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中国文化中的儒道释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6日
来源:不详   作者:钱文忠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文化中的儒道释

  钱文忠

  中国已经发展到什么样的一个阶段了呢?在座的各位都是“白领”,都在经济、社会的最前沿工作,虽然未必掌握全面的统计数据,却也总应该比别的人更多一些切身的感受。我们,特别是生活在上海,尤其是生活在以“高”为号召的静安的人们,这样的感受,应该比任何人都强烈。

  当今中国物质与思想之现状

  最近有一本好书,是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由复旦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编,著名的传媒文化学者曹景行主编的,书名就叫《亲历》,副标题是“上海改革开放30年”,通过上海改革开放30年中发生重大影响的若干关键事件中的关键人物的口述,来感性地重现历史性的事件。我建议大家不妨一读。

  我要讲的却是这本书的序言,作者是周瑞金先生。这篇序言真是大手笔,言简意赅地概括了有关30年改革开放的共识:

  一、经济发展取得突出成就。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1978年的67倍,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百分之十,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第三大贸易体。进出口贸易总额,2007年是1978年的105倍多。1978年一年的劳动所得只相当于2003年的11天。

  二、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农村贫困人口在1978年是2.5亿,2007年已经降低到不到1480万。在这30年里,中国人口增加了5亿,却还能够基本平稳地达到小康。

  三、在短短的30年里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三大转变,3000万工人下岗,5000万农民失去土地,超过1亿的农民工在流动,而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动荡。

  所有这些,自然是了不起的成就。或许是这些成就实在太巨大了,或许是这些成就到来的速度太快了,在目前这个阶段,至少在不久以前,大家沉浸在对物质成就的消费中,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然而,这就使得我们没有宁静和闲暇来进行思考,我们暂时还顾不上找寻繁荣背后的东西,我们只关注享受繁荣的现实,对导致繁荣的力量源泉并不那么在意,自然更谈不上关心了。

  实际上,情况并不那么简单。

  富足的,特别是正在富足中的,尤其以飞快速度富足的社会,都有一个只要稍微静下心来就可以感受到的特点:匮乏时代的烦恼虽然有点淡化,却还没有来得及消失;富足时代的困惑却以和发展匹配的速度与日俱增。

  正在富足的,或者已经富足的我们,生活在无边无际的,快速累积的困惑之中。我们都自以为明白,我们的富足是和外部世界相关的,甚至是从外部世界来的(当然,这是似是而非的)。于是,我们开始回头“怀旧”,希望从已经陌生的,也可以说是当初被我们自己弃之惟恐不及的过去,寻找当下的生活智慧。

  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不仅仅是因为烦恼。快速的发展,繁荣的富足,也重新树立了我们的自信心。对我们的过去,我们不仅不再自卑,反而开始视如拱璧了。曾几何时的垃圾,今天堂而皇之地登上了高昂的拍卖场。

  反正不管如何,我们面临着一种很独特的情景:我们的身心在望着迷离的前方,我们的心智却回归淡却的过去。我们感受到一种撕裂,一种牵扯,我们在感到疲惫的同时,逐渐被一种莫名的无奈笼罩了。

  原本以为已经离开我们很远了的国学、传统文化,就在这样的无法明说的背景下,火一般地热了起来。寻找温暖和光明的我们,即刻扑了上去,速度和我们当初抛弃它们时的一样。这里,一种危险已经悄然出现:如何才能保证我们不成为飞蛾?

