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三论宗>>正文内容

刘常净:十二门论释义 绪论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5日
来源:   作者:刘常净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刘常净:十二门论释义 绪论

 

  一 中观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在解释本论之前,首先谈谈《十二门论》和中观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它的基本思想,其次再简单叙述翻译经过和传入中国以后的发展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正确深入理解本论的思想内容。先谈一谈中观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印度的中观学派,传入中国发展成为三论宗,所以三论宗也就是中观宗。三论即《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中论》又名《中观论》,和《十二门论》都是龙树菩萨所造。《百论》是龙树的弟子提婆菩萨所造,这三部论是中观学派的根本教典。这三论同属般若体系,同时翻译,同时流传演成的宗派,就称为三论宗。

  龙树菩萨是中观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生存年代有各种不同说法,一般认为是佛灭度后六七百年时期的人,也就是公元一、二世纪期间的人。当龙树出世之前,原始佛教已经分裂成二十派之多,到龙树时代依《大智度论》说有五百部,成为历史上所说的部派佛教。首先是在佛陀灭度一百年后,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专习小乘,大众部是大小乘兼学。其后不久,大众部又逐渐分裂成为八部,五六百年后相继衰微,实际上是转入到大乘这方面来了。继大众部的分裂,上座部也逐渐分裂成为十部,在教义上互相影响并不断有所发挥。所分出的十八部加上根本二部成为二十部,这就叫部派佛教,龙树就是在这种部派佛教纷争的时期出世并阐述和宏扬中观学派的,是根据佛陀所说的大乘经教如《华严》、《般若》、《维摩》、《法华》等经而建立的。龙树不满部派佛教自立的各种偏见,因此,根据大乘经典,破斥旧说,树立新义,从而建立了中观学派。龙树学说,否定了上座部和大众部根本和枝末流派的各种不同主张,而统一于般若中观理论。他的中心思想是缘起性空论,是用真俗二谛的言教以说明法性实相的真理,以此来指导般若中道的实践,而达到无相涅槃的寂灭境界。所以在龙树的学说中,包括缘起性空二谛论,法性实相论,般若中道论和无相涅槃论。这几个方面又是相互关联,相互贯通的。

  二 龙树的基本思想

  龙树的基本思想,可以用真俗二谛概括之。二谛:一是世俗谛,也简称世谛或俗谛;二是真谛,又叫作第一义谛。“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二谛是指一切事物所具有的两种不同的真实,俗谛所谈的是世间的相对的真实,真谛所谈的是超世间的绝对的真实。但这两种真实并不是截然分离和对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发明的。《中论·四谛品》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又说:“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大智度论》卷三十八说:“佛法有二谛: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为世谛故说有众生,第一义故说众生无所有。”

  二谛教义的基本内容,是真谛谈空,俗谛说有。俗谛说有,说的是缘起有,又叫假名有;真谛谈空,谈的是本性空,也叫无自性。二谛的理论说明宇宙万有的事物,都是由众多因缘和合而生,是众多因素和条件结合成的产物,这叫缘起。离开众多因素和条件就没有任何事物会发生和存在,由众多因素和条件组成的事物本身就没有独立不变的实体,这叫自性空。这就是即缘起事物的存在,说它是本性空,不是除去缘起的事物而后说空。如本论所说:“众缘所生法,即是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这是说,缘起法,无自性,就是空。但为随顺世间的常识而相对的说有缘起的事物。这就表明,一切事物就缘起有这个意义来说是世俗谛;约无自性、本性空这一意义来说就是第一义谛。二谛的理论,是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缘起和性空好像是对立的,其实是统一的,真俗统一起来就叫二谛中道。所以说,不离性空而有缘起的诸法,虽有缘起的事物当前,而无碍于无自性的空性。这就是龙树二谛论的基本思想。

