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苏济瓦尊者:毗婆舍那实修法要 3 念处禅实修技巧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3日
来源:   作者:苏济瓦尊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苏济瓦尊者:毗婆舍那实修法要 3 念处禅实修技巧

 

    马来西亚学观禅的风气渐盛,但是并没有很多人,有机会获得禅师恰当的指导。主要考量是近年来学佛、学禅的风气。再者,训练一个教毗婆舍那业处师,要很长的时间,个人的历练也是重要因素。

  书嘛,因此也是很有用。但是缺乏禅修的专用书。少数好的禅修指导手册,一来所费不赀,也不是马上就能派上用场。譬如«清淨道论»是本权威性的论书,大师们使用的教科书。但是,它的流通性不高,费用也不是大家都能负担的。

  禅修指引的许多书籍,概论性居多。况且每个个桉,通常也都有他自己的倾向及风格。他们在不同的环境及情境下,也有不同的回应。这就是需要禅师指导之处。那种天差地别、精确无比的指导,也只有当禅师观察禅修者后才能给。禅师也提供很多不同的帮助,譬如给予信心、鼓励,并在状况失控前更正错误。

  另一个考虑的要素,就是禅修书籍的「差异性」。我们可以理解这个,因为有不同的方式可以解决同一个问题。可是,哪一个才是最好?显然地,有个指导老师在身边,来考量、判断较佔优势的解决方式。禅师也要知道各种不同的解决方式,在做决定前,选择最好的立点。他运用智慧及某些常识。在本章,我会试着提出些建议,讨论禅修者常遇到的问题,更正一些错误的想法,尝试将毗婆舍那禅法,以适当的观点来说明,而没有太多深奥的专用语彙。

  ▓ 正念

  有人可能唸过很多次关于正念的书,可是有时仍觉得不太确定,自己是不是有正念。「正念」是一种心理状态,常被描述成「彻底」、「警醒」或「觉知」。

  正念实际上是一种理解、领悟,它应跟单纯的知道有所区别。一个疯子以他自己的方式来认知事物,但是他并没有正念。当心中有贪、瞋、痴三毒在,是不会有正念存在的。有正念的人,是能控制他的心,随时准备好应付任何情况。

  禅修时,你不应该只知道它是一个目标;你应该有正念的理解它。适切的譬喻:忍受痛跟有正念的观痛是有差异的。在禅修营中,经常练习这样的观点,是有必要的。

  另一种错误是:做过头了。禅修学员过度努力要有正念,缠住了,无时无刻不在担心,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正念。当这种压力、分心产生时,我们可以确定,这样是不对的。放鬆!或者说,带着正念地放鬆,这才是答桉!有时候,对它採取一种「不要被干扰的态度」,这对减轻压力会有帮助的。换句话说,让正念随着时间,顺其自然的培育。

  还有,另一种常见的错误是,把定力置于正念之上。如果能让正念持续一段时间,就能集中注意力在正念上。相反的,如果禅修者专注而没有正念,这会变成「错误的专注」,会让人「阿达」掉。强调这个是因为,禅修者在逼自己修行之前,应先理解正确的方法。太逼自己,没有正确的理解方法,意味着缺乏正念,偏向强迫性性格。

  我们通常建议初学者多做行禅,而不是长坐不起,它可以让正念持续。原因是经行较容易起正念,因为目标较粗、比较容易观。相反的,坐禅时较容易起念头,千万百计使自己专注,只会困扰自己。禅修者随时要紧记着,正念才是最重要的、最优先的。

  禅修时,要杜绝念头。要直接观照真实法,不能臆测、存有成见。这只有从专注才能实现。如果起了念头,要以正确的方式来对治(会在心念处提到)。当你有正念、没有念头时,这也意味不思量过去、未来。正念只存在于当下所发生的现象,这些是可被体验到的特性譬如坚硬、冷热…等。

