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前行讲记 第四讲 前行备忘录-总说要义-身清净非令心净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8日
来源:   作者: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前行讲记 第四讲 前行备忘录-总说要义-身清净非令心净

 

  ——《普贤上师言教》与《前行备忘录》合讲

  蒋阳龙朵加参尊者 传授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传讲

  第四讲 2012年11月03日

  【原文】

  顶礼具无缘大悲的至尊上师!

  《金刚顶续》中云:“所有的心念归摄起来,怀着极为善妙的意乐而谛听,对于忘失者,金刚萨埵等三世如来不予以加持。”不管是在听闻正法、传讲正法、行持正法还是观修正法的时候,首先都要向内反观自心,观察自相续。只要是人,起心动念无外乎贪嗔痴——恶的分别念、无记的分别念和信心出离心菩提心——善的分别念三种,除此之外不会生起。如果萌生不善的念头,就要自我谴责。正像俗话所说“妄念立即铲除,灯器趁热擦拭,猪鼻用杵撞击”那样,一定要断除不善的心念,改变无记的心念,以善妙的心念来听法、讲法、修法。否则,如果只是改造外在的身和语,就成了装腔作势。《因缘品》中云:“非以发髻非以棍1。”经中说“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而并没有说“改造身语,是诸佛教”。诚如经中言:“心清净令身清净,身清净非令心净。”

  1非以发髻非以棍:佛教中并不是像有些外道那样以身体之行为主。

  ——《前行备忘录》

  【正文讲解】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祈祷大恩根本上师赐予意心相续相融之加持!愿尽虚空之际有情父母即生证得四身五智之金刚持果位,为此结合大圆满龙钦心滴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和《前行备忘录》而宣讲。

  本论分三:首义、论义和结义。首义已宣完,今天所宣的是论义。

  论义分三: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前行、正行之支分——捷径往生法。今天宣讲的是第一:共同外前行。

  共同外前行分为六个科判:暇满难得、寿命无常、业之因果、轮回过患、解脱利益和依止上师。今天所宣的是第一个科判暇满难得。

  暇满难得分二:闻法的方式和所宣之法。首先宣讲闻法方式。

  闻法方式分二:动机和行为。首先所宣之法为动机。

  今天所宣之动机,其法义在堪布昂琼的前行笔记《前行备忘录》中有详细讲解。

  《前行备忘录》是由谁所宣?

  华智仁波切的弟子是龙多仁波切,龙多仁波切的弟子是堪布昂琼。堪布昂琼的上师龙多仁波切对堪布昂琼所宣讲的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堪布昂琼为了不遗忘而如是做了笔记,此笔记为《前行备忘录》,今天所宣之法为《前行备忘录》。

  首先宣讲顶礼句。

  “顶礼具无缘大悲的至尊上师!”

  上师与一切祖师无二无别,具足无缘之大悲。此处对所有上师而做顶礼。此处的顶礼或供养很简短,此处主要宣讲动机和行为。

  首先宣讲动机。

  不论闻法的方式、讲法的方式还是修法的方式,主要取决于此动机。

  《金刚顶续》中云:“所有的心念归摄起来,怀着极为善妙的意乐而谛听,对于忘失者,金刚萨埵等三世如来不予以加持。”不管是在听闻正法、传讲正法、行持正法还是观修正法的时候,首先都要向内反观自心,观察自相续。

  时时反观自续尤为重要

  不论在听闻正法、传讲正法、行持正法还是观修正法之时,首先要把所有心念归摄起来,反观自己的相续。

  要向内反观自心,观察自相续。反观自己的心在起何种念头?

