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前行讲记 第十讲 前行备忘录-不善发心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8日
来源:   作者: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前行讲记 第十讲 前行备忘录-不善发心

 

  ——《普贤上师言教》与《前行备忘录》合讲

  蒋阳龙朵加参尊者       传授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传讲

  第十讲 2012年11月9日

  【原文】

  本论就代替实修引导的次第传授教言来讲,包括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前行、正行分支——捷径往生引导。所谓的共同,与谁共同呢?按照理论的说法,是所有乘都共同观修的法,因此称为共同外前行。依照窍诀的讲法,是三士道共同观修的法。所谓的“不共”,是与谁不共呢?按照理论的说法,是与世间乘、小乘声缘乘不共,依照窍诀的讲法,与小士道、中士道不共,是大士道的不共观修法,为此叫做不共内前行。关于破瓦法,如云:“修道差者以破瓦接迎。”针对最初没有机会求得正行法、求完正行之后不具备生死中阴的暖量(即修行境界)以及修道没有得稳固者来说,就要依靠破瓦法来延续道的修行。圆满次第正行的分支——迁识破瓦法,归属在(不共内前行的)六法当中。

  第一共同外前行分为六个部分:

  一、 暇满难得

  我们要依靠“四种厌世心”或者“四种除贪法”的能遣法对所遣法——今生后世心生厌离,依靠利他菩提心,对自私自利的心念产生反感。具体来说,依靠暇满难得与寿命无常对谋求现世心生厌离,依靠轮回过患与业因果对谋求后世轮回的心行产生厌恶,间接对谋求自私自利的心行产生厌恶,这是全知无垢光父子不共的引导法。对谋取今生、后世、自利的心行生起厌离就必然追求解脱,为此务必要思维解脱的功德利益,并认识到解脱道只有具足法相的上师善知识才能宣说,而你随随便便遇到一个人他不会宣说。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白依止善知识的方法。

  第一暇满难得,包括闻法方式和真正暇满难得引导。其中闻法方式,是讲闻法时怎么闻法、行法时怎么行法、修法时怎么修法。它分为发心和行为,发心又包括广大意乐菩提心的发心和广大方便秘密真言的发心。发心主要是讲意乐,行为主要是讲身语的所为。

  所谓的发心,就是在纷繁众多的分别念中,引发出特别的分别念。发心有不善的发心、无记的发心、善的发心。

  一、不善的发心:又包括救畏的发心和善愿的发心。救畏的发心,就是为了救护今生疾病的怖畏、魔障的怖畏、国王惩罚的怖畏、饥馑的怖畏等等而修行正法,这样一来,由下而上从声闻乘到光明大圆满之间,不管你修什么法,也只能救离这些怖畏罢了,除此之外不会有任何利益的成果,所以必须去除这种发心。

  善愿的发心:一开始就打算贩卖正法,于是思忖:如果我求一点法,得一点灌顶传承,闭关做一点依修,势必能得到一点利养、赢得赞誉、获得名气、依靠赞誉名气在今生当中得到丰衣足食等安乐,这四种加上相反的四种不愿意之事,就是世间八法。依靠正法谋求今生利益,如果成功,那么所买到的也只是牛马,下至羊毛牛毛,用弥足珍贵的正法换来世间的衣食等普普通通的财物,以贵换贱。

  事实上,以正法来谋取世间利益和一个俗人拿着一支又细又长的火箭来求取财物这两者比较起来,以正法谋求世间利益更为下劣。诚如无等塔波仁波切所说:“若不如法而行法,正法反成恶趣因。”

  ——《前行备忘录》

  【正文讲解】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祈祷大恩根本上师赐予意心相融之加持!

  愿尽虚空之际有情父母即生证得四身五智之金刚持果位,为此结合《大圆满龙钦心滴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和《前行备忘录》而宣讲。此前行分三:首义、论义和结义。首义已宣完,今天所宣的是论义。论义分为三: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前行和正行之支分捷径往生法。今天所宣的是第一:共同外前行。

  共同外前行分为六个科判:暇满难得、寿命无常、业之因果、轮回过患、解脱利益和依止上师。今天所宣的是第一个科判:暇满难得。暇满难得又分为两种:闻法的方式和所宣之法之次第,今天首先所宣的是第一——闻法的方式。闻法的方式分为动机和行为,今天所宣的是第一点——动机。

  在《普贤上师言教》当中只宣讲了善的动机,没有详细宣讲不善的动机和无记的动机,也没有宣讲如何改造动机的方式;如果改造动机的话,有什么功德;未改造动机的话,有什么过患等等,这些无有详细讲解。因《前行备忘录》当中对此有详细讲解之故,因此按照《前行备忘录》之中的法义来宣讲。

  昨天宣讲了遍知无垢光尊者和遍知智悲光尊者、堪布昂琼乃至昌根阿瑞仁波切,他们传承的法规是以成熟引导而引导弟子;上师是以成熟引导的方式而引导弟子,弟子也是以成熟引导的方式而去实修,昨天讲解了亚青传承的实修方法。

  什么叫做成熟引导?

