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社会>>正文内容

和谐社会赏“二仙”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周舜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和谐社会赏“二仙”

  周舜

  旧时挂于中堂或婚礼堂上的画像中,常见有两位活泼可爱、长发披肩的孩童,他们笑容满面,相亲相恋,其中一位手持荷花,取“和”之谐音,另一位手捧圆盒,取“合”之谐音,盒中飞出五只蝙蝠,寓意五福临门,大吉大利。整个画图表现出“和谐合好”、“夫妻恩爱”、“永结同心”之意。这就是吉祥的“和

  合二仙”图。

  我收藏有一尊“和合二仙”粉彩瓷塑酒瓶。该酒瓶采用对称设计,将“和合二仙”两个人物合二为一,两人各省去了肢体的一部分,他俩端坐在台座上,肩并肩,心贴心,梳留海,着彩衣,眉目清,面容秀,嘴唇红,形象美。两人臂中各夹托着含苞待放的荷花一支,共同捧抱着心形圆盒一个,圆盒上有大红的双喜字,基座上有“百年和合”四字,他俩相依相偎、相拥相抱,相亲相爱,象征夫妻恩爱,美满和谐。

  其实,“和合二仙”有真人原形。据《事物原会》中云:“和合神乃天台山僧寒山拾得也。寒山为和,拾得为合。”又据记载,和合二仙是唐朝贞观年间人,一位叫寒山,一位叫拾得。寒山少时脾性怪癖,或长歌徐行,或望空独笑,但出言吐语,颇具哲理,人称“不群于俗”的“疯狂之士”。他曾隐居天台山寒岩,故而名曰“寒山”。拾得与寒山年纪相仿,出生不久便被父母遗弃,抛于荒郊,幸亏天台山国清寺高僧丰干化缘路过,将他带回寺中抚养,并取名“拾得”。后拾得在天台山国清寺受戒为僧,被派至厨房干活。狂荡不羁的寒山不和他人来往,独与寺中拾得相互友善,二人相交甚欢。寒山常混于庙内找拾得嬉戏,拾得也常将寺中的一些余羹剩菜用食盒带出送给寒山吃,后寒山也入寺中修行,于是二人朝夕相处,情投意合,更加亲密无间。

  寒山、拾得在佛学、文学上的造诣都很精深,他们常在一起吟诗唱

  偈,放浪形迹,怡然自乐。后人辑有《寒山子集》,收录寒山诗三百余首,并将拾得之诗附于其后。寒山诗风,直追陶潜,诗中“多述山林幽隐之兴,或讥讽时态,或警励流俗”。清代学者纪昀评价其诗为“有工语,有率语,有庄语,有谐语”。胡适先生在其文学论著中,对寒山之诗,推崇倍至。

  寒山、拾得于唐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到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年)的“妙利普明塔院”任主持,此塔院后因诗僧寒山而更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在寺内,建有“寒(山)拾(得)殿”,供奉着木雕金身的寒山、拾得塑像,塑像造型生动古朴,是佛教艺术中的珍品。大雄宝殿后壁,嵌有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所绘寒山、拾得写意画像石刻和寒山诗31首。

  我国民间珍视寒山、拾得二人情同手足的情谊,把他们推崇为和睦友善的爱恋之神、欢喜之神、团圆之神,将二人视为吉祥、欢喜的象征,并将他俩少年时的形象画成“瑞图”,专门悬挂于中堂或婚礼堂上,以示祝福。其形象也由蓬头垢面衍变为锦衣锈服的一对童子了。

  清朝时,这一民俗正式被官方认可。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清世宗下诏,封寒山为“和圣”,封拾得为“合圣”,因此,“和合二仙”又称作“和合二圣”。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