生信发愿,在这时就应当冷静下来,殷重地思维:如果今生不精进地修净土资粮,以求即生超出生死,来世一旦失去人身,哪里还有这样的机会呢?那时就只有无休无止地受苦。所以在现在得到人身的时候,要百倍地精勤,要用最大的真诚来忆佛、念佛。

  丙二、劝奉行师教

  具德恩师心欢喜,赐予善教之利益,

  奇珍摩尼亦难比,莫舍彼教当修习。

  我们发起了今生勤修善法的心,想把这个人身用得最有意义。那么,怎么勤修善法呢?这就要有方法,这个方法很主要的部分是具德恩师以欢喜心赐给你的善妙教言。这些教言就是指引你修行的明灯、让你渡过苦海的慈航!

  所以,善知识赐予的教言一定要放在心上勤修。这个教言的利益远远超过了摩尼宝。摩尼宝是转轮王拥有的宝贝,非常难得,它能随人的意愿,降下所需的种种衣食资具;而你所得到的教言,如果依教奉行,所得到的利益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用数字衡量的!它能让你解脱生死、证成大道、普度众生,世间所有的珍宝加在一起也比不上它的价值。这么善妙的教言,句句是无价珍宝,它教导你怎么成办善趣、怎么成办解脱、怎么成办佛果,确实是法海奇珍,远远胜过了摩尼宝。所以一定要重视教言,要时时放在自己心上修,千万不能舍弃!如果得到摩尼宝,你会百倍珍惜爱护,生怕它丢掉、摔碎、沾上灰尘,所以会放在最高、最保险、最干净的地方。现在善知识给予的教言远远胜过摩尼宝,当然更应该珍藏在心里,时时秉持修习。

  丙三、劝速度生死

  今值三乘法船时,应速度越生死海,

  到达解脱之彼岸,违此岂有更大罪!

  现在遇到了三乘法船的时候,应当快速度过轮回苦海,到达解脱的彼岸,这样才是明智的。

  要从生死海中度过,到达解脱的彼岸,一定要借助一个法,没有法怎么度得过去?如果自动就能度过去,那久远劫前就已经得解脱了!实际上苦海茫茫,一直没有度过,原因就是没遇到能成办解脱的法。这世上有无数众生没有遇到出世间的法,虽然想脱离苦海,但根本没有可能性。而我们遇到了三乘佛法,在这样的出世间法上才有断烦恼、超出苦海的功能,所以值遇三乘法船时,就要赶紧开动,以求这一生渡出苦海!为什么要赶紧开动?因为时间非常短暂、机会又非常难得,如果不抓紧,还没到彼岸就已经死了,下一回就又要轮回了。所以这里说“应速度越生死海”。

  我们做世间法都是轮回的因,人天福报只是暂时性的,最终都会破灭,所以不能迷在世间法上,要度过生死,修到解脱彼岸,这才是真正得到安乐。没有到解脱彼岸之前,就算来世做转轮王、做总统、做天王,也都是沉溺生死。

  对我们来说,这一生的重点只能有一个,要么把重点放在修世间法上,要么放在修出世间法上。这是不同的两个方向,不可能兼行。如果不走出世间的路,只一味耽著在世间法上,那就和解脱道背道而驰,这是最大的罪过。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已经遇到了解脱的法门,却不随顺解脱来修,反而往生死里走,这样错过即生解脱的机会,使自己沉溺在无边无际的苦海中,当然是最大的罪过!所以法王教诫我们,这一生要努力勤修出世间法,到达解脱彼岸。

  下面讲几个公案:

  唐朝洛阳香山寺僧人鉴空,是江苏一带人,小时候很贫苦,虽然学习勤奋,但记忆力很差。到他壮年时,写诗也写得不漂亮。常常就在吴楚两地之间流浪,已经四五年了。虽然他也去见过一些达官贵人,但给他的钱不多。自己钱多一些就一定生病,只有钱用光了病才好。

  元和初年,他到钱塘一带。当时当地有灾荒,他就想到天竺寺求一口饭吃。当他走到孤山寺西边时,实在饿得不行,就在河边流着泪,发出几声悲吟。不久有个梵僧也在河边坐着,看着鉴空笑:“法师秀才,旅游的滋味足不足哇?”

  鉴空说:“旅游的滋味是已经足了,你称我法师,这是何等的错谬?”鉴空没有出家时叫做“君房”,梵僧称他为“法师秀才”,他觉得莫明其妙。

  梵僧说:“你想不起在同德寺讲《法华经》的事吗?”

  鉴空说:“我活了45年,一直在吴楚两地盘桓,从没去过京口,哪里有什么洛阳同德寺的说法呢?”

