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庄春江:杂阿含经二十选 第四选 六入处如实知--六分别六入处经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4日
来源:   作者:庄春江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庄春江:杂阿含经二十选 第四选 六入处如实知--六分别六入处经

 

  一、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六分别六入处经。

  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何等为六分别六入处经?

  谓于眼入处,不如实知见者,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如实知见。不如实知见故,于眼染着;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皆生染着。

  如是,耳……。鼻……。舌……。身……。意,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如实知见。不如实知见故,生染着。

  如是染着,相应、愚闇、顾念、结缚其心,长养五受阴,及当来有爱、贪喜(、彼彼乐着),悉皆增长。身心疲恶,身心烧然,身心炽然,身心狂乱,身生苦觉。彼身生苦觉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悉皆增长,是名纯一大苦阴聚集。

  诸比丘!若于眼如实知见,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如实知见。见已,于眼不染着,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染着。

  如是耳……。鼻……。舌……。身……。意、法如实知见,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如实知见。如实知见故,于意不染着,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染(着)。

  不染着故,不相应、不愚闇、不顾念、不系缚,损减五受阴,当来有爱、贪喜、彼彼乐着悉皆消灭。身不疲苦,心不疲苦,身不烧,心不烧,身不炽然,心不炽然,身觉乐,心觉乐。身心觉乐故,于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悉皆消灭。如是,纯大苦聚阴灭。

  作如是知、如是见者,名为正见修习满足,正志、正方便、正念、正定、前说正语、正业、正命清净修习满足,是名修习八圣道清净满足。

  八圣道修习满足已,四念处修习满足,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修习满足。

  若法应知、应了者,悉知、悉了;若法应知、应断者,悉知、悉断;若法应知、应作证者,悉皆作证;若法应知、应修习者,悉已修习。  何等法应知、应了,悉知、悉了?所谓名、色。

  何等法应知、应断?所谓无明及有爱。

  何等法应知、应证?所谓明、解脱。

  何等法应知、应修?所谓止、观。

  若比丘于此法应知、应了(者),悉知、悉了;若法应知、应断者,悉知、悉断;若法应知、应作证者,悉知、悉证;若法应知、应修者,悉知、悉修,是名比丘断爱、结缚,正无间等,究竟苦边。  诸比丘!是名六分别六入处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解说

  什么是六分别六入处经?

  就眼睛看见东西;由眼睛接受外来的讯息来说,不能实知见的人,那么,对于由所看到的东西(色)、视觉(眼识)、视觉认识(眼触)等因缘和合所产生的三种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也不能如实< 知见。不能如实知见的缘故,就会在眼睛看的时候,产生染着。

  耳朵听、鼻子闻、舌头尝、身体的碰触、起心动念也是这样,不如实知见的缘故,就会生起染着。

  像这样(染着),心也就常与烦恼为伍(相应)、愚昧而不明事理(愚闇)、顾念着过去、担心着未来(结缚),长养着五受阴,以及对引发来生(当来友爱)、伴随着贪喜(喜贪俱)、到处乐着(彼彼乐着)的渴爱,也都因而增长。身、心为了满足这些染着而疲于奔命,受着像火燃烧一样的煎熬而感受到苦,即使来生也还是在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增长循环中,这就是我们苦迫生命的现象。

  要消除这一生命的苦迫,就要对眼等六入处、六尘、六识、六触乃至三受等的过程,如实知见,不起染着。只有不起染着,身心才能不再受煎熬,不再受苦;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才能止息

  。  能这样如实知、如实见的人,就是八正道、四念处、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等,三十七道品都修习圆满,名色(五蕴)彻底的明了,无明与贪爱完全断除,明(没有无明)与解脱已经亲身体证,止(专注;集中精神)与观(深刻观察而起慧)的修行方法都已修习。这样,就可以称为已经断除了贪爱、断除了烦恼纠缠(结缚),现观(正无间等),真正到了苦海的尽头(究竟苦边)了。

  三、讨论

  (1)这个经,又称为〈六分别六入处经〉,意思就是在六个入处(六根)里,从每个入处的作用(功能)中,作了六层的「动态观察」。从这个经中,或许不容易区别是哪六层观察,但是,如果比照第 304(406)[282] 经的〈六六法经〉,就比较清楚:那就是六内入处(眼、耳、鼻、身、舌、意入处)、六外入处(色、声、香、味、触、法入处)、六识身(眼、耳、鼻、身、舌、意识身)、六触身(眼、耳、鼻、身、舌、意触身)、六受身(眼触生三受、耳触生三受、鼻触生三受、身触生三受、舌触生三受、意触生三受)、六爱身(眼触生爱、耳触生爱、鼻触生爱、舌触生爱、身触生爱、意触生爱)。其中,六爱身,就相当于〈六分别六入处经〉中的「于三受不如实知见故生染着」。染着,还是偏向于贪爱来说的。

