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别具一格的藏式建筑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1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功发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别具一格的藏式建筑

  □李功发

  西藏建筑在设计上非常注重建筑功能同艺术性的结合,能完美地运用统一、平衡、色彩、对比、明暗、韵律、比例、尺度等构成和图案规律,精心设计出美的立面造型;同时,不断吸收和消化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建筑艺术特色和技巧,逐步形成具有藏族建筑特点和风格的建筑群体。

  宫殿建筑,藏语为“颇章”。西藏的象征——布达拉宫就是最辉煌的典型的宫殿建筑。该宫建于公元17世纪,位于拉萨市中心玛布日山 布达拉山 上,占地41公顷,共13层,高达117.19米。宫殿建筑群倚山叠砌,嵯峨雄壮,气势磅礴,在拉萨方圆几十公里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它的雄姿。白天,金色的阳光浮在红白相间的石墙上,闪闪发光的金顶,瑰丽、迷人;夜晚,黑黝黝庞然大物的扇扇小窗,忽明忽暗地闪烁着酥油灯光,显得分外神秘莫测。这座藏式宫殿建筑,既体现了藏族传统的石木结构和造型模式等民族风格,同时又显示出汉族在梁架、斗拱、金顶、藻井等方面的建筑特色。布达拉宫在建筑上力求适应当时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政治、宗教和宫廷生活的需要,同时又烘托出神权、政权至高无上的形象与气氛。

  宗山建筑,宗,本意为“碉堡”、“山寨”、“要塞”。它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完备的防御体系,一般背面地形险要。建筑群由王宫区、居民区、寺庙区所组成,明碉暗堡遍布,暗道纵横,上下之间有秘密水道连接,组成一个非常严密的防御系统。如江孜宗,位于江孜城的南端,宗政府、经堂、佛殿、墙垣、碉堡、仓库等建筑在山上,亦有水道与山下居民区相连,保证山顶用水,具有一定的军事意义和价值。

  寺庙建筑是西藏古建筑的主体,最能反映出藏式建筑所取得的成就。西藏寺院一般都很庞大,如位于拉萨西郊格培山腰上的全国及全藏最大寺院——哲蚌寺 藏意为“积米寺” 。整个寺庙建筑古朴壮观,白色的寺庙建筑群倚群山而起,连绵起伏,鳞次栉比,层楼叠阁,远远望去,好像堆积在半山坳的一片雪白的大米。整个寺庙沿坡逐层上升,规模庞大,俨如一座山城。寺庙建筑一般为回字形内院式,层高以3 4层居多,有的高达5 6层。寺庙建筑布置以措钦、扎仓 学院 为组合中心,布局灵活、自由。措钦大殿即是整个寺庙的活动中心,也是建筑群艺术构图中心。佛教的教义、戒律、思想,对建筑群的主体布局或殿堂内部设计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殿堂内部通过天窗造成一小束光线直射佛像,使殿堂内非常幽暗,加上佛像前缭绕的香火和跳动的酥油灯,使之充满神秘朦胧的宗教气氛,表现出“举世浑暗,唯有佛光”的思想。

  藏式民间居住建筑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在牧区以帐篷为主,帐篷的平面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左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四周用牛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篷正脊留有宽15厘米、长15O厘米的缝隙,供采光和通风。帐篷内部周围用草泥块或土坯垒成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牛粪,中间置火灶,灶后供佛。这种帐篷制作简单,拆装灵活,运输方便,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用土、石、木材料搭建的民居,屋面均采用平屋顶,一般为内院回廊形式,二层或三层楼,院内有水井,方形居室。有的地区民居建筑巧妙地利用山坡地,把建筑下层处理成牲口圈,上层作庭院或起居场所,使得人畜分开,互不干扰,改善了卫生条件。

  西藏桥梁中最有建筑特色的是索桥和悬桥。索桥分藤索桥、铁索桥和溜索桥几种。悬索桥就是在江河两岸仅一索相连,行人坐在两端挂有滑轮的横杆上飞驶过江。悬桥,亦称挑桥、飞桥,多建在山高水深、不易打桩的江河之上。悬桥,一般用圆木层层垛起,层与层之间铺垫横向圆木架空,留有跨度并与两端悬挑部分连接。河的两岸,用石块砌筑桥墩,墩上建门洞,将挑木镇压坚实。遇到河道宽阔、水流较平缓、河水不深的情况,则在河心加桥墩,多跨悬挑,十分壮观。

  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西藏涌现出许多著名工匠和建筑家。桑结嘉措是一位伟大的藏式建筑专家,他根据自己一生的建筑实践,写下了一部建筑工程技术方面的实录性著作《五世达赖灵塔目录》,推动了西藏建筑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藏族建筑事业的发展。藏式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