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苯教在汉地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4日
来源:不详   作者:生根活佛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苯教在汉地

  作者:生根活佛

  苯教在汉地传播的过程可分为四:弘期时、弘扬地、弘扬法、弘扬过程。

  弘期时:苯教在汉地弘期时可分前弘期时和后弘期时。苯教在汉地前弘期时,大约公元前15810年前后,辛饶弥沃如来有一位优秀特意的弟子叫做“贡孜持降”,贡孜持降是汉人,他为了一切众生脱离苦海,立即成佛,世界和平,在“梅切达碧”大海上,修建一座黑白花的神庙,神庙刚建筑完时,龙王、非天、妖魔以及罗刹等恶意的众生,用各种神通震动大海,破坏神庙,贡孜持降亲眼看到神庙快要沉进大海时,面对虚空祈祷,悲痛呼叫“这个世界上真正有善意圣贤的话,应该出现,制服恶意的众生,我血汗建筑的神庙快要塌了,求善意的圣贤,救救我啊”。

  当时辛饶弥沃在象雄地方传法时听到悲痛的呼叫,辛饶弥沃立即佛身幻变成尊胜佛王,降临到“梅切达碧”大海的空中,显现无穷的神通,心间的雍仲“万字”(卍)中发出五种颜色的光射到龙王、非天、妖魔以及罗刹等恶意的众生,光一射到那些众生的身上,偶然心中产生忏悔,发出菩提心,愿意付出生命来度化众生,把自己的生命心咒献给尊胜佛王,尊胜佛王赠送它们“圣主”的地位,加持给它们度化众生的力量和神力。同时辛饶弥沃传教了龙巴降瓦(尊胜经)等诸多法门,这些法门藏言叫做“嘉纳苯果”,意义就是“汉地苯教”,汉地苯教自从波斯俄摩隆仁传入到象雄,自象雄传入到汉地,汉地传到藏地,这些苯教法门被称为“嘉纳苯果”,又叫“嘉纳玛”。辛饶弥沃七十多岁的时候,在黑白花的神庙里传教多种多样的佛法。而且祖师辛饶弥沃为贡孜持降之侄赤窝琼占卜与算术三百六十种,预示未来汉地弘扬苯教。《无垢光荣经》说:慈达博拉龙辛,使彼世界东方,噶洲汉族国土,降生孜楚国王,摄政魔王传教,颠倒历算法轮,传教算术法轮。”意思就是辛饶弥沃给自己的弟子慈达博拉龙辛预言,就是说,慈达博拉龙辛你,将来降生到这个世界的东方汉地,转生孜楚国王的王子,摄政,救度众生,同时要改变魔王传教的是非颠倒的历算法轮,你要传教正确的占卜与算术的法轮。后来,苯教在汉地与他教融合,发生变化。很多人认为印度佛教传入汉地之前,无苯教传布,这是一种妄言,其实,在汉地印度佛教弘扬之前苯教比较盛兴的。

  苯教在汉地后弘期时,苯教大约公元前7713余年传入汉地。辛饶弥沃入寂之后世间六贤者从辛饶弥沃如来的大弟子穆却德珠跟前学习求法,将“苯教”文化推向高潮,传布世界各地,其中汉族学者勒党芒波将许多苯教的经典译成汉文传诵,还有诸多大圆满法门来自象雄和藏地传入汉地。汉地译师勒党芒波的努力,使“苯教”传到汉地东西南北中,三星堆、峨嵋神山、五台神山、普陀神山汉地禅宗、密宗的传承在汉地形成了史前文化。

  大约公元前800余年,苯教又一次传入汉地,据《大传》说:“青梅珠菩传教与霍德钦波,自其传十代之后,传教给让宋赤那阔传及松巴和汉地”。还有才翁仁孜大士在世界东方峨眉神山为颂扬法身更登荣布(普贤如来)的丰功伟绩奠基了峨眉神山,传授苯教法门。