  (2)「入处」,是外界刺激我们身心活动的触发点,而以我们的色身来分内外的,如第 322(436)[300] → 324(438)[302] 经所说。六内入处,即是我们说的六根。六根中的前五根是物质的,不可见、有质碍的特性。意根不是物质的,是心、意、识的统称,不可见,没有质碍性。六外入处也称为六境、六尘。其中,色是物质,四大(地、水、火、风)等所造(组成),可见、有质碍性。声音,是振动性能量。香、味,是物质特性。触,在这里是指物与物的相接,应有别于「六触身」的「触」。这些,都是不可见、有质碍性。法,是意根所触对的境界,如概念等、不可见,无质碍性。「六根」对「六境」时,「六识」(主要为依存着脑部的了别与认识功能)生(发生作用),根、境、识的条件俱全时,就完成了「触」(认识了别)。了别后,依着自己的习性与经验,而产生苦、乐,或者不苦不乐的觉受,接之而来的,对大部分人来说,恐怕就是不离贪、瞋、痴的染着了。

  (3)在六入处的六层动态观察中,到底哪一项在解脱中,居比较关键的地位?如第 213(275)[215]经说:「于此诸『受』集、灭、味、患、离如实知,如实知已,不种贪欲身触,不种瞋恚身触,不种戒取(因缘不相干的禁忌与迷信)身触,不种我见身触,不种诸恶不善法。」这是说,如果能在「受」的阶段,也就是在情绪、觉受的变化(产生)中,如实知见,警觉于防范爱染发展的。

  又如第 209(271)[211]经中说,应于「六『触』入处集、灭、味、患、离如实知」;「于此眼『触』入处,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如实知见者,不起诸漏,心不染着,心得解脱,是名初触入处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法永不复起,所谓眼识及色。」这是说,从「触」的阶段,就如实知味、患、离。从认识了别时,就警觉于漠视因缘、不能随顺因缘的我见、我执,那么接下来的「触生受」、「触生想」、「触生行」就不会出错。这是比从「受」着手要更高标准,更彻底的修持,当然也是更困难的。因为身心活动,发展到产生情绪反应的阶段,已经是相当明显容易察觉的了,也比较容易让人体会。

  第 218(285)[220]经中说「苦集道迹」为:「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这是从「六根」对「六境」的分析,切入「十二支缘起」的说明。「十二支缘起」的各支内容,将留在〈第十二选‧因缘观--论因说因〉中来讨论,这里所讨论的重点是:「缘受爱」,也就是六入处六层动态分析中的第六层--「爱」。身心活动,如果发展到进入「爱染」的阶段,就是经中所说的「染着」,接下来的,便是「忧悲恼苦」了。如第 913(13253)[905]经中,佛陀告诉聚落主说:「是故,当知众生种种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欲生,欲习(集),欲起,欲因,欲缘而生众苦。」第 7(10)[7] 经中说:「于色、受、想、行、识爱喜者,则爱喜苦。」其中,「欲」与「爱」,其实是相同性质的。所以,可以说,众生的忧悲恼苦,其关键所在,就是「欲爱」了。而不论是在「六根」对「六境」的分析中,或是「十二支缘起」的连环钩锁里,「爱」,显然是居于其中关键与分水岭的地位,就如同佛使比丘,在《菩提树的心木》中所说的:「在我们的修行中,我们必须如截十里流,阻止『触』发展成『受』。如果失败的话,就必须阻止『受』发展成『爱』。此后就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不论说从「受」的阶段,亦或主张从「触」的阶段就注意不生我见染着,其最后目的,都是在阻止「爱」的生成的。

  至于「眼」与「色」,则如第 273(396)[272]经中的譬喻:「譬如两手和合,相对作声。」这是因缘的必然,是可以与贪、瞋、痴不相应,不受其影响的。

  (4)七处,是五蕴的如实知;六分别,则是六入处的如实知。五蕴、六入处,是我们身心活动的整体,都需要如实知、如实见,这是《杂阿含经》一贯的精神与立场。如实知是理智的,觉醒的,真实的,知行合一的。与之不相应的,是情感上的信仰。如第 574(1650)[573] 经中,质多罗长者对耆那教教主尼揵(犍)若提子(六师外道之一),说他不信世尊。尼揵若提子以为质多罗长者要来投靠他,结果才知道质多罗长者真正的意思是:「我有禅观智慧,为什么要依靠信去当世尊的学生呢?」情感的、盲目的信仰,是与《杂阿含经》的教说不能相应的。

  (5)经中所说的八正道,四念处,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也合称为「三十七道品」。这些,在《杂阿含经》〈道品诵〉中,有相当份量的经文论及,简述如下:

  四念处(〈念处相应〉,共有五十四经):如第 610(765)[624] 、 622(784)[636]、 623(785)[637] 、 627(790)[641] 说:「当内身身观念住,专精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亦如是广说。」依着身(内身、外身:六内入处、六外入处)、受(三受)、心、法,作如实观察,调伏世间贪忧。