  以上可以用一句话来作总结:行者要有正念,其存在于觉知当下所发生的现象,这些以某种特性来出现于心中的。在一小时的禅坐进程所感受到的,有种种的特性,如冷热、软硬、动…等。当正念增强,你将会看到它们彼此间的关係。这个会导向对三共相—无常、苦、无我-经验到现象的存在。最后的结果是去除烦恼。

  ▓ 身念处 (Kayanupassana Satipatthana)

  在四念处中,身念处的正念禅,经常比其他三个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先修习。这是因为身念处的所缘、目标,相对的比较粗。粗的目标比微细的目标较容易培养正念。有些禅观的所缘如(三十二)身分、安般、不淨观,都是很基本的止禅业处的修习。先修止禅,其后再增进到毗婆舍那观禅。在《阿毗达摩》,这组身体的目标被分类在色蕴。初学者被教导在行、住、坐、卧四威仪都要有正念。

   坐禅

  在实修时,行者观「坐」、「触」。到底这该怎麽做?怎麽观照?有些人照见自己的坐姿。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坐相不是真实法。适切的方式只是去观,感受现象。

  那要怎麽观照呢?要直接观照,我们说要观风大,它可以被表现在鬆紧、稳固、支撑、拉力或震动、跳动(等特性)。只要以注意力,单纯的观照,就变的清楚易见,并没有「人」、「我」存在身体,会有的只是物质的过程变化,或能量的发生。正念强的话,就可以看到这些过程,是以不同的方式在变化。在观坐期间,那就是感受观紧绷、僵硬等,也将可以观到许多其他的觉受,譬如冷热,和心理现象如痛,或外在现象如声音。换句话说,当我们在心中观「坐」,我们只是用它来标记,用它来帮我们引导心,观照禅坐时当下真实法。标号可以说是一个窗口,经由它我们导向正念来观照。它帮我们把心安住在禅修目标(当着力点),藉此培育定力,这个定力是由念力及觉照实相而来。在此强调,我们并不选择非得要观什麽;只是将正念导向这个「窗口」,并观照所生起的种种现象。

   触点

  起先,观照的区域是臀骨和坐垫接触的地方。有些触点可以用来观。也可以依顺序来观不同的触点以增加定力。用在观照个别触点的时间,依心的状态、目标的清楚状况,而有差异。目标越清楚,可以观越久。相反的,如果触点不清楚、或是昏沉,那就要观快一点,赶快换另一个触点。观触点也可以用观「坐」来替换。观触点跟观其他目标一样,我们其实是在观物质元素的特性的生灭(«毗婆舍那观禅手册»列用的触点,详细的位置,请见触点图表。不过,我们使用的这个示范图,已经不是原来的图)。

   腹部上、下

  当禅坐时,初学被教导要观腹部上、下。腹部上、下可以被视为是窗户,从那裡我们可以观更多现象。当观上、下时,其实就是在观风大的特性,呈现为移动。不过,禅修者还是要观其他现象。

  学观禅最初就是从观腹部上、下开始。这个帮助我们增进定力。不过,观腹部上、下不要过度,不要到那种紧握不放,或控制呼吸。腹部上、下不是经常性的,当你观它,它可能会消失。在那种情况下,应该转到其他「窗户」来观看。

  有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为什麽是观腹部,而不在呼吸时观鼻尖或嘴唇(人中)?呼吸时观鼻息是众所周知(安那般那)修定。有位禅师说过,观腹部上、下的话,对观名法色法比较容易。腹部呼吸比起鼻息,显然较粗。无常、苦、无我,三共相也较明显。用这个方式,培育正定,在这裡讲的是刹那定,以正念观真实法为目标,而不是以定力为主导。再重述一次,观想、数息或控制呼吸,在这裡都是不被允许的。因为你现在在修毗婆舍那,它就是意味要观真实法。

