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前行讲记 第五讲 前行备忘录-总说要义-三宝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8日
来源:   作者: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前行讲记 第五讲 前行备忘录-总说要义-三宝

 

  ——《普贤上师言教》与《前行备忘录》合讲

  蒋阳龙朵加参尊者       传授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传讲

  第五讲 2012年11月4日

  【原文】

  所有僧人,是生者的依托,是死者的呼援,因此必须治疗自心的疾病,而治疗心的疾患——业和烦恼病的良药就是妙法,本来“法”的名称涉及十个方面,这里是取名“妙法”之中妙的法。

  法的含义:正如用药治病一样,就将心从不善的歧途中扭转过来的意义来讲,法和对治是一个意思。我们要对有对治作用的正法坚信不移,因为妙法才能救护我们摆脱轮回恶趣的一切恐怖,是今生来世的利乐源泉。为此,我们认识到佛教正法对现世、后世、中阴不欺惑这一点后要虔诚信受。如云:“信心是珍宝,昼夜趋善道。”又如云:“信心前行首先起,诸法根本即信心。”

  这样的佛教正法的宣说者,就是所谓的“无上本师即佛宝”。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本师释迦王释迦狮子,法身位是普贤如来,报身位是大金刚持,化身位即众生的怙主释迦牟尼佛。关于本师无与伦比的道理,在(《释迦牟尼佛广传》)大臣海尘婆罗门童子发心的情节中有阐明;关于正法无与伦比的道理,《七品祈祷文》中说:“稀有不可思议如来教,出现三次超胜之佛法。”在过去千万劫以前的“普严劫”,先生王佛教法中出现过密宗金刚乘,未来华严劫文殊师利佛的教法中大范围出现密法,如今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广传密宗金刚乘,因为除了这三劫以外,众生不能堪为法器。

  如果有人问:那为什么《文殊幻化网续》中说“过去诸佛已宣说,未来诸佛也将宣说”?

  其中的密意是说(在其他佛陀的教法中)密宗不是普遍公开传播。

  现今释迦牟尼佛这个刹土名叫三千娑婆世界,并不是因为非常好才叫娑婆的,而是因为格外不好才称为“娑婆”。这里的一切有情相续被贪欲、嗔恨、愚痴折磨得很难受,由此才名为娑婆世界。

  关于法宝,如云:“无上救护即法宝。”无与伦比的本师宣说的八万四千法蕴归纳起来,涵盖在十二部中,十二部又包括在三藏当中。所谓的“如来教法证法宝”,其中三藏就称为教法,我们必须依靠犹如陶器耳柄、皮口袋环带般的文句才能获得证法。所以,教法三藏的教义——胜道三学,就是证法。胜道三学中的“胜”,虽然在外道中也有狗牛禁行和各自的禅定等等,可是凭借那种道并不能获得解脱和遍知佛果。依靠内道佛教胜道的三学能证得解脱和遍知果位,因此称为胜学。显密的一切法都不超出三藏三学的范畴:小乘中,律藏、经藏、论藏是三藏,律藏、经藏、论藏的教义依次是戒学、定学、慧学。菩萨乘中,宣说菩萨道根本堕详细分类的教是律藏,它的所有教义是戒学;宣说所有三摩地门的一切经是经藏,修行它的教义——暇满难得等等属于定学;十六空性或二十空性的所有能诠(文句),是论藏,它的一切所诠(意义),是慧学。密乘中,密宗金刚乘誓言处的所有能诠是律藏,它的教义属于戒学;共同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能诠属于经藏,它的教义属于定学;大圆满的一切能诠是论藏,它的教义是慧学。总而言之,以上所有经论及所诠无不包括在三藏三学之内。

  ——《前行备忘录》

  【正文讲解】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祈祷大恩根本上师赐予意心相融之加持!

  愿尽虚空之际有情父母即生证得四身五智之金刚持果位,为此结合大圆满龙钦心滴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与《前行备忘录》而宣讲。

  此前行分为首义、论义、结义分三。首义已宣完,今天所宣的是论义——大圆满龙钦心滴,无等上师无误口传而如是宣讲。

  今天所宣之法为共同外前行。共同外前行包括暇满难得、寿命无常、业之因果、轮回过患、解脱利益和依止上师六个科判。今天所宣的是第一、暇满难得。

  暇满难得又分为闻法的方式和所宣之法,今天所宣之法为闻法的方式。闻法的方式又分为动机和行为,今天所宣的是动机,即:如何转变动机。

  昨天所宣的内容为:《金刚顶续》中云:“所有的心念归摄起来,怀着极为善妙的意乐而谛听,对于忘失者,金刚萨埵等三世如来不予以加持。”如法本中所宣:心为最根本,要反观自续、反观自心,如是行持。宣讲到此处。