  龙树的中观教义虽以二谛为大纲,但着重发挥的多是真谛的理论。中观宗有肯定小乘各派的一面,但认为那都是俗谛中的不同见解,正因为诸部小乘都是分别于俗谛,而不了解真谛空理,所以也就不了解佛法的真实义,一切皆是偏而不即,因此对诸部小乘又有否定的一面而加以批破。龙树认为不需要更多地发挥俗谛的理,只要在小乘原有的教义上,加上真谛性空的理解,便可悟入中道,而达到真实,这是龙树着重发挥真谛理论的主要原因。在三论宗看来,一切凡夫二乘和初学大乘佛法的人,无不认为一切法实有自性,而不知诸法本性是空,即不知诸法第一义谛。龙树说,“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可见佛说俗谛的用意,是为了悟入超世的第一义谛。而诸部小乘闻佛说俗谛缘起的法相,便执为实有,不再深究前进,不知佛说因缘生法是为了悟入真谛法性理体。龙树、提婆针对不领会佛说的真空意义,所以着重批破二乘和外道的各种偏执邪见,这是中观三论遍破一切,独显真实的主要原因;由此原因,发扬真如法性的理论,就成为中观三论突出的特点。有人说:龙树提婆三论的批破,是破外道小乘的,我是大乘宗,不被三论批破。三论宗认为,凡夫二乘执着诸法实有自体,固然要破,学大乘者本应无执,大乘诸宗,若有执着,也是错的,也应破除,所以凡有定执,皆须批破。破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正法,彰显中道,得无碍解脱,证究竟涅槃。

  三 此论的翻译

  《十二门论》是我国东晋末叶由鸠摩罗什翻译的。鸠摩罗什是西域人,于晋代隆安五年即姚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十二月末抵长安,当时秦王姚兴待以国师之礼,后受秦王请在逍遥园中翻译经论,他是我国著名的佛学翻译家。鸠摩罗什所译的经论很多,他首先翻译的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三十卷,这是三论宗的根本经典,所以率先译出以为立宗之本,同时又翻译《大智度论》和《百论》。《大智度论》共一百卷,是专为解释《摩诃般若经》的,而后又于弘始十一年译出《中观论》和《十二门论》以发扬《般若经》的甚深要义。龙树称为千部论主,著作甚多,但以《中观论》为中心,所以他的学说称为中观学派,而《十二门论》可说是《中观论》的略本,更为精要,主体思想专为发挥真空实相理论。《般若经》、“四论”同是鸠摩罗什传译,所以他的思想系统性很强,哲学理论性特深。如果要发心学佛,想要断惑证真,要了知佛法的甚深要义,明白宇宙万有的真实相,非学《般若》和《三论》不可。

  四 我国中观宗的传承

  中观宗在印度和西域的传承,龙树是创始人是为初祖,其次是提婆、罗睺罗、青目、须利耶苏摩、鸠摩罗什。青目以后,印度有佛护和清辨两派,这与中国的三论宗的传承没有关系,因为他们比罗什较晚。我国的中观学是由罗什传来的,所以中国的三论宗以罗什为初祖,其后是僧肇、僧朗、僧诠、法朗和吉藏,兹略述其要。

  龙树菩萨是中观宗的创始人,无疑应是此宗的初祖,但后世学者,为抗衡唯识宗以弥勒菩萨为初祖,此宗遂推文殊菩萨为始祖,龙树被列为第二祖。《楞伽经》说:龙树是初地菩萨。据《佛学大辞典》引《大庄严三昧经》说:龙树过去成佛号妙云自在正如来。《八宗纲要》卷九上说:“龙树则昔之妙云相佛,今则寄位初欢喜地。”也和文殊一样,是古佛示现。龙树的著作很多,翻成汉文的有二十多种,除《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外,还有《七十空性论》、《六十如理论》、《大乘二十颂论》、《回诤论》、《菩提资粮论》、《十住毗婆娑论》、《精研论》、《劝发诸王要偈》等。龙树的弟子很多,最负胜名的是提婆菩萨(汉译为圣天)。

  提婆菩萨是师子国(斯里兰卡)人,从龙树出家受教,深得中观要领,智慧天挺,辨才无碍,曾大破外道,振兴佛教。著作主要有:《经百论》和《四百论》,极大地继承发扬了龙树的中观学说。提婆传弟子罗睺罗,罗睺罗之后有青目,青目之后有须利耶苏摩。青目和须利耶苏摩二人史传不详,青目著有《中论释》弘扬龙树学说。苏摩是西域沙车王子。专弘中观大乘,是鸠摩罗什的传法之师,鸠摩罗什是中观三论宗的第七祖,在中国为初祖。