  僧人说:“你是被饥火所烧,想不起过去的事。”就从袋子里拿出一个枣子,有拳头大,说:“这是我国的土产,吃了它,上智能知道过去未来的事,下智只知道前生的事。”

  鉴空饿极了,赶紧吃了枣子,又手捧着水喝下去,忽然间打着哈欠,头枕石头就睡过去了。顷刻间醒来,回忆起前世在同德寺讲经,就好像刚发生在昨天。他想起前世就更加伤心流泪。这回知道前世,就问梵僧:“当时的震和尚在哪里?”

  梵僧说:“他修行没有专精,所以这一世还作四川的和尚,不过现在好了,他断攀缘了。”

  “那神上人在哪里呢?”

  梵僧说:“他前世的愿没有满。”

  “悟法师在哪里呢?”

  梵僧说:“你记不起当时在香山石像前他戏发大愿吗?他说:‘我如果不证无上菩提,将来一定做威武的大将军。’昨天听说他已经做大将军了。当时我们五个云游僧只有我得解脱,只有你成了挨饿受冻的人。”

  鉴空哭着说:“我四十多年,每天只能吃一顿,三十多年只能穿这一件破衣服。这世俗的事,我要知道一下它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我的福这么不足,一直都在挨饿受冻中度过呢?”

  梵僧说:“当初你坐在法座上广说邪见,让学空法的人生起各种不好的疑惑。而且你持戒有缺犯,所以你现在还有臭气。声音是浑浊的,回响却很清澈,有这样的道理吗?身体是驼背,影子就是弯的,因果报应历来如此,绝对没有错的。你前世是这样做的,今生就这样受果报。”

  大家看到当时这五个人都出家学道,其它四个人都没得解脱。大家想想:他们为什么没有得解脱?就是求解脱的心不真切,并没有昼夜精修出世间的法,所以都在世间法里打转,有的放逸、有的造罪、有的对世间的富贵还有贪恋,这样一念轻忽,就随业风飘沉在生死苦海里。这也告诉我们,今生一定要度过生死海、到达解脱彼岸,这是唯一正确的目标。如果不这样做,就是自暴自弃,最后也一定会像这四个人一样。

  宋朝欧阳修,在颍州作知州时遇到一个官妓,口里出莲花的香气。有个和尚知道宿命,说这妓女前世是尼姑,三十年诵《法华经》,一念之差,今生沦为妓女。欧阳修不太信,就问妓女:“你曾经读过《法华经》吗?”

  妓女说:“我都失身于此,哪里有闲暇诵经呢?”

  这样给她《法华经》,她读诵如流,给其他经时一点读不来。这才觉得和尚的话可信。

  所以前世三十年诵法华经,可惜没有出离心,不晓得求生西方。如果以这种功德回向西方,就可以上品往生,但她没有这个心。所以死了之后恶习现前,这一生就沦落为妓女。

  再看《居士传》里一则公案:

  明朝的程季清居士,是新安人。后来迁居到湖州养老,曾经在天目山读书,拜高峰禅师塔,不觉痛哭流涕,刳手臂上的肉作供养,由此决志参究。当时参礼雪峤禅师,逼拶很久时,渐渐有个入处。以后又拜见博山无异禅师,禅师很器重他,临别时走了五里路送他。

  程季清每每想到末世的参禅人不明教理,就像没有引导陷在黑暗坑中毫不自觉,深可怜悯。他就建立讲社,以六年为学期,请十位法师依次登座讲解大乘经,又请自平法主到孤城的丈室讲演《成唯识论》。程季清听完退下来深思,渐渐得了慈恩(窥基大师)的纲要。平常读《华严经》和《发菩提心论》,声泪俱下,自己称为“十愿居士”。当地放生、度鬼、礼忏、诵经等各种法会,都是由他倡导的。

  后来他儿子死了,以后就闭门谢客,专修丈六佛身观。最开始模糊不清,渐渐现出佛身的像,但是色彩很暗。正专心观想,忽然空中有声音教他:“你要想见金色佛身,须要对佛身首先作红色想。”他依教观想,果然见到佛身光明照彻四方,屋子里的东西全成了金色。

  程季清虽然是修佛观,但他喜欢看风水,到哪里都是给丛林看地,禅观也就稍微生疏了。他又说:“我来世要做国王或天神来弘扬佛法,护持世间。”蕅益大师听到就呵斥他。后来他告诉大师:“近来我才信,生西方的要诀必须是放得下娑婆。”蕅益大师说:“说得很好。”

  顺治八年秋天,他肚子得病,画了西方佛像悬在屋子里,来帮助自己观想,这样吉祥而逝。过了七天,他现梦给大女儿说:“我已经到吴门四十里外作了大丛林护法伽蓝神。”

  他是世间的念头没有去干净,结果一念之差归于神道,没有生到西方。他也说得好,生西方的秘诀是要放得下娑婆,但他自己心里对娑婆还有爱,错过了即生解脱的机会。这也提醒我们,今生修任何善法功德,绝不求来世得人天福报,而要及时地回向往生。