  作为一名僧人,尤其要反观自心、观察自相续尤为重要。否则仅仅外着僧衣,不一定是一位清净的僧人。

  诚如经中言:“心清净令身清净,身清净非令心净。” 所有僧人,是生者的依托,是死者的呼援,因此必须治疗自心的疾病。

  此处所宣的僧人指的是僧人或出家众,用的是牧场上的语言称呼。僧人或出家众是生者的依托,是死者的呼援,因此之故这些僧人首先要治疗自己的心之疾病。

  而治疗心的疾患——业和烦恼病的良药就是妙法,本来“法”的名称涉及十个方面,这里是取名“妙法”之中妙的法。

  心之疾病是什么?是业和烦恼病。医治、对治这些疾病的良药是什么?就是正法。

  此处所说的“治疗心之疾患”,用什么来对治心之疾患?(此处藏文)“疾患”是以牧场上的一种口语形式而宣讲,什么意思呢?法就是所对治心之疾病的良药、对治心之疾病的妙药,因此称之为妙法。

  本来“法”的名词涉及十个方面,这里是取名“妙法”,意为妙的法。如同对治疾病的妙药,故称之为妙法。不一定所有的法都能对治业之烦恼病,不应该如是去理解。

  法的名称涉及有十个方面,十个方面是法的名字。此十个方面,是不是都能对治烦恼病呢?无法全部对治烦恼病。

  总之,法的名称涉及到十个方面,但是只有对治烦恼的法才属于妙法或正法。之所以取名为妙法或正法,是因为他能对治业和烦恼。

  法的含义:正如用药治病一样,就将心从不善的歧途中扭转过来的意义来讲,法和对治是一个意思。

  法也是用来对治烦恼,对治也是指对治烦恼,改造也是指改造烦恼。总之,法也好、对治也好、改造也好,他们的意思相同。

  我们要对有对治作用的正法坚信不移,因为妙法才能救护我们摆脱轮回恶趣的一切恐怖,是今生来世的利乐源泉。为此,我们认识到佛教正法对现世、后世、中阴不欺惑这一点后要虔诚信受。如云:“信心是珍宝,昼夜趋善道。”又如云:“信心前行首先起,诸法根本即信心。”

  一切都是缘于信心,首先对法要生起信心。如果对法无有信心,无法进入佛门;如果不进入佛门,无法得到加持。因此,要对妙法和正法生起信心。

  因为妙法才能救护我们摆脱轮回恶趣的一切恐怖,是今生来世的利乐源泉。

  今生无病、无痛、长寿及受用圆满,来世地道之功德,最后得到究竟佛的果位,这一切都来自正法的源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正法是今生来世的一切利乐源泉,一切安乐都来源于妙法和正法。

  为此,我们认识到佛教正法对现世、后世、中阴不欺惑这一点后要虔诚信受。如云:“信心是珍宝,昼夜趋善道。”又如云:“信心前行首先起,诸法根本即信心。”

  如果相续没有信心,法的根本就断掉了。因此首先要对正法生起信心,今生、来世的利乐源泉以及现世、后世、中阴不期惑之法是什么?是正法。

  这样的佛教正法的宣说者,就是所谓的“无上本师即佛宝”。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本师释迦王释迦狮子,法身位是普贤如来,报身位是大金刚持,化身位即众生的怙主释迦牟尼佛。关于本师无与伦比的道理,在(《释迦牟尼佛广传》)大臣海尘婆罗门童子发心的情节中有阐明;关于正法无与伦比的道理,《七品祈祷文》中说:“稀有不可思议如来教,出现三次超胜之佛法。”在过去千万劫以前的“普严劫”,先生王佛教法中出现过密宗金刚乘,未来华严劫文殊师利佛的教法中大范围出现密法,如今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广传密宗金刚乘,因为除了这三劫以外,众生不能堪为法器。

  如果有人问:那为什么《文殊幻化网续》中说“过去诸佛已宣说,未来诸佛也将宣说”?

  其中的密意是说(在其他佛陀的教法中)密宗不是普遍公开传播。

  正法的宣讲者是谁呢?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本师释迦王释迦狮子、或称为释迦牟尼、众生怙主。

  释迦牟尼佛法身位之时,是普贤王如来;报身位时,是大金刚持;化身位时,显现为众生的怙主释迦牟尼佛。法身、报身、化身唯一的佛也是释迦牟尼佛。

  无与伦比的本师释迦王所宣的法为究竟金刚乘教法。这样的无与伦比的密宗金刚乘教法,并非时常都会兴盛或时常都在宣讲。

  在千劫以前,在过去的普严劫出现过密宗金刚乘;未来的华严劫,也会出现密宗金刚乘;现今的释迦牟尼佛教法中也广宣过密宗金刚乘。除此三劫以外,不广宣密宗金刚乘。

  《文殊幻化网续》中如是所宣:“过去诸佛已宣说,未来诸佛也将宣说。” 过去、现在、未来诸佛都宣讲过密法,为什么这里说没有宣讲。但是此处的密意是指:密法并非公开宣讲。

  现今释迦牟尼佛这个刹土名叫三千娑婆世界,并不是因为非常好才叫娑婆的,而是因为格外不好才称为“娑婆”。这里的一切有情相续被贪欲、嗔恨、愚痴折磨得很难受,由此才名为娑婆世界。

  释迦牟尼佛所化之刹土叫娑婆世界。为什么称之为“娑婆 ”?

