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新世纪人间佛教与佛教文化建设(杨曾文)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4日
来源:   作者:杨曾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新世纪人间佛教与佛教文化建设(杨曾文)

  杨曾文教授:新世纪人间佛教与佛教文化建设 ——祝贺印顺大师百岁嵩寿(第五届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印顺长老与人间佛教」学术研讨会文章)

  新世纪人间佛教与佛教文化建设——祝贺印顺大师百岁嵩寿

  杨曾文(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

  内容提要

  介绍从太虚到印顺对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阐释;认为新世纪人间佛教的神圣使命是弘法利生,实践大乘菩萨之道;人间佛教不是停顿不变的,而是通过契理契机的实践与时俱进,并且对新世纪的佛教文化建设及其在人间佛教实践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字:太虚、印顺、人间佛教、佛教文化建设

  光阴似箭,转眼之间进入新世纪的第四个年头。关于新世纪的中国佛教的存在与发展,人们已经谈了很多,提出种种预测、建议方案和探索性的论证。在人们的谈话和论证中,总是将新世纪的中国佛教与人间佛教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是啊,新世纪海峡两岸佛教的主体必然是以「人间佛教」为理念的佛教,是以关怀人生,贴近人生,适应时代发展和造福社会民众为神圣使命的佛教。这是因为,自从上世纪20年代太虚大师提出「人生佛教」、「人间佛教」以来,经过印顺大师和其他法师的进一步的论证和躬身实践,在大陆特别由于以赵朴初为代表的有识之士的大力提倡和推广,人间佛教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国佛教的一面旗帜。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海峡两岸实践和推广人间佛教的过程中,佛教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绩,为佛教适应新的时代提供新的思路和观念,增强应变能力,培养各类人才,推进内外佛教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预料,在新的世纪,佛教文化建设必然伴随人间佛教的实践而得到新的巨大的发展。宋代理学家朱熹有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可以 想象,新世纪人间佛教如能不断保持旺盛的活力和不断得到发展,佛教文化建设是它的一股重要的源头。

  借出席为印老祝寿的学术研讨会的机会,提出自己对新世纪佛教文化建设的几点想法,请诸位指教。

  一、新世纪人间佛教的使命

  一百年多年以来,中国佛教走过了坎坷曲折的道路。从整体来说,直到上世纪的70、80年代,中国佛教才取得显著的发展,虽然大陆和台湾情况不完全一样,然而从大的方面来看,主要表现在:在指导思想上对人间佛教取得共识,在寺院恢复和新建、组织管理、传法、佛教教育、佛学研究、内外佛教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很大发展。1994年8月,笔者应佛光山的约稿写了《人间佛教的展望》[1],预言人间佛教未来的发展走向是:一、与时代、社会相适应的人间佛教;二、会通大小乘佛法的人间佛教;三、佛教戒律与社会伦理密切结合的人间佛教;四、僧俗信众融洽相处的人间佛教;五、重视文化教育的人间佛教。在最后总结中指出:

  人间佛教的目标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建立人间净土」,是把改善民众的生活,有益于社会的发展,作为自己重要的使命。如前所述,今后的人间佛教将是与时代和社会密切相适应的,是会通大小乘佛法的,是把佛教戒律与社会伦理密切结合的,是僧俗融洽相处的,是重视文化教育的,是日益走向国际化的人间佛教。可以期待,这样的人间佛教将在济世利生中做出重大贡献,将为中国佛教史写出新的篇章。

  根据10年来两岸佛教发展的实际情况,使笔者更加确信,新世纪中国佛教将沿着这一方向发展下去,并且将会不断涌现新的情况。

  对于新世纪的人间佛教,笔者不拟详细展开论述,仅就两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人间佛教:弘法利生,实践大乘菩萨之道

