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宗教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3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管理机构
  1953年,县委统战部设立,负责全县统战宗教工作。
  1988年为规范基督教,成立基督教领导小组,在“三自”(自治、自养、自传)的原则指导下,对基督教活动实行“三定”管理。即:定点上负责人;定点活动范围;定点上参加人员。
  1994年设立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在县委统战部办公,县委统战部配一名副部长分管宗教工作。
  1995年根据国务院145号令,采用以堂带点的办法,对马当、瀼溪、泉山、龙城镇、芙蓉五个基督教“三自”爱国分会分别进行了依法登记。
  1995年,九江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九民宗发[1995]05号文件公布彭泽为宗教工作重点县。
  宗教团体的自身建设
  1996~2000年,县政府两次发文,要求各地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新增宗教活动场所,严格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加强宗教团体的自身建设,促使其不断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1996年起,宗教管理工作纳入统战部的工作管理目标,每年进行考评。
  1996年9月4日,乐观乡邻都村观音寺老和尚释辉融生擒杀人、抢劫、强奸作恶多端的歹徒,并送交公安部门,予以法律制裁。释辉融受到九江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和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的表彰。
  1996年著名画家陶博吾莅临龙津寺观光,亲笔题“龙津寺”三字,寺人随即镌于石匾,镶嵌寺门之上。
  大觉庵住持释演乘主持县佛教协会和大觉庵以来,依法办教,严谨道风,为重建大觉寺节衣缩食,艰苦操劳,在政府和广大信众支持下,筹资200余万元,新建大雄宝殿、斋堂、客堂、前殿、钟楼、鼓楼、观音殿,使大觉庵成为县内重要佛教活动场所和旅游景点。
  1997年,县民族宗教事务局配合县公安局政保科对全县非法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严厉打击非法宗教活动。
  1998年,全县遭遇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县佛教协会组织西山大觉庵、双峰尖集福寺、黄花乡广福寺等寺庵积极募集救灾物资,捐款救灾,全县宗教界共募集捐赠衣物重5吨,大米等食品5万余斤,捐款40万元。
  1998年11月、1999年9月,临川金山寺住持印空法师率香港宗教界人士来彭泽赈灾,促成香港崇德公司为海形乡小山小学、太平关乡灌塘小学、浩山中学、芙蓉中学等学校共捐款30余万元。
  2000年11月香港崇德公司王璐女士第二次来彭泽,参加了海形小山香港崇德小学和太平关灌塘香港崇德小学教学楼竣工典礼。
  第二节 宗教活动
  佛教 佛教是彭泽的主要教派,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同治年间彭泽县志记载,位于泉山境内的安禅寺建于东汉。彭泽佛教信徒之多也位于其他诸教之首。1993年县佛教协会小组在西山大觉庵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释演乘当选为第一届佛协会长,释辉融、释隆云、释普广当选为副会长,通过了县佛协章程。
  至2000年底,全县实建寺庙100余座,有僧尼百余人,居士600余人,信教群众万余人。
  基督教 基督教在彭泽历史不长,约在民国十五年(1926)传入。当时,仅有一些信徒零星散落在各地传教,并未形成规模,至1949年前后基本无活动。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基督教由毗邻的安徽等地传入,其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亲属关系,信教群众只是在个别信徒家中聚会,因没有圣经,大多没有讲道,仅以祷告、唱赞美诗为主。
  至20世纪80年代末,信教群众迅速发展,聚会场所遍布全县。其间,出现最早且有影响力的有:乐观荆桥、棉船光明和泉山等地的家庭聚会点。