  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思想困惑的资源

  办法只有一个,真正地了解火。这堆火,就是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今天,我就是想就传统文化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和大家做一次交流。我将尽量将一些要点略做阐释,然后,让我们共同思考一下,我们的传统中是否有资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在现代社会生活。

  我们一般习惯用儒、道、释来概括传统文化的三股主流。这当然不是一种严谨的说法。其中的“儒”,有“儒学”,但是未必可以被称为“儒教”。

  (一)儒学

  “儒”的含义非常宽泛,其实,到今天,依然还有很多争论。《说文解字》说:“儒,柔也,术士之称。”章太炎先生说:“草昧初开,人性强暴,施以教育,渐渐摧刚为柔。柔者受教育而训扰之谓,非谓儒以柔为美也。……非可以专称儒也。”这样说来,起初的时候,“儒”是大家都可以用的。

  但是,我们所习惯的儒家终究是以孔子为创立者和宗主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博学多能的,但是,他平时教导别人的,却主要是修身治人之言。他的中心思想是“仁”。什么叫“仁”呢?“仁”者,人也,所以为人之道也。孔子的学说绝对不是好高骛远的,而是偏重实际,并且非常强调要能够付诸实践。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君子对于“仁”,是必须也应该“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的。正因为如此,孔子是不说怪、力、乱、神那一套东西的。他强调的立身之本乃是忠恕之道。

  至于什么叫“忠恕”,用孔子自己的话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用朱熹的话来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换句话说,忠以修己,恕以治人。这样自然能够克己复礼,推己及人。《论语·雍也》里讲得好:“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经过宋儒加工总结的《大学》《中庸》《儒行》,进一步阐明了儒家的学说。这三部书是有分工的,功能和关注点各有侧重。《大学》是道本,《中庸》是教本,《儒行》是行本。

  《大学》有著名的三纲领八条目。所谓“三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所谓“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是学问之本,“诚意”、“正心”、“修身”是德行之本,这五条目实际上是修己之道,也就是所谓明明德;“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治人之道,也就是亲民;“止于至善”则是人生的目的。大家看,条理如此的清晰,这是对儒家思想最好的论述了。

  《中庸》的主题是尊德行而道问学,所以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而以至诚尽其性。它倡导一种学习型的人生态度,有一段话是很有名的,在传统社会真可以说是读书人都知道和了解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些话即使放在今天,谁又能够说是没有用的呢?

  《中庸》还有很重要的内容,那就是明五伦、叙三德,这两者正是儒家教化之本:“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者三。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至于另外一部大家应该了解的儒家要籍《礼记·儒行》,则是记述了有道德者的行为,将之作为儒家立身的准则,很详细地讲述了自立之道、刚毅之行、忧思之志、宽裕之德、尊让之礼,以及出仕之方,交友之道。这里的立行之本,实际上就是为人之道。简单地概括,就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说,儒家的一切外在行为,是以礼为宗的。

  儒家有很多重要人物,流派也不少,在后来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很大的变化,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几乎走向了“仁”的反面的,比如法家,就是一个例子。但是,儒家的基本的正面内容或者说价值,也大致就如上面所述了。

  那么,儒家和道家的区别又在哪里呢?这当然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在这里只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儒家、道家基本上都是在政治、知识、社会层面,换句话说,也就是在现实人生层面展开的。儒家刚,道家柔;儒家进,道家退;儒家得,道家让。我们也许可以说,实际上道家为传统的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大致上,在得意的时候,在人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前行的时候,传统的知识分子遵循儒家的学说;而在失意的时候,人生遇见很难克服的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传统的知识分子就退而学道家。当然这不能一概而论,只能说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二)道家

  道家的创立者是老子,他和孔子谁先谁后,是一个分歧很大的问题,甚至连他的名字究竟叫什么,也是众说纷纭。不过,他有《道德经》五千言传世,所以,他的思想还是大体上可以弄清楚的。

  老子对于治乱兴衰有自己的独到看法,对于成败得失也就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提倡“人皆取先,己独取后;人皆取实,己独取虚;人皆求福,己独曲全”,担忧“坚则毁矣,锐则挫矣”。

  他对世俗的浇薄感到很愤然,所以主张返朴归真,顺乎自然,希望世界上的人都能像婴儿一样。这种思想发展到比较极端的地步,就有愚民之嫌了:“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民”。