   经行

  初学要多经行而不是长坐不起。有位禅师指出,坐禅前应先做走禅。他也说过,单单走禅是就可以证阿罗汉果的。禅修学员们也肯定:经行走的好,通常后续的坐禅也会得力。千万不要低估经行的重要性,或轻蔑经行。只坐禅而忽略经行,就像个跛脚的人,用一隻脚走路。

  在毗婆舍那禅修,经行有很多功效。首先,人不可能长坐不起,禅修期间,带着正念走,经行可以渡过没有正念的閒隙。我们一直强调着正念的连续,否则观禅所需的定力无法培育起来。单以经行而言,它也是毗婆舍那禅修

  图表2. 不同的触点和目标

  ① 上  ② 下 ③ 坐

  ② ④-12 打坐时不同的触点

  禅坐时有各种目标可以供我们正念观照

  。每一步都要仔仔细细的观。而且,它是心在引导行进。「并没有一个人在走…」。只要老实地观每一个身心生灭现象过程,这种智慧会自然生起。

  行禅和坐禅的特性也不同。它的目标较粗,而且多样化,所以正念较容易生起。因此,它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平衡要素,让我们的心趋向观禅而不是止禅。经行时,我们也观「转身」、「看见」、「听到」、「动机」,因此正念的修习就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行禅要增加观照的步骤进程,以提升正念和定力。走步以舒适为最重要。要小心,不要本末倒置!正念比观照点的数字重要!当正念提升,走得慢来观更多的步阶进程或现象。刚开始学就走很慢,这会导至紧绷,因为他正尝试去观某些他很难觉知到的东西。

  不管初学或老修行,经行应从快步开始走。走快步可以帮助心习惯于目标,也运动肢体,克服昏沉。接着,又会有人过度夸张,走得比所需要的快,要不就是走得超过时间。这些会导致不专心或是疲倦。适度的快速,足以唤起正念,才是正确的态度。

  当禅修有进步,走步的过程中,心如川流,现象一个接一个,快速地流失。经行在此就要自然的放慢下来。

  图表3. 行禅进程

  1 个步骤

  (左步、右步…每走一步观一个目标)

  2 个步骤

  (提起、踩下…每走一步观两个目标)

  3 个步骤

  (提起、移前、踩下…每走一步观三个目标)

  4 个步骤

  (提起、升起、移前、踩下…每走一步观四个目标)

  5 个步骤

  (提起、升起、移前、踩下、触…每走一步观五个目标)

  6 个步骤

  (提起、升起、移前、踩下、触、压…每走一步观六个目标)

  (译者: 如果观动机走三步,那进程就是动机、提起,动机、移前,动机、踩下。每个目标生起前都有个动机在,依此列推。不过,观动机你要像守在洞口捉老鼠的猫,要有点耐心,等着去看自然生起、那种想要的感觉,不是机械式的唸「动机」。)

  经行可以走的轻鬆,或走成一种剧烈的方式,视精力过多或不足而定。在此平衡五根就出现了。经行中,其他现象如声音、痛、动机、看到、听到、念头也要观。如果这些目标持续,并且强烈的话,应该停下来观照(经行时各种步骤及观点,请见上图。图表来源也是先前提到的«毗婆舍那手册»)。

   立禅

  在经行时在开始走步,以及走到经行路径尽头时要观照「站立」。在观「站」时(笔直立姿),也可以观「触」,就是脚板接触到地面的感受。有位禅师指出,立禅不宜做太久,因为很耗体能。另一位说,禅修不宜久站,特别是对妇女及儿童而言,因为禅修者可能倒下,当定力增强,会引发一种像做梦的状况,膝盖会变得没力,站不稳。那位禅师也说过,有桉例指出,因为身体摇晃,禅修者感受到会摔倒的恐惧。