  鸠摩罗什原藉天竺,生于西域龟兹国,七岁随母出家,初学小乘,通《阿含》、《发智》、《六足》等毗昙之学,后遇须利耶苏摩 ,遂改信方等大乘,学《中》、《百》、《十二门论》,从此专弘《般若》《中观》教义。罗什所学,该罗大小,兼通五明,四吠陀典,阴阳星算,莫不通晓,为四方学者所宗。于是道振西域,声被华夏。由于后秦姚兴之请,于始三年十二月弘来抵长安。四方义学沙门闻风而至者八百余人,秦王姚兴命于逍遥园中共翻经典,前后翻译经律论三藏计七十余部、三百余卷,多属般若性空方面的典籍,盛弘龙树、圣天学说。罗什来华之前,汉地佛法义理,就重在般若,而各家解释不同,曾有六家七宗之繁,自罗什来华之后,都以什师解释为准绳,以中观四论所说为正宗,以前的六家七宗不批破而自消声匿迹。罗什门下,号称三千,著名学者,不下数十人。罗什逝世后,都分散在各地讲学,然往往不拘守一家言说,其中专精守纯,深得罗什正传的,要算僧肇大师。

  释僧肇,京兆人,少年出家,聪悟过人 ,在长安助罗什共翻经论。罗什边译边讲,僧肇专志听采,曾无余疑,著有《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等以呈罗什。罗什叹曰:“秦人解空第一者僧肇其人也。”《百论序疏》称:“若肇公名肇,可谓玄宗之始。”僧肇、僧睿、道融、道生、称为什门“四圣”,但道生中途退学,后回江南,依《涅槃》自立顿悟新义,别有发展,因此,其学说多不为三论诸师所采用。摄山嘉祥诸师,每以什肇相次并称,如《中论疏》云,“什肇山门义”,可见后世三论宗师是以僧肇为罗什正统传承的。

  罗什、僧肇逝世后不久,长安大乱,罗什门徒,四散弘法大有人在。但后来只有摄山僧朗一系盛行于世。僧朗本辽东人,从北地学罗什师义,箫齐时来到南京住钟山草堂寺,后移摄山栖霞寺,以《华严》、《三论》命家,大凡经论,都能讲说,义解禅观,定慧双修。梁武帝闻其名,很敬重,累降召书,请下帝京,都辞不就。天监十一年,帝乃遗僧正智寂等十僧,往山受学三论,此后梁武帝特重《般若》接受关河旧义,自注《摩诃般若》。

  僧诠为僧朗之弟子,为梁武帝派遣的十人之一,九人学习无所成就,只有僧诠一人登堂入室。在摄岭从朗公受学《华严》、《般若》、《三论》,未曾出山,后住摄山止观寺精修止观,玄旨所明,唯存中观,而遁迹幽林,禅味相得。其初潜修,誓不涉言,后为学人屡请方为讲说,故其言曰:“但读《三论》与《般若》自足,不须复讲余经。”僧诠弟子众多,有数百人,上首弟子四人,即法朗、慧布、智辨、慧勇。诠公在时,诫之曰:出讲堂不许讲说,诸弟子莫敢置词,及其去世,四师放言,各擅威容,大肆弘宣,《三论》之学由此大昌。其中法门最盛,弘布最广,算是兴皇寺的法朗法师。

  法朗亦称道朗,徐州沛郡人,出家授具后,初学毗昙、成实,后入摄山僧诠门下,禀受《般若》四论。诠公殁后,奉敕住在建业(今南京)兴皇寺,坐镇讲学二十余年,听众经常千有余人,时人称为兴皇大师。他的学说重点,批破毗昙、成实,弘讲四经(《华严》、《般若》、《法华》、《涅槃》)四论(《智度》、《中》、《百》、《门论》),独尊龙树学风,大大加强和完善了三论宗的思想系统性。陈隋时期的三论学者多出他的门下,著名的学者有二十五哲,如大明、真观、慧哲、罗云、智炬等,而其中最突出的是嘉祥寺的吉藏大师。