  在公元前710年左右,汉师桑王澳登(光明法师),在让宋赤那阔跟前求学大圆满等苯教,然后赴峨嵋山、五台山等汉地发展苯教,依《师承启白》说:“松巴传诵大圆满,顶礼松苯阿哇顿,汉地传诵大圆满,顶礼桑王澳登师。”有些苯教从松巴介绍到汉地。彼时,汉地不但传诵大圆满经,而且显密并兴。《雍仲时事》说:汉族苯教徒桑巴图钦于汉地贡布玛日山修理苯教《密集》而成就。《母续恭礼》云:“汉地五台山,红色山洞里,释巴图青住(苯教八十四位大成就者之一)。”“汉地梅岭山(又叫西山),山顶湖泊边,沃德?嘉窘住(苯教八十四位大成就者之一,汉地女性苯教徒)。”另外,一些史书说汉土贡布玛日神山九位苯教徒修行成道,事业圆满而成佛。许多苯教经典里记载,很多汉男与汉女修炼苯教而成就佛。如果汉地无苯教则不可能出现成就者(修行者)和觉悟者。

  有人说:“苯教在汉地那么兴盛,现在应该有证据,为何现在找不到证据呢?”这是一般凡人的想法,因为目前没有找到证据,不能代表没有证据,更不能代表没有发生。历史是有变化性的,世界的万物都有变动与无常,何况苯教一样。过去的很多东西,后代人无法找到证据,有些东西不要说几千年,过去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无法找到证据。史书记载的是,过去苯教在汉地非常兴盛的,但后来,苯教在汉地与他教融合,发生变化。但南到普陀北到五台西方的峨眉各大庙与佛像神前都有雍仲符号(万字)是一大重要的信息。

  二、弘扬地:前期苯教只是弘扬贡孜持降建筑的“黑白花的神庙”和神庙的附近。目前还没有确定黑白花的神庙在什么地方。但很多经书里有记载,黑白花的神庙在汉地。后期苯教传入汉地的地方,主要是五台山、峨嵋山、贡布玛日山(藏名)、梅岭山,三星堆、普陀神山等。

  三、弘扬法:前期传入汉地的苯教是显教、密教、心识教等三教弘扬,但主要是三百六十种占卜与算术方面;后期主要传入的是大圆满和密法。有些苯教从象雄传入汉地,从汉地传入藏地,这些法门藏言叫做“嘉纳苯果”。有些法门自藏地传入汉地,汉地兴盛的。

  四、弘扬过程:根据史书记载,苯教多数是自从象雄和藏地传入汉地。叫做“嘉纳苯果”。所有“嘉纳苯果”的苯教都是三变,波斯文译象雄文,象雄文译汉文。有些苯教书的第一行波斯语,第二行是象雄语,第三行是汉语。汉地的苯教可分占卜与算术等四因乘法、戒律显法,真言密法,心识大圆满法。