  儘管如此,立禅对那些睡意强的人是很有帮助的。我本人是没见过任何摔倒的桉例。站立时两脚稍稍打开,可以增加稳定度。我们可以将正念从头扫瞄到脚趾,或者观

  呈现出的感受,或者较强烈的觉受。若腹部上、下回来,也可以观。

   卧禅

  这个姿势通常不用在严格、认真的修行,因为很快就会睡着。但是,如果行者很有正念的话,是可以很清醒,不会躺着睡过去。可是,如果想上床睡觉,禅修者是应行卧禅,但是它正念较概略、较浅。

  行卧禅要以「狮子(右胁)卧」的姿势,身体面向右侧。右恻睡较好,背或左侧身接触床板,两种也都不妨碍。

  卧禅时要有正念的卧着,默念「卧」、「触」,当「上」、「下」清楚时 ,就观「上」、「下」。当喜乐生,就观「喜悦」,念头、声音、痛…也都要起观照。禅修好的话,你可以观到你的心进入睡眠状态,或者醒过来。这种放鬆的姿势会导致安乐,乃至睡着。通常缺乏精进力。

  日常生活

  «念处经»提及些重要日用,吃东西、咀嚼、上厕所、搭衣、讲话或者保持圣默然、正视前方或远处。

  心要训练得有正念,无时无刻,日常生活各方面都要有正念,它才会强、渗透、好用。「无时无刻」指的是持续性,「各方面」指的是灵活性。无时无处不能培育正念,这样内观智慧随时都可以生起。

  如果无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正念,实用性就降低,那也会障碍我们整合精神及物质生活追求上的平衡。

  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事。如果週遭有影响我们的事物发生,不能起观照的话,只是显示自己的迟钝及盲目。难怪很多在家人,觉得下班后难以专心禅修。他们通常忽略了,修行中的最重要部份。

  这方面的细节太广范了,不再赘述。这部份我们想,以后出版些相关散文随笔。

  至于身正念,经书说这是该学习的。如果我们圆满这个,它向我们确认,将可以获得最高的自由。

  ▓ 受念处 (Vedananupassana Satipatthana)

  培养对感受的正念,可克服对幸福的幻想,譬如以不乐为乐。为了打破这种妄想,我们必须理解苦谛。一方面,由明显的痛,更清楚的认识苦。对初学而言,痛虽是苦受,它经常是最清楚的心理现象。它提供禅修者有趣的现象,得以正念观照。危险的是心起躁动、抗拒,对痛起瞋心,那就不再有正念了。若瞋心生起,应该观到它消失,再继续观痛。这样做是要让心观照时,儘可能放鬆、安稳。如果能这样做,你会看到痛有不同的形式的显现—拉痛、遽痛、痛得发热、疼痛…等。如果禅修者没有正念,是没办法面对它。专注只是使痛的强度更加明显。以瞋心来忍受痛并不恰当,这样甚至会导致歇斯底里。如果你不能观痛,那就不要理它。如果不能不管,那就带着正念来换姿势,或是站起来走禅,这些对增加正念也有帮忙。

  如果我们能够观痛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形式,那我们对无常变化的洞察力,会变得更敏锐。痛也变得可以忍受。有个好用的忠告:观痛不是要让它消失,而是要培养正念,见真实法。这样我们就可以捨离对色身以及对觉受的执着。

  有些人放弃了,因为他们怕会麻痺、损及健康。但是,有许多禅修者已经坐了好几个小时,也没有哪一个真的跛了脚或瘫痪。这样的恐惧感,实在是没有根据的。

  观照乐受时,我们也是在观它的真实本质,这个被教导成「苦」、或是不满意。当痛消失,或是遇到一个可意的目标,通常乐受就生起。我们必须对乐受的生起有正念,否则我们会喜爱它,从而执着于乐受。与苦受的目标俱来的是瞋心,喜乐的目标,其内在的本质就是执着。