  这些话自然有愤世嫉俗的成分,但是,老子也确实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他很切实地感受到了物欲的诱惑,这才主张绝圣弃智,复其淡泊。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老子看到了刚强的反而容易被摧折,竞争者反而容易害了自己,所以,他特别提倡谦虚柔弱,这样可以保住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他的学说就这样发展到以无为为本,期望最终达到无为无不为的境界。这样的思路,当然以“忍”为基础了:“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这就是要“忍”住欲望。“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这就是“忍”住行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就是“忍”住心思了。

  这种不同的“忍”法,就导致了道家学说后来的流变,我们在这里就不必一一解说了。

  (三)佛教

  至于佛教,则是一种外来的学说和教义。这是一门巨大的学问,当然不可能在今天这样短的时间里完全讲述明白。我只想强调一点:佛教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同时,假如说儒家和道家为传统的中国人提供了一进一退、一正一反、一阳一阴两种可能性和选择,佛教则超越了这个层面,开启了一个超越的开放空间。

  佛教究竟是通过什么线路,最早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也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一般认为是通过中亚,在东汉明帝永平年间传入的。

  我们在今天只介绍一下两个重要的佛教概念。

  “三宝”:三宝是佛教的教法和证法的核心。简单地说,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佛宝,是指已经成就圆满佛道的一切诸佛。法宝,即诸佛的教法。僧宝,即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出家沙门。

  佛宝:佛祖释迦牟尼及其成佛之道是为佛宝。

  法宝:诸佛之教法是为法宝。

  僧宝:依着上述诸佛之教法、如实修行的出家沙门所组成的僧团是为僧宝。

  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四谛”。

  谛谓真实不虚,如来亲证。佛成道后,至鹿野苑为五贤者始说此法,是为佛转法轮之初,故称初法轮,如《法华经·譬喻品》:“佛昔于波罗柰,初转四谛法轮。”初转法轮三说四谛,第一说: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此是教示四谛四相。第二说: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此是教劝修行四谛。第三说:苦者我已知,集者我已断,灭者我已证,道者我已修。此是佛举自己证得四谛,合为“三转十二行相”之义。但此四谛唯圣者所知,非凡夫能知,如《涅槃经》卷十四:昔我与汝愚无智慧,不能如实见四真谛,是故流转,久处生死,没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由于圣者所证,故称四圣谛,或四真谛。

  苦谛:苦即三界轮回生死逼恼之义,凡是有为有漏之法莫不皆含苦性,故佛经中说有无量众苦,但就身心顺逆缘境,总有三苦、八苦。三苦,从其逆缘逼恼,正受苦时,从苦生苦,名苦苦;从其顺缘,安乐离坏时而生苦恼,名坏苦;生老病死刹那变异而生苦恼,即名行苦。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盛阴苦。外有寒热饥渴等逼恼之身苦,内有烦恼之心苦,所有诸苦皆归苦谛所摄。

  集谛:集谓积聚二十五有苦果之因,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由贪瞋痴等烦恼,造积善恶业因,能招感三界生死等苦果。

  灭谛:又名尽谛,灭谓灭二十五有,寂灭涅槃,尽三界结业烦恼,永无生死患累。

  道谛:道谓修戒定慧通向涅槃之道。

  四谛有两重因果,苦为果,集是因,由苦集二谛成为世间生死因果;灭是果,道是因,灭道二谛为出世因果。即由造积有漏业因而感有漏苦果,出修有漏道因而证灭谛涅槃。如《涅槃经》卷十二:“如有漏果者则名苦,有漏因者则名为集,无漏果者名为灭,无漏因者则名为道。”此即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之义。

  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佛教大小乘各宗共修、必修之法。佛说四谛是要众生了知四谛的真理,断烦恼证涅槃,若专修四谛以求涅槃者,一般称其为小乘声闻人。

  苦为生老病死,集为集聚骨肉财货,灭为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道为完全解脱实现涅槃境界的正道。

  从上面的简单介绍中,我们就不难看出和感受到,中国传统的儒道释都拥有独特的资源,不仅为传统的中国人提供了多种选择和空间,当然也可以为我们在当下社会中生活提供非常有用的教益。

  (作者本人根据其在“静安白领学堂·国学与文化沙龙”的演讲整理)

  来源:新民晚报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