  这里的有情众生相续被贪欲、嗔恨和愚痴所缚。既无法与贪欲 分离,也无法与嗔恨分离,更无法与痴分离之故,就称之为“娑婆”。

  此刹土的众生被粗大的贪嗔痴所缚之故,就称之为娑婆世界。

  关于法宝,如云:“无上救护即法宝。”无与伦比的本师宣说的八万四千法蕴归纳起来,涵盖在十二部中,十二部又包括在三藏当中。所谓的“如来教法证法宝”,其中三藏就称为教法,我们必须依靠犹如陶器耳柄、皮口袋环带般的文句才能获得证法。所以,教法三藏的教义——胜道三学,就是证法。

  本师释迦牟尼佛三转*轮所宣的正法归纳在八万四千种法门之中;八万四千再归纳,归纳在十二部中;十二部再归纳,归纳在三藏当中;三藏再归集,归集在如来所宣之教法、证法两法之中。

  教法又称之为三藏。经藏、律藏和论藏称之为三藏,也称之为教法。

  所谓的“如来教法证法宝”指的是:如果没有依止教法,无法证悟证法;必须要依靠教法,才能证悟证法。

  此处做的比喻为:比如要提起来一个陶器,要抓住陶器的耳柄或把柄,才能把陶器提起来。再比如说,要提起来一个皮口袋,要抓住口袋上的皮环,才能提起这个皮口袋。如同这两个比喻般,唯有依靠教法,才能证悟证法。

  所以,教法三藏的教义——胜道三学,就是证法。

  三藏为经藏、律藏和论藏。依止教义以后,才能证悟胜道三学,就是证法。胜道三学的三学指的是什么?三学为戒学、定学和慧学。

  胜道三学中的“胜”,虽然在外道中也有狗牛禁行和各自的禅定等等,可是凭借那种道并不能获得解脱和遍知佛果。依靠内道佛教胜道的三学能证得解脱和遍知果位,因此称为胜学。

  胜道三学中,外道中也有戒学、定学、慧学三学,在内道佛教中同样具足戒学、定学、慧学三学。但内道之戒定慧三学已超胜于外道之故,称之为是胜道。这一点大众要理解和认识。

  胜道三学中的“胜”,为什么称之为“胜”?

  虽然在外道中也有狗牛禁行和各自的禅定,也具足修行寂止的方法,但依此修法方法无法成为解脱和遍知佛果之因。而内道佛教修持戒定慧三学,能够证得解脱和遍知佛果,可以成为解脱和遍知佛果之因,因此称之为胜道三学。

  显密的一切法都不超出三藏三学的范畴:小乘中,律藏、经藏、论藏是三藏,律藏、经藏、论藏的教义依次是戒学、定学、慧学。菩萨乘中,宣说菩萨道根本堕详细分类的教是律藏,它的所有教义是戒学;宣说所有三摩地门的一切经是经藏,修行它的教义——暇满难得等等属于定学;十六空性或二十空性的所有能诠(文句),是论藏,它的一切所诠(意义),是慧学。密乘中,密宗金刚乘誓言处的所有能诠是律藏,它的教义属于戒学;共同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能诠属于经藏,它的教义属于定学;大圆满的一切能诠是论藏,它的教义是慧学。总而言之,以上所有经论及所诠无不包括在三藏三学之内。

  小乘中具足律藏、经藏和论藏,菩萨乘和密宗金刚乘同样具足律藏、经藏和论藏。

  小乘中的律藏、经藏和论藏的教义所对应的证法依次为:戒学、定学和慧学。

  菩萨乘中,本师所宣的菩萨道根本堕详细分类的教法,属于律藏,修行此教义为戒学;宣说所有三摩地的一切经是经藏,修行此经藏教义,比如暇满难得为定学;十六空性或二十空性的所有能诠教义为论藏,论藏所诠为慧学。

  密宗金刚乘誓言处的所有能诠为律藏,受持教义和戒律属于戒学;共同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能诠为经藏,修行经藏教义为定学;大圆满的一切能诠为论藏,修持论藏教义为慧学。

  总而言之,以上的三乘——小乘、大乘和密宗金刚乘,无不包括在三藏和三学之内。

  今天的法就讲到此。希望大众回去以后,如理去翻阅今天宣讲的法本内容,理解他的意义,今天所宣内容为:无上本师及本师所宣之无上之法的含义。希望大众很好去修心,并在此之上认真翻阅法本,这一点非常关要,希望大家如是去做。所宣之法关键在于对你的相续有益。

  回向

  【备注】

  此为弟子根据大恩上师讲法记录略作整理,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闻法录音。因时间仓促,恐有错谬。故于大恩上师及道友面前忏悔!

  愿大恩上师*轮常转!信众法喜充满!早证菩提!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