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千年佛舍利盛世显真容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4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云华 张雪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千年佛舍利盛世显真容

  李云华 张雪梅

  盛世重光隆重庄严

  6月12日,恰逢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在千年古刹南京栖霞寺,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大典隆重举行。平日里清幽宁静的道场,一时间法鼓隆隆、念诵朗朗、海会云集。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长老、澳门佛教总会理事长健钊长老等108位高僧大德以及数千名四众弟子参加了大典。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江苏省政协主席张连珍、国家宗教局副局长齐晓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以及江苏省、南京市的有关领导共同见证了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的殊胜时刻。

  早8:40,金色的阳光铺洒在覆盖着红地毯的古刹长道上,两侧,四众弟子列队念诵释迦牟尼法号。伴随着佛乐妙音、香花开道,僧人仪仗队手捧千年阿育王塔内发现的金棺银椁步人庆典现场。入山门,由毗卢宝殿、方丈门,进入了圣物请出地藏经楼法堂。

  9:00,在法堂内高僧大德的见证下,由考古工作者现场打开金棺银椁。拍照、小心测量、展示之后,高僧诵经上香,请出佛顶骨舍利、感应舍利等珍贵佛教圣物。之后,圣物被安放在特制的恒温恒湿的封盒内,交由佛教界举行如法如仪的盛大法会,进行供奉。

  9:35,供奉法会在毗卢宝殿毗卢遮那佛像前举行。与会高僧诵经顶礼,全场高颂佛号、鼓乐齐鸣。法会依次进行鸣法鼓、献香、诵佛宝赞、念祈愿文等程序。历时半个多小时的法会场面盛大,隆重庄严。尽管此前栖霞寺已张贴了当日不开放的告示,但全国各地闻讯而来的善男信女们还是挤满了寺院内外。很多人凌晨就在寺院外排队守候,等待与佛祖“见面”。现场气氛庄严,秩序井然,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和檀香味、梵音缭绕中,信徒们或双手合十默默祈祷,或跪倒在地长揖不起。在虔诚的佛教徒眼中,瞻礼佛台利如同亲见佛祖。

  10:10,法会之后,悠扬的佛乐再次响起,现场信众肃立同呼法号,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庆典仪式在毗卢殿前的广场上隆重举行。庆典仪式是在国家宗教局、国家文物局、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由中国佛教协会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传印长老代表大陆佛教界致辞,他说:“佛顶真骨舍利是佛教无上宝物,其盛世重光对于佛教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佛教随因缘而流变,舍利亦时隐时现。遇昌明盛世,台利重现。令吾等瞻礼供奉,培福修慧。”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长老说,对佛教徒来说,佛顶骨舍利至高无上,见舍利如见佛陀,所以舍利“至大无形”。星云长老还指出,佛教虽然发端于印度,但光大在中国,佛顶真骨的发现,利于我们国运昌盛,人民安乐。南京市市长季建业在致辞中说,佛教与古都南京有着殊胜因缘。1000年来佛顶骨台利沉睡地宫,佛佑金陵,1000年后,佛顶骨台利盛世重光,昭示了国泰民安、法运昌隆,是众生之福、国家之幸,南京之荣。另外还有包括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台湾佛教慈济功德会证严法师、台湾法鼓山方丈果东法师等在内的多位佛教界知名人士发来贺电表示庆祝。

  千载一时因缘殊胜

  据佛教典籍记载,释迦牟尼佛涅盘茶毗后,留下了佛牙、佛指、佛顶骨等各种遗骨,世称佛真身合利。关于佛顶骨合利,《洛阳伽蓝记》、《法显传》、《续高僧传》、《大唐西域记》、《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法苑珠林》等众多佛教典籍上都有记载。如《洛阳伽蓝记》卷五汜:“方圆四寸,黄白色,下有孔,受人手指,闪然似仰蜂窠”;《法显传》记:“骨黄白色,方圆四寸,其上隆起”;《大唐西域记》记:“面广寸余,其色黄白,发孔分明”;《续高僧传》记:“周尺二寸,其相仰平,形如天盖”;《法苑珠林》记:“广二寸余,色黄白,发孔分明”。

  关于佛舍利的流布,据记载佛涅盘后佛舍利被摩揭陀国、迦毗罗卫等八国建塔供养。阿育王即位(公元前273年-232年)后,佛顶骨舍利连同其他佛舍利一起被他从最初的八塔中取出转移供奉到南亚和中国等地。唐代僧人释道世《法苑珠林》记载,中国有19处阿育王塔供奉佛舍利,金陵长干寺为其中之一。

