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旌德县宗教历史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旌德县宗教历史

  一、佛教 道教

  佛教、道教活动在本县历史悠久。宋代梓山东岳庙和凫山殿,香火盛极一时,清嘉庆年间,全县有庙25座、殿51座、寺20座、庵113座、观3座、院2座,共214座。后因屡遭兵燹,庙宇多被焚毁。民国23年(1934),存有寺庙38座,占地111亩,另附田地438亩,有僧侣39人;道观38座,道士51人。同年,本县信仰佛教232人,信仰道教52人。建国初期,全县尚存梓山观音庙、上阳庵、延寿寺、圆觉庵、展旗山开法寺、胜因寺、凫山殿等大小寺庙观13座;有和尚4人、尼姑2人、道士11人,分布在旌阳、俞村、三溪、安吴、庙首等地。至1962年,本县仅存庙首展旗山开法寺和旌阳梓山观音庙2座寺庙,有和尚、斋婆各1人,与九华山、芜湖、南京等地寺观保持通信联系;其余僧、道均已还俗,从事生产劳动。60年代初期,本县进行佛事活动的信教群众仍为数不少,有时日达百人以上。1962年农历二月十九日“观音圣会”,善男信女1000多人到梓山观音庙进香,以致斋婆临时雇用7人帮助张罗。60年代中期,2名和尚、斋婆先后病故,庙首开法寺因失修坍塌,梓山观音庙被拆除,佛教、道教活动基本停止。

  二、天主教 基督教

  (一)天主教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六月,芜湖教区西班牙莘神父在本县地方官绅协助下,于县城大西门内营坎上购置土地,建立“起居院”和圣堂,天主教正式传入本县。当时有教友260人,预备教友2738人。1927年该教堂衰败,此后6年间无司铎管理。1933年由西班牙叶槎莅神父主持,教务渐有起色,后由西班牙贾纳别神父继任。至1948年,县城主教堂除设有圣母院和诊疗所外,尚辖7个分堂,分布在凫阳、刘村、华川、安吴、大礼村、东固、庙首,教徒563人;教务由西班牙任弘毅神父主持,另有辅助传教士3人。1951年由本县张家祺、戴明忠等11人组成旌德县天主教“三自”(自治、自养、自传)革新委员会,张家棋任主任,戴明忠任副主任;参加革新者有255人,占全县天主教徒总数45%。1957年参加革新者增至270多人,全县教堂发展到11座,有瓦房73间。此后,本县教会活动逐渐停止,教堂陆续被拆除或改作他用。

  (二)基督教

  基督教传人本县约在本世纪20年代。最早由美国人史密司夫妇来县传教,教堂设在县城瑞市姚家田,下设庙首布道所1处,也属芜湖教区。当时参加听教的有百余人。1934年该教活动停止。1939~1947年间,先后有邓牧师夫妇和顾收师等7名美国人来本县传教,在县城光明照相馆进行教务活动。当时全县有教徒仅70余人,受洗礼者40多人,分布在旌阳、白沙、霞溪、庙首、江村、祥云等地。建国初期,县人朱连生、方光义等7人组成旌德县基督教会,朱连生任执事长,方光义任副执事长,教徒30人;设有县城教堂1所和庙首布道所1处。1958~1963年,全县仅存教徒16人,每逢圣诞节,仍在执事长朱连生处做祷告。“文化大革命”期间,该教活动基本停止,只有个别教徒在家做祷告。1979年后,落实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信教群众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并逐渐发展为礼拜日集体聚会活动。1981年全县有瑞市、登高、栗树、榔坑、外姚5个聚会点,经常参加活动的有42人。1982年12月24日,县宗教事务科主持召开基督教部分活动点负责人座谈会,会上制定了《旌德县基督教徒爱国公约》。1982年后,信仰基督教群众逐年增多。1985年达400人。1987年增至1100余人,分布在旌阳、南关、版书、旌桥、俞村、桥埠、三溪、双河、兴隆、乔亭、云乐、白地、庙首等地。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