  印顺大师在《人间佛教绪言》一文中对太虚大师[2]当年提出人生佛教的缘由和意义进行了精辟的解释,并且对自己为什么特别提倡人间佛教作了扼要的说明。按照印顺的解释,太虚是从两个方面提出人间佛教的理念的。一、从对治的方面说,是针对中国佛教在后期形成一种不好的倾向,即过于重视死与鬼,从而引出种种流弊,因此提出人生佛教来加以对治,所著《生活与生死》一文强调指出:佛教的本义是解决生活,在生活问题的解决中死的问题也就跟着解决了。儒家还重视人生,何况以人为本的佛教。二、从显正的方面来说,从佛教的本义和适应时代的角度出发,主张应当重视现实人生,所著《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说:「依着人乘正法,先修成完善的人格,保持人乘的业报,方是时代所需,尤为我国的情形所宜。由此向上增进,乃可进趣大乘行。使世界人类的人性不失,且成为完善美满的人间。有了完善的人生为所依,进一步的使人们去修佛法所重的大乘菩萨行果。」在《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中以偈颂的形式清楚地表示:「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印顺提示说:「即人生而成佛,显出了大师人生佛教的本意。」 [3]

  既然太虚的人生佛教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为什么又特别强调「人间」而提倡人间佛教呢?印顺对此作了解释。他着重从「对治」的角度进行说明。人在「五趣」(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之中,如果不重视人间而重视鬼畜一边,则会流于重鬼与死亡的鬼教;如果企羡天神(仙、鬼)的一边,则会流于着重神与永生(长寿、长生)的神教,导致混杂鬼神的神化、鬼化的佛教,从而违背以人为本的佛教本义。「所以特提『人间』二字来对治他:这不但对治了偏于死亡与鬼,同时也对治了偏于神与永生。」印顺接着强调说:

  真正的佛教,是人间的,惟有人间的佛教,才能表现出佛法的真义。所以,我们应继承「人生佛教」的真义,来发扬人间的佛教。[4]

  此后印顺在1984年写的《游心法海六十年》中对进行回顾,作出总结性的说明:

  大乘佛法,我以性空为主,兼摄唯识与真常。在精神上、行为上,倡导青年佛教与人间佛教。……

  虚大师说「人生佛教」,是针对重鬼重死的中国佛教。我以印度佛教的天(神)化,情势非常严重,也严重影响到中国佛教,所以我不说「人生」而说「人间」。希望中国佛教,能脱落神化,回到现实人间。我讲人间佛教。…… [5]

  印顺在1989年撰写《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载《华雨集》第四册),针对后期大乘佛教中的将菩萨天神化的弊端,特别提倡「修学人间佛教——人菩萨行,以三心(按:大乘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见)为根本」,在现实人间弘扬佛法,利乐众生,造福社会。[6]

  太虚、印顺二位大师的研究在佛教界乃至现实社会是发生了很大影响的。应当说,他们的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的理论对于1949年以后直至现在的台湾佛教界有直接的巨大的影响。台湾以佛光山、法鼓山、慈济功德会等为代表的较大教团,在人间佛教实践中做出了突出成绩。佛光山创始人星云法师在创立宏伟的佛光山道场、兴办文化教育和出版事业,开展大型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法活动,并且在对海外开展的传法活动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星云法师结合佛光山建设和传法的经验,对人间佛教的理论和实践从不同方面作了说明。他写的《佛光山的性格》、《佛光山对佛教的影响》、《怎样做个佛光人》及《人间佛教的蓝图》[7]等都对人间佛教作了清楚的并且切实可行的说明。法鼓山创始人圣严法师特别致力于佛教教育和佛学研究事业,以「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为号召,近年特别强调佛教中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伦理思想和净化人心的社会功能,在《心灵环保》、《心五四》及《从东亚思想谈现代人的心灵环保》等文章中系统论述独特的「心灵环保」的理念,并以此作为法鼓山教团和「人间净土」建设的指导理念,指导全山和信众以佛法提升人品,安定人心,与人相处,增进社会福祉,维护自然和生态环保等。[8]慈济功德会创始人证严法师不追求建大寺院和担任住持,而以兴办社会慈善事业、医药救助等事业作为人间佛教理念、「人菩萨行」的实践,提出「菩萨人间化,人菩萨化」的思想,并以「诚正信实」为慈济功德会的基本精神,为社会民众所作出的贡献,早已广为人知。可以预料,在新的世纪中,人间佛教理念必定在台湾佛教界发挥重大作用,并且会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

