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上) 第十讲 美心所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2日
来源:   作者:玛欣德尊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 第十讲 美心所

 

  美心所(sobhanacetasika),美(sobhana),是好的、美丽的、漂亮的、庄严的意思。美心所和善心所有点相像。那为什么不叫善心所,而叫美心所呢?“美”比“善”涵盖的范围更广。因为善心和善心所是能够造业的,但是由善业带来的善果报心属于美心,而不是善心。美心既包括善心,也包括由善心所产生的善果报心。同时,虽然阿拉汉圣者已经断除了任何的烦恼,但是他们的心依然还会生起,还能够生起相当于凡夫和有学圣者的善心,不过这些心只是执行其作用而已,已经没有所谓的善或不善,也不会留下任何业力,所以称为唯作心,这些唯作心也是美心。美心的涵盖面比善心更广,包括了善心、善果报心,和相当于善的唯作心这三类心。因此不能将美心等同于善心。

  一共有25种美心所,其中有19种称为通一切美心心所(sobhana-sàdhàraõa),在任何的美心当中都有这19种心所。这19种心所一生起就一起生起,是成组成组地生起,而不会个别地生起,它们和杂心所以及14种不善心所不同。

  一、信

  第一个美心所是信(saddhà)。信的意思是有信心、信仰。它的特相是信心,对应当相信的事情有信心。作用是净化,犹如净水珠,能使混浊的水变得清澈。表现为不会迷茫,即能去除心的不净。近因是八种应当相信之事,或者由于听闻正法而生起信心。

  信心的对象是八种应当信之事。哪八种呢?第一、导师(Satthar),我们的佛陀(Buddha)。第二、法(Dhamma)。第三、僧(Saïgha)。佛、法、僧称为三宝。第四、三学(tisso sikkhà):戒学(sãlasikkhà)、定学(samàdhisikkhà)、慧学(pa¤¤à- sikkhà)。第五、前际,就是过去世。第六、后际,就是未来世。第七、前后际,就是相信过去、未来世。第八、此缘性、诸缘生法,即因果法则。

  这八种是值得相信、应当相信的事情。这八种也是一切圣者所坚定相信的对象,因此圣者的信心称为不坏信或不坏净。即使一名在家居士证得了初果,他对这八样事情也拥有毫不动摇的信心。他相信佛陀,对佛陀有很强的信心,不会相信除了我们果德玛佛陀以外的其他导师、天神等。他对佛陀的教法有很强的信心。他很恭敬圣者僧,对僧团有很强的信心。他们已经实践了戒定慧三学,通过实践证悟了圣道圣果,因此对三学很有信心。他们也修了缘起,照见过去、未来世,清楚过去、未来和现在三世之间是缘起。他们对三世、对因果法则有坚定不移的信心。

  二、念

  第二个心所是念(sati)。念的意思是忆念。不过“念”作为心所,是心能够在当下清楚地觉知对象,而不只是纯粹回忆过去。念是心于当下对目标保持清楚的知道、觉知。

  念的特相是对所缘念念分明,或者不忘失、不流失。念犹如一块石头沉入水中,而不会像芦苇一样在水面随波逐流、漂来漂去。我们平时说到修行要有正念,就是要把心沉入所缘。修行入出息念,把心沉入呼吸就是正念。因此,入出息念就是把心完全地投入呼吸。佛随念也一样,把心完全地投入于佛陀的功德,取佛陀的功德为心的对象,这是修佛随念。修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都一样。它的作用是不迷惑、不忘失,不会忘了所缘。表现为面对所缘的状态,或者守护心与对象。近因是强有力的想(thirasa¤¤à),或者四念处。

  念在修行当中是很重要的。对禅修者来说,有三样东西非常重要:

  第一、如理作意。作意是生起善心或不善心的关键转折点,禅修者通过如理作意,接着生起的速行必定是善心。

  第二、正念。禅修者要有正念,要保持正念,意思是:要时时记取禅修的目标,心不晃动,不动摇,不随风飘扬。

  第三、正知。正知就是智慧,是对禅修的目标保持了了分明,清楚地觉知对象。如理作意,保持正念正知对禅修是必不可少的。

  正念有四个目标,称为四念处。四念处是四种念的住处,或者四种念的住立。念处,巴利语satipaññhàna。sati是念,paññhàna是建立、住立、安住、稳固地建立起来。正念的住立(sati patiññhàti),称为念住。另一种解释是“念的现起处”(sati upaññhànaññha),upaññhàna是建立起来,ñha是地方。念的现起之处称为念处。什么是念的现起之处?即正念的四种目标:身、受、心、法。

  第一、身是身体、群体。在《无碍解道》里提到有两种身:

  1、名身(nàma kàya),包括受、想、思、触、作意等名及名身,又称心行(cittasaïkhàrà)。

  2、色身(råpa kàya),包括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入息、出息等,又称为身行(kàyasaïkhàrà)。身念处的身是指色身。如果是修入出息念的话,则是指呼吸身(assàsapassàsakàya)。

  第二、受(vedanà),即受心所。第三、心(citta),即五蕴中的识蕴。第四、法(dhamma),包括其他的心所。这四种是我们培育正念的对象。

  四念处是正念与观智的完整修法。四念处的唯一要义是:正念地观照诸法。经典讲到四念处的时候说:“以身随观身而住,以受随观受而住,以心随观心而住,以法随观法而住。”所以正念地观照诸法,它们的差别只在于正念所观照的四种对象而已。对于身、受、心、法四种所缘,身在阿毗达摩里叫色法,受是受心所,心是心法,而法是指其他的心所。因此正念的四种对象还是离不开名色法。

  为什么说它是观智的完整修法呢?且让我们一起简要地探讨一下佛陀教导禅修的一部重要经典——《大念处经》(Mahàsatipaññhàna suttaü)。

  一、身念处

  在《大念处经》里,佛陀一共教导了21种禅修业处。其中身念处有14种业处。哪14种?