  释吉藏,安息人(今之伊朗),祖父避仇移居中国。吉藏生于金陵(今南京),七岁时从兴皇法朗出家,凡所谘受,妙达旨归,至年十九,处众复述,独高伦次。具戒后,声望转高,因为曾经住会稽嘉祥寺,讲《大品》、《法华》、四论等,四方学者云集,听众常千余人,人们称他为嘉祥大师。开皇末年奉命住扬州慧日道场,后来又迁至长安(今西安),由此化及南北,声高当时。吉藏之学,传关河三论,承摄山玄旨,著作宏富,陈义精微,评判自晋以来的学说,大成一家宗义。凡当时流行的经典,多为之注疏,盛行于世。一家法义之周全,详备此师,实为三论宗的大成之祖。弟子有智凯、慧灌、智拔、慧远、硕法师等。于初唐之际大弘此宗,中唐以后逐渐式微。

  五 此论的宗旨大义

  《十二门论》宗旨大义,正如本论开头所说:“今当略解摩诃衍义。”“摩诃衍”译为大乘,大乘佛教不出真俗二谛,诸法性空名为真谛,六度万行及诸法相属于俗谛。今论既称略解摩诃衍义,略解什么?论文自说:“大分深义所谓空也。”这就是说,二谛之中只解释空义。并说:“若能通达是义,即通达大乘,具足六波罗蜜无所障碍。”这就是本论的宗旨大义。有人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修学空义,同时就能具足六度万行无所障碍?要知道中观宗谈空说有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待成立的。前面说过,谈空,是说缘起有而无自性就是空,说有,是在自性空的基础上建立缘起有,空有二义是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空不离有,有不离空,空有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依相待的,是统一的。所以《般若经·幻学品》说:“不以空色故色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维摩经》说:“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虽说缘起无自性是空,这就是不离有的空,因此本论说:“若能通达空义,即通达大乘,具足六波罗蜜无所障碍。”

  根据般若中观的教义,菩萨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成就佛果,必须修习和彻悟法性本空,才能达到目的,不能彻悟真空法性就不能成为真正的菩萨行,也不能成就佛果。如《摩诃般若经》说:“若一切法不空者,菩萨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今一切法实空,故菩萨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净土品》)又说:“若有法相者,尚不得顺忍,何况得道。”(《三次品》)这就是说,学大乘法必须修习和见到诸法性空,才能有所成就;不然的话,虽终日修学六度诸行,住在有所得中,也只是三界人天果报,所以《中观论》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法不成。”又《大品般若经·实际品》有这样一段经文:

  “第一义相者,无作无为,无生无相无说,是名第一义,亦名性空,亦名诸佛道。是中不得众生,乃至不得知者见者,不得色受想行识,乃至不得八十随形好。何以故?菩萨摩诃萨非为道法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法实相性空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性空前际亦性空,后际亦性空,中际亦性空,常性空,无不性空时。菩萨摩诃萨行是性空般若波罗蜜,为众生著众生相欲拔出故求道种智,求道种智时,遍行一切道,若声闻道,若辟支佛道,若菩萨道,菩萨具足一切道,拔出众生于邪想道,净佛国土已,随其寿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过去十方诸佛道,所谓性空,未来现在十方诸佛道,所谓性空,离性空世间无道无道果,要从亲近诸佛,闻是诸法性空,行是法,不失一切种智。”

  从这段经文里我们应当深刻了解,性空法门是十方三世诸佛成佛的要道,是一切菩萨趣向佛果的必由之路,也是大乘佛法的根本教义。离开此门,世间就无道无道果,就不能成佛,只有研习性空法门,才能得到诸佛的一切种智。《法华经》说:“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可见空法道义是究竟甚深之道,此论但解释空,即是但解释了义之道,而此空义即是诸法实相,即是真如法性,不能理解为偏空、但空、恶取空,而是圆具一切的中道第一义空。