  丙四、劝坚持三学

  道之三学圣教图,坚固心上巧摹绘,

  任凭举世赞与毁,关要无误乐至乐。

  “道之三学”,指解脱道的核心——戒定慧三无漏学,这属于证法。“圣教”,指三藏十二部,这属于教法。“图”表示教法,是指示戒定慧三学修行正轨的图画。也就是戒定慧怎么修行,在教法里用文字做了指示,相当于画好了修戒定慧途径的图画。

  那么怎么做修行呢?就是“坚固心上巧摹绘”。“坚固心”是修持三学的所依,指真实厌舍生死希求解脱的心不会以违缘——希求现世和后世善趣圆满等的心态而间断退失,而且具有顺缘——深信因果、皈依三宝等等,已经到达坚固不变的程度。这样的心就好比坚固的墙壁没有裂开一样,所以可以在它上面按圣教的指示画出戒定慧三学的图画。

  再看“巧摹绘”的涵义。“摹”就是照着样子画,密意是要求在按教法抉择断定之后,就按所抉择的法义在心上仿照修行。比如戒学要求哪种身口意的行为要遮止、哪种要行持,就在自己心上实际按那样去遮止、去行持;慧学要求怎么观无常、怎么观苦、怎么观空、怎么观心性,也在自己心上符合教法来观照。“绘”是更进一层,由这样遵照教法修习,就在自己心上实际绘出了戒定慧的功德图案。不但要做到“摹”和“绘”,还要做到“巧”。“巧”就是不但在自身上如是修行,而且善巧地以利他的大悲愿力摄持,又具有上师赐予的能迅速成就的殊胜教授要诀,这样一心专注地精进勤修,就叫做“巧”。

  佛自己已经到达解脱彼岸,彻底明白怎么走才能得解脱,这样就把解脱道的走法写成教法,就像画好了一张指路的地图,来教给我们修道的方法。所谓教法和证法的关系:文字的教法是给我们指示解脱道怎么行持;我们在希求解脱的坚固心上,按教法的指示修出了戒、定、慧,就是出现了证法。如果能这样走,任凭全世界的人怎么赞叹你或诽谤你,那都无所谓,因为你走的解脱道在关要上没有错误,这样走下去就一定从安乐趣入安乐。所谓“乐至乐”,就是乃至虚空界尽之间,直到成佛永远利生之间,趣入了永不退转解脱正道的无漏乐,到究竟时,趣入不可思议无有穷尽的法身大乐。

  甲三、愿众往生成佛

  愿闻此歌诸有情,趣入行持十善道,

  后置极乐净土中,自在得佛三身地。

  这是法王对听闻道歌的有情作祈愿回向。

  内容有三点:一、“趣入行持十善道”:不只是口头上说,而是已经趣入了行持十善业道。也就是自己真正在开始按十善业道认真地行持,身体不杀、不盗、不淫,口里不说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心里禁止贪、嗔、邪见。二、“后置极乐净土中”:“后”就是在已经趣入十善业道止恶行善之后,再安置在圆满摄集二百一十亿刹土精华的极乐净土中。由此就在短暂一生中超出了无边生死苦海,登入了不退地,从此在弥陀愿海神力的住持下,毕竟成就大乘无量道果功德。三、“自在得佛三身地”:就是往生之后,以佛法身智慧所现不可思议神力加持,能自在就获得三身不二的究竟佛地。“自在”是指没有障难,速疾、任运地到达佛地。

  今天大家听到法王的道歌,也一定得到法王的护念。这样自己就应当按法王所指示的正道来走。一是这一生要真正趣入修行十善业,趋入就是已经在开始实行,平时毫不松懈地守护身口意三门,下至起心动念都尽量止恶行善,这就是趣入的意思。有了这个基础,就要希求即生得解脱。怎么得解脱?就是要真正厌离这个世间,希求生到极乐世界。要有这一生命终决定去极乐世界的心,这样心心念念放在阿弥陀佛上,一切功德都回向往生西方。这样临终得佛接引,就彻底超出了轮回。而且,为了能在往生之后速疾证入三身佛地,今生要努力随发普贤广大行愿,随分随力地发菩提心、学般若法,这样愿力广大,福慧资粮深厚,生到西方之后就能快速成就。

  如果用三士道来配,一是要趋入下士道,修持十善业。二是要有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出离心。再加上随分随力地发起为救度法界众生而求生净土、圆成佛道的菩提心,以这样的愿心摄持,修持往生正因,跟弥陀愿力相应,就在这一生命终之后往生在极乐世界中,再进修大乘法,证到三身不二的佛果,普度无量众生,这样就是圆成佛道。所以,总的祈愿就是如此。

  胜生木蛇年,四月二十九日落时,阿旺洛珠聪美述。

  愿增善妙!

返回目录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