  第一、入出息念(ànàpànassati)。入出息是呼吸,念是正念。正念于呼吸,称为入出息念。

  第二、威仪路(iriyàpatha)。哪些威仪路呢?就是对行、立、坐、卧这四种身体姿势保持正念,如实地了知在行走、站立、坐着和躺卧。

  第三、正知(sampajàna)。如何保持正知呢?无论是在做任何的事情:往前走、往回走、往前看、往旁看、伸手、放下、穿衣服、吃饭、喝水、咬东西、尝东西、吞下去、大便、小便、行走、站着、坐着、躺卧、醒来、说话、沉默等,都保持清楚的觉知,这就是正知,即对我们当下所做的事情保持了了分明。在义注中解释有四种正知:

  1、有益正知(sàtthaka sampaja¤¤a)。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要一想到就立刻去做,先要考虑做这件事情有没有利益。这个利益是指对善法有利益,而不是指可不可以赚钱、获得名利的利益。对培育善法有益的就去做,这是一种正知。

  2、适宜正知(sappàya sampaja¤¤a)。即使是有益的,还要知道适不适合,要看时间、地点。即使有利益,但这个时候不适合去做,那我们也不应当做,这叫适宜正知。

  3、行处正知(gocara sampaja¤¤a)。行处是指禅修业处。在禅修时,无论行走或做任何事情,都要把自己的禅修业处放在第一位。如果大家是修入出息念,那么在任何时候都正念自己的呼吸。如果在修四界分别观,那么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观照身体的四界。如果大家在培育慈爱,那么做任何的事情都对一切众生散播慈爱。如果是修佛随念的话,一切时候都随念佛陀的功德。这叫行处正知。

  4、无痴正知(asammoha sampaja¤¤a)。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修维巴沙那,观照一切名法与色法都是无常、苦、无我,这是无痴正知。有这四种正知。

  第四、厌恶作意(pañikåla manasikàra)。厌恶作意也就是三十一身分,观照三十一个身体部分的厌恶、不净。哪三十一身分呢?它们是: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肉、筋、骨、骨髓、肾,心脏、肝、膜、脾、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膏、唾、鼻涕、关节滑液、尿。 佛陀教导我们观照身体的这些部分为厌恶、不净的,称为厌恶作意。

  第五、界作意(dhàtu manasikàra)。界作意即四界分别。佛陀在这部经典中教导:“比库如其住立,如其所处,以界观察此身:‘于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辨识身体里的地、水、火、风四界,称为界作意。

  第六、九种墓地观(navasivathika)。九种墓地观是分别去观察一具尸体被抛弃在坟场,从死后两、三天,尸体开始肿胀、青瘀,一直到腐烂成剩下一堆白骨,到最后连骨也风化成粉末的九个过程。

  以上5种业处再加上9种墓地观,一共是14种。

  这14种业处都有一个特点,都是以身体为所缘,都是色法,因此称为身念处。入出息属于色法;威仪路和正知也是以身体的动作为主;厌恶作意是身体的部分;界作意是身体里的四界;9种墓地观是外在的尸体——在观外在尸体为不净的同时,还要对比自身,思维自己的身体也会有这样的结果,也会有这样的下场,这种下场是无法避免的。所以佛陀在这里教导的是身念处。

  二、受念处

  接着是受念处一种。佛陀一共讲到九种受,基本上都是乐受、苦受及不苦不乐受三种。每一种受又可再分为两种:有物染的(sàmisa)和无物染的(niràmisa)。有物染之受就是贪著物欲的、受到五欲污染的眼、耳、鼻等六种世俗感受;无物染之受就是依出离而生起的六种感受。这六种受加上前三种受,共计9种。因为观受也是一种业处,所以称为受念处。

  三、心念处

  心念处一种。经典中提到一共有8对16种心:

  1、有贪心,离贪心;

  2、有瞋心、离瞋心;

  3、有痴心、离痴心;

  4、昏昧心、散乱心;

  5、广大心、不广大心;

  6、有上心、无上心;

  7、得定心、无定心;

  8、解脱心、未解脱心。

  心是五取蕴中的识蕴,观照心也是一种修观业处。

  四、法念处

  对于法念处,佛陀教导了5种业处:

  第一、观照五盖。哪五盖呢?1、欲贪盖,2、瞋恚盖,3、昏沉睡眠盖,4、掉举追悔盖,5、疑盖。为什么称为盖呢?因为它们能够障碍禅修,障碍培育定力,障碍培育智慧。如何观照五盖呢?当内心存在欲贪时,了知有欲贪。内心不存在欲贪时,了知没有欲贪。他了知未生起的欲贪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欲贪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的欲贪在未来如何不再生起。对于瞋恚、昏沉睡眠、掉举追悔和疑盖也是这样。