  六 解释论题

  总叙四论得名不同,或以所显为名,如《中论》以诠显中道实相之理,故名《中论》。或以事数为名,如《百论》,因有一百个偈颂,故称《百论》。或以所释立名,如《大智度论》“大”即摩诃,“智”般若,“度”波罗蜜,因为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所以得名《大智度论》房山石经刻本题为《大智度经论》最好。僧睿《智度序》题为《大智释论序》,意即摩诃般若释论,后人简称为“智论”或“释论”即本此。或以所破立名,即是此论,因破除十二类妄执也就是寄此十二章门语言,破病显理悟入真空实相,名为《十二门论》。

  此论所以称为“十二门”,因为是由十二章段论文组成,破除十二类执着病态故名。十二为一个圆满之数,一日为十二时,一年有十二月,佛说八万四千法藏摄为十二部经,教义如十二因缘等。本论是依佛说十二部经而创作,所以开十二门以象徵。又本观诸法皆空,观十二因缘也毕竟空,观十二因缘空是还灭门,灭除生死,故置十二门以示意。亦可惑执众多,以此十二种法门尽摄无遗;理无不该,病无不除,无别表拟,随宜之言,何必究其所以。

  释门,门者开通义,开通什么?论为通经而作,由学此论能通达众经,故论为通经之门。又此十二门,是菩萨所说之教,能使人由此言教通达中道实相之理,是教为入理之门。以教为门具有三义:一者无碍之教,当体虚通,所以名为门,二者教能通理则教为理门,三者因教发观,教转为境,则教为观门。又可以以理为门,也有三义:一者至理虚通,当体为门,二者明理能发生观智,则理为智门,三者依理启教,即从体起用,即理为教门。今论正以言教为门,因此下文云:“当以十二门入于空义”即是从教入理,理唯是一,所以十二门但是教名。空是理体,以教为用。教用有三:一者破除迷倒,能遮遣众非,二者显于正理,开通无碍,三者发生观智,断惑证真。此三种作用,统由言教,所以名为门。

  解论:佛教典籍虽然很多,总的来说不出经、律、论三藏。经藏是佛说,诠显定学。律是佛制,是僧团中的规章制度,诠明戒学。论藏是佛弟子菩萨阿罗汉等著作,解释佛经、辨明法相,阐扬佛教哲理,属于慧学。

  建立戒定慧三种学问,统称佛学,主要是研究宇宙万有人生的道理,用以实践净化世间人心。名为三无漏学。《十二门论》顾名思义,显然不是经律,而属论藏,专为发扬佛教理论的著作,如《论序》说:“论之者,欲以穷其源,尽其理也。”又论的义意,凡有二种:一是辩论义,谓往复问答,辨解法相,申明正理,就名为论。二是以尽言为论,谓经过论辨,是非分明,言意并显,令人心服,无言可说,达到言论的目的,故以尽言释论。《中论序》云:“以论为称者,尽其言也。”小乘的论,破邪未尽,显正不足,言义未了,不能以尽言释论,如果是究竟大乘,则穷其源,尽其理以至无言,所以以尽言为论。

  《十二门论》又称为《十二门观》,僧叡《中论序》说:“《百论》治外以闲邪,斯文(《中论》)祛内以流滞,《大智释论》之渊博,《十二门观》 之精诣……。”“观”与“论”的不同点在于——存之于心叫观,宣之于口称论,如《中论》也称《中观》,所以《十二门论》也称《十二门观》。贤首法藏《十二门论宗致义记》说:“亦有本作《观十二门》。”贤者并作如下的解释:

  “观者鉴照义。且鉴照有二:一照俗,谓观照此十二类法,二照真,谓即于此十二类法上,破相开示照达真空,令心无寄,故云观也。”此释即是真俗双照为观。观就是智,十二门是境,境智合说叫“观十二门”;如是境智是所诠的义,论是能诠的教,谓以理穷究,使诸相永尽,所以名为论,据此而言,应名《观十二门论》,如《中观论》古人也有称为《观中论》是一样的。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