  笔者在去年参加纪念印顺大师九八寿辰的「第四届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提交的论文《21世纪的人间佛教和佛教研究》对大陆推行人间佛教的情况已作介绍。概括来说,大陆佛教界也提倡人间佛教,然而强调人间佛教应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倡发扬佛教中的优良传统、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加强自身组织和道风建设,发展文教事业,「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中国佛协前会长赵朴初居士从1987年佛协五届代表会议上作的《团结起来,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作贡献》报告提倡人间佛教以来,人间佛教思想已经广为大陆佛教界普遍接受并且成为指导思想。2002年9月下旬,在北京召开了佛协第七次代表会议,新任会长一诚法师在《继承赵朴初会长遗愿,同心协力,开创中国佛教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中,对人间佛教思想作了概要阐述,要求大陆佛教界积极实践人间佛教思想,将教育、培养人才、修学三学、奉献造福于社会置于实践人间佛教理念的重要内容。在新修改的佛协章程中也清楚地将「倡导人间佛教思想」写入〈总则〉。2003年9月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中国佛协成立五十周年的庆祝活动,常务副会长圣辉法师作的《中国佛教协会五十年》的报告中,将「对佛教的基本教义做出适合社会进步的理论阐释,弘扬人间佛教积极进取思想」作为五十年来的主要经验之一,并且将适应社会弘扬人间佛教思想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的基本任务,号召对佛教基本教义进行适应社会进步的理论阐释,在广阔领域开展人间佛教思想的实践活动,加强佛教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等。可以预料大陆佛教界在新世纪的基本走向是继承和发扬人间佛教的思想,使佛教在建设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以上所列举的人间佛教的理论和两岸的实践可以看出,人间佛教的中心宗旨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在现实社会实践大乘佛教的菩萨之道。

  何为菩萨之道或菩萨之行,自然是修持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在深入社会民众之中「求菩提,化众生」,将修行、弘法和利生合为一体,为造福社会,利乐有情积极奉献。这就是印顺所讲的「人菩萨行」(以一「人」字简别异道众生),是以「大乘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见」三心为依据、为指导,「在现实人间弘扬佛法,利乐众生,造福社会」。因为有「空性见」(或大般若慧、无所得智),才能进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境界,心中无施者受施者之相……,才能做到无私无畏,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和平和繁荣幸福而精进不息,奋斗不息。

  (二)人间佛教活力所在:契理契机,与时俱进

  1828年太虚在上海俭德储蓄会作《人生佛学的说明》演讲曾说:

  由佛陀圆觉之真理与群生各别之时机所构成,故佛学有二大原则:一曰契真理,二曰协时机。非契真理则失佛学之体,非协时机则失佛学之用。真理即佛陀所究竟圆满觉知之「宇宙万有真相」,时机乃一方域、一时代、一生类、一民族各别之心习或思想文化。必协时机而有佛陀之现身说法,故曰「佛陀以世界有情为依」;又曰「佛陀有依他心,无自依心」。 [9]

  这种佛教应契理契机的思想,印顺在《人间佛教绪言》、《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人间佛教要略》等很多文章中都作了应用和发挥。他在《人间佛教绪言》中说:

  契理与契机:佛法所最着重的,是应机与契理。契机,即所说的法,要契合当时听众的根机,使他们能于佛法,起信解,得利益。契理,即所说的法,能契合彻底而究竟了义的。佛法要着重这二方面,才能适应时机,又契于佛法的真义。如专著重于契理,或不免要曲高和寡了!如专著重于应机,像一分学佛者,只讲适应时代,而忽略了是否契合佛法的真义,这样的适应,与佛法有什么关系!现在所揭示的人间佛教,既重契机,又重契理。就契机方面说:着重人间正行,是最适合现代的需要,而中国又素来重视人事。[10]

  所谓契理契机,我想在今天也可以作这种表述:一、佛教是拥有自己独特的教理体系、信仰体系和依戒律建立僧团和进行活动的宗教,不同于其他文化形态和社会团体,对佛教的任何阐择、发挥和发展,都不能违背佛教的根本教理、信仰体系和僧伽体制,此为契理;二、佛教应当也能够随顺时代、社会和民众的进步而与时俱进,能够随应人类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此为契机。既然人间佛教是佛教契理契机的产物,那么它在新的世纪也必然随顺时代的进步、社会科学文化和民众思潮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得到发展。

