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金堂县千年古刹三学寺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金堂县千年古刹三学寺

  三学寺位于金堂县城东北六公里之三学山。传说为蜀中八仙之一的李八百三次学道之地。山踞古代通往川北之“阴引道”上。山下的三学隘“唯一径可通人骑,道险且长” (见《金堂县志》。以下引文凡未注出处者均同)扼成都东北门户。

  三学山上隋唐时即建有上、中、下三寺即法海、普济、广济三寺,总称三学寺。密林藏幽,一里三寺,曲径相通,浑然一体。寺前登山道上还建有古开照寺。诸寺四周竹树掩映,泉壑优美。并有“飞来石”、“佛迹石”、“盘陀石”、“皇姑坟”、“黄犊塔”、“七佛岩”以及李八百炼丹的“栖贤洞”(因洞穴深邃曲折,水滴泉中,酷似琴声,又名琴泉)、李女“妙应真人”修真的“仙女洞”、“仙人井”、赵子龙刷洗座骑的“洗马池”、李阳冰篆刻巨字的“洪都观”和该山独有的奇景“圣灯朝佛”等胜迹。加之唐代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段文昌等人附庸风雅,为山上的“鹦鹉舍利塔”、“支提石塔”等撰文立碑;隋代高僧智炫,唐代高僧悟达国师、鉴源、慧观等均曾来寺讲经巡礼,悟达且请四川著名画家李升在成都大圣慈寺真堂内绘制一堵《汉州三学山图》并为推崇(见宋人黄休复所著《益州名画录》);三学寺内并藏有“碧玉佛笼”、“藕丝袈裟”、“锦字心经”、“贝叶金字涅槃经”等珍贵文物。因而三学寺自唐宋以米即已驰名川西,历代均为文人宴集、仕女游览之胜地。唐代《元和郡县志》、宋代《太平寰宇记》、明代《蜀中名胜记》等书均载有此山。唐五代诗人薛能、王雍、张嫔、杜光庭等都曾游历题咏。《资治通鉴·后唐纪二》亦有“同光三年(925年)九月,蜀主与太后、太妃游青城山……汉州三学山而还”的记载。蜀主太妃即有名的花蕊夫人,留有《汉州三学山看圣灯》一诗。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的“香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叶齐山路狭,花积野坛深。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一诗,更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地描述了此山的美景。历代不少文人墨客在此开龛造像,题词刻碑,留下了珍贵的史料和艺术作品。

  明洪武中,“以三学、云顶赐蜀藩为金雁庄。”三学寺改名“栖贤禅院。”并从洪武廿七年(1394年)起,耗时五载,在寺后盘陀石上修建了“石塔凡一百六十有八,每塔镌佛像及小塔五百,总计塔八万四千聚成”的一座浩工繁复、造型奇特的“释尊无量宝塔”。尤为珍贵的是明洪武卅一年(1398年)旅居中围的日本僧人沙门东升并亲为此塔篆刻并书写了《栖贤山道场禅寺石塔记》碑文,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明末,此塔毁于兵褒,原有的“三石”、“三塔”和珍贵文物毁灭殆尽。释尊无量宝塔亦“纵横满地”。据现存重修碑记,县志记载以及寺僧回忆,此寺系该山第三十二代住持僧大觉(法名他智)于康熙年问与其徒募化重修。大觉复修此寺时,除上、中、下三寺外,并修复了前庵右开照寺。这四座寺院结构基本相同,均为中间三重殿宇,左右僧寮,客堂,门首殿前翠楠香樟,寺外广植松柏竹树,密林深掩,清幽高雅。晨钟暮鼓,宝灯香花,千年古寺,蔚为壮观。

  十年动乱中,三学寺再次遭到浩劫,庙宇佛像石刻多数残破。目前登山游览,前庵开照寺前、中二殿及左右厢房虽已残破,但幸未被拆,中殿佛像且得保留,尚有莲台的高1.6米的三尊金身释迦像,两尊已经残破,一尊稍残。伽蓝、龙神左龛踞坐。残存的十八罗汉堆置左廊,关羽、关平、周仓塑像完好无损。殿中尚悬有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所铸高1.3米,口径1米的铁钟一口,和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修碑记六通。寺前半里处一座永乐年间的经幢亦复巍然屹立。幢通高6.5米,全身呈六角形底座为2.1米,共五层。底层为覆斗状幢基,二层浮雕莲花,牡丹图饰。其余三层均饰莲花。中部3米部份,刻《愣严经》,楷书字体工整秀丽。上部1.4米为幢盖,亦分四层。最上为宝顶,下为球状莲台,各面有一坐佛。全幢造形优美,姿态典雅。下寺仅存山门,观音殿。殿门窗花古朴,透雕玲珑。山门前两节直径55厘米的园形残柱,说明昔日寺庙规模。寺侧尚有一棵逾千年的铁甲古松,主干高2.5米,径粗1米,上有七个分枝,大者径o.2米,逢年开花,虽历尽沧桑,依然葱郁茁壮,风姿婆娑。寺后七佛岩的唐代雕塑,从遗址看,原可能为一雕塑群。由于石岩崩塌,现仅存佛像一龛。龛呈穹窿形,残留造像八躯,多数残破,似释迦、阿难、迦耶、普贤、文殊。左旁的一尊观音,除面部、手掌稍残外,体态匀称生动,衣纹缨络流畅明怏。保管至今的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的一通记游碑。记述了当时山上有“延祥观”、“铁老君”、“李八百”等道教观字和造像。下寺有“放日轩”、“唐人题诗”等名胜古迹。碑中并明确记有“观圣灯珊”。说明至少在宋代该山即有“圣灯”这一奇景。此碑对研究山史、宗教史等具有重要价值。中寺现仅存有正殿,为歇山式,六楹五进。寺内存有道光九年(1829年)重修碑记一通,和一件石雕卧牛柱础。形态生动优美,颇具匠心。以卧牛作柱础,尚属少见,有待文物、考古、古建筑学者们研究。

  上寺则比较幸运,山门前两株高大香樟健茂苍翠,除前、中两殿被拆外,正殿基本完好。殿前尚有一株名贵树木团柏。其殿宇建在高于地面十八梯的台基上,为六楹五进重檐歇山式,屋檐微挑,前有卷拱,拜台,青瓦复盖,绿色硫璃中花和鸱吻完好。中梁有“大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岁次壬寅”的墨书题记。殿内佛龛犹存。有木刻四面观音像一尊和雍正二年(1724年)、乾隆十八年(1753年)、嘉庆廿三年(1818年)、道光廿年(1840年)四通重修碑记,字迹可读。另外还有一件直径约一米左右的石质香炉底座(残)、四周透雕十二人物,作跨龙、骑鲸、抚琴、弹琵琶等姿态,造型生动,刀法细腻,也为该山一件艺术珍品。殿后的“释尊无量宝塔”虽已倒塌,但其基座、顶塔和塔前的头拱石室、石坊等作为劫后孑遗,依然屹立山头。小塔残段、顶盖、底座等随处可见。尤可庆幸的是日僧沙门东升所写的《栖贤山石塔记》石碑竟在十年浩劫中被当地农民设法保存至今,因而根据此碑叙述,参照现场残留,基本可以描绘出原塔瑰丽奇特的造型,实属难能可贵。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