  自相续即明明了了、且未间断的意识,此就称之为自续。应如是而反观自续。

  在闻法、修法、观法和传法之时,经常反观自续、改变自己的动机非常重要。如果你有欲求解脱、遍知果位之心,就要时常反观自己的相续、改变自己的动机。这一点时常奉行非常关要。

  如果未能反观自相续,虽然你欲求遍知果位而修正法 ,但是未能修成法。此过失在于何处?过失在于未能反观自续、观察自续所造成的。

  不管是任何人,未能反观自续的过失非常大。

  特别是汉族弟子未能反观自续,没有反观自续的欲求之心,此等过失非常大。尤其坐在这里修法,听闻上师的教言。

  从今天开始,希望大众应该时时反观自续尤为重要。

  反观自续乃是此时听法的根本之根本,必须要具足这一点。

  如果没有反观自续,你所修的法只是口中之法或道貌之相之法。反观自续不可缺少,是闻思修根本之根本。虽然现在所宣之法只有几句法,希望大众应该铭记于心而如是奉行。

  有些时候看你们的相续和所修的法,好像对于欲求解脱以及是否得到遍知果位抱着无所谓的这样一种态度。

  有些时候你们所欲求的是解脱和遍知果位,但是有些人对于上师所开示的步入解脱和遍知果位的方便怀有疑惑之心,不相信上师所宣之法。

  有些时候上师开示解脱之道,有些人认为自己比上师更殊胜,对上师所宣之教言有轻视和藐视之心。

  大家在听闻法的过程中,有种种不如法之状况。这些不如法之处都必须断除,也不应该有这样的过失。

  因此向内反观自心、观察自相续非常关要。

  此处也如是所宣:“不管是在听闻正法、传讲正法、行持正法还是观修正法的时候,首先都要向内反观自心,观察自相续。”向内反观自续、观察自续尤为重要,也应该如是奉行。

  比如今天早上黎明,大家都入座坐了一座。上师要求在观修和行持正法之时要反观内心。你们在入座当中,有没有去反观内心呢?

  如果没有反观自心,这样修行既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如果没有反观自心,这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呢?

  早晨打坐已结束,接着到经堂来听法。听法的时候同样要求反

  观内心。在座的大众很多人没有反观内心。如果没有反观自心,是不相信上师的言教?还是自己超胜于上师?还是上师的言教没有必要呢?这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呢?

  没有反观自心的话,“金刚萨埵等三世如来不予以加持”。如果你没有反观自心的话,从早晨至今,无法得到任何加持。

  如果大众真正想修法、闻法、听法,有欲求解脱和遍知果位之心,反观自心尤为重要,应该如是奉行。

  “所有的心念归摄起来”此处所指的也是反观自心、观察自相续。

  比如打坐时,你入座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必要而打坐?

  在打坐和听法时,都要这样去反观自续。

  只要是人,起心动念无外乎贪嗔痴——恶的分别念、无记的分别念和信心、出离心、菩提心——善的分别念三种,除此之外不会生起。

  比如一个人此时所思、所念、所生起的念头数量之多无法估计。

  如同当太阳光照射房间之时,光线中的微尘般,无量无边。

  虽然生起如同太阳光芒照射中的无数微尘之心念,但是把心念归集起来,要么是恶之分别念、要么是无记之分别念、要么是善之分别念。除这三种心念之外,无法生起其他心念。

  比如早晨所生起的念头有百千万亿之多。不管生起多少念头, 总之要么是贪、要么是嗔、要么是痴——恶的分别念;要么是无记之念;要么是信心、出离心、菩提心——善的分别念。总之,所有的念头都在此三种念头之中。

  要及时反观自续。“如果萌生不善的念头,就要自我谴责。正像

  俗话所说“妄念立即铲除,灯器趁热擦拭,猪鼻用杵撞击”那样,一定要断除不善的心念,改变无记的心念……”

  及时断除不善之心念

  如果生起不善之念,应该自我谴责:“哎呀呀,不应该这样!外之形象在闭关,自己内心却生起如是种种妄念,不应该这样!”如是谴责自己,生起忏悔心,用自己的手拍打自己的胸,用自己的手掐住自己的脸……这样去谴责自己,不应该这样。

  当妄念生起之时,应该依止正知正念。生起妄念的时候应该及时遣除它,应如是奉行。

  为什么当妄念生起的时候,要及时铲除和压制妄念呢?