  比如说:上师赐予一个窍诀,弟子如是而去实修。弟子实修过程中,直到在自己的相续生起验证为止;生起验证后,上师再继续赐予第二个窍诀;第二个窍诀同样去实修,在相续生起验证以后,接着再传第三个窍诀……这样上师次第传窍诀、弟子次第修行,并通过实修在相续生起验证,此就称之为成熟引导。

  现今替代成熟引导的方式为次第性引导,以这样的方式护持徒众。

  比如亚青的法规是新到亚青的弟子,首先要领取摄受证。摄受证领取之前,该弟子先要找一个担保人或组长,并由组长把弟子引到上师之前,详细介绍弟子真心想修正法;详细介绍以后,上师赐予摄受证,之后赐予皈依戒。皈依戒以后,次第性地赐予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接着赐予菩萨戒以后,如是赐予成熟灌顶;赐予了成熟灌顶以后,详细并次第性地赐予窍诀引导。

  这样的引导首先从前行开始赐予而引导弟子。

  前行的时候,首先你的相续未调伏,上师以四厌离心赐予弟子,详细宣讲以后,之前你的相续无法堪能或者无有调伏,则以四厌离心来调伏你的相续,如是而赐予。

  比如说在亚青的土登尼玛堪布,每年都是这样:不管是龙钦或龙萨的前行,以三个月零十天的时间为在亚青修行五加行的弟子次第宣讲前行之四厌离心。如是而宣讲的同时,在百日当中,让他们依照所赐之教言去修行。

  而作为在亚青修五加行的弟子,首先听闻以四厌离心为引导的窍诀修行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再听闻皈依和发心,同时按照传承法规的要求在百日当中修持出离心、菩提心。如是在百日当中一边听闻一边实修。

  这样赐予皈依、发心和金刚萨埵等修法,让弟子次第修行。尤其修菩提心,即使相续无法生起自他交换之心,但是所做一切善根功德都能赐予一切众生。这样的心在自己相续生起以后,在此基础之上再传成熟口诀法,如是而传授。

  这样的引导方式称之为次第性传授窍诀,上师引导弟子也是如是引导。

  在此前行基础之上,上师再开始传授直断窍诀。直断窍诀分为寂止和胜观。寂止要求在三个月中去修,相续生起寂止以后,再赐予胜观。胜观是以观察修在相续生起定解,要在如是的定解之上,对明智(觉性)有一定的认识。在认识明智之前,大概会让弟子修五六个月的时间。这样修持以后,再次第性地引导辨别和断定,这样的引导方式称之为次第性引导。

  这样的引导方式是否是属于成熟引导呢?

  不是的。成熟引导指的是:上师传弟子一个窍诀,弟子生起此窍诀之究竟验证以后,再赐予下一个窍诀。

  所以现今所传的次第引导方式是以替代性方式来宣讲成熟引导。

  比如说上师传一个窍诀以后,你的相续是生起一定的寂止或了知以后,上师继续传第二个窍诀。这样的引导方式是替代性的,替代成熟引导,属于次第引导。

  以此次第性引导方式也是本传承法规,现今以此引导方式宣讲前行。

  此前行又分三: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前行和正行之支分捷径往生法。

  所谓的共同,与谁共同呢?按照理论的说法,是所有乘都共同观修的法,因此称为共同外前行。依照窍诀的讲法,是三士道共同观修的法。所谓的“不共”,是与谁不共呢?按照理论的说法,是与世间乘、小乘声缘乘不共;依照窍诀的讲法,与小士道、中士道不共,是大士道的不共观修法,为此叫做不共内前行。

  共同是按照教理和理论的方式来宣讲,属于是共同乘共同观修的法。比如说暇满难得、寿命无常、业之因果和轮回过患,这些都属于小乘声缘乘、菩萨乘和外道共同修行的法,所以称之为共同。

  不共按照理论的方式来宣讲,与世间乘、小乘或外道所修行的法不共之故,因此称之为不共。比如皈依,外道没有皈依三宝之故,因此皈依与外道为不共。

  唯有大乘才有利他之心的发心,所以发心与小乘声缘乘和世间乘不共,如是就称之为不共。

  共同和不共前行的区别就是如是而作区别。

  关于破瓦法,如云:“修道差者以破瓦接迎。”针对最初没有机会求得正行法、求完正行之后不具备生死中阴的暖量(即修行境界)以及修道没有得稳固者来说,就要依靠破瓦法来延续道的修行。圆满次第正行的分支——迁识破瓦法,归属在(不共内前行的)六法当中。