  四正断、四如意足(〈正断相应〉,〈如意足相应〉,经文佚失):依《瑜伽师地论》的解说,四正断为:律仪断(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断断(未生恶不善法不生),修断(未生一切善法,为令生),防护断(已生一切善法为欲令住)。四如意足,为四种修定(定,或译为如意足、神足、三摩地)的方法:欲三摩地(生起乐欲,观察恶法的特性、因缘、过患、对治,正审思察,起一境念,再观察善法的特性、因缘、功德、出离、住一境念)、勤三摩地(在修四正断中,观察特性、因缘、过患、对治,正审思察,住一境念),心三摩地(在下劣心、掉举心的调伏,与舍的修习中,随顺不善法与善法,对其特性、因缘、过患、功德、对治、出离、正审思察,住一境念),观三摩地(对不善法与善法,能作意思惟其不如理与如理之处,并且[ㄔ+扁]审观察,觉知自己不善法的生起与否。由观察作意增上力故,自正观察有什么恶法已断、未断,正审思察,住一境念)。

  五根(〈根相应〉,共二十七经):如第 646(818)[658]经中说,五根是信(四不坏净),精进(四正断),念(四念处),定(四禅),慧(四圣谛)。其中,如第 654(826)[666] → 659(831)[671] 经说五根中,是以慧为首,为栋梁的。

  五力(〈力相应〉,共六十经):这是相应于五根而说五力的。

  七觉支(〈觉支相应〉,共六十七经):如第 715(912)[727]经中说,七觉支为:念(四念处),择法(善、不善法的抉择),精进(四正断),喜(喜悦),猗(身心轻安),定(四禅),舍(舍离染着)。如第 714(911)[726] 经中说,心掉举、犹豫时,应修猗、定、舍觉分,作为对治。心微劣、犹豫时,应修择法、精进、喜觉分,以提起精神,而念觉支则是随时都适用的。

  八正道(〈圣道分相应〉,共一一四经):如第 785(1042)[797] 经说,有「世间八正道」与「出世间八正道」。

  「世间八正道」是通于世间善法的,虽然是「世俗、有漏、有取」的,但的确是能「转向善趣」,也是「出世间八正道」的基础:

  正见:若彼见有施、有说,(有斋,有善行,有恶行,有善恶行果报

  ,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众生,……)乃至知世间有阿

  罗汉,不受后有。

  正志:出要觉,无恚觉,不害觉。

  正语:离妄语,离两舌,离恶口,离绮语。

  正业:离杀、盗、淫。

  正命:如法求衣食、卧具、随病汤药。

  正方便:欲精进,方便超出,坚固建立,勘能造作,精进心法摄受,      常不休息。

  正念:若念、随念、重念、忆念,不妄不虚。

  正定:心住不乱不动,摄受寂止、三昧、一心。

  「出世间八正道」,是与「世间八正道」相应的,但每一正道都进一步以苦、集、灭、道为中心,是「圣、出世间、无漏、无取、正尽苦、转向苦边」,是直接指向解脱道的:

  正见: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于法,选择

  、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

  正志: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分别

  、自决、意解、计数、立意。

  正语: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除邪命贪,口四恶行,诸

  余口恶行离,于彼无漏远离不着,固守摄持不犯,不度时节,

  不越限防。

  正业: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除邪命贪,身三恶行,诸

  余身恶行数,无漏心不乐着,固守执持不犯,不度时节,不越

  限防。

  正命: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于诸邪命,无漏不乐着,

  固守执持不犯,不越时节,不度限防。

  正方便: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忆念相应心法,欲

  精进方便,勤踊超出,建立坚固,勘能造作,精进心法摄受,

  常不休息。

  正念: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若念、随

  念、重念、忆念,不妄不虚。

  正定: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住不

  乱不散,摄受寂止、三昧、一心。

  第 748(968)[760]经说:「如日出前相,谓明相初光。如是比丘,正尽苦边,究竟苦边前相者,所谓正见。」这是说,八正道中,是以正见为首的。又如第 788(1046)[800] 经中的偈语:「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也表示了建立正见的重要。

  (6)「正见」,简单说,就是正确的观念与见解。除了前项所说的「知善恶、圣贤」,以及「无漏思惟相应于法」之外,如本选经文中所说的,对「六分别六入处」如实知,不染着(「作如是知、如是见者,名为正见修习满足。」),「正观五蕴、六根『无常、苦、空、非我』」(第1(1) [1]、188(179)[190] 经),「缘起观」(第 262(45)[39]、 297(478)[335] 经),「四圣谛」(第 443(682)[442]经),「观于乐受作苦想,观于苦受作剑刺想,观于不苦不乐受作无常想」(第 467(730)[466]经)等,也都是正见的内容。

  (7)其它相关于六入处如实知的经文: 204(255)[206]、 211(273)[213]、 215(277)[217]、 218(285)[220]、 233(306)[235]、 276(399)[275]、 306(408)[284]、 308(410)[286]。

  (8)相当的南传巴利文经典为:《中部》第一四九经〈大六处经〉(元亨寺南传大藏经译本第十二册三一三页)

返回目录

---------------------------------------------------------------------------------------------------------

更多庄春江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