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我的塔河 我的塔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6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立兵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我的塔河 我的塔

  宣汉县塔河乡有一文峰塔,塔基全砌在大石包上,共七层高约30米,底层用坚石砌成,上面用烧制的土砖堆累,外敷白石灰,塔身六方,每方有窗或小孔,每层有飞檐挂铃、花鸟虫鱼,塔顶为葫芦形并缀有“坚针”直刺青天为“文笔峰”。文峰塔造形秀丽、雄伟,结构玲珑、严谨,远眺如一笔冲天,近观如巨柱擎云,周围山环水抱,村舍错落,翠竹成林,好一派壮观景象。

  文峰塔建于二百多年前,其名何为“文峰”可从底层的一幅“此地登临宜饮酒,谁人兴起早题名”的对联可以看出。塔在中国的出现,可追溯至佛教传入的东汉时期。它最早用于存放僧侣的“舍利”、遗骸或遗物,供奉佛像或经卷。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赋予它超越佛教范畴的人文魅力。许多普通的塔,因承载了浓郁的文化而声名远播,如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杭州西子湖畔的雷峰塔。据查,文峰塔也称“文风塔”、“文笔塔”、“风水塔”等,是14世纪以来道教风水学说与封建科考制度双重作用下的产物。修建文峰塔,意在“补山水之形胜,助文风之盛兴”,是标志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建筑。

  文峰塔由塔河向前三等大户集资所建,塔河与附近的南坝、昆池等乡镇是历来注重文化的地方,昆池曾有建于清同治年间的“陶成书院”,距今150多年的历史,稍近一点的南坝也有“私立精英中学”,塔河再出现文峰塔那就再自然不过了。据说文峰塔的修建,还有一些来历。

  文峰塔周围近有鹿子山、大成寨,远有五龙观山、文山,群峰耸立,玉树环抱。据说这文峰塔的来历正与这些山有关。文峰塔脚下是一条不足两米宽的小河即“塔河”,其势蜿蜒,注入南坝与塔河交界的前河主流,而稍远的五龙观临水而立,因其中有五条恶龙而得名,相传五条恶龙日夜作怪,前河水翻波涌浪形成倒流之势,从主流灌入文峰塔脚下的小河,加之小河一带的塔河乡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河水一来,便房屋倒坍,民田毁坏,鸡犬不宁,百姓苦不堪言。但黄天厚土,热恋家乡的百姓竟没有一个搬走,人们只期待有朝一日上天长眼。

  说来也怪,塔河一孟姓乡民某夜忽梦见一白发高人,领其沿文峰塔下小河一路走去,经过鹿子山,再至五龙观,高人笑吟吟道“在此二处可建一观一庙,保你平安”,说毕,孟姓乡民猛醒。第二日,这乡民便将此梦说与乡亲,于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五龙山上“五龙观”与鹿子山上“圣水寺”应运而生。当年风调雨顺,百事无忧,圣水寺中还冒出一股圣水,现已开发成矿泉水产品。

  塔河百姓自此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但这好日子总像缺了点什么。某一日,有个懂文化的乡绅突然提出一个问题:“如今这国运倒还昌隆,但家乡的文化却不怎么兴盛。”人们一听:“对呀,尤其是人见人羡的状元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于是人们便苦思冥想如何在这文化上翻身,可这苦恼一直压了塔河的百姓很多年仍没有人状元及弟,甚至连个举人也没有。

  某一日,塔河不知从哪来了个穿着破烂的老道人,背了一背篼的毛笔叫卖,说只要乡亲们买完他身上的笔,便可帮助解决一切疑难杂症。乡民们一想这笔与文化有关,说不定这就是哪儿来的高人来指点迷津,于是文笔被抢购一空,于是这老道人便有了说法。老道人看看塔河周围的群山,又指指对面尤其巍峨的文山叹道:“就是此山作怪!挡住了这里的文风,以致文风衰颓,士不及第。”然后老道人又看看一马平川的塔河以及高高凸起的大成寨:“这盆地是条船,大成寨是船头,快倾覆了!如有一根桅杆将其浮出山川自然就好了。”于是文峰塔在向前三等大户的集资下应运而生,塔河亦日渐昌隆,之后诞生了向守志将军等名人,现在也涌现出北大清华学子。

  历经沧桑的文峰塔如今已是宣汉县著名文物景点,但遗憾的是记载寥寥,少有人文关怀。笔者近期再次踏访,其周围垃圾遍地,杂草丛生,塔内柴草堆积,一些烧香拜佛者将塔身更是弄得黑迹斑斑。达州的塔文化很少,为了不至于让历史留下遗憾,我们现在可以为它做些什么呢?其一,可以挖掘它的历史资源,补充文字说明,甚至可以在产品上借势大打“文峰”牌。其二,可以文峰塔为中心建一座文峰公园,栽种花草树木,建些亭台楼阁,以增加市民户外活动场所,加之附近的南坝有天然气化工厂,如果公园打造得好,可以借以声名远播。其三,大力保护这一文化标志,严禁游人乱刻乱画、乱倒垃圾、乱放柴草,及时修缮。

  ■王立兵/文

  来源: 达州日报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