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探寻辽代大广济寺塔修筑方法之谜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7日
来源:不详   作者:肖兴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探寻辽代大广济寺塔修筑方法之谜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气势雄伟的锦州辽代大广济寺塔

  塔体上遗留下有许多排列均匀一致的洞口,是建塔时搭建了塔的脚手架的洞口

  ■辽宁锦州 肖兴义

  凡是看过气势雄伟的辽代广济寺塔的人,无不为其杰出的辽代建筑奇观所折服。我们不禁要问,一千多年前,为什么要建筑如此高的砖石结构塔,它是如何建造起来的?诸多谜团等待着人们去探寻破解。

  一、揭开修筑大广济寺塔之真因

  据学者李树基考证,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二十二年(1053),即宋仁宗皇祐五年十二月,辽兴宗仁懿皇后肖挞里派遣辽锦州临海军节度使耶律庶宗、辽沙门崇禄大夫守司空辅国大师海山法师出使北宋,贺明年正旦。宋仁宗赵祯慈圣光献皇后曹真定赠辽兴宗仁懿皇后肖挞里赤、白、绿三色佛舍利。耶律庶宗、海山法师返辽后,将此舍利献给仁懿皇后,仁懿皇后慈颜大悦,命二人护送佛舍利,安放在锦州临海军隋代古刹普济寺大雄宝殿内,选择净土、吉日,肇建佛舍利塔。

  而修塔和选塔址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肖挞里的少年时代是在锦州临海军度过的,对这里的山山水水、城池古寺情有独钟;二是辽道宗耶律洪基二十六岁尚没有子嗣,宣懿皇后肖观音特意到锦州临海军普济寺向观音菩萨求子,翌月妊娠。道宗皇帝大喜,决定在锦州临海军肇建佛舍利塔;三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笃信佛教,认为佛舍利是至高无上的圣物,代表吉祥。且想借助肇建佛舍利塔,镇压住那些企图弑君夺嫡的乱臣贼子,以永保江山稳固。

  二、大广济寺塔竣工法会盛况猜想

  辽道宗耶律洪基钦定大广济寺塔于清宁三年(1057)二月二十五佛涅日破土动工,历时六年,至清宁九年(1063)四月初八佛诞日竣工。

  大广济寺塔建成后是实心砖木结构,八面,密檐十三层。塔分基台、基座、塔身、塔檐、塔顶、塔刹六部分。基台每面宽30尺,塔身每面宽27尺。从基座到塔身分别雕刻有小坐佛、花瓶、供养人、伎乐天、童子、供龛、坐佛、胁侍、宝盖、飞天等。

  辽道宗清宁十年(1064)四月初八佛诞日,锦州临海军普济寺举行“无垢净光舍利塔”落成暨佛像开光浴佛法会。仁懿皇太后肖挞里、辽道宗耶律洪基、皇后肖观音、太子耶律浚等契丹贵族,南北两院大臣、大德高僧,以及锦、宜、显、乾、严、来、隰、燕八州军节度使,僧尼居士等共13万人参加了这次法会。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罕见的法会,当时有五千人愿为僧尼,道宗皇帝当即许之,受具足戒。

  三、破解大广济寺塔修筑方法之谜

  现代考古证明,锦州辽代大广济寺塔修建采用的是脚手架法,这在当时建筑史上是一项非常先进的施工技术。据参与多次辽代古塔维修施工的倪尔华介绍,在维修广济寺塔时,发现塔体上有许多排列均匀一致的洞口,洞口约有10厘米见方,经测量得知,这些洞口左右间距离2.5米,上下间距约为1.44米。在距离锦州不远、同时代的朝阳辽代南塔的洞口左右间距为2.1米,上下间距为1.4米。另外,锦州地区的辽代古塔还有北镇的崇宁双塔,其采取的方法和脚手架的间距、行距基本相似。据此来推断当年建塔时是搭建了塔的脚手架,而且这种方法在当时北方(塞外)还较普及,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北方辽代塔多、高大吧。

  根据测量的数据分析,当时的脚手架一空为2.1-2.5米,一步为1.4-1.44米,这与现代木脚手架一空1.5米,一步为1.2米的规定相比较,只是辽代的脚手架的一空大了些。

  1996年在维修广济寺塔时,在洞口发现了一块柏木楔。据此考证当时塔脚手架按最简单的搭建法应为单排脚手架,即小横杆一头绑在外排架杆上,一头插在塔上的洞口里,为防止小横杆“拔榫”,用柏木楔子楔住。但是,在70多米高的广济寺塔施工用单排脚手架,其抗减力显然不足,自重都承受不了,难以保证施工安全。合理的结论应为双排脚手架,即小横杆一头绑在外两排架立杆上,一头插在塔洞口里,这种方法比独立的三排稳固,也节省架杆和耗材。1996年重修锦州大广济寺塔时,采用的是独立三排脚手架,用架杆约一万根,以此推算节省架杆3000根。

  从上述考证和分析研究不难发现,在辽代高层建筑中,我国先民们在建筑施工中就已经发明和普及了脚手架的技术,为后来我国古代高层建筑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