  然而,根据契理契机的原则,佛教应在保持自己独自特色的前提下适应时代、社会和民众,在适应中生存,在适应中发展;又在发展中适应,在发展中生存。这样,佛教才能保持自己鲜活的生命力。

  在新的世纪,从国际和中国的社会环境来看,佛教应如何适应,如何发展呢?在世界科学技术、经济高度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下,在世界各国各民族民众普遍要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中,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如何适应,如何发展?在东方经济迅速振兴,东方文化地位提高,影响不断扩大的形势下,作为东方最古老和拥有巨大影响的佛教应如何适应,如何发展?在中国两岸经济空前发展,经济往来日益密切,政治体制存在差异,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多种宗教并存并且互相竞争的形势下,作为中国传统宗教和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应如何适应,如何发展?

  这些问题,自然不是笔者可以作出答案的。然而笔者可以断言:如果不敢面对现实,不能改变某些因循守旧的观念,不能吸收先进科学文化来提高佛教组织整体应对和决策能力;如果离开佛教教育,培养新的多方面的人才;离开深入系统的佛教研究,离开佛教文化交流,对此是无能为力的,是难以得出切实可行的答案的。而这些方面,正是佛教文化建设所包含的几个重要内容。

  二、新世纪佛教文化建设

  2003年12月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举办「佛教与当代社会」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邀集海峡两岸佛教界高僧大德和教内外学者对中国佛教在新世纪的神圣使命,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世界佛教应如何加强自身建设以与社会相适应,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等大家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探讨。笔者发表题为《当代中国佛教建设之我见》的论文,对新世纪中国佛教的文化建设这一论题,着重结合大陆佛教情况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笔者不揣冒昧,在这里扼要介绍这篇论文的要点:

  今天从事佛教文化建设,既要继承古代中国佛教的悠久而优秀的文化传统,以此作为历史借鉴,从中汲取有益的成份,也要认真总结近现代中国佛教实践的经验,充分继承以往在佛教文化建设中取得的成绩,提出以下建议:

  1. 在重新整理出版前代三藏的同时,应编印分类佛教丛书、文献等

  笔者建议编纂的丛书有:《中国历代僧传丛书》、《中国历代编年体佛教史书丛书》、《中国佛教碑铭丛书》、《中国历代经录丛书》、《中国历代佛教清规丛书》、《中国历朝佛教法规集成》、《中国天台宗丛书》、《中国三论宗丛书》、《中国法相宗丛书》、《中国律宗丛书》、《中国华严宗丛书》、《中国净土宗丛书》、《中国密宗丛书》、《中国禅宗丛书》、《中国近现代高僧传记丛书》、《中国近现代著名居士传记丛书》及《藏传佛教高僧传记汉译丛书》等;挖掘和整理敦煌佛教文献,并且从日本、韩国引进某些文献,填补或修复中国久已佚失或残缺的佛教图书;建议已有旧志的寺院重修寺志;没有的创修寺志,以此为基础可以修撰地方佛教志并撰写地方佛教史;组织或资助教内外学者翻译国外优秀佛教著作,出版学术刊物和专著、译着。

  2. 全面规划,群策群力,发展佛教教育,培养新世纪佛教僧才

  去年在北京纪念中国佛协成立五十周年庆典中,圣辉常务副会长在《中国佛教协会五十年》的报告提出今后应当抓好五大任务,第二大任务就是「培养合格佛教人才,努力提高四众素质」,说今后要采取强有力措施,调动教内外积极因素,运用一切资源,「培养出一大批讲经弘法的人才、学术研究人才、寺院管理人才、国际交流人才、佛教教育人才」,号召全国佛教界今后把工作重点和重心,转移到发展佛教教育,提高四众素质方面来,调整布局,完善规划,加大投入,争取在10年至15年内使佛教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笔者在论文文中还对改进佛教教育提出建议:增设原始佛教基本教义和经典的课程;引导学僧自主地独立地学习佛法和各种专业知识;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培养的工作;创造条件,建立佛教大学。

  3. 办好佛教文化研究机构,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佛学研究,与教内外学者建立密切的联系

