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庄春江:杂阿含经二十选 第三选 五蕴如实知--七处三观经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4日
来源:   作者:庄春江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庄春江:杂阿含经二十选 第三选 五蕴如实知--七处三观经

 

  一、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七处善,三种观义,尽于此法得漏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身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云何比丘七处善?

  比丘!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灭道迹,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灭道迹,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

  云何色如实知?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为色。如是,色如实知。

  云何色集如实知?爱喜,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实知。

  云何色灭如实知?爱喜灭,是名色灭。如是,色灭如实知。

  云何色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色灭道迹。如是,色灭道迹如实知。

  云何色味如实知?谓色因缘生喜乐,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实知。

  云何色患如实知?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实知。

  云何色离如实知?谓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如是,色离如实知。

  云何受如实知?谓六受: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实知。

  云何受集如实知?触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实知。

  云何受灭如实知?触灭,是受灭。如是,受灭如实知。

  云何受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名受灭道迹。如是,受灭道迹如实知。

  云何受味如实知?受因缘生喜乐,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实知。

  云何受患如实知?若受无常、苦、变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实知。

  云何受离如实知?若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如是,受离如实知。

  云何想如实知?谓六想: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是名为想。如是,想如实知。

  云何想集如实知?触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实知。

  云何想灭如实知?触灭,是想灭。如是,想灭如实知。

  云何想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名想灭道迹。如是,想灭道迹如实知。

  云何想味如实知?想因缘生喜乐,是名想味。如是,想味如实知。

  云何想患如实知?若想无常、苦、变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患如实知。

  云何想离如实知?若于想,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想离。如是,想离如实知。

  云何行如实知?谓六思身: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是名为行。如是,行如实知。

  云何行集如实知?触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实知。

  云何行灭如实知?触灭,是行灭。如是,行灭如实知。

  云何行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名行灭道迹。如是,行灭道迹如实知。

  云何行味如实知?行因缘生喜乐,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实知。

  云何行患如实知?若行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实知。

  云何行离如实知?若于行,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行离。如是,行离如实知。

  云何识如实知?谓六识身:眼识,耳、鼻、舌、身、意识身,是名为识。如是,识如实知。

  云何识集如实知?名色集,是识集。如是,识集如实知。

  云何识灭如实知?名色灭,是识灭。如是,识灭如实知。

  云何识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名识灭道迹。如是,识灭道迹如实知。

  云何识味如实知?识因缘生喜乐,是名识味。如是,识味如实知。

  云何识患如实知?若识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识患。如是,识患如实知。

  云何识离如实知?若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识离如实知。  比丘!是名七处善。

  云何三种观义?

  比丘!若于空闲、树下、露地,观察阴、界、入,正方便思惟其义,是名比丘三种观义。

  是名比丘七处善,三种观义,尽于此法得漏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解说

  七处之熟练,与三方面的观察,涵盖了所有修行者,成就解脱的修行方法与内涵。

  五蕴之七处熟练,表列如下:

  (略)

  三方面的观察--三种观义:三方面指的是「六根」、「六界」以及「五蕴」。怎么观察呢?就是在宁静的环境下,静下心来,借着地、水、火、风、空、识等「六界」,观察、思考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处(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身心活动--色、受、想、行、识等五蕴。

  解脱,尽在这「七处」、「三观」中完成。

  三、讨论

  (1)五蕴的如实知,是离开「无明」的必要条件之一。以什么样的方法(方便;智慧),来如实知五蕴呢?那就是于「七处」之熟练!

  「七处」的前四处,就是苦、集、灭、道等四圣谛了。四圣谛是正见(第 785(1042)[797] 经),是世间的光明(第 395(587)[394]经),也是佛陀悟入解脱后,于鹿野苑对五比丘说法的内容(第 379(542)[378]经;又称为〈三转法轮经〉。即「闻」转,「思、修」转,「证」转等,三次宣说四圣谛)。而第 389(552)[388]经,更以医病为比喻,赞叹佛陀为「大医王」,以四圣谛来医治众生。

  「味、患、离」,是七处善的后三处,一般说来是比较陌生的,但在《杂阿含经》中,至少有二十三个经说到有关「味、患、离」的修行次第,值得重视。

  (2)四圣谛是「渐次无间,非顿无间等」(第 435(629)[434]经),是如阶梯一样,一阶阶走的(第 436(630)[435]、437(631)[436] 经),是无法越次第完成的(第 397(589)[396]经)。

  检讨我们修行的原动力在哪里?不是来自对苦的体验吗?苦的体验愈深刻,则修行的动力愈大,愈精进。所以,「知苦」是修行的第一步,无法如实知苦的人,主观上,有意无意地忽略苦的存在,那么,就不可能愿意进一步去观察,形成苦的原因,以及消除它的方法。也就是说,他的解脱机率是零。同样地,解决世间其它问题的步骤也是这样的,第一步必然是要如实了知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去找原因。如果套用现代的品管手法,就如同所谓的「鱼骨头」图。待引起问题的原因(集)确知后,才可能试着去消除这些造成问题的因素,而解决问题(灭)。一旦问题解决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道迹),也透过实证而确立了。