  1990年,基督教会开始向县政府宗教部门申请,要求政府予以合法登记。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于1991年11月召开彭泽县基督教“三自”爱国会代表会议,选举龙城镇信徒张浩来为会长,并成立了马当、泉山、和团、棉船、芙蓉、杨梓、乐观、龙城镇等基督教会堂。每逢礼拜天以及复活节、圣诞节各会堂均举办信徒聚会。
  道教 道教在彭泽无正规组织,但各地均有零散活动,道士有妻有子,在家居住,遇有丧事便替人超度亡灵,或三或五,相聚念经,也有独自活动的。
  其他教派 伊斯兰教等在彭泽无活动。
  第三节 宗教场所
  1995年根据国务院145号令及县政府[1995]41号文件,彭泽成立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工作。至2000年底共登记佛教活动场所70处,基督教活动场所5处。
  佛教场所:
  佛教活动场所一览
  第四节 主要寺庙
  西山大觉庵 位于县城凤凰山(即西山)麓。原名西山大王庙,明天启年间由邑人陶汝玉捐资建庙,清咸丰三年(1853)毁于兵火,清同治元年(1862)重建。民国二十七年(1938)被日军全部拆毁,抗战后草草复建,“文革”期间遭受破坏。近年来,由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广大信众的支持,在住持释演乘的带领下,新建了大雄宝殿、钟楼、鼓楼、观音殿、客堂、斋堂、寮房等,翻修了前殿,重塑了佛像。楼阁重叠、佛像庄严,现已成为县城内重要佛教活动场所。
  双峰尖集福寺 位于县城东南二里许的双峰尖山上,又名双峰古刹,为彭泽古八景之一。林泉幽胜,风景清雅。相传唐初即建庙,庙前有古柏二棵,五人合围,覆荫亩许,乡人称之为宝树。庙内楹联:“宝树龙泉,万古育灵源,佛为众生留觉路;孤山蠡水,千秋凝浩气,天生名胜拥双峰。”清初庙毁,嘉庆年间(1796 ~1820)重建,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被日军焚毁,“宝树”亦罹浩劫,1945年,邑人重修小庙一座,虽规模远不如前,但香火特盛。1949年后,虽有增修,依然破旧。“文化大革命”后,该寺列为彭泽开放寺庙。1993年,在现任主持释隆云的带领下,着手重修,花费7年时间,先后落成大雄宝殿、下佛殿、庵房、斋堂、客堂、库房等建筑,面积近2000m2,现可容纳1000余人从事佛事活动。
  仙真岩龙仙寺 位于著名旅游胜境龙宫洞、玉壶洞左侧,明成化年间(1465~1487)建庙,清咸丰三年(1853)重建。庙内有状元汪鸣相撰书楹联:“洞内有天晴亦雨,岩前无岁草为春。”民国二十八年,被日军毁去一半,“文化大革命”期间,全部遭毁。龙宫洞开发后,由龙宫洞风景区管理处出巨资重修,寺门横额是原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书的“仙真岩”三字。今成为县内重要佛教活动场所,由于座落在风景区内,香火较旺。
  泉山佛应寺 座落在泉山镇老屋张村神虎山中间高台处,背靠虎腰,东有罗汉献肚,南有凤凰护法,青山现宝刹,形成骑虎之势。明永乐二年(1404)当地居民在此建姚王庙,后废;明宣德七年(1432),九华山下来一位道行高隆、德修卓越的禅师来此驻锡,改称姚王寺,拥徒500多人,一时称盛。天启七年(1627)毁于一场大火,后虽有一些高僧在此建筑,均遭毁坏。“文化大革命”后,只剩下一堆废墟。1979年,杭州灵隐寺照觉法师,路过此处,观此山风水甚好,遂邀同参维宏法师在此处结茅安居,开垦土地,植树造林。1998年,照觉法师应广大善男信女之请,重修佛应禅寺,历时十年建成了大雄宝殿、大悲殿、三圣殿、韦陀殿、斋堂、厨房、客堂、僧寮等建筑,成为重要佛教活动场所之一。
  澎浪矶龙津寺 位于县城北五里的澎浪矶。唐武后天授中(690 ~691)建,后黄山谷题有碑记。明嘉靖初(1522)建小孤天后行宫,重修此寺,清嘉庆12年(1807)僧西怀募资续修,清咸丰三年兵毁。太平军于此筑土城以抗清军,同治十年,清水师营游击邬世遵重修,尽复旧观,民国二十八年(1939)又为日军所毁。1984年开始,为开辟澎浪矶旅游点,再修龙津寺。有著名书法家陶博吾题“龙津寺”匾额。
  悟灵庵 位于泉山镇刘家岭,原名安禅寺。始建于东汉,是江西省境内最早的佛教庙宇,元末兵毁。明初,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一甲阳村村民欧阳尚诚,曾支援朱元璋军,后朱赠联:“大江东去几千里,白下西来第一家”。尚诚之子欧阳德刚于明洪武九年(1376)重建此寺,以为纪念。原寺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被日军烧毁,1980年由一甲、九甲阳姓村民募资重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