  “修道差者以破瓦接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没有求得正行法、突然出现障碍、无常或死亡,此时解脱之道应该以破瓦法来解脱,由道之往生法而往生;或者说求完正行以后,不具备即生解脱之量,也不具足临终解脱之量,不具足中阴解脱之暖量;或者是修行道中没有稳固者,以破瓦法来延续道的修行。

  此窍诀如同一个水渠中断以后,用另一个水沟或容器把它连接起来,以往生法之道来连接修行者的修行,令修行者能够解脱和往生,此窍诀就称之为破瓦法,也叫迁识往生法。

  破瓦法不是正行,是正行之支分,属于那诺六法之一。

  那诺六法为拙火、光明、中阴、幻身、梦境和迁识往生。破瓦法为那诺六法中的往生法。

  第一共同外前行分为六个部分:

  一、 暇满难得

  我们要依靠“四种厌世心”或者“四种除贪法”的能遣法对所遣法——今生后世心生厌离,依靠利他菩提心,对自私自利的心念产生反感。

  刚才所宣的法义为:依靠无垢光尊者传承之法规要以成熟引导,但现今以次第性引导替代成熟引导而如是引导。

  口中所称的是按次第引导窍诀而如是引导,实际上也应如是去做。

  此共同前行引导分为六个次第引导窍诀,此处所宣的四种厌离或四种除贪法。

  能遣除的法是四种厌离心或四种除贪法,所遣的是对今生后世的贪执,于此生起厌离。此时上师以次第引导之时,弟子应对今生和后世生起厌离,如是而熏修。

  以四厌离心所遣的是对今生后世的贪执心。如果以此次第引导去修四厌离心的时候,没有对今生后世生起厌离心,你们此次所修的窍诀只是形象而已,并非是清净之法。

  现今所宣的是次第引导之窍诀——四厌离法,如是所宣以后,你们也如是去修。修行以后,应对今生和后世生起厌离。如果没有生起的话,今天所宣之法并非是窍诀,也无法称之为引导。

  此窍诀为:以四厌离心对今生后世生起厌离心。必须要修心、必须要实修,才能对今生后世生起厌离心。没有修心,也没有实修,仅仅听闻,无法对今生和后世生起厌离心。

  比如依靠暇满难得和寿命无常熏修,生起对今生的厌离心;而依靠轮回过患和业之因果对后世的轮回生起厌离心,如是而熏修。熏修以后,才能生起厌离心。比如熏修暇满难得和寿命无常此两个窍诀,对治贪著今生而生起厌离;如果熏修之后,未对今生生起厌离心,此就无法称之为窍诀引导;如果能生起厌离心,此就属于窍诀引导。

  总而言之,一定要去实修,要依照上师教言去思维和观修,这一点非常关要。

  内之前行要依靠利他的菩提心,对自私自利的心产生厌离和反感。

  本论中也如是所宣,内容如下:

  具体来说,依靠暇满难得与寿命无常对谋求现世心生厌离,依靠轮回过患与业因果对谋求后世轮回的心行产生厌恶,间接对谋求自私自利的心行产生厌恶,这是全知无垢光父子不共的引导法。对谋取今生、后世、自利的心行生起厌离就必然追求解脱,为此务必要思维解脱的功德利益,并认识到解脱道只有具足法相的上师善知识才能宣说,而你随随便便遇到一个人他不会宣说。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白依止善知识的方法。

  第一暇满难得,包括闻法方式和真正暇满难得引导。其中闻法方式,是讲闻法时怎么闻法、行法时怎么行法、修法时怎么修法。它分为发心和行为,发心又包括广大意乐菩提心的发心和广大方便秘密真言的发心。

  虽然此处的发心在《普贤上师言教》当中有详细讲解,但此处首先所宣的是闻法和修法的动机。

  发心主要是讲意乐,行为主要是讲身语的所为。

  闻思修分为动机和行为。动机主要为意乐,行为主要为身语为主。

  所谓的发心,就是在纷繁众多的分别念中,引发出特别的分别念。发心有不善的发心、无记的发心、善的发心。

  动机的意义指的是:在纷乱众多的分别念当中,引发特别的分别念,此特别分别念就称之为动机。

  动机分为三种:不善的动机、无记的动机和善的动机。

  一、不善的发心:又包括救畏的发心和善愿的发心。

  首先所宣的是不善的动机。不善的动机又分为两种:救畏的动机和善愿的动机。

  首先所宣的是救畏之动机。

  救畏的发心,就是为了救护今生疾病的怖畏、魔障的怖畏、国王惩罚的怖畏、饥馑的怖畏等等而修行正法,这样一来,由下而上从声闻乘到光明大圆满之间,不管你修什么法,也只能救离这些怖畏罢了,除此之外不会有任何利益的成果,所以必须去除这种发心。