  苯教和道教的区别

  许多读者一听到苯教名称时,就认为藏地的道教,这是个不了解苯教的观点。虽然苯教和道教也有相同的地方,比如积德行善、养身修心等。但最观点有所不同的地方,我们作为一个真正佛教徒,应该讲真话,不能说一点谎言,如果你说半点谎言,不仅仅是你自己破戒,反而害了无数的众生,后果不可设想,所以一位佛教徒,心要正见,话要正言,做事正业。所以今天我就向大家讲一点我所了解的苯教和道教的区别。在藏地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苯教与道教相同,他们只讲今世,不讲来世。这种说法坦白地说,不了解苯教的误解。很多人说苯教不是佛教,我这里坦白地说:雍仲苯教是佛陀的教法,但不是释迦牟尼佛陀的教法。因为释迦牟尼没有诞生之前就有雍仲苯教。有些喇嘛抨击苯教不是佛教的原因也在这里。这样一说,不仅是苯教,其他教派的金刚乘,印度大乘也不是释迦牟尼佛陀的真正教法,因为,印度大乘佛教是释迦牟尼圆寂之后四百年时,释迦牟尼的弟子后代人集结而写的,在四百年没有文字记载,所以无法可证,印度的小乘佛教宗派声称大乘不是佛陀的真正教法而加以拒斥的原因也在这里。从某些角度来看,苯教是在古象雄发展出来的,从另外地角度来看,苯教不是在古象雄发展出来的,而是波斯国发展出来的。不管苯教从哪里来,它有自己的特色。有些学者苯教认为道教的原因还有以个,在印度佛教里无论在家还是出家,不能算命、卜卦、风水等等。印度大乘佛教,佛陀在《梵网经菩萨戒本》也是规定不能做这些的,被称为邪命。但是苯教里有一部分经书是算命、卜卦、医学、艺术、天文学、风水、八卦九宫等世界法,所以很多人说苯教是道教,有些人说道教来自于苯教。但有算命、卜卦、风水等的教法不能代表苯教是道教,更不能代表道教是苯教,因为,中国没有道教之前就有的算命、卜卦、风水,在汉史中提起,有易经的时候,还没有道教呢,所以道士把易经归为自己的学说,是有些盗窃思想意识的,至于太极图和阴阳鱼,都是道家的运用了易经的思想。从总体来说,易经既不是印度佛家,也不是道家,儒家思想发展了易经。总体来讲,苯教和道教不是一个宗教,而是不同的两个宗教,所以苯教和道教有所区别的。

  苯教和道教历史有区别

  苯教的历史非常永久,史书记载的是一万八千年之前就有苯教的。雍仲苯教创始人是辛饶弥沃,史书记载的是,辛饶弥沃在一万七千余年前,雍仲苯教首先传播波斯国、然后象雄、最后吐蕃与其它地方,逐渐流传世界各地。雍仲苯教是在古代象雄和吐蕃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佛法,具有佛的思想和信仰的特征。苯教的信仰根源一方面来自象雄和吐蕃的原始宗教意识和佛陀辛饶弥沃的佛法意识结合以来的。有些地方的苯教则是先民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其次是神话和传说中对鬼神的祭祀。雍仲苯教是象雄和吐蕃地国教

  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571)的老子传教了道法,后来张道陵(公元98年出生的)在老子的道法基础上创立了道教,他是东汉人,是中国道教史上著名的张天师。道教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具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征。它的信仰根源一方面来自中国占代社会的原始宗教意识,或者说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虚幻的错误反映,认为万物有灵及灵魂不灭的观念;另一方面则是先民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其次是神话和传说中对鬼神的祭祀。道教是汉地国教。

  苯教和道教对生死看法有区别

  雍仲苯教认为只有在轮回,人人皆有生老病死的痛苦,所以人生是苦,人死也是苦,人老当然是苦,人病有苦大家都知道的。而且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是在一个循环往复、不到头的生死轮回中。只有实现涅槃,才能脱离生死轮回。所以苯教的最终追求的目标就是脱离生死轮回,到达彼岸与“涅槃”成佛。那么怎样实现涅槃呢?就是人要“觉而不迷”。觉悟什么呢?对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觉悟。外面的世界都是成住灭空的觉悟。苯教认为,当你真正认识到人生是苦的时候,你就“觉悟”了。苯教的核心思想就是这个。

  道教对于“生”持一种虔敬尊重的态度,高度礼赞生命之神圣,以生死为人生第一要事。生是根本。将“生”提到“道”的高度来体认。人生大事惟生“死”这些都充分展示了道教重生的思想。此乃道家重生观的延续。道教重视生命走向极点是神仙长生。道教神仙长生思想的核心范畴是不死之“道”,这种不死之道隋唐以前主要表现为肉体不死,宋元以後则主要体现为精神永存。人的生命与此种不死之道合而为一即可“神仙长生”。对道教来说,所谓本体论就是接近神仙之道,人发现了神仙之道就发现了自身,尽管神仙之道无限地超越於他,但道教信徒总是想接近他,与他合为一体。从这种本体追求出发,道教生命观追求无限存在,即道教所谓“无极之道”。而且道教重视现实生命,追求现世快乐。这是道教与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比如,苯教认为人生是苦,就是通过修炼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道教认为人生是非常神圣,通过修行秘诀取得长生不老的方法。