  金陵长干寺建于东晋初年(317—323)。东晋简文帝时于长干寺建造三层塔,孝武帝时高僧慧达“于长千里掘发塔基得佛舍利,复于其地建寺,造三级塔……梁时大加兴建,号为阿育王寺”。唐代李德裕《重瘗长干寺阿育王塔舍利记》石刻中,记载了他于长干寺阿育王塔地宫发现21枚感应舍利,其中11枚被请往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其余10枚留在原地。北宋真宗时(998—1022),长干寺住持演化大师可政和尚奏报长干寺附近有佛舍利显灵,朝廷调查属实,重修舍利塔。北宋天禧二年(1018),长干寺改称天禧寺。宋李之仪《天禧寺新建法堂记》中明确说明天禧寺塔中有释迦牟尼真身顶骨舍利。

  2007年初,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对南京大报恩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的长干寺真身塔地宫。2008年7月,考古人员在地宫内发现了铁函和《金陵长干寺真身塔藏合利石函记》碑刻。碑刻铭文详细介绍了北宋大中祥符四年,金陵长干寺住持演化大师可政和守滑州助教王文等人,得到宋真宗的允许,修建九层宝塔,塔高“二百尺”,在塔下地宫瘗藏“感应合利十颗,并佛顶真骨,洎诸圣舍利,内用金棺,周以银,并七宝造成阿育王塔,以铁函安置”之事。2008年8月6日,铁函开启,函内发现了碑文中记载的七宝阿育王塔。2008年11月22日,阿育王塔从铁函内请出,考古专家在塔内发现了两套金棺银椁。这些均与碑刻铭文的记载相互印证,完全一致。

  为迎请出佛顶骨舍利,南京市在国家宗教局、国家文物局、中国佛教协会、江苏省宗教局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国内佛教界与相关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了扎实而富有成效的系列学术研究。研究工作以“经典上有根据,历史上有传承,考古有实证”为原则,采取了“分总”即专题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跨学科(包括历史、佛学、考古、文化等)的研究方式。先后形成了《佛教舍利研究》、《南京佛顶真骨考古研究》、《金陵佛教史略》、《西安法门寺考察》、《南京佛教文化资源考》等多项专题调研报告。研究弄清了长干寺地宫佛顶骨舍利的来龙去脉:为北宋时期印度高僧施护等所献,并供奉于宋天禧寺(古长干寺、明大报恩寺)阿育王塔。这与《大唐西域记》所载“七宝小窣堵波(塔)置如来顶骨”以及汤用彤、季羡林等先生关于北宋初年佛教中兴,时有高僧携佛舍利来华,施护亦在其中的历史考证也吻合。

  佛顶骨舍利开启后,正如大家所期待的那样,与碑刻铭文、历史记载相符。佛顶骨舍利是佛教的无上宝物,其盛世重光对于佛教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如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说,佛顶骨合利经典上有依据、历史上有传承、事实上能证明,“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堪称千载一时、因缘殊胜”。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贺电中表示“佛顶骨舍利在中国南京盛世重光,预示‘太平盛世再兴’”。

  据主办方介绍,供奉法会和庆典仪式后,佛顶骨舍利将在栖霞寺法堂举行为期1个月的供奉瞻礼活动,供信众瞻拜。位于考古遗址区的金陵大报恩寺文化园区项目也将于年内正式开工,其中大报恩寺琉璃塔重建工程将率先启动。工程完工后,佛顶骨舍利将被迎请至大报恩寺永久安奉。

  [背景链接]

  南京古称金陵,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拥有2480余年的建城史和?780多年的佛教文化发展史。公元247年,天竺沙门康僧会来到金陵,东吴大帝孙权为其造建初寺,成为“江南寺塔之始”,开启了南京佛教文化的历史。此后,在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5个王朝的大力支持下,佛教得到广泛传播。南朝时南京的寺塔建造达到极蛊。晚唐诗人杜牧在《江南春》中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名句,这是佛教在南京兴盛的生动写照。佛教鼎豆时期仅建康城内的佛寺数就超过了700座。

  整个六朝时期,是佛教在江南地区广泛流传,逐渐融入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形成期。在中国形成的大小乘各宗派,无不和南京有关。禅宗初祖达摩“一苇渡江”驻锡浦口的定山寺、长芦寺;三论宗创立于南京的栖霞寺;天台宗至今视南京的瓦官寺为祖庭;诞生于南京牛首山的牛头宗(禅)对禅宗的建立产生过重要影响;律宗中兴于古馨禅师主持的古林寺,故而古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的第一戒坛。

  明朝的大报恩寺,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皇家寺院,尤其是被明成祖赐名为

  “第一塔”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时人赞“白天似金轮耸云,夜间似华灯耀月”。清末创办于南京的金陵刻经处,至今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的汉文木刻版佛经出版中心,今年初,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中国宗教》2010年第6期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