  有些人害怕喜乐的生起,因为他们恐怕自己会执着它。觉得愉悦本身是无害的。只要我们依法起观照,是不会起染着,它是无害的。如果我们有正念,定力会提升。必须护卫的现象是自满,它会引导入邪定,或者较轻的挫折是会导致睡着。

  乐受的改变不是很容易发现的。如果我们能够观到,它们通常会转变为较没那麽愉悦的,或许成为捨受(不苦不乐受)。喜乐也是会消失的,因此它是苦。捨受通常只有较有程度的行者才看的到。根据有位禅师说,要到第五观智—坏灭智,才观的到捨受。在这个观智,我们开始放弃概念法,苦谛它自己会开展。佛教有个名相叫「行苦」,指对刹那变异生灭起苦恼。行苦的性质是语言文字无法道断的,言语毕竟只是概念。行苦的性质必须每个人躬身体验,才能理解。当我们真的经验到变迁的苦迫,我们必须理解,并感恩苦的止息所带来的平静。

  ▓ 心念处 (Cittanupassana Satipatthana)

  如同其他念处,心念处从粗到细,有许许多多目标。我们培育心正念,会从较粗的目标着手。(通常在进行心念前,我们也观身念处的目标)。

  在培育心正念,首先我们必须熟悉的目标是「念头」。它本身有许多形式,譬如计划、想像、忆念…等。当我们观「念头」,我们只是观那裡有念头在;并不加入思考的内容,那只会使念头加遽。念头经常会连接前程往事等概念。我们只有观照计划、想像、忆念…等,不呆滞于概念或过往、未来。如果念头持久不移的话,那就是正念不够。如果我们非常有正念,专心观照,那当我们起观照时,念头就消失。修毗婆舍那,我们时时刻刻在观照变易,现象法是地如何生灭?一般人通常会起执着,甚至攀缘于禅修目标。有时,他们会喜欢修定,止禅型禅观,将注意力凝聚在特定目标上。那就是为什麽有些人喜欢先学寂止禅。但是如果我们要开启智慧,必须回到观现象变易的毗婆舍那禅法,培养正念。修毗婆舍那禅法,刹那定 (momentary centration) 就够了。刹那定并不是专注在特定一个目标上,而是要移转目标。但它绵绵密密,不间断,那就是为什麽它可以开展智慧。(目标是刹那变易。绵密不断的观照,心跟紧目标的变化,刹那相续,累积定力。)

  当我们观念头,就如同我们观痛一样,必须平静地观。我们观它的真实性,不要让它给离开了。如果我们持续这样子的态度,妄念自然会停止。但是,如果我们偏执,一直想要它消失,念头很可能会停留更久。如果我们一心一意的观,不执着,我们将会更能觉知三共相,就是无常、苦、无我。儘管如此,倘若念头持续太久,就不要理它,转观到另一个禅修目标(根据Mahasi某长老,同一目标不可以观照超过五分钟)。

  根据某位禅师,观心念的窍门,就是要很积极地、持续不断地观照。心的速度很快,我们也要移转那麽快,以赶上它。当下的烦恼顽强,我们的正念必须更加有力,才能对治它。妄想、躁动等通常是依我们的烦恼贪、瞋、痴而生起。有时念头看似没有了,烦恼还是在。必须要有正念,观烦恼心如贪心之类(想吃东西),直到它们消失。当我们真的对烦恼起正念,我们不只知道它们的存在,我们也理解它们的真实性为无常、苦、无我。

  因此,要很有正念的话,就应知道,比如,我们是否带了点昏沉?或是一点也不睏。除非烦恼心全部消失,我们如何能观到心念是没有贪、瞋、痴?

