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普遍胜利·普巴扎西仁波切故事:一个窝头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4日
来源:   作者:普巴扎西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普遍胜利·普巴扎西仁波切故事:一个窝头

 

  《普遍胜利》电子画册故事——《一个窝头》

  雪域高原的春天如舞姿曼妙的仙女,踩着冬日的点点残雪,和着柔和的曼妙旋律,轻歌曼舞间蓝了天,绿了树,开了河,苏醒了万物。天空中浮云变幻缥缈如仙女飘动的如纱衣袂,大地上青草残雪交辉如仙女素雅的盛装舞裙。冰消雪融、乍暖还寒之季,万物都在天地间悄然孕育着。

  藏历木鼠年(1984年)初春,16岁的我等大恩根本上师普巴扎西仁波切跟随阿冲恩珠老和尚(上师前世——囊加活佛的侍者),获得色拉阳智仁波切的授记,到川藏地区闻名遐迩的亚青寺依止无垢光尊者的化身——妙音龙多加参尊者求法。由于当时物质条件极其有限,上师二人只随身携带了少许干粮,就踏上了漫长的求法之路。

  昔时的亚青,路况险恶,交通不便,兼之上师二人身无分文,所以一路上只能以步代车,即便偶尔搭上货车,也只能搭载很短之路程。几天下来,上师二人携带的干粮就已消耗殆尽,但为了寻求正法,二人仍然坚持一边乞食,一边赶路。

  藏地牧区人烟稀少,分布散落,经常走几十里路都不见人家。为了照顾年迈体弱的老和尚,上师常常独自一人进山乞食,而让老和尚坐在路边休息等候。山路崎岖,融化的冰雪更使小路泥滑不堪,而上师脚上由于长途跋涉磨起的血泡更增添了行走的艰难。有时上师要接连翻过几座山峦才能遇到一户人家。幸运的时候,主人家会布施一些食物,虽然东西不多,但毕竟有所收获;更多的时候,主人因家境贫寒而无有任何布施,这时的上师只能怀着满心的失望,拖着疲惫的身躯,耐着难挨的饥饿,折转而回,在空旷的山野间寻找下一个目标。为了能讨到支撑二人继续前行的一点食物,上师几乎每天都要跑很远的山路。即便如此,每天讨到的食物也只有一点点,根本不够两个人饱餐一顿。每当此时,上师都会把大部分好点的食物供养给老和尚,而自己只吃一点又冷又硬的食物,维持着最基本的生命所需。

  一天,上师和老和尚在行走的途中,忽然看到一位年老的僧人坐在帐篷里,正吃着一个不大的窝头。“啊!窝头!”上师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这可是离开家乡之后第一次看到窝头啊!上师心中的喜悦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周遍全身,那种期待与渴望只有长期饥饿的人才能体会。窝头像磁铁般吸引着上师。老和尚虽已走远,但上师却舍不得挪动一步,还是站在不远处,眼巴巴地看着窝头在老年僧人的手中一点一点地变小。这时的上师多么渴望老僧人能把窝头给他呀,哪怕只有一点点,也是无比的美味呀!但老僧人似乎在考验着上师的耐心,还是在不紧不慢一口一口地咬着。窝头一点点地变小,上师的心也跟着一阵阵地发紧。但上师还是安静地等待着,等待着……时间仿佛在那一刻停滞了,所有的希望都凝聚在那个小小的窝头上。终于,老年僧人看到了站在一边的上师,看到了上师渴求的眼神,他微笑着把手中仅剩的一小块窝头递给了上师。上师如获至宝,高兴至极,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小口。这可是上师一个月来唯一一次吃到糌粑以外的食物啊!可一想到老和尚还没吃到这么好的东西,上师就放下了继续吃的念头,把剩下的窝头珍藏起来,留着供养老和尚。

  就这样,上师二人艰难地在求法的路上前行。极度的饥饿,夜以继日的奔波,使年少的上师体力严重透支。十六岁,正是感受父母疼爱的韶华,而上师却为求法而远离家乡,每日忍饥挨饿,往来于荒山之中,乞食于牧人门下。每当日薄西山,上师找好露宿之处,妥善承侍老和尚之后,都会独自一人,默默走到一处高地,远眺家乡。夕阳的余辉斜斜映照着上师瘦削的面孔,明暗之间略显分明的棱角让人倍感坚毅与力量。出门时尚且合身的袈裟现在竟已稍显肥大,在料峭的春风中猎猎飘动,更显上师日渐清瘦。上师静静地凝望着天边那片在斜阳的掩映下镶着一抹金边的彩霞,默默地眺望着远方记载着自己童年和少年时代无数美好回忆的故乡。夕阳西下,牧歌唱晚,最是游子思归。 “母恩深如海,报恩佛子行。利乐有情故,誓愿大觉成。”一思及长劫中仍在六道中轮回漂泊、流浪生死、历尽苦痛、无暇沐浴佛光、行持正法的父母有情,上师的心就禁不住一阵抽痛,两行泪水不经意地顺着上师线条分明的脸庞缓缓滑落。出家伊始,年少的上师对于绍隆正法、续佛慧命的僧侣生涯多少还有些懵懂,但随着佛法的熏习和时间的流逝,上师已深深认识到,只有佛法才能为此五浊恶世带来和谐,为苦难众生带来安乐,只有佛法才能驱尽无明的黑暗,赤裸智慧的光明!从那时起,上师便已将荷担如来家业、利乐一切有情融入了自己的生命。

  就是凭着这份坚定的信念,无论艰难险阻,无论磨难重重,上师都以极大的坚忍默默承受着,坚持着,从未想过放弃,以自己的生命诠释、鉴证着永恒的誓言!

  后记:

  上师曾曰:令人忧心的是,在这个物质极端丰盛的世界中,人们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在逐渐地物质化。世世代代以来,无数的佛教祖师们无不付出艰辛的努力,以坚苦卓绝的苦行方式追求佛法的真谛。但当今这样的行为似乎越来越不受重视了。众多拥有导师头衔的师父们,比较热衷于建造金顶大庙、塑雕金质佛像、多层宝塔等,如此教诫及行为,也逐渐影响到某些信众越来越热衷于此等行为,反而对实修佛法兴趣索然。如此下去,未来的佛教徒真会以为修建大寺庙、大佛像等就是佛教的全部,而失去了释迦牟尼佛所教导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精髓。因此我们应该依照佛陀的教诲,遵循历代祖师的足迹,不被炫丽的外相所迷惑,为实践佛法的精髓,而精勤修行。

返回目录

-----------------------------------------------------------------------------------------------------------------

更多普巴扎西活佛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