  第二、观照五取蕴:了知色、受、想、行、识五取蕴,及其生起与坏灭。

  第三、观照十二处:眼与颜色、耳与声音、鼻与气味、舌头与味道、身体与触所缘、意与法,共十二处。

  第四、观照七觉支。哪七觉支呢?第一念觉支、第二择法觉支、第三精进觉支、第四喜觉支、第五轻安觉支、第六定觉支、第七舍觉支。这七种为七觉支。

  第五、四圣谛。哪四圣谛呢?苦圣谛、苦之集圣谛、苦之灭圣谛、导至苦灭之道圣谛,即苦集灭道这四种真理,称为四圣谛。

  因此,佛陀在这部经里教导了21种禅修业处。这21种禅修业处其实也是止观业处。有的人说:我不修止观,我不修戒定慧,我只修四念处。其实这种言论既无知又武断!为什么呢?修入出息念,是修止还是修观?是不是可以证得第四禅?这是止业处。威仪路和正知包括修止和修观的方法,行处正知是修止,无痴正知是修观。厌恶作意就是三十二身分,属于修止,可以证得初禅。界作意就是四界分别,既属于修止,也可以作为进入修观之门。九种墓地观前半部分是修止,即取外在尸体之相来修不净;之后拿自己的身体来对比时,就是修观。在义注里讲得很清楚:入出息念可以证得第四禅,厌恶作意能证得初禅。九种墓地观作为修观的业处,只能达到近行定,称为近行业处。受念处、心念处及法念处属于修维巴沙那的观法,这些都属于名业处。当我们再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的时候,就是修维巴沙那。例如法念处中的五盖,当欲贪生起的时侯,要观照它是怎样生起?它们生起有多少种缘?它们又是如何灭的?应当用什么方法止息贪?当瞋恨心生起的时候,要觉知瞋恨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瞋心如何去除?如何让没有生起的瞋心不再生起?佛陀在经典里是这样教导的。

  四念处是依照禅修的所缘来分的。如果依禅修的次第来分,则是戒定慧。请不要把佛陀的教法人为地分割开来,以为说我在修四念处,你在修止观,好像止观与四念处毫不相关。从禅修的次第来说,应先修止,后修观。对于修观,所缘离不开名色法,离不开色、受、想、行、识,也离不开身、受、心、法。所以佛陀的教法是一个整体,一个体系,不要人为地把它分割开来。

  表10:四念处与止观业处表

 

四念处
21种业处
止观
所缘
 
 
身念处
入出息念(1)
止、观
色法
威仪路(1)
止、观
色法
正知(1)
止、观
色法
厌恶作意(1)
色法
界作意(1)
止、观
色法
九墓地观(9)
止、观
色法
受念处
受随观(1/9)
名法
心念处
心随观(1/16)
名法
 
 
法念处
五盖(1)
名法
五取蕴(1)
名色法
十二处(1)
名色法
七觉支(1)
名法
四圣谛(1)
名色法

  三、惭与愧

  讲了四念处之后,再讲另外两个心所:

  第一、惭(hiri)。惭的特相是对恶行感到厌恶,即讨厌作恶。作用是不作恶行。表现为避退恶行。近因是尊重自己。

  第二、愧(ottappa)。愧的特相是对恶行感到害怕。作用是不作恶行。表现为避退作恶。现起是尊重他人。

  也就是说:做人要有惭愧心,有惭愧心才懂得尊重自己并尊重他人;如果没有惭愧心,就像穿着衣服的禽兽,叫衣冠禽兽。正因如此,佛陀说惭愧能保护世间。因为世间有了惭愧,人和动物才有区别。人有惭愧心,动物没有惭愧心,所以人有社会秩序,有道德、有伦理、有良心。如果没有惭愧心的话,人就像动物一样。

  四、无贪与无瞋

  接着再讲另外一组两个心所:

  第一、无贪(alobha)。无贪的特相是心不贪求对象,不执著对象,犹如水珠不会黏着荷叶。贪是心想要所缘,执著对象,想要占有、拥有对象;无贪正好与贪相反,无贪是心不执取对象,不贪求对象。贪是心黏着对象,就好像烧焦的肉黏着油锅一样,难以拔出来;但是无贪就像水滴到荷叶一样,荷叶稍微一提起来,水就滚下去,不会黏着在上头,或者像油和水一样,不会混在一起。作用是不执取。表现为不执著,就好像一个人不小心掉到粪坑中,当他很辛苦地爬出来后,就不会想再跳下去。因此无贪表现为心不会黏着目标。近因是如理作意。贪是由于不如理作意,认为对象有乐味,所以才起贪;对于无贪来说,由于如理作意,知道对象是无常、苦、无我、不净的,因此心能够远离对象,不黏着。这是无贪。

  第二、无瞋(adosa)。无瞋与瞋相对。瞋是心排斥所缘,厌恶、抗拒、讨厌对象;但是无瞋是心不排斥对象。特相是不粗暴,心不对抗所缘,犹如温和的好朋友。作用是去除烦躁,或者去除心的热恼,去除怒火,犹如檀香木。表现是祥和的状态,犹如满月一样,或者表现为可喜可爱。无瞋也包括温和、和蔼、友善、慈爱等等。

  在散播慈爱的时候,慈爱就是无瞋心所。慈爱(mettà)的特点是促进有情的幸福,希望一切有情、众生幸福快乐。作用是祝愿有情快乐。表现为去除瞋恨。近因是视有情为可喜。并非有另外一个心所叫慈爱,慈爱是无瞋的特别表现。当一个人祝愿、祝福一切有情,希望他们快乐,这就是慈爱。

  五、中舍性

  接着我们讲下一个心所——中舍性(tatramajjhattatà)。它直译为“处于中间的状态”。这里的中舍性和舍心的舍是同义词,并不是舍受(upekkhà vedanà)的舍,而是指心的平衡、平等、不偏向的状态。它的特点是使心与相应的心所保持平衡。作用是避免过度或不足。现起是中舍地旁观心与心所。中舍性可以保持身心处于平衡的状态,不会走向极端。

