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植物之芥子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30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植物之芥子

  1 三千大千世界入芥子中

  《芥子园画谱》(亦即《芥子园画传》)是一部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课本,得到清初名士李渔的资助出版,芥子园是李渔的私家园林,遂得名。我知道,芥子园是说其小,但不知道芥子里藏着天地玄机。

  佛经上讲,佛能“纳须弥于芥子,于芥子呼现大千世界”。芥菜籽很小,很小,像芝麻粒一样,须弥山很大,很大,芥菜籽里面容纳须弥山,这是不思议境界。须弥山有多大?据《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记载,其山高出水面八万四千由旬(一由旬约40里),水面之下亦深达八万四千由旬。偌大的一座山居然可以放进芥子之中而无所增减!芥子不但容纳须弥山,容纳须弥山有什么稀奇?容纳虚空法界。三千大千世界尽入芥子中。

  这是一种怎样的法力?“如来悉现毛孔中”。毛孔能现,毛端也能现,微尘也能现。毛孔正报里面最小的,微尘是依报里面最小的,大小的障碍没有了,大小的对立消融了,大里面能现小,小里面能现大,所以,佛在经上讲芥子纳须弥。

  佛教有如许的大气魄和大境界。这让我想起了莎士比亚的名言和霍金的名著《果壳中的宇宙》,“人类生活在一个十三维空间的泡沫上。”“把自己关在果壳之中,我仍然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人在哪里生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境界和心理状态。须弥是周遭的物,芥子是自己的心。佛教的芥子是一个无我的大千世界,西方文化的果壳里有无限的空间,也有一个无限膨胀的“我”,佛家讲究的是人与宇宙的和谐,西方文化中连果壳里的“我”都有征服的欲望。佛教的芥子里隐隐有两个字:虚无,而霍金的果壳里刻着两个字:科学。

  佛教经典中又以“芥子投针锋”比喻极难得之事。如北本《涅槃经》卷二:“佛出世之难得犹如芥子投针锋”。也以芥子譬喻说法,佛说:“地是没有心的东西,播一个芥子那么小的树种,每年尚能收获数万斛的果实,何况人是有心的万物之灵。”劝说人们一心向善,广积功德。

  2 芥子,微小,辛辣

  芥子是芥菜的种子,有白、黄、黑之品种。芥子,微小。因其小,有一芥草民之说,我们都是卑微、渺小的芥子,在历史中毫不起眼,在历史的舞台上上演的都是帝王将相,小人物似乎就是为衬托他们而存在,草芥一样的小民的悲欢、生死,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仿佛都可以忽略不计。但芥子辛辣,但谁要忽略它的力量,芥子一定让他泪流满面,芥子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那浓烈的滋味,是浓缩的人生。

  印度的芥子是油菜科,自古就广泛种植,生产芥子,制作芥子油,可做香辣料。芥子油不仅供食用,每天沐浴之前,也涂在头上和身上,民间相信芥子菜的种子有消灭罪恶根源的力量,用它镇宅辟邪。即使现在,在念经文或祈祷时也经常用。芥子也作为药用,利气化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把芥子磨成粉末,和其他的材料混合成膏状,是治疗皮肤病的重要药品。

  佛教经书把芥子、菖蒲、沉香等作为32味香药,由于芥子辛辣异常,多用于修法,降伏魔障。芥子也是密法修法常用的供品。

  3 芥子的爱情 苦涩的况味

  张爱玲在送给胡兰成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爱情来时,如芥子的浓烈。她因爱而谦卑。爱情又如花朵,美丽,芬芳,照亮了我们暗淡的人生。琐屑的人生,微不可道,而爱情则是须弥山。寂寞的才女张爱玲的须弥山,却不是那么牢靠。

  晚年胡兰成在写作《今生今世》和《禅是一枝花》(书名都带有佛教意味)时,想起张爱玲,想起那段爱情,负心的胡兰成会如何想。无情无义,是不是另一种执着?张爱玲在胡变心之后,是怎样决绝地对爱情记忆清洗。一粒芥子的爱情,有着难以言传的苦涩的况味。

  佛说:每一点绽放都是前尘,

  每一棵芥子都是世界,

  花开,有根,是情,

  花落,无根,是爱。

  每一种情爱都是因缘,

  每一次轮回都有纠结。

  心在,情浓,是苦,

  心死,爱淡,是苦。

  请芥子告诉我,如何不爱呢?

  4 芥子劫,可怕的时间

  劫,是一个时间单位。一劫到底有多长时间呢?劫有大劫、中劫和小劫。

  佛教所说的小劫,是根据人的寿命来计算的。佛教经典里说,人的寿命从84000岁开始,然后每100年减一岁,一直减到人的寿命10岁为止,称为减劫;再从人的寿命10岁开始,每过100年增加一岁,一直增加到84000岁,称为增劫。把一减劫和一增劫加在一起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八十中劫为一大劫。佛教所说的芥子劫,时间就更长了,长得难以计算。佛教只用比喻来说明,就是在一座方圆40里的城市里,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全部堆放的都是芥子,天上的人每过一百年下来一次,从这里拿走一粒芥子,一直到拿完这座城里的所有芥子为止。从拿走第一粒芥子,到拿走最后一粒芥子,这么长的时间,就是一个劫,这叫芥子劫。现在说的是极微尘数劫,不是一个劫,那就可想而知这个极微尘数劫的数目实在太大了,这种时间实在太长太长了。

  而磐石劫(拂石劫)则是用磐石的损耗来形容此劫的时间:有磐石方圆40里,天人每500年下来一次,用衣袖往磐石上一甩,将磐石表面抹掉一点,如是再三,直到把磐石侵蚀殆尽,所须耗费的时间为一磐石劫。

  不由得慨叹佛教的想像力,芥子劫,这可怕的时间,指向岁月之无穷。而人的生命譬如朝露,短暂的生命在时间面前,是渺小的芥子,近似于无。但佛教说,如果进入了坐禅三昧,达到了无我无心,就不存在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了。一坐观法就是八万四千劫。

  佛陀说,“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如来”。一芥子呢?奥妙全在一心,心含万法。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老老实实地做个好人
下一篇:佛根地