  苯教和道教修法有区别

  西藏有些喇嘛和读者认为苯教只修今世,不修来世,所以认为苯教是道教,这是错误的观点,因为苯教重视修今生,而且主张修来世。辛饶弥沃如来的《光荣经》云:“祝愿来世往生极乐世界。”说明苯教还是重视修来世。所以苯教经典里讲来世,所以劝世界的人积德行善,不要作恶,所谓今世作孽,来世偿还,这辈子凄惨,可能下辈子不再受苦,简单地说,它的宗旨是,把希望寄托在来世。而道教则完全不同,所谓修炼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长生不老,道教讲究今世,信道则信永生,来世的事来世讲,反正今世就要成不灭。苯教对修行者的要求禁止淫欲,断掉心里的五毒,人生改善,心中只有佛,死时安详圆寂,死后火化时留下舍利,往生极乐世界,最高要求五蕴虹光而成就佛;道士的要求则不是那么严,且更实际,有助人的信念,讲究修炼,最后羽化飞升。这些都是苯教和道教之间最大的区别。

  苯教和道教主张有区别

  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 “外养”的工夫。但苯教与道教相反,苯教讲的是个体生命的自我延续。苯教对生命来源的阐述,是归于“业”,由于“业”而让个体生命不断的轮回。苯教讲“因果报应”。这里报应是个人的“业”所招感。苯教还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欲望,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与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通过修学雍仲苯教的法门而进入涅槃(无苦的极乐世界)。也就是苯教主张讲的“不生不灭”的境界。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苯教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怀,弃恶杨善的教条,因果轮回的法则还是令人敬佩的。道教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等的观念,所以苯教和道教有所区别的。

  苯教和道教供拜处有区别

  雍仲苯教主要供佛拜菩萨,但苯教认定的佛不是万能神,更不是某某地方出生的一个有能力的人,佛是个觉悟者,所以佛不能赐给我们以解脱,他只能教导我们,他不能使我们上天堂与极乐世界,也不能判我们入地狱。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佛是已经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而菩萨是苯教之中修佛的代表人物。我们通常所熟知的苯教佛就是更登绒布(普贤如来王)辛饶弥(辛族能仁)、辛拉悟噶(普贤光明)青梅珠菩(长寿如来),菩萨有玛文生根(文殊菩萨)格绒强王帝巴(普贤菩萨)等。苯教修的就是把自己修成佛,在自己修佛的过程之中依靠菩萨的慈悲心,所以拜菩萨的。道教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子和庄子,那时候主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源。但后来的道教求成仙,求长生之道。道士是道教修道的代表人物。我们通常所熟知道教人物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八仙及黄帝老子,庄子等等。这是两种不同的信仰。

  苯教和道教最终目的有区别

  无论是苯教还是道教,修行的目的在于思想和精神上的升华,但最终的目的确实不一样,修炼道教的最终目的就是修成仙,究竟的目的也是“天人合一”;修炼苯教的最终目的就是大彻大悟,究竟的目的也是“佛人合一”。但天道的仙和佛是不一样,因为所谓的神仙在世界之内,但佛是超越世界与出世界了。苯教主要修练的是未来与来生,就是希望在这次人生经历中好好修炼,死亡与转世能够摆脱凡世。苯教最大追求就是今世成佛。道教讲究修今生,道教中更希望今生就能够修炼得道成仙,道教中成仙与修炼时间没有主要关系,而更是需要个人里领悟能力和机缘巧合等等因素。所以道教和苯教有区别。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