  当妄念生起的时候,及时铲除和压制妄念的话,妄念就不会成为习气,此时容易对治妄念。如果此妄念成为习气的话,以后再去对治妄念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当妄念生起的时候,应该要及时铲除、压制此妄念。

  比如说一个小孩,他刚开始抽烟喝酒的时候,如果此时及时制止他,他很容易断除恶习。如果没有及时制止他的恶习,这个小孩接二连三地抽烟喝酒,持续很长时间以后,这时再去制止他、并让他断除恶习,此时他很难断除。

  跟这个比喻同理。当妄念生起的时候,及时压制它、制止它,此时的妄念不会造成任何习气。如果随着妄念,没有制止妄念而形成习气以后,此时再对治妄念是很难对治。

  故当妄念生起的时候,应该及时制止、遣除和压制。

  此处对及时断除妄念做比喻为:“灯器趁热擦拭。”(酥油灯刚刚

  熄灭后)灯器热的时候,灯内的油渍是热的,此时擦拭灯器很容易擦拭。如果灯器冷了以后再擦拭的话,是无法擦拭干净的。

  同样做的比喻为:“猪鼻用杵撞击”。比如一个猪直奔而来,此时用杵或棒击打猪的尾部或其他任何部位,无法转变猪的方向。想要改变它的方向,除非撞击猪鼻。猪怕疼,撞击猪鼻,自然能转变猪的方向。

  一定要断除贪嗔痴任何一个不善之心念。

  及时改变无记之心念

  反观自续,若生起无记的动机(心念),要及时改变。

  什么是无记之心念呢?无记之心念指的是:说是善也并非是善,

  说是恶也并非是恶,即非善也非恶的这样一种心念,称之为无记的心念。如果相续中有无记之心念,需要改变此心念。

  ……以善妙的心念来听法、讲法、修法。否则,如果只是改造外在的身和语,就成了装腔作势。《因缘品》中云:“非以发髻非以棍。”

  如果是不善的心念,要断除;如果是无记的心念,要改变;应以善妙的心念来听法;否则造作身语,只是道貌之相而已。

  善妙的心念指的是善妙的信心、善妙的出离心和善妙的菩提心。如果没有以善妙的信心、出离心和菩提心为动机,只是改造外的身和语,比如闭关、止语、念诵或打坐等等,只是装腔作势、道貌之相而已,无有任何的意义。必须要具足出离心、信心和菩提心行持善法,才为正法。

  如果不具足善妙之心念,如《因缘品》中云:“非以发髻非以棍。”

  仅仅在头顶上盘个顶髻,手中持个法杖,这样并非称之为成就者。真正的成就指的是内心成就。

  现今有些人自称为成就者,留着发髻、手中拿着法杖、带着耳环,披着白色的披单……就认为自己是成就者。所谓成就,指的是你的内心。如果内心自在的话,你就成就了;心没有自在的话,无法称之为成就者。仅仅留着发髻、手中拿着法杖、带着耳环、披着白色的披单……这些外相并不一定说明你就是成就者。

  经中说“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而并没有说“改造身语,是诸佛教”。诚如经中言:“心清净令身清净,身清净非令心净。”

  心清净,则身语清净;心不清净,身语也会不清净;仅仅身清净 ,不一定心也会清净。

  此处所宣之法为不善的动机(心念)、无记的动机(心念)和善的动机(心念),应如何依教奉行、如何断除不善之动机。

  今天的法就讲到此。

  回 向

  【备注】

  此为弟子根据大恩上师讲法记录略作整理,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闻法录音。因时间仓促,恐有错谬。故于大恩上师及道友面前忏悔!

  愿大恩上师*轮常转!信众法喜充满!早证菩提!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