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蔡礼旭:行善要敬重尊长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8日
来源:   作者:蔡礼旭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蔡礼旭:行善要敬重尊长

 

  第二,“敬重尊长”。尊敬长辈,也要尊敬贤能之人。古代的礼仪,体现了对有道德学问的人的特别尊敬。这样是否不平等?我们要理解,西方人所说的平等,是指人人都有一张选票可以投,但这不代表大家对社会的贡献是一样的。所以,恭敬之心所体现的礼仪规范折射,要以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来定的,这样才有次第,才是真平等,不然整个社会谁也不服谁,就会乱成一团。

  当我们见到一位爱护人民,而且时时拟定对国家有利的政策、很有德行的好官时,难道我们连个礼都不主动跟他行吗?当我们对贤德之人有礼的时候,同时也是给我们的子孙、学生做一个好榜样,教导他们见贤思齐。所以,中国古人有很多礼貌的仪态,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只是现在的子孙没有深入去理解。尊贤重要,尊重老人更重要,因为老人为社会贡献的时间比我们长,没有上一代哪来的下一代?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诚心追念祖先前贤的恩德,如此人民才能淳朴厚道。

  我们在厦门演讲时,福建龙巖来了几位老师,其中有一位老师上台来分享心得,非常有意义。他说他来上课之后,才知道德行的根本在孝道。夫子在《孝经》里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德行的根本。这位老师的明白不是文字上的明白,而是印证了这句话真实不虚。他们乡里全都是姓吴的,整个村落分成十几个单位,他是其中一个单位的。他们那个单位有四十几户人家,出了一百零八个大学毕业生,只有一个人不是大学毕业,而且这个人还是考上之后读到一半因故休学,所以是没有一个人没考上大学。

  为什么这四十几户人家的素质这么好?因为从小长者就告诉他们,清明节、春节这些重要的节日,一定要回来探望父母,这是念恩,不忘本。每年的大年初一,所有的孩子不是去玩,而是陪母亲去上香礼佛。礼完佛,上完香,把母亲送回家之后,再去给乡里的长者拜年。拜完年之后,所有同辈的亲朋好友聚集在乡里的一所小学,互相交流这一年来读书的心得、工作的经验。有这样的风气,难怪他们的素质都这么好。所以,任何事都没有偶然,这个乡镇抓到了学问的根本,根本就是孝与悌。每年跟长者拜年,是对尊长的恭敬,也是落实“出则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所以自然而然长养他们处处替人着想的心。我们由此也得出结论,德行好的孩子成绩一定好,而且他们的好不是逼出来的,是自动自发的。所以,长养孩子孝悌的态度,对他一生的成就至关重要。

-----------------------------------------------------------------------------------------------------------------

更多蔡礼旭老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