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字巨刻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展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字巨刻

  展华

  海峡两岸的风景区,遍布着许许多多的寺庙建筑,在佛教寺庙建筑中常可见到醒目的“佛”字巨书(或窗棂艺术构书),寺庙附近的崖壁岩石上,也屡见“佛”字摩刻,似乎是一种佛教丛林之标志,这类书法艺术的“佛”字巨书不但起到了点缀景物的妙用,而且具有孝古价值,成为海峡两岸风景区的特殊人文景观。

  在广西容县都峤山庆寿岩景区有个金色大“佛”字,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赵朴初先生生前书写,高108米,宽88米,堪称世界第一大佛字。另据我知,在厦门和厦门对岸的台湾,就有两个巨大的“佛”字石刻。大家知道,厦门有一座闻名退迩的南普陀寺,寺的后山树木繁盛,岩石垒砌,有很多古今摩刻,是书法爱好者、文物工作者必到之处。这些石刻集诗文、书法于一体,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起着美化名山古剥的作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南普陀寺藏经阁左后山(即五老峰)下的巨大“佛”字。这个石刻大“佛”字高一丈四尺,宽一丈,是清代光绪乙巳年喜参和尚重建南普陀寺时,请来一位叫振慧的人题刻的。“振慧”可能也是和尚,而且精通书法艺术。著名书法家罗丹生前评价这个佛字:“庄重而不呆滞,飞跃而不轻浮。”“佛”字在各地寺庙风景点屡见不鲜,但都没有南普陀寺这个“佛”字高大雄伟。1978年春,拍摄国产反特故事片《猎字99号》时曾选择这个字为背景,许多中外游客、香客到南普陀寺,也喜欢到这里摄影留念。

  漫游台湾,在许多地方也可以看到“佛”字石刻。台湾同胞信佛很普遍,许多政界要员也信佛,寺庙之多在全世界出了名,人们形容“三步一小庙,五步一大寺”。至于全台有多少个石刻“佛”字那就可想而知了。尽管“佛”的书法石刻很多,但当中最大的一字是1938年镌刻在圆通寺石壁上的“佛”字。圆通寺在台北县中和乡牛埔村,面对台北盆地,倚石壁湖山,环境清幽,树木蓊郁,是一处吸引人的旅游景点和朝觐圣地。这里的峭壁上有许多石刻佛像,艺人们化顽石为艺术珍品,把坚硬的石头变成了充满生命力的人体,这些造像技艺精湛,雕刻精美,大有“跃然欲离石而出”之感。这一景区有各种奇石和石洞,人称“石壁怪石”,那个巨大的“佛“字就刻在圆通寺左前方的石壁上,字迹苍劲有力。游客、香客以及书法爱好者欣赏后莫不赞美叹绝。

  海峡两岸寺庙风景区的巨“佛”字摩刻,是华夏佛教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正是两岸渊源长,古今佛缘深。

  出自: 《侨园 》 2010年11期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