  接着宣讲善愿之发心。是刚才所宣两种动机分类当中,有救畏的动机和善愿的动机之中的善愿的动机。

  善愿的发心:一开始就打算贩卖正法,于是思忖:如果我求一点法,得一点灌顶传承,闭关做一点依修,势必能得到一点利养、赢得赞誉、获得名气、依靠赞誉名气在今生当中得到丰衣足食等安乐,这四种加上相反的四种不愿意之事,就是世间八法。依靠正法谋求今生利益,如果成功,那么所买到的也只是牛马,下至羊毛牛毛,用弥足珍贵的正法换来世间的衣食等普普通通的财物,以贵换贱。

  事实上,以正法来谋取世间利益和一个俗人拿着一支又细又长的火箭来求取财物这两者比较起来,以正法谋求世间利益更为下劣。诚如无等塔波仁波切所说:“若不如法而行法,正法反成恶趣因。”

  什么称之为善愿之发心?

  以世间八法的动机而行持善法,就称之为善愿之动机。此时在修法当中,自己要反观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动机。比如说闻法时,你是以何种动机在闻法?修法时,你以何种动机在修法?讲法时,是以何种动机在讲法?从现在起,就要反观自续,反观自己的动机。

  如是之故,反观自心非常关要。

  比如说,今天我在宣讲法,你们在听法,你们也在修法。这样去听法修法,自己的意乐和动机是什么?自己要反观一下。

  你们的动机是为了躲避病魔、魔障还是国王的惩罚?或避免饥荒中挨饿而听闻法?还是为了想得到的利、称、誉、乐,还是为了不想得到衰、讥、毁、苦,在这样的动机中听闻法呢?要反观自己。

  疾病之怖畏

  在藏地有些人得了食道癌之后,为了消除这些病患而转绕白玛登灯尊者的虹光塔,或者在亚青的见解脱玛尼石堆,规定自己转绕五遍或十遍,或者在顶礼或者净障……外看好像他在修行,但他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消除自己的疾病而在行持善法,这样的动机就称之为疾病之怖畏。

  魔障之怖畏

  比如说突然间患有严重疾病,或者不是突然间患有严重疾病,但这种病无法诊断认定,也无法以药医治,这种病以种种佛事、念经、念仪轨才能消除。外看是这个修行者在念经、在做佛事,其实他的动机是为了消除自己的魔障,这样的动机称之为魔障之怖畏。

  国王惩罚之怖畏

  以前有些人违背了国王的法规,因为国王不愿意惩罚修行者,为了避免此惩罚,而选择出家修行。这样的动机称之为对国王惩罚之怖畏。

  现今国王对出家众仍然做惩罚。但是现今有些人违背国家法律以后,为了躲避法律制裁而到寺院和寂静之处装作修法。这种躲避法律制裁的行为动机,称之为国王惩罚之怖畏。

  比如在汉族当中有这样的谣传,是否为真实就不知道了。有些人违反国家的法律或违背单位规定等等,没有地方躲避之故,就到藏地以修法来躲避。以这种动机去修法的话,不管是修何种法,从声闻乘至光明大圆满法,只是以救畏、救除这种怖畏之动机而修法,是无法得到解脱之遍知果位的利益。

  比如在亚青,你到这里以后,发放摄受证之前,详细地盘问清楚:“你有没有违背国家的法律?有没有与单位相违过?你与家庭有什么不和或相违过?或者你与地方上有没有什么相违的事?你与地方上的上师或出家众有没有任何相违的事?……”

  如果这些相违之事都没有,且担保人或负责人负责的基础之上,以后也不允许与家人相违、与单位相违、与国家相违、与上师或其他相违的事,为了利益众生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安乐而一心一意修法。在此基础之上,再发放摄受证。

  在发放摄受证的时候,会盘问有没有国王惩罚之怖畏这样的动机。

  饥荒之怖畏

  为了吃穿、对饥荒的怖畏之动机,即便你去修从声闻乘乃至光明大圆满法,是无法得到其他暂时乃至究竟的解脱利益。此等动机是属于救畏之动机,要舍弃这样的动机。

  今天的法就讲到此。

  回     向

  【备注】

  此为弟子根据大恩上师讲法记录略作整理,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闻法录音。因时间仓促,恐有错谬。故于大恩上师及道友面前忏悔!

  愿大恩上师*轮常转!信众法喜充满!早证菩提!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