  有几种舍:第一、禅那舍。如果禅修者证得第三禅跟第四禅,特别是第四禅,他的心处于中舍的状态,那时候忧受已经没有了,喜受也没有了,他的心非常平等,因此第四禅的舍既包括了舍受,也包括了这种中舍性。

  第二、行舍。当禅修者的观智培育到很高的一个阶段,称为行舍智(saïkhàrupekkhà¤àõa)。saïkhàra是诸行、一切行法。upekkhà是中舍。¤àõa是智慧。行舍智的舍属于慧心所。

  第三、精进舍。既不过度精进,也不会精进不足。这种舍属于精进心所。

  第四、梵住舍。四梵住也叫四无量心。哪四梵住呢?慈、悲、喜、舍。这里的舍是什么意思呢?是对众生的苦乐保持中舍的状态。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你很在意一个人的话,当他快乐的时候,你的心会跟着快乐;当他受苦的时候,你的心会跟着受苦。如果对一切众生修舍无量心,知道一切众生的苦乐都是他们的果报:一个人在享福,他有钱、高贵、美丽、长寿、健康,这是他的乐报、福报;一个人贫穷、下贱、丑陋、短命、多病、倒霉,给人看不起,遭人伤害,这是他的苦报。有了业果智,你的心不会偏向任何一边,不会对他人的福报感到兴奋,也不会对他人的不好境遇感到过度消沉。这种心处于平等、不偏,不会过度,也不会不足,称为舍。舍就是做任何一件事情,心都保持中等的状态,不会极端。有些人做事要么很冲动、很偏激,要么很消沉、很消极。中舍是做事不偏不倚,做人不亢不卑,不高傲,也不自卑。对人、对事、对一切对象,他都保持中舍、平等的状态。对人不会过度亲昵,也不会过度疏远,不会排斥,也不会执著。

  对于禅修,我们更应当这样。《清净道论》在讲舍觉支时举了一个例子:好比一个人驾着马车,当马车已经平稳地走在大路上时,他既没必要去勒缰绳,也没有必要打鞭子让马跑快一点。用一个现代的比喻,当我们的车奔驰在高速公路时,若时速是100或120公里的话,我们既没必要去踩油门,也没必要剎车,让车子平稳地跑就可以了。我们禅修的时候也是这样,如果心对禅修所缘已经很平稳了,这时既没必要逼自己精进,也没必要放松,就让它持续下去,这就是舍,属于中舍性。中舍性作为证悟的一个重要因素,称为舍觉支。

  我们从《清净道论》的比喻和开车的比喻可以了解:不仅是禅修,我们平时对人、对事都要这样。只要心是平稳的,就不要过度,也不要不足,就这样去对待我们周围的事情。同时我们也要拥有业果智,思维一切众生的苦乐都是由于业的果报,如此我们的心既不会过度紧张,也不会置之不理、不闻不问。心就既不会黏着世间,也不会抗拒对象,心只是处于中舍的状态。如果可以做到这样,心必定很超然。

  六、六对十二美心所

  讲了中舍性之后,我们继续讲一组在禅修中也是很重要的心所,一共有六对十二个心所。这十二个心所分别是:1. 身轻安、心轻安,2. 身轻快性,心轻快性。3. 身柔软性、心柔软性,4. 身适业性、心适业性,5. 身练达性、心练达性,6. 身正直性、心正直性。

  第一、身轻安(kàya-passaddhi)与心轻安(citta- passaddhi)。它们的特点是平静心所与心的不安。这里所说的身不是指色身的身,而是指心所;这里的心就是心法。身心的平静、不躁动不安称为轻安。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不安。表现为心所与心的安宁与平静。

  身心轻安很重要,它们跟心的烦躁不安相对立。在禅修的时候,为什么有时心会烦躁不安呢?由于我们有期待。如果能够放下期待,就能体验身心的轻安、平静、安稳、安宁。当我们察觉到心烦躁的时候,尝试让心平静下来,不要牵挂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也不要去想自己的负担、任务、责任等等,把它们暂时放到一边,来体验一下内心的平静,这就是身轻安与心轻安。

  第二、身轻快性(kàya-lahutà)与心轻快性(citta- lahutà)。kàya是身体,lahu是轻,tà表示状态;也即是心所处于轻快的状态。心轻快性,是心处于轻快的状态。它们的特相是去除心所与心的沉重。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沉重。表现为心所与心不沉重。这里所说的轻快就是灵活、灵敏而不迟钝。由于迟钝,心显得沉重。如果心在面对所缘的时候,能灵活、灵敏,这就是身心的轻快性。

  第三、身柔软性(kàya-mudutà)与心柔软性(citta- mudutà)。mudu是柔软、柔和,tà表示状态。它们的特相是去除心所与心的僵硬。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僵硬。现起是心所与心不会对抗所缘。怎么样才是身心僵硬呢?身心的紧张、绷紧、用力而造成僵硬和不适。当我们感觉到身心紧张、绷紧、用力的时候,要放松,让身心柔软,放下使心感到紧张的所缘,尝试体会一下身心的柔软。

