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圣者言教 第二课(二十)无记发心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2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圣者言教 第二课(二十)无记发心

 

  发心除以上所述之善念发心以外,还有无记发心与恶念发心两种。如果从事一件善行之时,内心完全没有任何目标,只是随顺着他人的行为而无意识地造行,就称为无记之发心。即便当时所从事的是善法,由于发心为无记之故,实际当中所行持之善法对成办解脱而言,究竟多少利益也很难所言。

  堪布昂琼认为,以无记发心而行持善法,只是种下一点善根而已。华智仁波切从究竟解脱的角度而言则认为,以无记之发心行持善法不具一点功德。虽然两位传承祖师所阐述的角度不同,但是都在告诫大家同样一个道理,要时时反观自己修行的发心如何?

  现前很多人都在修学禅定,若认为禅定仅仅是止息妄念,在无分别状态之中安住。若以这样的见解禅修,且入座前行中也没有以菩提心摄持,则禅修很容易趋入一种无记之状态,而无记并非禅修应得的出世间之见解。当然,此处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真正禅定不是具有没有起心动念之胜义菩提心吗?要记住,不具有起心动念不等于无记。

  菩提心分为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两种。其中愿菩提心要具备慈悲缘众生与智慧缘大觉两个条件。根据见解的不同,菩提心分为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若能真正圆满出世间禅定之见解,则不需要起心动念,慈悲心也依然具有,这样的见解是为胜义菩提心。反观自己现前的禅定见解,在慈悲缘众生的同时是否能圆满做到智慧缘大觉?从行菩提心的角度而言,座上与后得是否达到一如?若要是不具备这样的见解,只是止息内心的妄念,即没有慈悲缘众生,也没有达到智慧缘大觉,甚至连这样的发心都没有,自然不能称为圆满之禅定。倘若连菩提心都不具足,所成办的禅定见解只能称之为世间禅定而非出世间之见解。

  因此世间禅定不能成办究竟涅槃的最大过失就在于发心之上。若修法不具备三乘教法之根本:出离心、菩提心与信心,即便安住的时间长如色界天之六万个大劫或无色界天之八万大劫,最终仍将流转轮回而无法获得解脱。因此无论修学哪种法门,时时观待自己的发心非常重要。一旦修法不具备出离心、菩提与信心,修法所得之见解就只能称之为世间见解而非出世间见解。

  因此从修法前发心的角度而言,若是行持善法为无记发心,最终可能会进入一种迷迷糊糊之状态,这样的修法无助于成办解脱。若从禅定角度而言,认为仅仅止息妄念安住于无念状态即为禅定最高见解者,也无法获得解脱。

  例如高原地方有很多野狗,只要有一只狗开始叫,其他的狗也会不明所以地跟着叫。又比如去过亚青寺的人可能也有这样经验:由于很多野狗没有人喂养,因此看到有人走过,它就会一直跟着这个人,希望能得到一些食物,但是它内心并不知道这个人是否会施舍食物,只是无意识地跟着走而已,这些都叫做无记之念,而无记之行为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在以后的修行过程中要时时反观自心,若内心是一种无记之发心,就应立即提起正念,将发心转为一种善的发心,这一点对于修行者而言非常重要,一定要铭记心间。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