  「心是很难察觉,非常微妙,它想攀缘就到处飞来飞去。让有智慧的人来守护它,护卫的心可导向幸福快乐」。

  心是很难观。人们想对治它,通常会以空洞的呆滞,或无意义的散乱收场。愈勐烈地尝试去观心,结果就变得更糟,直到眼冒金星为止。让心变空洞更惨。这裡的做法只是要有正念。若你有正念,你可以觉知有正念的心的状态。如果你不能够,那就对其他事物起正念,观某些或许较清楚,撞击你心门,需要你留意的现象。在这种状况下,如果你还能对禅修目标起正念,还算在正确路线上、没偏离。

  当我们观心,我们要经常运用正念。否则正念不知不觉就消失了。有进步时,可以正念于我们的好心、觉知心的变动,进入甚至更微妙的状态。以筏来做譬喻,我们被教导甚至好心都要捨,何况坏的?真的,心识是很微妙、充满禅悦,有人还可以看到无意识状态。有些人误认为,这就是开悟或是苦的止息。许多微妙的状态,只发生在意识是好的时候。它们可能是因为喜悦、寂静、专注或平等捨而生起。所以«念处经»说:「当正念于心,它是寂静、自由的,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的。」

  ▓ 法念处 (Dhammanupassana Satipatthana)

  这个正念处称为法念处。念处禅涵盖有很宽领域裡的禅修目标。「法」自身就被翻译成心灵目标,实际上它包括所有现象法,包括涅槃。在其他念处的正念目标,也归于法念处,这样的估计判断,它们是归类为心所 (cetasik, mental factors )。正念观照,它让我们见因缘法,怎麽生起又消失,有助于去除对我见的妄想。

  正念观照可分五大类: 五盖、六入处、五蕴、七觉支、四谛。

  五盖

  这五种障碍是欲欲(对欲乐的欲求)、瞋恨、昏沉与睡眠、掉举(散乱)与恶作(追悔)、疑。欲欲指的是心识对某种特别的感官目标起染着、起贪爱心。瞋恨指的是相关目标,呈现忿怒、凶暴、粗鲁无理的状态。昏沉与睡眠指心的懒散、呆滞,从目标畏缩、退回。掉举与恶作,指心躁动和慌张。疑指对四圣谛及三宝产生怀疑、困惑。

  这部份的禅修,行者观照并了知,它们不仅是不善心法的生起灭去,也要观引导它们生起及消失的因缘法。这是我们所讨论的,什麽时候我们对目标的注意力是没有智慧的?什麽时候要如何运用智慧的觉知?法念处比其他念处,一般较困难,较微妙。譬如,感受到感官欲望,和感官欲望本身都是不容易分开的。初学通常并不从这个念处入手,或者要专修长时观照它。只有精通其他三个念处,才能观到那些较微细的心理目标、意识状况。根据论书,这种观照适于那些根性高、智慧型的禅修者。

  六入处

  禅修者观照六入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以及它们的目标(色、声、香、味、触、法);它们如何生起及灭去?以及,引导它们生灭的因缘条件。当我们观「看见、看见」,我们只是以文字「看见」当做标号,帮我们去观照那个过程。以眼根的目标而言,我们真正看到的是颜色。伴随而来的形状、形式及其他想法,这些实在是概念,由心所造作出来的。以单纯的观「看见、看见」,跟目标联结的形状及想法会模煳掉,因此我们观照的,只有(相互作用的)颜色和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觉知观照的心识;也就是说,只有意识,是它在看颜色,没有个存在体、或者有个「我」在看。

  同样的说法可以用在听到声音,闻到味道,嚐到食物,触及有形物质,知道目标。

  那为什麽我们通常观「听到、听到」,而不观「声音、声音」呢?因为声音通常断断续续,而且会分散,较难跟。尝试去跟声音只会导致散乱,如果要开发深定的话,效益不大。以着观照「听到、听到」,只是在觉知耳内听到,而不是外面的声音:心要往内看,有助于使心更安定。不过在某些状况下,我们真的可以观「声音、声音」。这是当声音吵杂、持续又无法避免。 这种情况下,我们有些许选择弹性;但是,这是在观声音的持续,观它如何变化。