  第四、身适业性(kàya-kamma¤¤atà)与心适业性(citta- kamma¤¤atà)。kamma¤¤a是适合工作,tà表示状态。身心适合工作也即身心听话、好用,我们想做什么,它就能够做什么,而不会不听使唤。我们能做心的主人,而不是心的奴隶。我们通常都做了心的奴隶。你想要它做什么,它却不能办到;你想要让心平静下来,它却不能平静;你想要认真听课,但听不到一分钟,心又开始胡思乱想;想要看书,又没办法专心看书;要做什么事情,心没办法专心。为什么呢?心不听话,心不适业,不适合工作,没有适业的状态。所以,适业性的特相是去除心所与心的不适业性。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不适业性。现起是心所与心成功地取得所缘。

  第五、身练达性(kàya-pàgu¤¤atà)与心练达性(citta- pàgu¤¤atà)。练达(pàgu¤¤a)是熟知、熟悉,就是心熟悉所缘的状态,不会感到陌生,不会碍手碍脚。同时,身心的练达性就是身心的健全,没有缺陷,有健康的身心状态。所以它的特相是心所与心的健全。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疾病。表现为心所与心的没有残缺。身心的练达性,可以对治心所与心的不健全,例如无信等。

  第六、身正直性(kàyujukatà)与心正直性(cittujukatà)。ujuka是正直,正而不歪,直而不曲,是身心的正直。tà是指性质、状态。正直能对治心的虚伪、狡诈、奸邪。特相是心所与心的正直性。作用是破除心所与心的欺骗性。现起为心所与心不狡诈、奸邪、虚伪。它可以对治心所与心的不正直、虚伪、欺诈等等。

  这6对12个心所属于遍一切美心的心所,遍一切美心心所就是一切的善心都有的心所。因此,我们可以学习培育这12种心所。这12种心所虽然在一切善心里都会生起,但有时候所起到的作用不一定很强,所以可以培育它们。例如我们在修习业处、专注一个所缘的时候,心飘浮不定,这时就要培育自己的定力,培育心一境性。当心一境性强到一定的程度,就能达到禅那。因此这6对12个心所是我们可以培育、开发的心的素质。现代人的心往往比较僵硬,容易紧张,容易导致烦躁、焦虑,其实是这些内心的素质没有被培育起来。就好像慈爱一样,如果我们经常培育慈爱,慈爱就很容易生起。这些心所也是,如果我们能够好好地培育,这些心态也很容易生起。例如身心的轻安可以去除身心的烦躁、焦虑、不安;身心的轻快性、柔软性、适业性也一样。我们不要倾向于顽固、自以为是,而应培育身心柔软,因为身心柔软可以让我们想做什么事就适合做什么事。如果心硬梆梆的,我们学东西也难,做东西也难,要禅修更难。

  因此,我们在平时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也好,禅修也好,都需要把身心的轻安、柔软、自然、正直、健康、健全的素质培育起来。而且这些素质只要一个被培育起来,全部都会一起生起。例如培育心的轻快性,使身心灵活,自然就会有柔软性;有柔软性自然就会有适业性,适业自然就健全。例如培育柔软性,就是让身心柔和,让身心不顽固、不固执。在培育身心的柔软性时,会发现心很听话。一个雕塑家要塑一尊佛像,如果他所面对的是一团硬梆梆的泥团,它可不可以塑出佛像?不可以!无论他怎么掐那块泥团,那块泥团都不听使唤。那应该怎么办呢?加水,然后去练泥,将那块泥练得很柔软。当泥很柔软的时候,他想要塑佛像就塑佛像,想要塑人像就塑人像,这块泥就可以随心所欲,随那位雕塑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果我们的心自以为是,很顽固,很固执,那我们想要让它做什么东西都很难,自己没办法使唤自己的心。

  修行要培育一颗柔软的心,不是越修行越顽固,应该越修行内心越柔软,越修行心越能够包容。表现在脸上是越修行越慈颜善脸,不会越修行样子越凶。我们需要开发这些内心的良好素质、善心素质、美心素质。这些素质要如何开发呢?当我们感到紧张的时候,先让自己放松下来;内心烦躁的时候,应培育身心的轻安;当心感觉僵硬、硬梆梆的时候,应培育身心的柔软性;心不听使唤的时候,应培育身心的适业性;当身心感觉不健康、有缺陷的时候,应培育身心的练达性;如果感觉心有一点虚伪的时候,应培育身心的正直性。这些素质能对抗那些不好的心态、不良的情绪,让我们的身心拥有健全、健康、良好、美好的素质。因此柔软也好,健康也好,正直也好,诚实也好,都是内心好的素质。

  这些好的素质可以通过适当的培育而把它们开发出来。只要我们知道方法,就可以培育。犹如培育慈心一样,如果不特别培育慈心,当我们生起任何善心时,也是有无瞋心所,但是这种无瞋不能叫做慈,唯有你的心毫无差别、平等地对一切众生散播慈心,祝愿他们快乐,这才叫做慈。如果不是的话,只是叫做无瞋。好像中舍性也是一样,只要你的心对所缘保持平衡,这叫做中舍性。但是唯有你培育业报智,对他人不会过度紧张,也不会无关痛痒,这才叫做舍无量心。任何的心都有一境性,但是唯有我们持续地专注一个目标,达到一定的数量与质量的时候,才叫定力,要不然它只是心一境性。即使是在生气或胡思乱想的时候,都有心一境性,但是这种一境性很弱。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把这种素质提升起来。同样的,当我们生起善心的时候,这6对12个美心所都在,但是不明显。要让它们强化,让它们成为我们内心的素质,就应该去培育这些。这些素质可以让我们的心变得柔软、柔和、正直、诚实。当我们把这些心所培育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性格一直在变,对人、对事不再容易冲动、烦躁、偏激,不再顽固、强情、伪诈,代之以诚恳、柔软。