  应当根据佛教发展的趋势和面临的问题、实际需要,并且参考普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规划,制定长期和短期的研究计划,设置课题,联合教内外学者对佛教历史、理论和现状进行研究,开展各种形式的佛教学术和文化艺术活动;加强与各地高等院校和宗教研究机构、佛教寺院和佛学院校、佛学研究机构的联系,通过举办佛教文化学术会议,扩大教内外佛教学术交流,促进佛教研究的开展和学术水平的共同提高,继续开展两岸四地的佛教学术交流,并且加强与国外的佛教学术交流活动。

  4. 联合教内外学者,加强对人间佛教的研究

  笔者提出在佛教研究中,应当有意加强对人间佛教的研究,建议对以下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

  古代中国佛教作为北传佛教的中心,具有些什么民族特色?在当前新的国内外的环境中应当继承发扬哪些方面,改进乃至舍弃哪些成份?

  日本和韩国等国的佛教在进入近现代以后在组织、教义和活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怎样的变革?中国佛教在今后的自身建设中结合本国的具体环境和实际情况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汲取哪些有益的成份?

  「人间佛教」的佛典依据,以及中国进入近现代以来佛教界的学僧太虚、印顺等人在人间佛教理论方面做出什么贡献?

  以往中国佛教协会和以赵朴初前会长为代表的领导人关于人间佛教有哪些论述、文章和报告,基本出发点和含义、精神是什么?

  人间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伦理道德有什么关系,如何将佛教的基本戒律与社会公德、行为规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消除公害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当代中国的人间佛教的基本教义应当主要包含哪些内容?是否等同于所谓「通佛教」?它对于大小乘、各个宗派的超越和融摄的关系如何?人间佛教的组织管理、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

  相信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使人们对人间佛教有比较明晰而深刻的认识,增强实践人间佛教的主动性。

  5. 各地寺院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提高寺院的文化品位

  自古以来,佛教寺院不仅是各地的佛教信仰、教务活动的中心,也是地方的文化活动中心。各地名胜寺院应当大力加大文化投入,对自古至今有关寺院的历史文化传统、著名僧俗人物、传说和遗迹等进行发掘,开展研究,做出符合历史真貌的解释,并且结合时代特点和寺院环境对寺院进行修复和适当地扩建。由此可以大大提高寺院的文化品位。在平时除开展面向信众的读经说法的宗教活动之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一些为信众喜见乐闻的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如歌咏、朗诵、舞蹈、书画学习和展览等。与此同时,寺院应当加强内部信仰、道风的建设。可以相信,如果一个寺院在持戒、遵守清规、修学、寺院管理、秩序等方面表现良好,又有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可以迅速得到周围民众和前来参访的信众、游人的称赞,从而声名远扬;如果表现不好,便会受到批评,得到不好的名声。

  笔者这篇论文是着重就大陆佛教讲的,如果将台湾佛教一并置入考察范围,还应作很多补充。这里仅将自己想的部分想法提出,向诸位指教。

  第一,上面提出的编纂各类佛教丛书及重要文献,两岸是可以合作进行的。其实某些图书已经由两岸学者开始合作编纂,至于佛教学术著作,几乎年年都有两岸学者共同参与的新着出版。

  第二,在佛教教育方面,两岸佛教界是可以进行更多的交流,互相观摩,以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的。台湾佛教界不仅有各级佛教院校,而且已成立综合大学,取得宝贵经验。这对大陆佛教界今后发展佛教教育,创办大学是有借鉴意义的。近年两岸佛教教育交流会议频繁,彼此往来参访的人员日渐增多,已经对两岸佛教教育产生良好影响。今后应创造更多的让教员、学生互相交流的机会。

  第三、在佛教文化研究方面,两岸联合举办学术会议,组织学者互访,设置共同研究课题等的空间还很大,应当进一步推进。至于各地寺院建设,加大人文景观的建设等,是两岸共同的课题,并且也是可以互相交流和合作的。

