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华尔腾湖畔读古书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6日
来源:明伦创刊   作者:三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生於美国麻萨诸塞州康考特镇,哈佛大学
毕业後,在私立学校教书。一八四五年,因厌倦世俗肤浅的知识丶新闻,一心想摆脱俗而无
味的生活,去亲近自然,贴近土地,过独处的日子。他带着一点点钱,去康镇华尔腾湖畔,
开荒种地,用最简单的物质维持生活,用来阅读丶观境丶冥思丶净心,为人类找寻一条生活
方式。一八四七年九月六日,梭罗离开华尔腾湖,七年後《湖滨散记》出版了,被公认为「
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心灵探索的代表作。
  梭罗博览希腊史诗丶中国古籍丶印度吠陀经,从中获得无尽的心灵养分。在《湖滨散记
》一书,多处运用儒家学说,验证自己的生活方式。
  此书历来有各种译本,作者本意译得大多一致,但书中所引的孔学经文,有些译者只顺
着英文译出,有些译者则能洞悉梭罗引自何处,将原文录出,给读者帮助甚大,今采哥伦比
亚大学文学博士成维安先生的译本。谨将书中援用孔学部分录出,梭罗体会的方向或与经旨
有所出入,却得以见异邦人士如何解读中国经典,读来一样趣味盎然。

  知之为知之

  一个圆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就有多少种生活方式。孔子曾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不知,是知也。」
  当一个人把他的想像转换成可以被理解的事实时,我能预见,所有的人最终都会在这样
的基础上,构筑他们的生活。(〈经济篇〉引《论语.为政》)

  恕

  印第安人被绑在火柱上时,还向教士提出新的方式虐待自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这句话对於不在乎别人怎样对待自己的人来说,根本不痛不痒。
  他们一反常态去爱敌人,还宽恕了敌人所做的一切。(〈经济篇〉引《论语.颜渊》)

  日日新

  每一个早晨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邀请我生活得跟大自然一样简单,一样朴实。我像希
腊人那样,诚心地崇敬曙光。我起了个大早,在湖中沐浴,这种迎接黎明的仪式,是我做过
最美好的事。据说成汤王的浴盆上就刻有这样几个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个
道理我懂。(〈我居住的地方和谋生方法〉引〈大学〉)

  欲寡其过而未能

  今天的新闻,不过是明天的旧闻,那些烧杀虏掠的社会新闻,只要听过的人都能举一反
三,甚至还能预测下礼拜,甚至是下个月的「头条新闻」咧!
  那麽,到底有没有真正的新闻呢?古代中国曾有这样一则故事──卫国大夫蘧伯玉派人
去拜访孔子,孔子和使者一起坐下後,问道:「你们大人最近在忙什麽?」使者答道:「我
们大人最近在想办法减少自己的过错,可惜没有做到。」使者回去之後,孔子始终对他赞不
绝口。试问,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自省功夫呢?(〈我居住的地方和谋生方法〉引《论语.
宪问》)

  无为静坐

  在这样的季节里(夏天),我就像夜间生长的玉米,此刻的成长远比用双手去栽种来得
多。这段时间并不是从生命中提取出来的,反倒为我的人生增加更多时间。
  我明白了东方人所谓「无为」和「静坐」的意思。大体上,我不在乎今天是礼拜几,白
昼推移,只是为了照亮我的工作。(〈天籁〉)

  如在左右

  最接近万物的,乃是创造一切的那股力量。离我们最近的,不是我们最喜欢与之闲聊的
工匠,而是创造了我们的那位工匠。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
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孤寂〉引〈中庸〉)

  德不孤

  在目前的环境下,我们难道不能暂时抛开这个表里不一的社会,用自己的思想来安慰自
己吗?正如孔子所说的:「德不孤,必有邻。」(〈孤寂〉引《论语.里仁》)

  往来无白丁

  我最讨厌的,就是那些自诩为「改革家」的访客,他们一直以为我在唱着──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他们根本不知道,我想唱的其实是:「浑身铜臭味,言谈又鄙俚。此等无聊人,不如快
回去。」我不怕捉小鸡的老鹰,因为我没有养鸡,我怕的是会捉人的老鹰。(〈访客〉引刘
禹锡〈陋室铭〉)

  君子德风

  我相信,如果所有的人生活都跟我一样简单,就不会有偷窃和抢劫的事件发生了。发生
这样的事,是因为贫富不均,导致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而波普(英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古典
主义诗人)所译的《荷马》,也会很快地流传开来:「人若只取一瓢饮,世间不再有战争。

  荷马认为,人们需要的只是温饱,不是权力。巧的是,中国的孔老夫子也曾对为政者提
出这样的忠告: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
偃。」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执掌国政,何必要杀人呢?只要国君自己有心向善,百姓自然会
跟着为善!君子的美德就像风,小人的败德就像草,风吹在草上,草必定倾倒。」(〈小镇
趣事〉引《论语.颜渊》)

  食而不知其味

  味觉能够启发我的灵感,坐在小山坡吃浆果,滋养了我的灵魂,一想到这里,我就有种
莫名的兴奋。曾子曾经说过:「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狼吞虎
咽的人,绝不可能尝到食物真正的滋味,吃不出食物真味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贪食者。
  州议员吃龙虾吃到想吐,清教徒却把面包当成山珍海味。连屑屑都吃得乾乾净净。使人
污秽的,并不是他吃进去的食物,而是他吃东西的态度;问题不在於食物的量或质,而在於
贪图口腹之欲。(〈更高的生活法则〉引〈大学〉)

  牛山之木

  春天已到,人类的罪恶将得到宽恕,阳光可以使浪子回头,我们也因此发现人类的纯洁
。人们昨天可能还在轻蔑某个女孩丶小偷或酒鬼,今天可能就会悲悯起他们来。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於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
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
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春天〉引《孟子.告子》)

  结语

  梭罗是美国异邦人士,他读经典,不是为了考试,更不是为了备课。他读中国经典,是
以经典的智慧提升个人的心灵层次,在〈阅读〉一章他说:「最古老,最好的书,必然会摆
在每一个家庭的书架上。它是人类的珍宝,是许多世代和国家的遗产,它们不向读者索取任
何代价,当读者被它们激励启发之後,自然就会对它们心悦诚服。」亚历山大行军时,会随
身携带《伊利亚特》。文字是最珍贵的艺术品,它比其他艺术作品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普遍
性。纵使整个夏天忙着盖房子,要为豆子锄地,没有太多时间读书,梭罗还是会把《伊利亚
特》放在桌上,虽然只是偶尔翻个几页而已。
  过去一百年多来,全球由经济挂帅,造成物欲横流,政治社会腐败。梭罗反璞归真的生
活,鼓励人们回归自然,探讨人生真谛。今日之下,简单朴实的生活方式,获得愈来愈多的
人响应。为了追求舒适生活而过度耗费心力,最後必将成为「万物之奴」。梭罗透过亲身体
验,以及从古圣学问晓得如何沈淀心灵,人是可以不被物欲牵着鼻子走的,当见到人人相近
的本性,自然就能感到富足与充实。

                     第410期 公元2010年12月发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雪庐诗选读
下一篇:是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