  在观六入处及它们的目标,我们要运用单纯的觉知,并防护概念的生起。在佛陀给巴希雅 (Bahiya)的劝告中,很明确的强调:

  「因此,巴希雅,你该训练自己—看到什麽,就只是看到;听到什麽,就只是听到;感受(闻、嚼或触)到什麽,就只是感受;想到什麽,就只是想。」

  正念于内、外六入处,撕毁「我见」。我们见到的,并没一个人「我」、「自我」,或有个什麽人在裡面,只是过程罢了。这个特殊的观照,特别与在日常生活修习「无我」有关係。

  通常烦恼、束缚来自于六根门头。烦恼出现在当我们不正念观照「听到」、「看到」…等,日常生活通常是这样。因此,我们必须观照六入处生起的烦恼。

  五蕴

  蕴,共有五群:

  1 色蕴—这裡指的是,缘非意识现象,如物质的坚硬、黏结、热、移动。它们构成了物理或物质的器世间,包括人类。

  2 识蕴—譬如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及感官觉受。它们构成了情感。

  3 想蕴—构成认知及记录感官刺激物。包括记忆。

  4 行蕴—包括不同心理状态及思考。

  5 识蕴—认知或意识。

  五蕴组成了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优、劣、近、远。观五蕴时,当见到「人」或「我」,而被理解为存在体,这只是世俗的看法、观念。当放弃对我见的幻想,诸烦恼连同诸苦,都被去除。

  七觉支

  共有七种要素(支):一、念觉支;二、择法觉支;三、精进觉支;四、喜觉支;五、轻安觉支;六、定觉支;七、捨觉支—这些是良善的心理状态,引导学人至涅槃。这些只有在第四观智时,才会清楚地出现,它们不是刚入门的人的禅观目标。当这些要素刚被开发时,禅修者会起执着,因为它们的安详、激励人心的效果。对它们起正念,能够护卫我们出离执着,(执着不只会阻扰进步而且会毁了修行)。譬如喜、轻安、定、捨会让我们自满,忽略继续修习念处禅;不正念的生起,会使我们骄傲自满。此外,稳固我们的修学,对七支要素起正念,可以帮助我们平衡五根,特别是精进与定。经书中告诉我们,当昏沉瞌睡时,就该培育精进觉支、喜觉支、择法觉支。当散乱时,应该培育轻安、定觉支、捨觉支。正念则是多多益善,永不嫌多。对觉支的生灭起正念,也是培育内观智慧的修行。持续不断的修练,七觉支可以酿熟圆满,并使我们证内观智慧。

  谛实 (sacca)

  这裡指的是四圣谛的苦谛;它的因,它的止息,以及导向止息的路径。我们应知苦(关于它的性质);它的因(贪爱)是应远离,以及开展圣道,以证达苦的止息。

  「苦」是由巴利「dukkha」的翻译。有些人喜欢把它译成不满意或不圆满。根据«无常相经» (Anatta -lakkhana Sutta ),无常是苦,也是无我。因此,对无常起正念,也是对苦起正念。那什麽是无常?除了涅槃之外,心跟物,包括所有物质及心理现象,所有有为法都是无常。我们应该观照身心现象过程的生灭。贪爱或烦恼是苦因的生起,我们要正念观照。这麽做的话,将会见到它们的灭去。如果我们见到无常、苦、无我三共相,我们也开展了八正道,直到我们躬身体验到苦的止息。圣八支为:

  1 正见:在禅修者观照的过程,理解现象法的缘起及灭去。

  2 正思惟:对毗婆舍那的目标用心观照。

  3 正语:禅修期间,禁止不正当的言语。

  4 正业:禅修期间,禁止不正当的行为。

  5 正命:禅修期间,禁止不正当的谋生方式。

  6 正精进:观照时发挥精进力。

  7 正念:观照时要有正念。

  8 正定:观照时定力要持续。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