  笔者在这里还想强调的一点是:时代进步了,各地寺院、教团成员的文化水平和综合学识素质有普遍提高,很多住持及教团领导层的人员取得硕士乃至博士学位。尽管如此,两岸佛教四众仍有一个不断提高文化和综合学识素质的任务。特别是寺院的住持、执事及各级领导层人员,应有意提倡和支援对国内外形势、佛教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调查与研究,从中获得最新的资讯,以开阔眼界,提高观察问题和决策的能力,以推动人间佛教适应时代不断向前发展。我想,这也是新世纪佛教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佛教文化建设在新世纪人间佛教的实践与发展中占有重地位。人间佛教以贴近人生,关怀人生和改善社会人生为重要特色,必须从不断充实的佛教文化建设中获取知识资源、人才资源和资讯资源。古老的三藏必须借助先进科技的校勘、整理和出版,并且通过现代语意的诠释,才会焕发新的生命力,也才能流之广泛和长久;佛教教团必须不断输入具有深厚佛学知识、综合学科知识并且具有较高技能或组织能力的人才,才能实现教团的现代化的科学化的和富有效率的管理,拥有善于深入信众弘法利生的僧才;寺院、教团组织只有通过提高文化品位,通过开展与现代学术规范接轨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才能广泛地与社会文化界、学术界增进联系,在各个阶层和学者中赢得更多的信众、支持者和外护……。这其中哪一项能够离开佛教文化的建设呢?

  一个国家如果文化落后,就难免贫穷、软弱和受辱。一个宗教如果没有高的文化品位,就会在多种宗教、文化形态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乃至被淘汰。中国近现代佛教之所以能从颓废、危困中奋起,正因为有一批有识僧俗之士怀着振兴佛法续佛慧命的抱负,挺身而出,排除万难,兴办佛教文化事业,整理和出版佛典,创立佛教学校培养人才,办刊物,办书局。这个传统,新世纪的人间佛教是应当继承并且发扬光大的。

  让我们都来关心和支援中国佛教的文化建设事业!

  2004年2月14日于北京华威西里自宅

  [ 注释 ]

  [1]原著于1994年8月,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将此文收入于1998年出版的《1993年佛学研究论文集——佛教未来前途之开展》之中,此后刊载于2002年《普门学报》第8期,在2003年12月《人间福报》又作三次连载,但编者对个别段落的统计数字有所增补。

  [2]以下在一般情况下对印顺、太虚二位大师直称其名。

  [3]《妙云集》下编之二,台北市正闻出版社1992年修订一版,第18页至21页。关于太虚自己对人生佛教的概要阐释,可参考太虚述,福善、妙钦编校,海潮音月刊社1946年再版《人生佛教》第一章。

  [4]《佛在人间》,载《妙云集》下编之二第22页。

  [5]《华雨集》第五册,台湾正闻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8页。其他有关的著作是:《青年的佛教与佛教的青年》(1942年,现载《妙云集》下篇之五)、《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人性》、《人间佛教要略》(1952年,现载《妙云集》下编之一)。

  [6]2002年曾当面请教昭慧法师如何诠释太虚的人生佛教与印顺的人间佛教,她说:前者为对治中国佛教末流的「死鬼佛教」倾向,而对应命名以「人生佛教」(以「生」对「死」,以 「人」对「鬼」)。而重「死鬼」又与殷商以来汉人的「人死为鬼」思想,以及儒家的「厚葬久丧」文化有关。后者的「人间佛教」并非推翻前者,而是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考察,发现佛教之变质不祇自中国始,其实在印度流传中的佛教,已有「天神化」甚至「鬼灵化」的倾向,故将佛教从「他方」(包括天界与他方净土)拉回「此间」,从神异的岐路拉回到平实的正途,是以「人间佛教」有「场域」的意涵,也有就着「人」在知、情、意三方面的殊胜性而加以陶炼的修道意义。(法程报导《不变随缘》,刊载于九十一年五月十七日第二十期《佛教弘誓电子报》)

  [7]前三篇载《佛光山开山二十周年纪念特刊》,后一篇载《普门学报》2001年第五、六期。

  [8]圣严法师《从东亚思想谈现代人的心灵环保》,发表于2003年12月在北京大学举行的「心灵环保与人文关怀」学术研讨会,另参考李志夫教授在2003年12月香港「佛教与现代社会」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人间佛教之内涵与推行方法之探讨》及法鼓山网站有关报道。

  [9]载《太虚大师全书》第二编〈五乘共学〉。

  [10]载《妙云集》下编之一,第17页。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