  如果你把这些素质用在禅修上将很容易成功,因为内心已经有了这些素质,而这些素质是跟我们禅修相应的。禅修就是要培育内心的平静、智慧培育出来。如果你拥有这些素质,禅修就很容易,因为你的心跟禅修的要求是相应的,这些心的素质能很好地与禅修所要求的素质相应,很快接轨。同时,如果我们的心有适业性的话,你让它专注,它就可以专注。专注就是定力。当我们可以专注达到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质量,定力就培育起来。定力培育起来,自然这些素质全部都有,身轻安、心轻安,身轻快性、心轻快性,身柔软性、心柔软性,身适业性、心适业性,身练达性、心练达性,身正直性、心正直性,都一起出来。对于有心的禅修者,这些都应当培育。即使不禅修,你学到这些东西,在生活当中好好地运用它,也可以去除内心的烦躁、不安、焦虑、紧张、顽固、伪诈等。它们有去除内心不好的素质、去除内心负面情绪的作用。

  七、离心所

  还剩下6个美心所,这6个又可以分为三组,第一组是离心所,第二组是无量心所,第三组只有一个,称为无痴或慧心所。

  我们先讲离心所(virati cetasika)。离心所一共有三种。第一、正语(sammà-vàcà),第二、正业(sammà-kammanta),第三、正命(sammà-àjãva)。这三种心所属于八圣道当中的三支圣道。为什么称这三种离心所为离(virati)呢?离,巴利语virati,就是远离恶行。远离哪些恶行呢?包括三类:

  第一、正语,即远离恶语、不好的语言。恶语分为四种:

  1、虚妄语(musàvàda),又作妄语、虚诳语,即骗人的、不真实的话。虚妄语不仅仅指口头上的,还包括用文字、用报章杂志、文章去说假话,制造假新闻、假报导等。总之,没有看到的说看到,没有听到说听到,不知的说知道,没有觉得的说觉得;或者看到的说没有看到,听到的说没有听到,知道的说不知道,觉得的说不觉得。只要是不真实的,就是虚妄语,没有所谓的“方便妄语”!

  2、离间语(pisuõàvàcà),又作两舌,即搬弄是非、挑拨离间,把从这里听来的话告诉另一个人,把另一个人的话又告诉他,使他们两人的关系破裂、分离。任何的关系,包括朋友与朋友、夫妻、父子、同事之间的关系,只要你在从中挑拨离间,这就是离间。

  3、粗恶语(pharusàvàcà),又作恶口,即骂人,说难听的、使人难堪的话语。无论毁谤也好,讽刺也好,讥笑也好,总之使人难堪的粗言烂语,都是粗恶语。

  4、杂秽语(samphappalàpa),又作绮语,即淫词艳曲,或毫无意义、言不及义、使人增长散乱、忘失正念的语言。

  第二、正业(sammà-kammanto),即远离身的恶行。身的恶行包括了三种:

  1、杀生(pàõàtipàta),也就是杀害有生命的身体,断除他们的生命。同时具足五个条件即构成杀生:对方是生命,知道是生命,有希望对方死的意图,付出行动,对方死。

  2、不与取,是巴利语adinnàdàna的直译,即偷盗。adinna是没有给与的,àdàna是拿取。只要不是属于你的东西,你用任何的方法去拥有、占有,称为不与取。

  3、欲邪行(kàmesu micchàcàra),有时候也翻成邪淫。kàmesu是对欲望的,micchàcàra是邪行、不正当的行为。欲邪行也就是跟没有资格发生性关系的对象发生两性关系,称为欲邪行。

  第三、正命(sammà-àjãvo)。这里的命不是生命的命,而是指谋生、活命、生计,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赚钱。正命是正当地获得财富,而不是用不正当的方法来赚钱。避免从事不正当的谋生方式,称为正命。

  在《增支部•第5集》提到有五种不正当的谋生方式:

  1、贩卖毒药,也包括杀虫剂,可以使生命中毒、死亡的毒药。

  2、贩卖麻醉品。贩卖各种酒类,以及鸦片、摇头丸、海洛因等消遣性麻醉品,或从事制造酒类等。当然,如果医生将一些麻醉品作为药用,并不算邪命。这里的麻醉品是指消遣性的麻醉品、毒品。

  3、从事刀、枪、军火等武器的制造与买卖。

  4、买卖人口,即人贩子,从事非法劳工的输入也属于这一类。

  5、饲养与买卖供屠宰用的动物,好像养猪、养鸡等都是供人屠宰的。你养猪养来做什么?养来肯定是供人屠宰的,或者饲养供人屠宰的菜牛、羊等。

  从事这五种行业称为邪命。这里的邪并不是邪恶,而是不正当的意思。当然,这类行业现在也包括从事色情行业、赌博、猎捕渔、屠宰、开海鲜店等等。不正当的谋生方式会带来恶报、不善的果报。如果用这种谋生方式赚来的钱,属于不正当得来的钱财。所以佛教所讲的不正当的钱财,不仅包括使用欺骗、偷抢等手段得来的,也包括从事贩卖军火,贩卖杀虫剂、毒药、酒、麻醉品等赚来的钱财。作为佛弟子不应当从事这些职业,因为这些职业会给他人、给社会带来危害。

  离心所的特相是不违犯,即不犯邪语、邪业、邪命。作用是远离。表现为不做那些事情。近因是有信心、有惭愧、知足等等。这三种离心所又可表现为三种方式:

  第一、自然离(sampatta-virati)。当一个人省思到自己的身份、社会地位等而不去造恶,称为自然离。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念,认为只要我不去造恶,不去害人就可以了,不用信佛,不用持戒。自然离就是说有一些人并没有信仰,只是省思到我曾受过这样的教育,做这样的事情对我是不适合的;或者因为害怕做了某件事以后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者说他做了某件事情以后名誉会受损,所以他不去做,这称为自然离。好像中国古代的读书人,认为自己读了圣贤书,有些事情就不应当做,做了有失身份,有损己德,这也是自然离。这些人自然而然不去做有损自己德行的事情,正所谓:“非礼莫视,非礼莫闻。”

  第二、受戒离(samàdàna-virati)。受了戒之后不去作恶行。对在家人来说,如果受了五戒,就不去做违犯五戒的事情,这称为受戒离。这里所说的“离”是指当犯戒的因缘出现时,生起不去做的心才叫离,如果没有因缘出现就不叫离。我相信大家现在坐在这里都没有离心所。为什么呢?因为离心所并不是一切时都生起的,唯有在那些犯戒的因缘出现的时候才生起的。假如这时有一只蚊子飞来叮咬你,你想一巴掌把它拍死,但是当下你想到自己受了戒,不能够杀生,于是把它吹掉,这个时候你的离心所就生起,叫“正业”。又如别人打电话邀你出去,你觉得他很烦,不想去,想编造借口敷衍过去,这时你突然想起已经受了戒,不应该说谎,就说:“我现在不想去,改天吧!”不说虚妄语,把真实的情况告诉他,你就不用说虚妄语。当你在克制自己远离虚妄语,不说假话、骗人的话,那个时候离心所就生起,这叫“正语”。现在大家坐在这里,连话都不用说,就谈不上正语了。假如有人想跟你合伙卖酒,或者合伙养猪,或者想请你做假帐偷税漏税,这时候你想:“我是一个佛弟子,不应该做这些事情。”就拒绝了对方。这个时候,正命的离心所就生起。对于出家人来说更是这样,出家人为了守持清净的戒,为了避免犯戒所生起的心就是离心所。对在家人来说,只有面对诱惑他、引诱他的所缘,或者濒临犯戒那一剎那,他生起了不去做这些行为的心理作用,称为离心所。如果没有那些外缘的话就不会生起。

  第三、正断离(samuccheda-virati)。正断离是与圣道相应的离,唯有圣者才具备。一个禅修者在证悟初道入流道的时候,正断离就生起。从此以后,他连想要杀生的念头都不会生起。这个是圣者的素质!即使是一位在家初果圣者,他也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违犯五戒,造作五种恶行,即:1. 杀生;2. 不与取;3. 不正当的两性行为;4. 虚妄语;5. 服用酒类等麻醉品。这是一个在家圣者的素质。

  佛陀在很多部经典,例如《律藏•遮说戒篇》、《增支部》第8集等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诸比库!凡是由我为诸弟子所制定的学处,我的弟子们即使有生命的危难也不会违越。”

  这句话的意思是:佛陀的教法就像大海,大海始终都有一定的范围,有一定的海岸线,不会违越,一旦违越就会发生大灾难。同样的,在佛陀的教法里也是,佛陀为弟子们制定的学处(戒律),所有佛陀的弟子们都不会违越,即使有生命的威胁,他们也不会故意去犯戒。

  我们再用佛陀说的这一句话来对应这三种离,第二种离是凡夫弟子的离。对于凡夫弟子来说,当他受了戒之后,下决心即使连生命有危难都不去违犯,这称为受戒离。正断离是指圣者的离,圣者连想要故意犯戒的念头都没有——当然不排除他不知道,因为即使是阿拉汉,有时都会无意地违犯一些戒,但他不可能故意违犯。例如阿拉汉外出托钵,有人将钱装在袋子里放进他的钵中,他并不知道,但还是犯了接受金钱学处。因为他是无心的,所以虽然犯了戒,但不会障道,也没有恶业。

  八、二无量——悲与随喜

  下面我们讲无量心所。无量(appama¤¤à)一共有四种,即慈(mettà)、悲(karuõà)、喜(mudità)、舍(upekkhà)四种无量心。其中,慈无量心是无瞋心所的表现,舍无量心是中舍性(tatramajjhattatà)心所的表现。还有两种无量心在这里讨论,就是第二种悲无量,第三种喜无量。

  一、悲(karuõà)。特相是希望拔除他人的痛苦。作用是不忍见到他人的痛苦。现起是不残忍。近因是见到为苦所逼迫的人没有依靠、没有依归。

  慈与悲是不同的。不同在哪里呢?慈的对象是他人的快乐;悲的对象是他人的痛苦。慈是希望他人快乐;悲是希望他人没有痛苦。慈是一种祝福;悲是一种同情。慈是祝愿他人快乐,一切众生都快乐、幸福、安乐;悲是祝愿一切众生没有痛苦,解脱痛苦。所以一般讲的慈悲、慈悲,它们还是有所不同的。

  二、随喜(mudità)。特相是随喜或喜欢他人的成就。作用是不嫉妒他人的成就。表现为去除厌恶他人的成就。近因是见到他人的成就。与随喜对立的是哪一个心所呢?嫉妒。嫉妒的对象是见到他人的成就、所得,随喜也是见到他人的成就、所得,它们的对象是一样的。但是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嫉妒是见到他人的成就之后心生排斥,不喜欢他人的成就;但是随喜是见到他人的成就后内心欢喜,希望他人有所得,希望他人有成就。随喜可以去除嫉妒。当一个人心生嫉妒的时候,要学会随喜他人的成就,见到他人的成就,自己也要感到欢喜。