  (3)观五蕴无常、苦、空、非我(建立正见),进而产生厌离,喜贪尽,而心得解脱(如第 1(1)[1]、188(179)[190]、9(15)[9]、25(31)[25] → 29(35)[29]、60(57)[51]、204(255)[206]、273(396)[272] 等经),是《杂阿含经》中常见的解脱法门。其中,以「厌」为方法的修行方式,常为后起之大乘佛教所非难,但是,从经中七处的后三处说明里,我们明确地了解到,离的内容,是「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针对「欲贪」的。而且也了解到离的过程(次第),是先由「味」,然后经历「患」(苦患)洗礼,而有「调伏」、「断」、「越」过程的离,既合乎四圣谛精神,也符合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这样,我们不得不重新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味、患、离」的观照修行法门。

  (4)第 13(19)[13] 经中说,众生因为会生出味(对合于自己意的,产生喜乐的感觉,就像尝到美味一样,虽然吃完了,尚还余味犹存,意犹未尽,深深留着其余势),所以就会贪染执着。不幸的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一切都是无常,都是变易法,顺心喜乐(味)的感觉,终是要消散,转而生出苦的(祸患)。如果观察由味到患的过程,欲贪显然居于关键地位(这个主题在〈第八选〉、〈第九选〉、〈第十选〉中讨论)。依据四圣谛的方法,从欲贪(集)的去除下手,就是要调伏欲贪,超越欲贪,离开欲贪的影响力,这就是离的真实意义。

  (5)「离欲」的过程,经中说是「调伏」→「断」→「越」。「调伏」,就是「调御」,就是「驾驭」。这是说,「离」是应当从刻意地克制自己的欲贪(欲望)做起的。对大多数的平凡人来说,随顺欲贪的结果,大多只会更加长养欲贪,或者,反复地在一定程度的欲贪威势中摆荡罢了。只有在清醒(正见)地调伏下,才能离开欲贪的引诱,做到「断」欲贪。这样的「断」,是时时的自我警惕、勉励、精进而维持的,说来也还是蛮辛苦的。不过只要继续努力维持,假以时日,那么,「离开欲贪的影响力」,将不难成为一项良善的习惯与价值观。到了这个时候,习性中,欲贪已经不存在,再也不需要刻意地去克制什么,而是自然而然地,就能远离欲贪的麻烦。也就是说,已经完完全全地超越了欲贪(「越欲贪」)了。

  (6)如第 14(20)[14] 经中说:「若于五蕴味、患、离随顺觉,则于五蕴味、患、离以智慧如实见。」「随顺觉」,是相对于「有求、有行」的。而「有求、有行」,或者可以理解为,是勤勉而学,努力自我要求、自我规范与实践的阶段。等到成就、圆满时,见解上、行为上再也不会有所偏离与违犯,而能够时时刻刻、自自然然地契合于正法,那么,就是「以智慧如实见」的「随顺觉」了。

  (7)经中说,「道迹」就是「八正道」。「八正道」,也称为「八圣道」、「古仙人道」(第 287(468)[325]经)。这是以「正见」为首的八项修行指引,涵盖了戒、定、慧的内容,总摄了佛法的修行法门(道)。「八正道」的每一项内容,我们留在〈第四选〉中讨论。

  (8)「三种观义」,就是以阴(五蕴)、入(六入)、界(六界)为舞台的三种观。其中,「六界」是指「地、水、火、风、空、识」等六种特性。以这六种性质为观察、正思惟的对象,也可以「尽于此法得漏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而成就解脱的。如第 465(728)[464]经中,佛陀教导尊者罗[目+候]罗,如何离「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时说:

  「若比丘于所有地界,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 、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实知。

  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亦复如是。

  罗[目+候]罗!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于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有见,我慢、系着、使。

  罗[目+候]罗!若比丘于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有见,我慢、系着、使,是名断爱缚、诸结,正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又第 273(396)[272]经中说:

  「彼眼者,是肉形,是内,是因缘,是坚,是受,是名眼肉形内地界。

  彼眼者,是肉形,若内,若因缘,津泽,是受,是名眼肉形内水界。

  彼眼者,是肉形,若内,若因缘,明暖,是受,是名眼肉形内火界。

  彼眼者,是肉形,若内,若因缘,清飘动摇,是受,是名眼肉形内风界。」

  六根(六入),或者五蕴,也还可以以六界作交叉分类,来作观察的。所以,「阴、入、界」,应该都是以我们的身、心为主轴的。印顺法师在其《佛法概论》〈第四章‧第一节:有情的分析〉中说:

  「蕴观,详于心里的分析;

  处观,详于生理的分析;

  界观,详于物理的分析。

  依不同的立场而观有情自体,即成立此三种观门,三者并不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三种观义」正是不离身心活动,而谈解脱的《杂阿含经》立场。

  而相对应的南传经文,「三种观义」另作「处、界、缘起」。

  经中说,七处三观,解脱尽在其中。「七处」是方法,「三观」是下手处。提出了方法,也说明了下手处,真的是「解脱尽在其中」了。

  (9)其它相关于五蕴如实知的经文: 41(153)[87]、61(58)[52]、46(158)[92]、268(51)[45]、59(56)[50] 、 58(170)[104]、65(62)[56] → 71(116)[62]、74(128)[65]。

  (10)相当的南传巴利文经典为:《相应部》〈蕴相应〉第五七经〈七处〉(22-57)(元亨寺南传大藏经译本第十五册九○ 页)

返回目录

---------------------------------------------------------------------------------------------------------

更多庄春江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