  有两种随喜:第一种是对他人的善果报感到欢喜。也就是说,如果他人有所得,很幸福、快乐,他人感到快乐,我们也为此而快乐,希望他更快乐;他人有成就,我们也随喜,希望他不失去其所得。另外一种是当别人做善业、做功德的时候,我们对他人所做的功德善业感到欢喜,这也是随喜。

  慈悲喜舍称为四无量心。慈是希望他人快乐,悲是希望他人脱离痛苦,喜是希望他人所得的成就不失去,舍是知道他人的苦乐只是其果报。不过修慈、悲、喜、舍也会失败。如何失败呢?如果修慈产生贪爱,这是修慈的失败。修悲修到哭泣、悲伤,这是修悲的失败。修喜修到手舞足蹈,兴奋,得意忘形,这是修喜的失败。修舍修出麻木不仁,这是修舍的失败。所以修慈、悲、喜、舍有成功,也有失败。失败是因为过度而造成。

  九、无痴

  现在再讲最后一个美心所——无痴(amoha)。无痴心所有很多名字,例如慧(pa¤¤à)、智(¤àõa)、正见(sammà diññhi)、明(vijjà),七觉支的择法觉支(dhammavicaya-sambojjhaïga)等都属于这个心所。修维巴沙那所培育的观智也属于这种心所。对此心所,在经藏中用了很多名相来表达,但在阿毗达摩里却只用了一个名词——慧根(pa¤¤indriya)。

  《清净道论》中说:“与善心相应的观智为慧。”所以从究竟意义来说慧特指观智。无痴的特相是通达诸法的自性。诸法的自性包括诸法的自相(salakkhaõa,各自的本质)和共相(sàma¤¤alakkhaõa,共同本质)。任何究竟法都有自相,如地界的自相是硬,水界的自相是流动等。所有行法的共相是无常、苦、无我。无痴的作用是破除遮蔽诸法自性的痴暗。表现为不迷惑。以“拥有定力者能如实知、见”之语故说定是它的近因,有时也说如理作意是近因。

  慧有几种分法。依一种来说,通达诸法的自性为慧。

  两种慧是有漏慧与无漏慧。有漏慧,就是还有烦恼、杂染的慧;无漏慧是没有杂染、烦恼的慧。还有另一种分法是世间慧与出世间慧。世间慧是指在还没有证得圣道圣果之前的观智;出世间慧是指道心里的慧心所。

  三种慧:1. 闻所成慧:通过亲近善友,从老师处听闻来的知识,称为闻所成慧。2. 思所成慧:通过自己的经验、思考、推理所得来的智慧,称为思所成慧。3. 修所成慧:通过禅修,修行止观得来的智慧,称为修所成慧。

  四种慧:1. 对苦之智,也就是对世间真相的了解。佛陀说五取蕴、名色法是苦,其本质是无常、苦、无我。2. 对苦集之智,也就是缘起智。了解世间生起的原因、苦的生起。这种慧称为苦集之智。3. 苦灭之慧,就是取涅槃为目标的道智与果智。4. 导至苦灭之道的慧,就是在八圣道中的正见心所。对于世间智,它包括修行过程中培育戒定慧的智;对于出世间智,它属于道心里的慧心所。

  还有另一种分法是四无碍解智,这是圣者才具有的,即义无碍解智、法无碍解智、辞无碍解智、辩无碍解智。这是对佛陀的教法、对四圣谛的智慧,称为四无碍解智。

  十、善心的34名法

  我们讲了这些美心所之后,现在再简单地谈一谈善心。我们在做布施、持戒、服务、听闻佛法等时候,生起的是善心。如果我们欢喜地做善事、行布施、持戒、听闻佛法等,而且拥有智慧,这时生起的善心一共有34个名法。也就是说,有一个心和33个心所同时起作用。其中的一个心就是识(vi¤¤àõa);33个心所是:7个遍一切心心所,6个杂心所,19个通一切善心心所,再加上一个慧根,一共有34个名法。在做善事、生起善心的时候,只要内心高兴地做,有智慧地做,这些心与心所就一起生起。比如大家坐在这里听课,我相信大部分的人所生起的就是这种心。

  这种心在世间善心中是最殊胜的,它跟初禅的心在名法数目上是一样的。初禅心也是这34个名法,不过初禅当中的一境性、寻、伺、喜及乐受都很强。只要我们在做善事(比如布施、持戒、礼敬三宝、听闻佛法、随喜功德等等)时内心感到很欢喜,同时相信因果,这些名法都会生起,所有这些心理作用都一起在起作用。因此我们鼓励大家经常要培育这种心。我们要欢喜地、有智慧地做善行。至于它们之间的组合是怎么样,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运作?我们在下一集再继续学习。

  表11:善心的34名法

 

 
(1) 识
十九通一切美心心所
(15) 信
十三通一切心所
七遍一切心心所
(2) 触
(16) 念
(3) 受
(17) 惭
(4) 想
(18) 愧
(5) 思
(19) 无贪
(6) 一境性
(20) 无瞋
(7) 名命根
(21) 中舍性
(8) 作意
(22) 身轻安
六杂心所
(9) 寻
(23) 心轻安
(10) 伺
(24) 身轻快性
(11) 胜解
(25) 心轻快性
(12) 精进
(26) 身柔软性
(13) 喜
(27) 心柔软性
(14) 欲
(28) 身适业性
 
(29) 心适业性
(30) 身练达性
(31) 心练达性
(32) 身正直性
(33) 心正直性
无痴
(34) 慧根

返回目录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